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感恩节前从国内归来
自年初起,就盘算要回国一趟,熬过大约四年的疫情,好不容易结束了疫情封控,可以回去看望家人了,却又得面对旅行前和到达后的各种检测限制以及重新签证的额外要求。等到后来宣布10年签证恢复效用,开始张罗行程了,却又错过了预计的假期空档。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今年一起回去的计划。
月初,太太受国内的朋友相邀,请她回去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给一个报告。于是在征得公司同意之后,她便一个人先回去一趟。自月初启程,来回前后两个星期,先后经停上海,苏州,武汉,成都,最后再从上海返回,赶在感恩节之前的周末回到了美国。
本来以为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并不适合参加这类的学术活动,后来从会议参加者的构成也可以看出,外面过去的参会者寥寥无几,只见到几个德国人,还是在当地的德国公司的员工。即使这样,会议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议程的组织安排也很专业很上档次。太太在会议上给的报告所用到的slides事先都征得了公司内部有关方面的把关和认可,公司在中国有分支机构和生意伙伴,对于这样的交流活动也乐观其成的。
会议举办地是在成都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看得出周围建了很多西式建筑,酒店掩映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之间,环境不错。
主办方给她安排了一个带阳台的套房。
几位被请去做报告的嘉宾一起在台上亮相。
据说报告还蛮受欢迎的,会后不少参会者跑过来跟她聊,要求加微信什么的。会上还见到几位从美国回去创业的同学或校友,有的还当上了CEO,主持会议报告或讨论环节的很多这类人。交谈中感觉他们一个个都自信满满,口气很大。有位我们都认识的师弟嘴巴特甜,师姐长师姐短的,最后跟她说退休以后他可以雇她,去他的公司干。
会议主办者会务服务特别到位,接机送机场都随时安排妥当,时间再晚都等在那里。可说到在成都市内自己出行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两天,网上在说“滴滴”出行“崩了”,那只是对于国内的用户一时半会儿造成的麻烦,外面去的人可一直就是麻烦的。首先是叫车不方便,必须要网约。可美国的手机没法直接跟滴滴出行绑定,得要先进行身份认证,过程需时一整天。她在酒店前台建议下尝试认证,结果到了期限时间说是认证没通过。请求前台帮助叫车,先付他们钱,结果被告知酒店有规定不能跟住客有现金往来。
有一次,她想去武侯祠看看,好不容易有一位一同参会的愿意帮忙叫车,旁边一位台湾来的同行插话说:“你去那里容易,可回来时就麻烦了”。她还半信半疑,后来真是被他说着了,想请路人帮助用当地手机叫车,却没人愿意帮,以为遇到了骗子,避之唯恐不及,万般无奈之下,她请路边执勤的交管帮助。如此这般花了两三个小时,最后才拦下了一辆车。司机知道她是外面来的,人生地不熟,途中找借口重新启动计程表,还绕来绕去,说走的是单行道,究竟多走了多少冤枉路就不得而知了。
进武侯祠也颇费周折。门口写明60岁以上参观者免费,她还高兴了一下子,因为刚巧达到了免费参观的门槛,可把门的说要凭居民身份证,给他们看护照,又说外籍人士需要购票。最后只得买票进去。明摆着就是对国内国外的访客区别对待,不一视同仁。试想,那些去国外旅游的同胞,当他们进大英博物馆或者华盛顿的那些博物馆时,有人跟他们要门票钱吗?
除了在成都出行不便,其他几个地方如上海,苏州,武汉,因为有亲友接送还算方便。从上海回美时,不用叫出租车,坐地铁也省却很多麻烦。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次回国之旅,她好像更能理解这句老话的意思了。
当她千辛万苦完成旅行回到家时,人们翘首以盼的万家团圆的感恩节就在眼前了。于是大家一起马不停蹄一刻不闲地忙着张罗节日大餐,从清扫庭院,装饰房间,到食品采买,烘烤火鸡,再到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享用感恩节大餐,过了一个忙忙碌碌,但又实实在在,其乐融融的感恩节。
桌上铺上感恩节应时的桌布
外孙女分明也感受到了过节的欢乐气氛,特别开心。
火鸡是定制的,里面还包裹着一只鸭子和各种馅料。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却是一家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吃完饭,每人投票最佳菜肴时,选票却不太集中,一个人认为凉拌莴笋最可口。
谢谢浏览!顺祝各位朋友假日季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