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送旧迎新
新年前和几家中国朋友们出去度假,玩得好开心。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漂亮的冬季雪景。
在国外生活这么多年,深感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为工作而生活,而我们中国人则是为过好生活而工作。
由此可见,逢年过节中国人就喜欢聚在一起玩个痛快、说个痛快、笑个痛快。无论是K歌还是打牌,或是游泳sauna打乒乓,图的就是高兴。
主要是平时和德国人一起工作,他们说话基本上都是轻声细语,搞得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大嗓门基本无的放矢,真有点快被憋坏的感觉。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这几家中国朋友,年龄相仿、学历相仿、职业出入不大,又都喜欢大声说笑话、大口喝老酒,还喜欢甩开膀子打乒乓、成群结队去sauna。
德国鬼子见了我们这么多中国人,他们是又爱又怕。爱的是,我们的消费水平,为德国经济运转做了不少贡献;怕的是,中国人喜欢扎堆(人数多),弄出的动静比较大。
有位学长(77级的老大哥),他以前最喜欢混在西人堆里。记得二十年前我们刚来德国时,在大学校园里与他巧遇,他除了问声好外,就匆匆离去。后来听别人说,他不喜欢也不愿意跟乡亲们(即中国人)往来。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冬季度假,那位学长居然携家人和我们一起疯(即玩的意思)。他的举措,叫人有点不可思议?!
说实话,一直以来我都不太认同这位学长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刚来国外的他,非要排斥自己的同胞呢?
要是为了迅速学好语言而进入西人圈子,我可以理解,但好像不仅仅如此。混在西人堆里十几年后,他居然又回归中国人圈子了。估计那里油水不大吧!
后来在聊天、吹大牛的言语里,我们听出了他混在西人堆里的一些切身感受。这位学长我们都尊称为老大哥的他,刚进入西人圈子时,是西人的扶贫对象。
做了近十年的被扶贫对象,他觉得是该变幻一下自己的角色了。可当他想变的时候,确得不到西人的认同。所以他一气之下,告别西人圈回归中国队伍。
由于他资历老学历高语言好,倍受不少新来的中国人尊敬。这样一来,他感受到了乡亲们送来的温暖,感受到了说母语的痛快。我想,类似的亲切感他在西人圈里是没有的。
最后,这位老大哥非常幽默地给我们讲了一个西人认中国字的笑话:
一天,有位学过中文的德国人问老大哥:“你知道中国很行吗?”老大哥听后一脸茫然、一头雾水,他不知道西人指的是哪一方面(是经济还是人口)?所以他摇摇头头说:“不知道。”
西人睁大眼睛又问:“那工商很行你知道吗?” 老大哥仍然处于云里雾里,心想:这个老外,虽然会点中文,也去过几趟中国,但他怎么会知道中国的工商界的情况呢?他还是摇摇头头说:“不知道。”
爱叫真的德国人惊奇地问:“那农业很行呢?”天啊,老大哥真的被这个德国姥给问住了!“你刚才说,中国这行那行的,能不能举个例子给我听听?”老大哥终于受不了才反问一句。
自以为认识中国字的德国人告诉学长,他可以在“中国很行”里换钱、存钱、借钱。哦,学长这下明白了,原来他说的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而德国鬼子把“银行”念成了“很行”。
谁说中文好学容易认,西人保准跟谁急。拿出中文里的同字不同音、同音不同字就够西人喝好几壶的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