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命运组合论 第三章 命运意识论

命运组合论 第三章 命运意识论

博客

第三章  命运意识论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脑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的机能。意识反映存在并且反作用于存在。命运意识,是指自我认识、改变和掌握命运的想法、念头,具体的表现为心怀梦想、胸有目标、人生设计(规划)等等。命运意识论,主要是论述人的主观意识对命运的影响与主导作用。有人说,命运就像一块橡皮泥,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你想捏成什么样,就能捏成什么样。这虽是一句俏皮话,但十分形象地表明了人的意识与命运的关系:人能够掌握命运,就像手中捏着橡皮泥一样;人能够塑造命运,就像手中的橡皮泥能够随着手掌、手指的作用而不断地改变形状那样。橡皮泥能否成型或定状,或者是变作什么模样,首先是捏橡皮泥的人心中要有个样子,有个想法,想捏成一个什么式样的物件;其次,手指、手掌要按照心中所想的那样动作拿捏着橡皮泥。倒换过来,我们每日的所思所想,每日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拿捏、雕塑自己的命运。倘若你心中想的样子好,手的拿捏又恰到好处,那就是一件精品。反之,则是歪瓜裂枣。当然,这种比喻,这个论点,是在遵从大前提的条件下,是在人所能掌控的范围内,才能立足的。

辨证法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就是说,外界的所有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必须经由自身才能反应,自身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是生活上、情感上、社会上还是职业上,都是自身思想的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此,人们一旦拥有掌控命运的意识,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给自己塑造一个好的命运形态,那么,心中被激活的各种潜能,便逐渐汇聚而形成命运的河床,命运之舟将随着人们的意识导向而破浪前行。命运意识流向哪里,命运之舟便会驶向哪里。

命运意识的首要问题,是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命运”。这是最直接最充分的诠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多大的心,做多大的事,人生之路就有多宽广。一个人生活在天堂还是地狱,在心里就已经分出不同。你的心可以创造一个地狱,也可以创造一个天堂,天堂与地狱只是一念之差。许多人的一生都是在平庸中度过,尽管他们并非像想象中那样懒惰闲散、好逸恶劳,甚至好吃懒做,他们中间的很多人甚至是勤勤恳恳的,但他们只能扮演无足重要的平凡角色。一生一世所做的只是琐琐碎碎的事,简简单单的事,毫无创意的事,整个命运历程显得暗淡,且呆板而单调,缺少光彩和亮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自己的命运问题上,缺少积极向上的态度,很少或者没有去想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好一些,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一些。一块手表可能有着最精致的工艺,可能镶嵌了名贵的钻石,然而,如果缺少发条的话,仍然毫无用处。人也是如此,不管一个人受过多少良好的教育,也不管他的身体有多么强健,如果他缺少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他拥有的条件无论多么优秀,也都是一种浪费。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会创造出一番业绩,我们也同样无法想象像林肯、威尔逊、巴菲特或李嘉诚一样的人,会埋没在茫茫人海中!

二十世纪心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肯定来塑造一个真实的自己。自我肯定,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时候,常常就是他获得成功的时候。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天性里有一种倾向,如果将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就可能真会成为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人,你有信心克服困难,有信心处理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信心获得事业成功,那么,你身上的一切能力都会为你的信心、你的愿望去努力,你也就有可能成为你希望成为的那样,创造出美好人生,拥有好的命运。

自己决定命运模样,做你想做的人,这就是自我主导命运的基础。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以事小而不为,也不以烦琐而不为。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自己,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为自己的心灵加油时,我们的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崭新而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将支撑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努力向前向上走,直至达到人生的顶峰。

罗杰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州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工作。然而,罗杰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杰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只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当罗杰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杰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从此以后,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的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40多年时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在就职演说中,罗杰曾经这样说:“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可以免费获得,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正是小时候皮尔·保罗对我说的那句话,让我拥有了坚强的信念,它一直激励着我,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拉斯泰尔扎的小村庄,父母经营着一个葡萄园。富有音乐天赋的他,七岁开始学琴,随后又练习吹长笛、萨克斯和弹吉他,累了的时候,他最喜欢约一帮小伙伴一起去骑马、踢足球。如果不是在学校的足球赛场上被足球打中眼睛,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从小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忘记了一双眼睛经过20多次手术仍然没有治好。而这一次意外,让弱视的他变成了全盲,他陷入了彻底的黑暗中,美丽多彩的世界在一瞬间离他而去!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想不明白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整天闷闷不乐,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的不公……母亲开异他、劝慰他,得到的都是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他泪流满面,母亲也心酸眼红。这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他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第二天,母亲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母亲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出门前,他像失明前那样端坐到了镜子前,问自己的模样是不是带笑的,然后要母亲把他打理得熨熨贴贴。从那以后,他开始来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现在,他是卢卡博凯里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两千多万张。他就是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自己四十九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我要谢谢我的父亲!你的耳语改变了我的人生——37年前是你凑在我耳边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后来,我有过多少次的埋怨、气馁和胆怯,这句话就在我的耳边回响了多少次……”

