读《红楼梦》
一、初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它讲述了清朝年间一个大家族衰败的故事。据红学家们的考证,作者曹雪芹是康熙皇帝的亲信曹寅的后人,这部耗费了几十年时间完成的皇皇巨著描写的就是发生在曹家上下发生的事。
第一次接触这部小说是在“文革”期间的中学时代,那时学校里没有正规的文化课,一帮伙伴们放学以后在外面撒野,干一些钓鱼打鸟的勾当。后来大家在家发掘各种文学读物,与伙伴们分享阅读后的体会。开始大家读《水浒》、《唐诗三百首》、《李白与杜甫》这类的书,后来扩大到外国文学作品,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到了中学的最后一年,经过多次向家长请求,终于获得了阅读《红楼梦》的许可。当时家长再三嘱咐:不要受书中“乱七八糟东西”的影响。多年以后,完全理解了家长当年的担忧: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书中某些片段,比如“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以及薛蟠的酒令“女儿乐,XXXXXXX”一类的内容,确实很黄色,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小说中涉及到主要和次要人物有上百人之多,初读小说的时候很难厘清人物之间关系。一位前辈提出的建议是:先读懂“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影射的是贾、史、王、薛四家,搞清楚这四个家族之间的人物关系,然后读懂金陵十二钗正、副册中暗示的那些人物,这样下来,书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大致清楚了。另外一位前辈介绍的方法是:在阅读过程中,按照人物出场的顺序做人物卡片,并且记录下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一遍读下来,就有了比较完整的人物关系索引。
以后读到周汝昌的研究红学的专著《红楼梦新证》,对曹家与朝廷的关系和曹家几十年间从兴隆到衰败的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小说描写的虽然只是曹家的衰亡史,但它也是大清王朝走向衰亡的一个缩影。几十年以来,此书已经通读不下数遍,现在工作之余偶尔会翻看几页,也会在和文友的通信中引用书中的用语和诗词。多年来的读书体会是:读《红楼梦》像是在品味一枚青橄榄:开始满嘴苦涩,慢慢咀嚼后会回味无穷,这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特有艺术魅力。
二、宝玉忽然成“葆煜”
中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学校组织学生去一家工厂学工。学校带队的有校革会的副主任、工宣队师傅以及各班的老师,四个班级的约二百多学生被安排在工厂的各个车间劳动,给工人老师傅当辅助工。四个班各推出一个学生组成宣传小组,负责学生的宣传工作。校领导要求宣传小组每天上午十一点钟以前完成当天的宣传板报,并且把宣传板报挂到食堂的大厅外面。四个学生分别负责组稿、抄写黑板以及制作绘画。四个人从进中学起就和墙报打交道,对写文稿和出墙报驾轻就熟。每天出完板报,大家交流读过的各类书刊。
四人都喜欢阅读文艺书籍,每天出完板报后就会交流读书的体会,回放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讨论《水浒》中武十回、宋十回、“林教头风雪三神庙”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班主任老师们虽然不会主动推荐文艺作品,但当学生们讨论一些作品的时候,偶尔也会参加学生们的讨论,发表各自的高见。有一天,担任班主任的体育老师摇头晃脑地背诵起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接下来就要和大家讨论三国里的故事。在场的人都说《三国演义》中文言文的成分太多,不太容易读懂。这时体育老师轻声地自语道:“文言文的成分多吗?”没有等大家回答,他便模仿孔乙己的语气摇头晃脑地答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他的话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有一次大家讨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有人随手在纸上写了《葬花词》中的几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由于忘记销毁这张纸片,被校革会副主任看见了。这位年轻的语文课老师,平时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学生们都很怕他。大家正担心被他刨根问底的时候,他先开了口:“你们已经开始看《红楼梦》了?我是上了大学以后才看的”。接下来他和大家聊了一通书中的故事,比如什么“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春风尘怀闺秀”,学生们也摇头晃脑来上一段“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那天这位语文老师情绪极好,主动帮学生抄板报,亮出一手秀丽的魏碑体字,最后把墙报稿用的笔名“薛功”(“学工”的谐音)改成了“葆煜”。
三、“金玉”还是“木石”姻缘?
初次阅读《红楼梦》的读者在没有读完全书之前,常常急着想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感情归宿。高鹗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给出的答案是:宝玉被蒙骗与宝钗成亲,黛玉得知此事后焚诗稿,然后气绝而亡。如果仔细阅读原著,前八十回的作者在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已经暗示了主要人物的结局,比如第一首写的是黛玉和宝钗二人的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诗中前两句中的“停机德”和“咏絮才”分别指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以及能诗善文的女子,后两句中的“玉带”和“金钗”明显是指黛玉和宝钗。同一回接着往下看,警幻仙子请宝玉饮酒听戏,“红楼梦十二支曲”中《误终身》的戏文如下: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银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金玉”以及“木石”分别指宝钗(“金”)和宝玉(“玉”)以及黛玉(“木”)和宝玉(“石”)。贾府中除了贾母以外,上下众人看好的是“金玉良缘”(也即宝玉和宝钗的)结合,而木石之情是宝玉和黛玉的恋情,可惜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只不过是空对的“晶银雪”和难忘的“寂寞林”。接下来的《枉凝眉》中说得更加直白:“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二者都可望而不可及。
小说的主题是“大厦倾斜”和“油灯耗尽”及至家亡人散,也就是书中所说的“飞鸟各投林”,而这个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描写“金玉”和“木石”的感情冲突逐渐展开的。可以肯定的是,贾府中既不曾有过宝玉和宝钗也不曾有过宝玉和黛玉的结亲。高鹗的后四十回可谓狗尾续貂,不仅歪曲了作者的原意,也误导了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