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行(二)——美丽的哈瓦那
是我小时候最熟悉的歌曲之一。星期二一大早,我们就乘上了中国宇通迎着朝阳向哈瓦那开进。车一开动,导游就让大家自报家门,报完后发现,40名游客除了一名女游客来自澳大利亚(中午吃饭时与她同坐一桌,她说她是先到多伦多看女儿,然后到古巴)外,其他39人均来自加拿大。后来得知三千万人口的加拿大,仅去年就有一百四十万人到古巴旅游。加拿大人是如此地喜爱古巴,有些人多次到古巴度假,在回程的飞机上遇到一个到古巴旅游三十次的加拿大人,真让人吃惊。导游说古巴的旅游业非常重要,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古巴是个加勒比海岛国,临近的加勒比海国家的人不会来,毗邻的美国刚刚与它建交,再说美国的佛罗里达等地也是著名的度假胜地,美国人不会来。只有加拿大人在严寒的冬季到这里来避寒,要说加拿大人切切实实地支持了古巴的经济也不为过。
导游颇以古巴的美丽而自豪,一路上的景观也支持了他的说法。沿途基本上一边是海景一边是树林。公路在蓝天碧水森林草地间穿行,没有工厂没有农田,偶见牛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没有污染也没有交通堵塞,导游款款地介绍古巴的风土人情。他说古巴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医生最多的国家,他说古巴人民享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大学也免费,查维基百科,得知古巴人的识字率达到99.9%,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达57%)甚至免费丧葬的福利。有游客开玩笑说,他死之前要先飞到古巴。
汽车一路顺利地开进哈瓦那。进哈瓦那第一个吸引我的竟然是两艘中国舰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益阳舰十分醒目,不知此舰到此是做友好访问还是有其他目的,但是,那熟悉的汉字还是让人觉得很亲切。
一队戴着红领巾拿着五星红旗的少先队员从眼前走过,这熟悉的红领巾让时光穿越五十年,那手执五星红旗的少先队员们准是去欢迎益阳舰上的中国海军的,看来中巴关系还不错。
哈瓦那的老城和新城分开。老城区保留着浓浓的西班牙风味,新城也有摩登的高楼,看来古巴人还是懂得保护古建筑的,想起了北京,不禁黯然。
老城区街道狭窄,但是建筑很美。
这是哈瓦那的唐人街,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那个典型的中国式牌坊上写的是“华人街”而不是“唐人街”。亚洲人占古巴人口的1.02%。
新城的参观重点是革命广场,广场一边是高大的纪念碑,一边是有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和格瓦拉巨幅画像的建筑 。
格瓦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事迹曾经影响了世界上多少左派人士。在我青春年少时,也曾为格瓦拉燃烧过激情,可是,当我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狂徒时,我为古巴人失去他而深感欣慰。
这个建筑好像是美国华盛顿国会的Copy。
古巴的许多建筑外观宏伟,那是西班牙人留下来的遗迹。让人吃惊的是,外观的豪华与内里的简陋形成鲜明对比。比如那个国家博物馆,外观十分气派,但是厕所却让人很不方便,没有手纸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每个马桶都没有座垫,三个洗手池两个没有水,这又把我拉回了30多年前的过去。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真的不是看外观的豪华,而是要让人民真正在生活的细处享受方便。让人方便的地方有诸多不便,很让人无语。
在哈瓦那的国家博物馆参观时,一位非常热情的博物馆讲解员向我和老公详细地讲解了古巴的历史。最后,把我们带到插有许多国旗的一个房间,专门找出来五星红旗并为我们拍照。在我们离开时,她居然要小费,这让我惊讶不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索要小费,我在世界的其他国家真的没有见过。
古巴人长相普遍高颜值,除了白人以外,肤色较深的棕色人也是高鼻大眼,五官比较立体,普遍脸小,身材比例协调,不像墨西哥人,几乎个个都是五短身材顶着一个大头,基本上看不见脖子。当我和老公看美国电视连续剧《权利的游戏》时,对无垢者来自何处争论不休,在古巴找到了答案,那个手托油炸小吃的青年与无垢者几乎一模一样。查了维基百科,得知在古巴白人占65.05%,混血人种占23.84%。像无垢者的可能是黑白混血人。
哈瓦那市区的街心花园。
走在哈瓦那的大街上,有时光倒流50年的感觉。大街上行驶着五、六十年前的车辆,如美国的雪佛兰,前苏联的华沙、胜利等。问导游这些车辆早已停产,怎样维护才能使用到今日?导游回答:车里面的部件全换过了,只是外壳还是原来的样子。
哈瓦那的出租车很好玩,黄黄的,圆圆的像个玩具。除此之外还有三轮车,自行车很少,街道交通顺畅,二百多万人口的哈瓦那居然没有交通堵塞。心中刚刚想赞颂古巴的公交系统效率高,没成想在回程的路上,赶上了下班时间,公交站挤满了等车的人,那情形像北京的70年代末。问及导游,他说:“We have a little problem with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我们在公共交通方面有一点问题)。我想恐怕不是一点问题,而是问题大大。古巴人收入还较低,据说医生的收入每月也就70美元左右,还没有能力养私家车。
在哈瓦那吃了一顿午餐,午餐乏善可陈,但是吃完后服务生递上来的一张纸条很有意思,纸条上写着:如果你对我们的服务满意,那么我们将非常感谢小费。这种要小费的现象很不像社会主义国家。即便是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这样要小费的。由于普遍要小费,在古巴从事服务业的人的收入要比医生高很多。
结束了五天猪一样幸福的吃、睡、玩的生活之后,在回程去机场的的大巴上,导游问大家,对古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许多人回答:“beach and boy"(海滩和男孩),还有人说:“Beautiful country, beautiful people"(美丽的国家,美丽的人民)。除了这些,凡是遇到的古巴人都非常友善,服务非常好。但是,纵观这个老派的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可以重温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许多生活。身在古巴,恍如回到了自己年轻时的中国。小时候曾学唱过古巴歌曲"古巴希、杨基诺",意即"要古巴、不要美国佬"。可是实际上古巴的很多东西都与美国相关。它的比索外汇券与美元一比一绑定。它的国会大厦与美国的看上去一个样。满街跑的尽是美国五十年代那种两头翘的老爷车。在2011年4月,古巴政府已经决定搞经济改革,要不了多久,它的经济也会腾飞,当然,那时去古巴旅游也不会这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