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县委副书记(048)
写完字,众人重新落座。自然而然,又说到了清河县最近7.5亿拍出白莲湖旁边那块土地的事情。
志坚是一位智者,就像当年那位躬耕南阳,却能够纵观天下的卧龙先生。正是因为卧龙先生结交了像水镜先生、黄承彦、庞统、徐庶、崔州平等一干良师益友,从不同渠道获取到各类信息,再运用自己超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才在隆中做出了三分天下的形势判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否则,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两眼一抹黑,信息不对称,也只不过是坐井观天而已。
正所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别看志坚每天坐在聚友斋里喝茶聊天,其实,他那是在冷眼观天下,于他而言,唐旭就是这样一位志不同而道相合的益友,虽并无深交,但彼此已在心灵上形成默契。志坚仿佛从唐旭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才华外溢却又内敛,锋芒内锐却又外钝。假若不是因为遭遇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看淡了世间百态,今天的志坚,绝对不会是今天的志坚。
这段时间,唐旭与清河房地产界的几位重量级人物接触频繁,甚至到了相互间称兄道弟的密切程度。其实,唐旭并非热衷于此,他所做的这些也并非出自于他的本意,他实在没有办法,县里出了这么多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作为一县之长,自己不出面解决,谁来解决呢?他心里清楚,很多时候,不是他唐旭就比别人能力更强,只不过是自己所处的位置比别人更加重要。伟人说的话之所以一句顶一万句,那是因为伟人的影响力。他不是什么伟人,就只是因为自己的位置相比别人更加有影响力而已。
志坚问唐旭,怎样看待如今全国都为之疯狂的房地产热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唐旭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不便对外人说。今天见志坚问,虽然李玉明在场,也算同道中人,他稍一犹豫,还是敞开了心扉。
唐旭说:“房地产市场化之后,房子逐渐出现了两种属性,第一个属性当然是它的居住属性,这是房子的根本属性,这个属性是永远不可能发生改变的。这些年来,房子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而附加了更多的商品属性,成为一种金融投资产品。如果用来投资的话,房产在未来十年内还是有很大升值空间的。这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要发展就需要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笔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税收,这么多的税收从哪里来?我想了一下,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回报。”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根据现行的官员考核要求,如果一个城市的GDP增速低于中产阶级人群收入水平的增速,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无疑是失败的,城市主官的位子是坐不住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城市GDP增速超过中产阶级人群收入的增速呢?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掏钱,花钱,再掏钱,再花钱,甚至要让他们到银行里去贷款,透支一个家庭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的收入,为这个城市的发展输血,才能够维持这个城市高速发展的现状。”
“中产阶级是一个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往往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要养家糊口,要赡养老人,要用于子女教育,尤其是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养儿防老,人老了,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子女身上,所以,中产阶段是轻易不肯大把大把花钱的。城市发展需要中产阶级掏钱,而中产阶段又不肯掏钱,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让他们买房子,因为只有房子这一种商品,而且是当前唯一的一种商品,能够使他们愿意花钱。为什么呢?土地市场化之后一定会推动房价持续上涨,房价越是上涨,人们越是趋之若鹜。一个家庭今天可以不买房,他也许会觉得,我现在有房子住,房产证上七十年使用权,我一辈子都可以不用再花钱买房住,但是他明天一定会加入到买房大军之中。”
“有几个原因,他不得不买。首先,只要他身边有人买新房,看到别人的住房条件升级换代了,他肯定不会满足于自己现在的居住条件,一定要换房子,改善生活嘛。其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刚刚起步,房价在未来十年内一定会持续上涨,房价翻几个跟头都有可能,今天不买,明天就亏,这不再是人们的心理作用,而必将会成为社会现实。第三,政府部门一定会对老旧城区、背街小巷进行拆迁改造,会出台各种政策推动城市更新换代,对于那些有房住,不想买房、不想搬家的人,到了那个时候,想不搬迁也不行了。要是想跟政府做对,漫天要价或是坐地起价,那是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的,政府绝对不会让那些不肯拆迁的钉子户赚到便宜。”
唐旭继续说:“预测未来十年,各个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投入资金将会主要来自于土地财政。一是卖地挣钱,这个钱不仅来得快,还来得容易。只要拿出一块地来,什么都不需要投入,就稳稳当当坐收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收入。二是开发建设的税收,开发商只要盖房子就要缴税,市民只要买房就要缴税。这块税收,也几乎是不需要投入的。另外,房地产开发就要大量购买建材,钢筋、水泥、木料、玻璃、卫生洁具,搞园林绿化、配套设施,买房子的人,要装修,又要大宗购买家电,家具,厨卫用品,这里面一次次拉动就业,拉动GDP增长,也会产生税收。政府有了钱,想干啥干啥。一些倾斜民生的事业也可以发展,比如城市绿化、水利工程、亮灯工程、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市民休闲广场等等,都可以修起来,老百姓在国家的高速发展中也能利益均沾,尝到甜头。商人赚得满钵满盆,官员更是名利双收。”
李玉明问:“可是,土地是有限的,当土地卖完了怎么办呢?”
