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纽约:桥上和桥下的风景
上上周六(6/18),天气晴好,心血来潮去走布鲁克林大桥。
坐巴士进城,转地铁到Spring Street。那是我很喜欢的一条街,趁早凉走走逛逛。
第一站Dominique Ansel Bakery(189 Spring Street http://dominiqueansel.com/)
这里有近年来红透半边天的新式甜点Cronuts(Croissant 和Doughnut的混血儿),是店主和主厨Dominique Ansel 2013年创造的专利产品。gonyc.com把她家列为必去之地,就去看看。早市已过,没指望吃上当红的Cronuts了。
这位出生于法国的名厨得了无数奖项,是全美top 10糕点名师。如何的辉煌就不罗列了,感觉人家就是从法国来美国横扫糕点界的。
1. 门面。你也许要问怎么没有大排长龙的景象啊?第一,我去的时候已经晚了,高峰已过;第二,后面还有个门,那里排着长队,都是pick up的,他们应该是在网上预订的。我进去买了一个杏仁Croissant,非常好吃。不过油酥比别家的大,包装袋很快就被油沁了。
2. Spring St 街景
3. Spring St 街景之二
4. 模特在工作
5. 唐人街外围的林则徐塑像。
6. 布鲁克林桥边的Pace大学。
即将上桥。啰嗦几句大桥的历史。
布鲁克林大桥的背后凝聚着Roebling父子兵的心血。德国移民John Augustus Roebling是设计钢索斜拉桥的先驱,1867年,他关于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方案得到纽约当局批准。
两个桥墩之间跨度1600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钢索斜拉桥。
1869年,就在大桥即将动工前夕,John在做最后测绘的时候,被一艘船压伤了脚趾,三周后死于破伤风,应验了"出身未捷身先死"的不幸。
于是,他32岁的儿子Washington接下主设计师的重任。
当时用的是"沉箱作业"(caisson),工人在灌注了压缩空气、有顶无底的工作室在水下作业,随着挖掘进度沉箱逐渐下潜。工人在工作完毕上浮到岸时,很容易得"潜水员病"。
很不幸,当时有100多工人不同程度地患上潜水员病,其中就包括Washington。而且他的程度相当重,导致终身半瘫痪。所以,工程后期,Washington只能在Brooklyn Heights的家中用望远镜遥控进度,真正的工程指挥交由他的妻子Emily执行。
终于,在1883年5月24日,大桥全面竣工。
经过100多年的风雨,布鲁克林大桥依然是纽约的重要地标和纽约人的骄傲。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下列短片:
http://www.history.com/topics/brooklyn-bridge
7. 晴日下的钢索是不是充满热情?
8. 有桥就有同心锁。貌似这个世界的人们是如此渴望爱情。
9. 东河上最著名的三座桥是"BMW"(Brooklyn / Manhattan / Williamsburg Bridge)。这是从布鲁克林桥上远眺曼哈顿桥。看BMW最好的地方是在南码头(south port)。
过了桥,很多人就直接下去河边的Brooklyn Bridge Park。其实不妨先向上走几步,去布鲁克林高地(Brooklyn Heights) 逛逛。
10. 布鲁克林高地的小街很典雅,很多店铺也很有特色。比如这个Van Sickel男士理发馆,是不是很有点意思?
11. 再来一张看看内景。貌似都是熟客,悠闲地或享受服务、或闲闲聊天、或静静等候。难得繁华匆忙的纽约有这样的景象。
12. 布鲁克林高地的沿河小径,无疑是远眺曼哈顿下城的绝佳之地。如果是早晨或是傍晚,镀上金边的天际线想必极其漂亮。
13. 从高地下来,到河边公园,可以近距离看桥看河景。
河边公园有好几个码头,有打球、划船等各种娱乐。从大草坪仰望大桥也别有景致。
那天天热,无心拍照;加上万里无云的正午,拍出了也没有层次感。大家不要被我的片片误导,实地的大桥及河景更加漂亮。如果在光线变幻的时段,会更加美丽。
在公园休息时,我给女友发了个微信告诉她我进城了。要说那天突然进城还是缘起她周五的一条消息,说周六有美人鱼游行。康尼岛对我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不是"beach person",但勾起了我去纽约的念头。
贴心的女友即时告知桥下有个著名的披萨店。
14. 不用问,看这长队我就知道是她家。Juliana's Pizza, 19 Old Fulton St. Brooklyn。
回来看她家的网站(后来发现城里的网友也曾推荐过的),发现和不远处的另一家Grimaldi's (1 Front St.) 颇有渊源,背后还有故事。
最初,Patsy Grimaldi 老先生和妻子Carol在现在的Julianna's 地址开了Grimaldi's Pizza,食客如云十几年,生意好到爆。
后来,Pat 把这个店连同字号卖给了曾帮他做木工的、他的朋友和食客。
再后来,Grimaldi's在19 Old Fulton St. 店址的租约出现问题,就搬到新址(1 Front St.)。
最后,戏剧性地,因为Pat 人退休了心没有退,热情依旧,他就重出江湖,盘下原址开了新店。不能再用Grimaldi的名字了,就用了他母亲的名字Julianna。
有趣的故事。好处是便宜了我们食客,现在在布鲁克林桥下有两家好吃的披萨店可以大快朵颐啦。
大热天,受不了这漫漫等待。决定还是回曼哈顿再说。
15. 走回曼哈顿
下桥后坐地铁去我最喜欢的Bleecker St.闲逛觅食。
17. Bleecker 街景。以前一写再写,真的不能再赘述了。
18. 当天有集市,挺热闹。
19. 街角还有小小的跳蚤市场。
20. 走到Laguardia Pl.,想去Mille-Feuille Bakery吃饭。是我以前写东村的帖子,网友跟贴推荐的地方:http://www.millefeuille-nyc.com/
过了饭点,店堂里正在开班上课。感觉缺了吃饭的气氛,于是就离开了。
21. 折回到另一边的GMT Tavern(http://www.gmtnyc.com/),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不想和年轻人一起挤在吧里,而且天热,那些美式食物也有点吃不下。
22. 去了隔壁的Freud。虽然是奥地利餐厅没错,不过叫这个名字也挺有意思的。不太饿,就叫了一份brunch。改良版的eggs benedict,没有英式玛芬(正好我不爱吃),只有水濮蛋加蛋黄酱。亮点是烤小番茄的汁水,特别浓郁,让味蕾唤起了小时候的记忆:那种番茄炒蛋时逼出来的酸甜的原味。
以吃开篇,以吃结尾。每次的纽约行基本都是这样,哈哈。
谢谢看贴。祝大家夏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