一位记者朋友曾讲述过两个同牢犯人的故事。某监狱的一间牢房里住着两个犯人,他们都是无意犯罪,所以都很伤心绝望。过了一段日子,犯人A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每日里仔细地想着自己以往的生活,并认真考虑以后的出路。他入狱前是一个高中教师,当时心中有许多梦想,一直没有时间去实现,而现在终于有时间了,他让亲人从外面捎来很多书,开始了梦想的旅途。他还在牢房的墙上画了一扇“窗子”,仿佛真的看见了外面的蓝天白云,心情便会极平静悠远。犯人B入狱前是握有一定实权的基层领导,进了监狱则每天唉声叹气,抱怨命运的不公。小小的牢房,只有一扇铁门,他常常站在门后看外面,越发觉得自己的不自由。有时他看见犯人A面对墙上画的窗户微笑,心中很是不解,甚至怀疑犯人A大脑有问题。看见同伴床铺上的那些书,他偶尔也过去翻翻,可是却看不进去,只觉得心烦意乱,有一种想大喊大叫的冲动。十年后,两人都出狱了。十年的光阴对于犯人A来说很短暂,因为许多要学的东西还没有去学。亲友们来接他,惊讶他的神采奕奕,并没有想象中的颓废的样子。不久后,他凭着过人的才学应聘到一所大学任教,如今已是国内有名的学者。犯人B的十年,却如一个世纪般漫长,每一天都是煎熬,每一夜都是噩梦,走出监狱时,他已躬腰驼背,头发花白,俨然一个落魄的老头子。出来后,他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了,觉得自己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于是,他开始憎恨命运,憎恨每一个过得比自己好的人。数年后,贫困潦倒的他在郁闷怨恨中撒手人寰。十年的光阴对于不同的人却是如此地迥异。命运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有,就该抱怨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因为,命运本身无好无坏,是坏是好全在你自己,在你自己的心态。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想找份好工作相当难。小陆毕业后,索性不在人才市场上浪费时间,应聘到一家洗衣公司,从最普通的洗衣工开始做起。这份工作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对体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每天一站就是八个小时,握了一天的熨斗,胳膊酸得连筷子都拿不住。熨斗的高温让胳膊和手伤痕累累,水泡一个接一个地起。和他同去的人,很多都受不了这份辛苦,干不了几天就另谋出路了。他却一直坚持着,勤勤恳恳,从不抱怨,还经常向师傅们请教。这样一来,小陆进步很快,不到一年,已经成为一个技术精湛的洗衣工了。他还特别爱管“闲事”,机器出了什么故障,同事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解决。有顾客到洗衣间来,他也忙着接待,认真回答人家的提问,还把人家的建议用本子记下来,下班了检查电源是否关闭,同事的工具有没有放好……总之,部门主管该干的事,他基本上全干了。同事们都戏称他为“陆部长”。慢慢地,这个称呼居然传遍了全公司,很多人不知道有小陆这个人,反而知道有“陆部长”这个傻大头。小陆当然知道,这个绰号其实很损人,但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该干嘛干嘛,依然认认真真地多管闲事。后来,这个称呼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很好奇,这个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居然让大家叫他“部长”,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早就在履行“部长”职责了。老板更加好奇,一个普通的洗衣工,为何这么不知天高地厚。老板第一次将一位洗衣工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小陆落落大方的谈吐,本科的学历,让老板越来越疑惑,问道:“为什么做洗衣工?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啊。”小陆说:“任何好工作都要从底层做起,否则就会根基不稳。我现在正是从底层做起。”“为什么要管职责之外的事呢?”老板又问。小陆说:“只要把公司当家,想在这里长久发展,就没有份内份外之说。现在是份外事,但不可能永远是份外事”。短短的几句话,一位员工的忠诚、能力、志向全都显示了出来。老板觉得小陆是可造之材,便有意培养。半年后,小陆顺利地通过考察期,被破格升为部长,管理全公司十几个洗衣间。这下“陆部长”的称呼名副其实了,再也没有人拿这个称呼来嘲笑他傻,大家都说,原来,他提前就在练习做部长啊!

