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门外汉來谈音乐
常常听有人说:“我是音乐人!”
我想这种人,一定是很懂音乐的人,令人羡慕!
我这一生,对音乐只限于喜爱,音乐的内含,究竟是什么? 怎样欣赏音乐? 却不甚了解,完完全全是一个音乐门外汉!
其实人自娘胎呱呱坠地,来到这不可知、又不可测的花花世界, 每个人的脑海里或心板上,原本都是一片空白,然后由于岁月穿梭,冬去春来,身体随着岁月而 发育成长。 同时我们的心智,也是逐渐对所有接触到的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爱好,但这种想法和爱好,它也是与时共进,并且还和个人的天赋以及后天学习的环境,不但息息相关 ,而且还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阅读、写作、评论、音乐、戏剧、美术欣赏等方面,最为显著。
在此,我愿以一个音乐门外汉的身分,谈一谈,个人对音乐的爱好,是如何开始的,以及一直走来的心历路程:
基本上,从小我就是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而且五音不全,因此从小学开始,我的音乐成绩,就从没有及格过! 我音乐成绩不好,但我并不讨厌音乐,虽然自已不懂音乐,也不会唱,但却很喜欢听别人唱,尤其是当家里有了收音机及电视以后,我就更加喜欢!
这应该要从我小的时候说起:我出生是在四十年代,湖南乡下的一个农村,而且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那时父亲是湖南省政府的公务员,因抗日关系,他随着省府流亡到湘西,我们全家其他的人,都还留在乡下老家。
因此我的童年,全是随着母亲带着我和弟妹,为了躲避日本鬼子,东奔西跑,过着逃难的日子,以致我都没有机会上学读书。 迄至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老爸复员归来,那时我已9岁多,他才带我到他工作的地方长沙,读小学,当时插班城北二校,上小学四年级。
在学校第一次接触音乐是早上朝会唱国歌,我虽然唱得不好,但唱的时候,大家一起唱,谁唱得好或不好,根本没人听得出来,所以每次都 可以蒙混过关。 但这时我对唱歌的节奏和韵律,开始有了一点认识,只是我唱的时候,抓不住拍子,常常会走音变调。
迄至到了五十年代,神州变色,我们举家搬迁到香港,然后在香港调景岭难民营读初中时,音乐课是一位女老师教我们,每次上课,她就要同学们一个一个 站到她跟前,练习唱她所教过的歌。
但她老说我唱得走音变调, 因此她就特别做了一次示范,要大家注意听。 此时她一边自己唱,一边弹着风琴伴奏。
我还记得她当时唱的是那首人人喜爱的“杜鹃花”。 她唱起来,不但节奏分 明, 而且在旋律方面,表现得抑扬顿挫,别具风格。 又由于她的音色优美,咬字清晰,所以我觉得她唱得好听极了! 从这时候开始,我对音乐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应该说是有点喜欢上音乐了。
初中毕业后,我又随父母搬迁来到台湾,开始上高中。 学校排有一周一节的音乐课,上课时,老师都是先讲一点乐理、以及五线谱之类的音乐教材,然后就是教我们唱一首新歌。 每次上音乐课,他都是这样,千篇一律,因此我总觉得上他的音乐课,枯燥无味。
放学回到家里,因为那时家里已经有收音机了,于是我就打开收音机,从收音机里,可以收听到好几个广播电台的娱乐节目。
这时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广的“九三俱乐部” ,因为在这个节目里,常常会播放很多周璇、姚琍、姚苏蓉等歌星演唱的国语流行歌曲, 她们唱得真的是非常好,不但她们 的音色动听、歌曲旋律优美,而且有的歌词还寓意深长,极富有文艺思维,听了以后,过瘾得很,真的是绕梁三日不绝! 于是从此我竟然迷上了国语流行歌曲,而且有些歌曲真的是百听不厌,像姚苏蓉的那首“今天不回家”,至今我仍是喜欢得不得了! 如果与友人去唱卡拉OK,我一定都会点这首歌。
因为喜欢上了国语流行歌曲,所以我每天放学回家,常常选择有播放国语流行歌曲的电台和时段,打开收音机,一边做家庭作业,一边就沉醉在国语流行歌曲的旋律中。 当时流行的歌曲像“泥娃娃”,“何日君再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等,都是我最喜爱的! 这样听着、听着,让我忘忧又忘愁,欢喜又享受,后来竟然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尤其是自从有了电视,在那时电视的综艺节目中,如台视的“群星会”,凤飞飞的“我爱周末”等,也都播演国语流行歌曲,有很多歌曲是我所熟悉、 所喜爱的,因此它们有的曾伴我走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 同时在这些节目中,不但可以听到我爱听的国语流行歌曲,同时还可看到那些美丽的歌星,唱作俱佳的现场表演,所以这时让我对国语流行歌曲,更是响往和痴迷不已 。
由于听多了,逐渐也懂得一些音乐演唱技巧的欣赏:
第一,演唱者的音色与音质,可以显示演唱者的特有品味及风格。
第二,中气足,肺活量大的演唱者,音域宽广,原音展现比较清澈。
第三,转音是演唱者最重要的一项演唱技巧,转音转得好演唱者,唱出来的歌就是不一样。
第四,假音、抖音在演唱时也很重要,尤其是假音与原音的互换。
第五,拉长、拉高音,尤其能听出演唱者的真本领。
第六,演唱者的情感真挚投入,最能引发听众的共鸣,而感动听众!