唐旭说:“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短期的办法。地方政府为保财政,会强力推动对老旧城区进行拆迁,当然了,拆迁就要起个响亮的名目,一般会叫做城市升级,或者叫做居住环境提升改造,城市美化工程。这样一来,原先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就必须要搬走腾地方,但是搬回来要等好几年,但凡有条件的就会死活凑钱先在周边买房住,这可是刚需买房。这个办法,可以有一举多得的妙用,既会腾出新的土地搞开发,同时还能够推动新一轮的房地产市场热度。你想想啊,一次性的一片小区或好几个街区征用拆迁,限期搬家,动不动成千上万户人家被赶到市场上抢房,能不推高房价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上的楼房归个人,而楼房下的土地归国有。国家要土地征用收回,要重新规划开发,谁敢拦着不让?只要入户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手段雷霆一点,补偿金到位一点,各种拆迁矛盾都能解决。”
“第二是长期的办法。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前进,任何增长都不可能是无限的,盛极则必衰。当房地产过热就会形成泡沫,当房地产业发展到了绑架地方财政的时候,就非要有刺破泡沫的那一天。如果不去刺破,这个泡沫自己也会胀破。真要等到那个时候,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国性的经济危机。所以,不能等到泡沫自己胀破,而是要人为刺破。关键问题是,怎么刺破这个泡沫,谁来刺破这个泡沫。”
说到这里,唐旭看了看志坚,又看了看李玉明,见他们都听得入了神,于是继续说:“要么,是政府主动转型升级,提前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这就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新的财政收入源,才能让这个泡沫自己慢撒气,房地产终将回归它的居住属性、使用属性。要么,眼睁睁等到全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自己胀破了,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那么,地方财政就将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李玉明问:“既然房地产业存在如此巨大的风险,为什么各地都在乐此不疲地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而不出手制止呢?”
唐旭说:“的确,现在各个地方政府,从地市到区县,都热衷于土地财政。一是因为卖地来钱太快,来得太容易了。过去,很多地方并没有发现这条来钱的捷径,一些为政者还在一扪心思搞实体经济,靠发展工业农业生产,或者繁荣商业,拉动经济上涨。现在各地都发现了卖地这条捷径,谁不想多弄些钱呢?有了钱,过去很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不但能想了,也都能干了。各种城市美化工程,哪个不是政绩门面工程,增加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二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在二三线城市还处在起步阶段,风险一时还不会那么明显。”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从咱们国家的行政体制来看,当官的只管自己这一届任期内的事情,自己在任期内干了多少事,出了多少政绩,至于自己的下一任怎么干,就由他自己想办法去吧。有句话叫做‘摸着石头过河,办法总比困难多’,干不好只能怪自己没胆量没本事。当然了,政府卖地也不敢卖得太快。一方面,这一届官员不知道自己能干多久,要给自己可能的继续干留点富余;再一方面,又担心把地卖得便宜了,等一等也许还能卖个更高的价格,或者,握在手里,等到实在缺钱的时候再拿出来卖。”
李玉明咋咋舌,感叹说:“过去说一个人有钱叫‘家里有矿’,现在说一个地方有钱,我看,应该叫‘手里有地’。”
唐旭继续说:“这些风险,中央并不是看不到,也多次出台各种调控措施,但目前看来,中央没有办法,地方也没有办法不依靠房地产,因为国家要发展,要改善民生,要实现承诺‘消灭贫困,共同富裕’。近年来修建了那么多机场,那么多高铁,高速公路,动不动打破世界纪录,世界第一。各地建政府办公大楼,建学校,建医院,建休闲游乐设施,村村通水通电,改造升级。多么的大手笔,多么的辉煌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啊!钱从哪里来的?无论你卖什么产品,老百姓都不会舍得掏这么多的钱,就只有买房子这一件事,能掏空好几代人的腰包。年轻人贷款买房,一下子押进去十几年的青春;上了年纪的人买房,就只有倾囊拿出攥在手里的不敢花的养老钱。”
唐旭说:“房地产业在未来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内还会发展很快,并迅速过热。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参考了美日和香港地区房地产市场化所走过的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房地产热的端倪已经开始显现。国家层面上有政策,地方层面上总有对策。地方要发展经济,要改善民生,官员要出政绩,人民手里的钱要保值升值,在多重力量的作用下,会不断把土地价格推向更高,房价跟着水涨船高。就像是击鼓传花,最终鼓槌何时停下来,这花又落到谁的手里,那就只能等时间给出答案了。”
李玉明说:“依你之见,现在击鼓传花的鼓槌才刚刚敲响,正是买房的好时机?”
唐旭说:“未来几年内,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会得到极大改善,在这个前提下,谁越早买房,越早换房,甚至手里囤积几套房子,谁就将是最先的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出手晚的一定会有后悔的一天。前车之鉴是有的。看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房产泡沫破裂后,造成了‘失落的二十年’,对社会的发展是毁灭性的,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中国有没有办法维持房价平稳,稳中有升,不大起大落,安稳过渡,还靠中央和地方配合得好,好政策能落地落实,各级官员都胸怀大局,切实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唐旭最后补充说:“当然了,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而且,今天我说的这些话,仅限于咱们自家人之意说说,千万不要外传。”
志坚和李玉明一直在听,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
志坚问:“刚才唐老弟弟说的观点,我完全认同。不过,我还有一事不明,就像这条明清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命运将如何呢?”
唐旭说:“这条明清街嘛,正是因为它的历史久远,早已经成为清河的象征,所以一定不会拆,不仅不会拆,还要更好地保护起来。”
回到县委接待处,来不及换上拖鞋,就径直打开电脑,一进入到知味屋里才发现,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刘莺多次给他发来电子邮件,打开这些邮件,都是一些链接,这些链接都指向了同一个读书频道,每一个链接,都是一个书目。每隔三五天,刘莺会给他推荐一本新书。刘莺还把自己网上购买图书的登录账号发给了唐旭,告诉唐旭说,如果有点时间的话,不妨一起读读这些书,她很想听听唐旭的感想。
唐旭随手点开了其中的两个链接,一部作品是《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另一部作品是女作家李雪的《天幕红尘》,这可都是长篇大部头啊。唐旭想,刘莺真把自己嫁给书了。
唐旭认真而又谨慎地给刘莺回了俩字:“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