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望教授讲古筝
家有古筝己十年了 . 那是我辛辛苦苦从中国扛回来的 . 可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 两天打雨 , 三年晒网 . 不提罢了 . 提起来两字 “ 惭愧 ”. 听说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 教育家周望教授来波士顿讲座 , 弹不好 , 还听不好吗 ? 我去了 .
那是上周五晚 (3/3), 急急忙忙赶到 MIT Tang Center 时 , 讲座己经开始 . 这么好的讲座可惜听众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多 . 也没有想到大师级的周望教授老师看上去这么年青 , 身穿一件粉色毛衣 , 自然朴实 , 淡吐文雅 , 语言风趣柔和 . 虽是名人却没有一点名人架子 . 谦逊平和 , 增潻我对她的三分敬意 , 七分亲切 .
周望女士现为中央民族学院民乐系教授 . 自幼受父亲著名古筝演奏家周延甲真传 , 精通古筝 . 在古筝界享有盛名 . 记录在中国名人录里 .
周老师首先介绍古筝派系的特点 :” 随着历史的进展 , 筝在传统的基础上分南北两大类 . 又细分河南筝 , 山东筝 , 潮州筝 , 客家筝 , 浙江筝 ”. 周老师随即演奏了一段河南筝 , 颇有河南小曲味 . 就像豫剧 << 朝阳沟 >>. 老师形象比喻河南筝尤如河南人说话 :” 中不中 ? “, 回答 :” 中 ”. 干练 , 果断 . 爽快 . 底气十足 . 其指法以 ” 大批 ” 为特色 . 具有暴发力 .
“ 相形下 , 山东筝反而受儒家的影响 . 比较平和 . 以小关节 ” 托 , 批 ” 为主 . 左手的吟滑相配合 , 花指技巧突出 , 表现了山东人的实在 . “
“ 潮州筝是南方筝系的代表之一 . 有 ” 轻三重六 ” 的特点 . 微升的 ”4” 和轻降的 ” 7” 表现出了筝法演奏中细腻平和 . 潮州人讲活有九声 . 周老师学着不同的声调 , 示范出不同的曲目 . 老师说 : 声调变化决定了音乐的线条走向 , 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 “
“ 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客家筝突出了左手多变的滑音效果 . 客家人在历史上经历了六次迁移 . 继承了中原文化特色 . 曲目多见由慢转快 , 灵活多变 . 情绪向上亢进 , 左手滑音技巧突出 .”
“ 弹好一首曲子首先要理解主题 , 了解背景 ,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 从各方面充实自己 , 培养自己的能力 .” 周老师这样告诉大家 .
一曲熟悉的 << 高山流水 >> 在周老师手下用不同的筝法演奏出不同效果 , 河南味 , 山东味 , 潮州味 ,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
谈到古筝的创作 . 周老师说 : “ 传统的筝法以 “ 韵 ” 为主 , 而现代的筝法以 ” 声 ” 为主 , 古筝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 打破了五声 , 筝板可以向前移大 2 度 , 左手可按到小 3 度 . 加大了张力 . 古筝专业正向西化方向发展 .”
周老师示范了一曲由青年作曲家王建明创作的古筝独奏 << 幻想曲 >>. 它融入了现代西方的朦胧 , 古筝好似一部交响乐 , 声的变化如此丰富 , 穿透力感染着在场听众 . 尤其是筝板发出的拍击声震撼着人心 , 掌声四起 .
坦率地讲听惯了传统曲目的人并不一定立刻能接受现代筝的跨度 . 我还是偏爱那传统的柔婉韵情 . 但是当周老师介绍叶晓钢作曲 << 林泉 >> 时 , 却让人耳目一新 . 周老师说 :” 水 , 本无色无声 , 这首曲目是对传统古筝的挑战 . 美就美在泉水叮咚 , 清脆入耳的筝声让你想象着水花跳跃 , 溪流远去的意境 .”
近期定居于波城的翁慧是周老师的古筝研究生 . 名师出高徒 . 不久前翁慧主办了自己的古筝专场独奏会并获成功 . 今天讲座会上翁慧又为听众再献 << 西部主题畅想曲 >>. 这部具有浓郁西部风情的大作完美体现了西部柔婉细腻和粗犷豪放特色 .
翁慧的到来似乎酌意着波城又有一股 ” 古筝热 ”. 推动了人们学习古筝的热情 .
我们眞是有 ” 耳福 ”. 讲座结束前听了由林占涛老师领衔伴奏周望老师古筝独奏 << 秦桑曲 >>. 这是一首由周望老师的父亲创作 , 女儿首次演出的陕西民乐 . 表现一位少女思夫之情 . 当年卡特总统曾听过周望老师演奏此曲 . 今天我有幸近距离观摩名家同工一曲 , 不能不说太幸运 . 望着周老师娴熟的技巧 , 精湛的功底我们的情感与曲意交融 , 时而激情奔放 , 时而轻盈流畅 , 艺术魅力让人沉醉 .
我问周望老师在波士顿留多久 ? 她说 :” 国内还有许多事要做 , 这次来美主要是探望正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习访问的先生 , 顺便到波士顿看看学生翁慧 .” 艺术家无论走到何处都会有光环闪耀 . 他 / 她们是将全部情注入琴 , 又借弦表达心 . 而我记录这些不过是为今后留下一点想头 . 可谓过一把纸上弹筝的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