到了六十年代,我上大学以后,因为接触面广,认识的朋友就多了。 在休闲时间,我最爱的就是与同学们去看电影,尤其爱看美国早期的文艺爱情、或西部武打片。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同学的推介,告诉我,去听听西洋流行音乐,我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那时在学校里,学生自己组织的某些社团,常常会举办各种西洋音乐欣赏会。 同时某些广播电台,也有专门为年轻人开设的“西洋流行音乐”时段,在这些节目里, 大多数都是介绍当时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前十名的歌曲,以及一些很卖座的外国电影中 的主题曲和插曲,或乡村音乐等等。 譬如现今我尚耳熟能详的有:
Seven lonely days;
The river of no return;
Tennessees Waltz;
More than I can say;
Changing Partners;
San Francisco;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于是我就找机会去参加,去听,去了解这方面的音乐。 我开始听的时候,虽然听不懂歌词,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我对这种音乐的曲风,伴奏乐器的搭配, 以及它节奏的明快,旋律的优美等,不只引人入胜, 而且还非常震撼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音乐,我超喜欢,让我爱到不行! 也因为这样,我就很少再去听国语流行歌曲了,整天就陶醉在欣赏西洋流行音乐中。
因此我也更迷上了外国电影,尤其是一些经典卖座奇佳的老电影,像“茶花女”,“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双城记”,“养子不教谁过 ”,“鹿园长春”, “春江花月夜”等等,都是我的最爱,而且直到现在都还好喜欢,好爱看! 如果重演的话,我仍然会去看的。 其中有三部外国音乐爱情片,除了影片的本身超好之外,尤其片中的主题曲和插曲,更是不可多得的音乐佳作! 所以它们对我永远具有吸引力,而且迄今我重重复复,不知已经看了它们多少遍。
这三部我认为超水准的影片就是:
The great waltz;(翠堤春晓)
The sound of music;(真善美)
Seven brothers and seven brides;(七对佳偶)
看过这三部电影之后,它们不但让我对爱情的内含,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同时还诱导我对音乐的喜爱,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1938年拍制的“翠堤春晓”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其实就是描述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家约翰.史特劳斯的故事,他一生为他所喜爱的音乐~华尔兹奋斗,并且将他的成就,不但奉献给了他的国家,并且也是给 了全世界。
在这部影片里,有一段演出的是:他与他的知心女友坐着马车,早上驰骋在维也纳的森林内,他如何从当时森林中各种声韵和景色中,而获得创作乐曲的灵感,写 下了一首动人心弦、传诸后世的圆舞曲,那就是: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这段影片的描述,给我的感受极深,因为他能把现实中所接触到的各种音韵与景色,全都用音乐铨释出来,没有任何歌词,只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我们在几十 年,甚至几百年以后,听到这样的音乐,我想我们的思维、情感仍然会是非常澈动的,这也可能就是真正音乐伟大之处!
由于这首极近交响曲的圆舞曲,给我带来了启发,使我对西洋的古典音乐也有了兴趣,我开始慢慢地可以听萧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名家的作品, 尤其是当我情绪低落时,我最喜爱的就是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它提升了我面对人生处于逆境时,不会向命运低头的意愿,而且还产生出无比的抗压力量!
命运交响曲的特征,在于贝多芬将那强而有力,象征“命运叩访”的四个音乐动机乐章, 在他的巧妙安排下,使之无限延续,贯穿全曲,引发出无懈可击的完美结构。
“命运交响曲”中, 她呈现出跟命运的搏斗,与最后的胜利。 贝多芬曾向他的弟子说明此动机:“命运来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因此这首交响曲遂被题名为“命运”。
我现在如此拉杂写来,是以一个音乐门外汉的身份,没有专业知识,仅只追忆自己过去对音乐爱好的这一心历路程,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