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巴战争的态度看人的认知障碍
人在认知上障碍重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这两个:一,在观察上看表面;二,用绝对的标准去判断是非。
第一点不用多说,就是“以貌取人”,看了表象就得出结论。第二点指用一种简化了的标准去评价客观现实,用“只要怎样,就一定是怎样“的公式去“套”现实中的人和事,比如只要杀人就是邪恶,只要偷盗就是犯罪,等等。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一开始就是一对夫妻虐待女儿,手段残忍,看得我做恶梦,当即觉得这对夫妻简直禽兽不如。女儿学校的老师察觉到她可能是家暴牺牲者,开始结合社会组织对家庭中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最后的情况却是这女儿才是恶魔缠身,把一家人搞得无法生活,父母也无处伸冤,只好自己想法“干掉”这个女孩。
当然这是个超现实的“魔幻”故事,但其寓意却非常深刻。它揭示一个现实:世上绝大多数的事件都远远比我们一眼看到的复杂得多,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凭表面现象下结论,更不能用一些简单的道德公式去做出是非判断。
拿现代西方社会流行的“觉醒文化”为例,这个意识形态简单说就是人道主义那一套:追求平等,同情弱者,抵制强势,等等。对弱者的同情诚然没错,但把所有弱者视为受害者就错了,因为不一定所有看上去软弱的都是受欺负的弱者(非但如此,有些还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反过来,社会中的强势也并不一定都是欺压贫民的恶魔。所以,一旦把这些理想主义的理念看成绝对真理,就注定导致对现实的误判。
目前世界上谴责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的“潮流”就是这个认知障碍的“爆炸性”体现:只看哪方肌肉强大,哪方死亡人数多,而不看谁是真正的战争挑起者,谁是和平的长期敌人。如果我们不嫌麻烦透过表层的现象,从历史、文化等等方面进入深层了解,不难看到,在以色列强大的肌肉后面,是以色列多次向巴勒斯坦献出和平的“橄榄枝” - 多次提出两国并存方案,但都统统被巴勒斯坦拒绝;而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弱者”后面的,是不断地向以色列扔人肉炸弹,不断用恐怖主义行为威胁以色列人的生存。所以,在以色列的铁锤后面,是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做出的自卫,而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挨打的惨状后面的,是他们 - 或者至少可以说他们的大多数 - 不断挑起战争,一心要灭绝以色列的不改初衷。
要求以色列无条件停火的人,不妨自己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就可以知道,面对一个要你死的邻居,你能不反抗?你有本事和他谈和平?
再反过来,用这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来看挺巴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现象也有其复杂性:在很多这些反以色列的组织后面其实并非都是认知障碍人士,而是一些亲巴勒斯坦(甚至亲哈马斯)的组织,甚至一些美国的内部政治斗争的势力。他们并非不知道真相,而是高举和平大旗,以达到各自的一些不可“曝光”的目的:或者利用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扩大极端伊斯兰的影响,或者消灭以色列的存在,让犹太人再度陷入无家可归的到处被人欺负的处境,等等。而禀赋认知障碍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这些人的工具而已。
在这些反犹势力(注1)的煽动下,在这些无脑大多数的不断声援下,以色列这个一个能够自食其力,把荒漠变成绿洲,建立了一个开放民主社会并给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的国家被活活勾画成“恶魔”,而一个被原始落后的宗教洗脑过的,以最残暴的方式屠杀无辜的暴民群体反而被勾画成无辜的受害者,这难道不是现实的荒诞?
最后不能不补充的是,觉醒文化本身是先进的,是人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反叛,是人对自身动物性的一种超越,它也让西方社会在近代史上一直走在精神文明的前列。然而,你觉醒别人不觉醒,这种对付君子的原则面对野蛮就走不通了。所以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具有西方民主体制和意识,但由于处在文明与野蛮的边界上,不得不用武力来保护自己,成为一个两边不讨好的国家,让犹太人的命运再次陷入困境。这不得不让人感叹现实的无情,同时也对人的不可摆脱的自身认知局限感到极度无奈。
================================
注1:反犹主义是西方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绝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 犹太人到处被排斥一定是犹太人自己有问题。这个现象牵涉到一些深刻的历史和心理现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注2:以色列政体非常开放,不但阿拉伯人可以成为公民,还有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的国会议员中担任要职。反过来,我们很难想象同样的开放民主的体制能存在于极端的伊斯兰国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