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是一个面条控(三)

我是一个面条控(三)

博客

直到我上大学的头一年,东北地区的供应依然不好。我清楚的记得,大学头一年食堂里的伙食依然是粗细粮各半,窝头和高粱米饭配土豆茄子是常菜。偶尔卖一次打卤面,就相当于改善了伙食。虽然那面条因为放的时间久已经泡的没啥嚼头了,可我还是觉得比高粱米饭强百倍。一饭盆面条打回来,坐下没一会就吃的盆干碗净。

我们学校西门,通向大连海运学院的道上有一个破烂的小饭馆,好像是栾金村农民办的。都卖啥炒菜记不得了,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肉丝炒面。我那时每月37块钱生活费,其中七块钱是学校发的助学金。扣除每月买饭票和一些必要的花费,兜里就没剩几个钱,所以那炒面馆子轻易是不敢进的。只有一次过生日,我去享受了一次肉丝炒面,其实并不贵,只有几毛钱,具体几毛几分记不住了。那个炒面是手擀面用油炸一下,然后下锅炒的,一大盘面条油乎乎的,确实味道浓厚,非常解馋。当时肚子里油水不足,吃这样一盘面条也不觉得油腻,要是放到现在恐怕就吃不下了。

1981年夏天,我们七七、七八两届同学一起实习,实习地方是武汉汉阳港和九江港。我们先从大连坐船到上海,我记得是晚上六点开的船,上船后吃的第一顿晚饭就是面条,把我乐够呛,船上的伙食还真不错啊!可没想到这也是我两夜一天旅程中唯一的一次饭。船离开大连一个多小时后,我就开始晕船。本来在甲板上等着看落日美景的,也没心看了,赶紧溜回船舱吃了片博海拉明就躺下了。躺下也没用,还是晕,两夜一天我就这样摊在床上不敢起身,就靠刚上船那一顿面条挺到上海。

到上海的时间是早晨六点多。没想到上海是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我们从大连上船的时候还穿着毛背心,到了上海裤衩背心都热的受不了啦。在此之前,我最远就去过北京,从没到过南方,对南方的热没有概念,在上海是第一次体会了南方的热。东北不管多热的天,早晚都是很凉快的,可在上海一大早就二十九度,而且是那种闷热天。我这人本来就爱出汗,下船后就一直汗流浃背,再加上晕船的劲还没消退,仍然晕晕乎乎,好像还在船上一样,根本没有食欲。所以,我就不着急去吃早饭了。

我们在上海只有一白天的时间,晚上要乘江轮去武汉。在一个很熟悉上海的杭州同学建平的带领下,我们去逛了南京路和外滩。逛完后,头不那么晕了,就突然感觉饥肠辘辘。我问建平上海哪家面馆好啊,他说,我带你去一家面馆,你肯定喜欢。

去的这家面馆最出名的是盖浇面,还是素食盖浇面。我记得一碗面是三毛多,在那时算是很贵的了。这个面确实很有特色,面条是鸡蛋面,很筋道。浇头很多,有豆干、鸡蛋、蘑菇、笋块还有烤麸。当时我不认识烤麸,还以为是一种南方的豆腐干的呢。建平告诉我这是烤麸,是面做的,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食物。

上船前,建平带我们去他上海亲戚家吃的晚饭,他家亲戚非常客气,给我们做了好几个菜,主食是葱油凉拌面。没想到普通的挂面用葱油酱油一拌,竟然也那么好吃。也许是我这面条肚子就是喜欢吃面。

江轮比海轮舒服多了,不仅不晕船,伙食也比海船要好,最让我兴奋的则是每到一站,我们都可下船去逛一逛,见识了很多南方小城的样貌和景色。虽然各地都有很多风味小吃,无奈囊中羞涩,不能尽心一一品尝。

上海已经把我们北方同学热的够呛了,等到了武汉才知道什么叫热,为啥武汉被称为火炉。小时候说武汉的段子,我记得有一个就是武汉的警察是站在水缸里指挥交通,否则会热昏过去。到了武汉后才知道,虽然武汉警察站水缸里是编的,可把武汉比作火炉却一点不夸张。从我们到武汉开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武汉的气温就没有低于四十度的时候。

我们住的是一个废弃码头仓库,别说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只有一个很大的排风扇用来通风。几十个男同学住到里面本来就闷热,加上仓库薄薄的外墙和天棚,简直就是个大型烤箱。我们在房间如同蒸桑拿,不停地冒汗。如果外面下雨,屋里就更加闷热,而且是那种北方没有的湿热。武汉的雨也和我们北方也不一样,雨线是又细又密,有种密不透风的压抑感晚上热根本睡不着觉,最多能睡俩小时就被热醒了。面对酷热的折磨,唯一安慰我们的就是食堂的伙食和随时可以去冲凉的澡堂子。我们热的难受时就去澡堂洗个热水澡,出来时就略感凉爽。

港口的食堂也很好,价格便宜,以前从来没吃过的粉蒸肉才两毛钱,粉蒸排骨还不到两毛,好像是一毛八。食堂每顿都有两荤两素,外加一个汤,素炒瓠瓜六分钱,如果肉炒瓠瓜就八分钱,虎皮尖椒才三分钱一份,比我们学校食堂便宜多了,而且菜也做的好吃。后来我发现,我们这些男生很多都买两份肉菜一份青菜,而那些工人却很节俭,有的四分钱买一碗米饭,再加三分钱的虎皮尖椒就是一顿午饭。弄得我后来都不好意思那么奢侈了。老师也觉得影响不好,就特意开会劝我们不要一次买两份肉菜,让工人老大哥觉得我们很特殊。

印象中港口食堂从来没做过面条,这对我来说未免有些遗憾。记得第一个周日我们是去武汉大学参观,武大校园很漂亮,可学生宿舍是又黑又热,还很潮湿。遇到几个暑假没回家的学生,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宿舍,一边介绍一边吐槽他们糟糕的宿舍。这一对比,我们不禁为我们学校明亮宽敞的宿舍而感到自豪。:)

参观完武大,我们就去街上找武汉美食。当时还不知道武汉最著名的是热干面,就随便在街上找了家人很多的饭馆,里面小笼包、面条、炒菜啥都卖。我比较贪心,想多尝两样,就点了两笼小笼包和一小碗三鲜面。南京的小端同学看我点了两笼包子就摆摆手说,你吃不了,先要一笼吧。我有点半信半疑,心想一笼包子才几个啊,不够我塞牙缝的,但还是听了小端的,因为小端说话从来都靠谱。

果不其然,武汉的小笼包一笼有十几个,个个都是薄皮大馅,我吃一笼就有点顶住了。难怪价格那么贵,三毛二一笼。再看那碗三鲜面也和我以为的大不一样。没有任何海鲜,三鲜原来是是炸肉皮、笋片和豆腐皮。从此我知道了,肉皮在南方算是一鲜。

在武汉的每个周日,不管多热,是否下雨,我们都会去武汉各景点看看。那时年青,精力充沛,玩的劲头很大。每次上街也都会品尝武汉美食,南方同学喜欢豆皮和面窝,而我却对热干面和凉干面情有独钟。每次他们津津有味地吃豆皮时,我则是美美地享受热干面的醇厚味道。

从武汉回来后,我就学会了做热干面,当然是因地制宜改造过的热干面。挂面煮到七八分熟时捞出,将切好的葱花、炸好的辣椒油、香油、花椒油、蒜水、酱油、芝麻酱、白糖等各种调料倒入搅拌,就着黄瓜凉菜,每次都吃的心满意足。

未完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为人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