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的纽约(15)
这次疫情让我们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的健康。
身体健康无需多说,现在人人都成专家了。
而心理的健康,可能当事人自己并不知道。而旁观的人也有可能不知道。
那个人的内心,也许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
今早就接了几个电话,其中一个问我记不记得某某,某某的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打电话的人强调我肯定是认识那个某某的,因为我们一起参加过几次活动。我只好说如果看到照片应该能想起来是谁,要不你发照片给我看看。
打电话的朋友说,这个某某因为新冠,走了。
我哦了一声,说那还是不要看照片了,就当不认得吧。
我就当不认得,但总有认得他的人要唏嘘感慨。
这时候,谁要突然打电弧给我问起某,某某,某某某,我就莫名心惊,总觉得在这时候被提及的人,总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一个打电话的朋友说她好疲倦,看到那些熟悉的人来不及说再见就走了。她回想自己的一生,一直在付出,一直在拼搏。现在只觉得好累。
还有一个人留言说,病毒会过去,明年春天花会再开,但那些熟悉的朋友和亲人再也回不来了。
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们了。
想了半天,憋出一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啊!”
及时,就是现在,此刻,马上,能如何行乐啊?朋友问我。
我又无言以对了。
或许,以往,及时行乐就意味着放浪形骸,随心所欲。
但此刻,现在,这是最做不到的一件事。
等疫情过去,大家开始吭哧吭哧埋头刨食,又麻木到虽知人生苦短,但不知几时可以行乐。
行乐,应该指的是做顺从自己心意的事。而不是好多人想象的声色犬马骄奢淫逸。
还记得早世界半步的中国封城期间那些假如吗?假如我可以出门,我将。。。。。。。
将了吗?
上天已经给过很多人后悔药了,他们也囫囵吞枣地吃下去了,但管用吗?
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甚至比以前过得更晦涩。
真正后悔了的?真正看透了的,有多少?
疫情期间,人特别容易敏感暴躁。
以前忙碌的人要心疼自己得挤时间出来看书,等现在时间莫名其妙就多了,就心疼自己居然要挤时间出来想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世界读书日刚过,和母亲节父亲节差不多,都是很高调地给世界宣告一声:我读书了,你呢?
然后继续“我将。。。。。。。。。”
我很庆幸我没有选择和儿子们住一起。
伦理派们都会苦口婆心相劝,哎呀,这时候要一家人齐齐整整的。
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想他们了,打个电话,说几句甜蜜话语,显得母慈子孝天伦顺合。
但如果住一起,我敢保证我每天要狂飙几次高音。睡懒觉啊打游戏啊不上进啊。。。。。总之,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教化功能超300倍的发挥出来。弄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
我有我的问题,所以在他们18岁以后,我不用再端着当妈的姿态。我们一别两宽,各自喜欢。
给我电话的朋友中就有抱怨孩子吵闹不听话的,抱怨夫妻相对无言,由静默生恐慌到怨恨。。。。。。
我都当他们在炫耀自己生活的丰富满足。。。。。。。。
承认自己的不同(不足),接受他人的不同(不足)。
或许我们容易平静一些。
但太平静,也是一种悲伤,一种欲望用完的了悲伤。
最近说话常得罪人,自己说得太直!
最近常为别人的话生气,别人说得太直!
明明有那么多时间,大家为什么都不转个弯呢?
委婉一点会死啊!这句话我一边问别人一边问自己。
我要去电台当个深夜主持人,肯定能干得风生水起。
我觉得我能把装睡的人气醒,把醒着的人气得装睡。
今天凄风苦雨,我收到朋友送到门口来的鱼腥草根,胡乱在后院种下。
天晴了肯定能长点什么出来。
野菜也好野草也好,都是一派新鲜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