有位记者朋友随一些干部去探望一个贫困村中最穷的人家。来到这家后,他们看到的是家徒四壁,十分凄凉。全家人只有一床棉被,吃饭时只有一个瓦盆,甚至连筷子都没有,只好用手抓着吃,历史仿佛倒退了五千年。所有的人看到这份景象都不禁唏嘘,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到口袋里,无论多少钱都毫不吝惜地掏了出来,当然也包括这名随行的记者。从老乡家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落泪。但是,当走到院门外的时候,记者朋友突然止住了眼泪,与此同时她的心里也不再难过,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感慨。因为她看到老乡家的院门外有一大片的竹林,而是最适合做筷子的那种。她说,当一个人习惯了被人施舍,没有改变贫穷的意识和愿望,即使有机遇摆在面前他也看不到。

黑人罗杰几十年坚持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让世界看见你”,犯人A和犯人B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小陆提前练习做部长,以及那位老乡如此贫穷的故事,无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证实:命运的态度问题,对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人期望的多,获得的也多;期望的少,获得的也少,你会成为哪一类人,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选择,取决于你对待命运的态度。成功产生在那些具有成功意识的人身上,失败则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会失败的人身上。同一件事情,由具有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必会不同。那些坚信“我一定能行”的人,他想做的事情大多能做好;而那些想着“我恐怕不行”的人,一般会事事落在别人身后。积极向上的人会认为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有深刻的意义,即使他是一个泥瓦匠,他也能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即使他是一个图书管理员,也会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终其一生却少有成就,其原因在于他们深为令人泄气的自我暗示所害。无论他们开始想做什么事,他们总是胡思乱想着可能招致的失败,总是想象着失败之后随之而来的羞辱,一直到他们完全丧失创新精神或创造力为止。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他们相信自己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他们尊重别人,也相信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自信是“真理和智慧之光”,能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能使一个人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对人生理想的实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让一切皆有可能。没有自信,即使近在咫尺的机会也会与你失之交臂。没有自信,即使你已经接近成功,也可能功败垂成。因此,你的人生是辉煌还是平庸,是伟大还是渺小,你的命运是光彩四射还是一团糟,都与你的自信心的强弱成正比。信心与天才是近亲,自信与天才常携手。自信是每一项成就的伟大领航者,它能帮我们指点迷津,开启紧闭的大门,看到障碍背后的光明景象。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永远不会超出其自信心的大小。在尘世间,没有人是生为好运而来的,同样的,也没有人是生为坏运而来的。自信则是人们构建自身好命好运的必备品质。自信心增加一分,命运状态就好一分。

然而,我们不妨放眼看看周围的人,看看走过生命终点的前辈们,再看看我们自己走过来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许多人没有做成真实的自己,而是生活在一个被蒙骗的环境之中,长期与假象为伍。这个“蒙骗”与“假象”,就是自我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的优点、潜能认识十分有限,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断地放大,总是觉得己不如人,能力低下,干不成什么大事,或是干不成重要的有价值的事。因此,他们的人生是灰暗的,命运是苦涩的。造成这种局面,全都是自卑心理这个鬼怪作的祟。人性的弱点之一是善于自欺,尤其是对自己的价值观、潜力、个性和真诚,认识得太肤浅、太客气。拥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拿自己的弱点、短处与他人相比较,什么“技不如人”,什么“生不逢时”,什么“爹妈没有别人的好”,什么“头脑不如他人聪明”,什么……这样比来比去,比没了信心,比没了志气,处处觉得低人一等,好象自己就是天生的废物一般!这种人对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不敢去想,不愿去想,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其命运状况可想而知。自卑是命运的头号克星与杀手。克服自卑,战胜自卑,树立信心,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无疑是改换命运、掌握命运的首要之举。仔细想想,其实,你用不着自怨头脑不如别人聪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无几,天下虽有“天才”、“神童”,聪明早慧,领悟能力超群的人,但其所占比例极小,不过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罢了。其实你也用不着埋怨出生于普通家庭,甚至生长在农村山沟,没有优越的家境,没有富贵的爹娘,因为这样的家庭和爹娘,相比较而言数量也是很少的。再者,落生在好的家庭,不过是随机抓到了一副好牌,取胜的机率多些,但举措不当,也容易在“阴沟里翻船”。而手中抓到的牌并不见好的人,由于谋划出色,也往往能“险中取胜”。这两种情形,在牌桌上屡见不鲜。其实你更用不着鄙视自己,太过谦虚地把自身说得一塌糊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我”,无论哪个普通正常的“我”,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本应都可以实现,关键是大多数的“我”忽视了自身的潜能,弄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在那道虚掩的“门”前止步、徘徊,不敢推“那扇门”,不敢想“门”那边的事,因而凡事变成了“我不能”。俗话说,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一样,都有优点与缺点,没有一个彻头彻尾的烂仔,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倘若你敢于推开“那扇门”,勇于迈过那道坎,你将有许多不同寻常的表现,本人震惊,他人佩服。

自卑是人生命运的绊脚石。自卑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不少的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所以,要克服和预防自卑心理,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相貌、身高、残疾等等,完全可以用别处的优势来替补,大可不必自惭形秽。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缺陷,进而就怀疑自己的全部,不仅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还要看到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我们不应该老是关注自己的弱点与缺陷,应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最感兴趣或是最擅长的事情上来,由此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内心的自信,驱散心中自卑的阴影,从而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与紧张。其次,要正确地与人相比,自卑感重的人往往很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本身不是坏事,可是他老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以偏概全。要知道,人各有所长,自己不可能事事强于别人,反过来别人也一样不可能处处比你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谁的基因会和你完全相同?有谁的个性会和你一毫不差?你之所以成为你,必须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有与别人不同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又是别人无法具备的。既然这些素质别人无法具备,所以应该让你来完成的事情,别人就代替不了,你能做的事情,别人不一定做得来。因此,战胜自卑,克服自卑,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要你换个方位、换个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或者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变换一下面对未知的姿势,变后退为前进,变仰视为俯视,变被动为主动就可以了。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积极的心态,注意对自己取长补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许你的缺陷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呢!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够促成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从自卑中超越而走向成功的例子,在世界知名人士中比比皆是。卢梭,曾为自己出身孤儿,从小流落街头而自卑,而他后来成为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大文学家;萨特,两岁丧父,左眼斜视,右眼失明,失去亲情与身体的残疾,使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而他却成为存在主义大师和作家。拿破仑年轻时曾为自己的矮小和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他也战胜了自卑成为法国的皇帝。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原来是个自卑、胆怯、神经质、体弱的人。从小怕大灰狼、劣马和士兵,就连老师叫他读课文,也颤颤巍巍,含混不清。后来他读到一本书,其中有一段写到一位英国军舰舰长告诉主人公怎样克服恐惧:人们可以装着不害怕的样子,时间一长,假的就不知不觉变成真的了。他相信这种说法,因而让自己装着不害怕的样子,慢慢地果然不怕了。罗斯福由自卑、胆怯变成坚毅、大胆,不仅克服了天生的缺陷,练就了强壮的体魄和本领,而且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邓亚萍是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史上的一座高峰,一家媒体记者曾对邓亚萍进行过专访,邓亚萍对记者说:“我不如别人,我自卑,所以,我不停地努力,当年从郑州到国家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定我,他们全说一米五的我打球不会打到如何,为了证明给他们看,我快发了疯,每天都比别人刻苦。我知道我的个子不如别人,别人允许有失败的机会,我没有,我只能赢,所以我打球凶狠,那是逼出来的。后来我成功了,别人又说我没有大脑,只会打球,于是我发疯地学习,英语从不认识字母到熟练地和外国人对话。我不比别人聪明,我还自卑,但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什么都不用解释,用胜利说明一切!”

2003年,一部催人泪下的美国电影在全球上演,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风雨哈佛路》。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仿佛天生就是来受苦的,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吸毒,八岁开始乞讨,十五岁时,父亲进了收容所,母亲死于爱滋病。母亲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连简单的葬礼仪式都没有。莉斯渴望父母亲情,当她最后的一丝希望都破灭的时候,伤心无比。她跳上棺木,静静地躺在上边,和母亲做最后的告别。所有的人都认定,莉斯从此完蛋了。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沉沦下去,将会和母亲的结局一样悲惨。莉斯想到这里,决心告别过去的生活,要挑战人生,抱着成功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曙光……凭借着真诚,莉斯争取到进入中学的机会,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十七岁到十九岁的两年时光,她学习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每门学科的成绩都在A以上。最终,这个贫苦的女孩用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毅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敞开了大门!莉斯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可以改变。人比所有的奇迹更神奇。当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是充满自信的,他就萌生了巨大的勇气,会用积极的行为去改变自己的处境。倘若小莉斯不敢面对未来的生活,认定自己就是失败的,被遗弃的,那么纽约就会多了一个自甘堕落的女混混,而少一个感动世界的哈佛高材生。

成功总是有方法,优秀总是有原因。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增加。很多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积极的思维就是这一念之间的关键之所在。所谓自助人助,自助天助。没有什么比积极的心态更能使一个普通平凡的人走上成功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讲,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理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自我掌控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则。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happydad76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