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风,江淮余韵
____访贵州天龙屯堡
《世界周刊》世界周刊1620期
2015年4/5-2015年4/117(发表时有删节)
《世界周刊》世界周刊1620期
2015年4/5-2015年4/117(发表时有删节)
“应天策马驰黔中,戍边息戈重商农,烽烟远逝屯堡韵,千载犹存大明风”。这是
立在贵州安顺屯堡古镇外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的一段话。
在中国贵州省的安顺地区平坝县有一些叫屯堡的古镇,古镇始建于明代朱元璋时期,历
经600多年的沧桑,屯堡古镇人至今仍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古镇人跟现代的中原汉人完全不一样,也跟贵州本地的少数民族截然不同,自成一派,然而非常滑稽的是他们却被人称为“凤头苗”,其实他们才是地道的汉族──生活在现代的明代汉人。
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十四世纪,在今天的云贵高原发生了当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公元1368年,朱元璋力逐群雄,一统中原,建立了明王朝。然而,元朝虽已灭亡,但在西南边陲的云南还有一位元朝梁王仍在坚持抵抗,他自恃据西南高山密林之险,觉得明朝大军鞭长莫及,因此多次杀害了朱元璋派来的使臣。
1381年,朱元璋亲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率江南将士30万人出征,取道贵州,西挺云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直至梁王败死,云南才收复,征南战事平息后。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朱元璋采取了“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起“卫所制度”,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为了巩固疆土,除了保留既有的军屯制,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 安顺屯堡。军队的驻防地称为“ 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被叫做“屯堡人”,这里的堡念“pu”,而不念雕堡的“堡”。
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着数百个屯堡村寨,人口大约有30万人左右。
这些屯堡村寨中,传统文华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主要是平坝县的天龙屯堡和安顺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八寨”中的本寨和云山屯,以及西秀区大西桥镇的九溪村。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距省城贵阳市约60公里,距安顺市30公里,距平坝县城13公里。
2014年八月的第一个周末,我终于有机会亲自走进了这个神奇的明代古镇。从贵阳金阳到平坝走高速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样子,然而从高速下来后的一段路却正在修建,不知道是不是专门修来进天龙古镇的,我们沿着指向屯堡方向的路标走了很多次都感觉到没有走对,问了几个路人一个人指一个方向,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进屯堡的路,还是同行的侄子灵机一动,索性花10元钱请了个在路远等着载人的摩托车师傅给我们带路。
摩托车师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坑坑洼洼且相当狭窄的小土路上,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没有听懂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路居然是进天龙古镇的?好在转了几个弯后,总算是转进了一个有着街道象个小镇的地方,原来这就是天龙镇了。天龙屯堡就在天龙镇上,天龙镇上现代建筑和老房子交错混杂,摩托车一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有停车场的地方。原来这儿有个古镇旅游管理处。
早些年,古镇和外面并无两样,人们可以随便进出,这些年当地开始发展旅游经济,修了个牌楼一样的门,牌楼后面就是天龙古镇了。
在管理处的办公室买好门票,我们便朝着牌楼走去。
走进古镇,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石头号。“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绝对是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房子、道路甚至连盖房子的房顶都是用石头做成的。“贵州八怪”之一的“石板当瓦盖”说的就是这儿,只见一块块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的石块稳稳地盖在房上,屯堡人绝对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街道不宽,只够一辆马车通行,街道两边全是些百年店铺,店铺后面则是一个个的院落和小巷。
转过一个小弯,远远就看见一个木碉楼上书有“驿茶”两个大字,这儿就是驿茶坊了。驿茶坊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几个巨大的青色砂壶,从来没有想到茶壶可以做得这么的大。驿茶坊中还摆有老式的茶坊灶具和几条方凳、粗瓷大碗。据说免费向游客供应茶水。在这儿烧茶水的是两位包着白头帕身着“凤阳汉装”的妇女。还真是让人感到有点古茶韵味呢!
过了茶驿,一条窄窄的小溪贯穿古镇,小溪中几个顽皮的孩童正在戏水。一座座小桥横亘在小溪上,真有点江南小桥流水的样子。
在进入屯堡的门口处,有一个名叫“四公亭”的小亭子,亭子下并排立着几块大石碑,这是为纪念天龙屯堡里曾居住过的张、陈、沈、郑四大家族的祖先而立的。石碑从右到左分别是 张誉群、陈言典 (tian)、沈茂(沈万三次子)、郑纲 四公。此四人都是洪武年间随明军来这里建立屯堡的有功之臣,而且还都是从南京来这里的。屯堡后裔据说大部分都是这四大家族的后代。
顺着往里走,屯堡处处可见江淮特征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的垂花门罩石木构件精雕细琢,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装饰以不同的图案,最典型的就是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取这几个字的谐音,完全是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而屋顶、山墙、后檐墙用石板、石块就地取材而造,完全就是江南木雕和贵州石板的完美佳作。屯堡的建筑留有江淮的风格,也明显留存着战争环境的印迹。跨过小溪上的小桥钻入到小巷还能看到军事机关重重的民居建筑概貌,其中的九道坎巷要穿过狭窄低矮、两边布置枪眼的过街门洞。
大富商沈万三先生曾经的居所也是这些四合院中的一个,门面并不大,庭院也不大,里面还略显破旧,都是木制结构的房屋,全是历史原貌,没有经过后世重修的痕迹。
沈万三 (西元1306-1394),祖籍浙江吴兴人,是当时江南一带的首富。元朝末年,他资助大军阀张士诚推翻元王朝统治,后又出巨资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西元1373年,沈万三因犒赏天子军而获罪,被发配到云南饭陇驿,即是今天的天龙屯堡。
屯堡的旅游还属于半开发状态,因此游人并不多,到处可见当地的妇人们三三两两穿得像少数民族般,要么坐在路边,要么坐在桥头,一边闲聊一边绣着式样奇特色彩艳丽的尖头绣花鞋。
走进屯堡,仿佛,走进了一段凝固的历史。
在屯堡称未结婚的女子为“小娘娘”,结了婚的则称为“大娘娘”,上了年纪的则称为“老娘娘”。
屯堡妇女的服装是屯堡明朝文化遗风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些服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色彩鲜艳,以蓝色为主,也有绿、或是藏青、藕荷色等其他颜色,红色只作为嫁衣在结婚的日子才穿。所有衣服的开襟上都绣着杂色的滚边,长袍外面穿着较短的码裙,腰间系着黑色的丝绸腰带,腰带在身后结着的坠子,随着她们行进的步调有节奏地左右甩动,极有韵味。
贵州有一句顺口溜,「头上黑白罩罩、脚上一对翘翘、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鞘鞘」用来形容屯堡女人的穿着。
贵州有一句顺口溜,「头上黑白罩罩、脚上一对翘翘、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鞘鞘」用来形容屯堡女人的穿着。
小娘娘是不用包头巾的,只梳一条独辫子,上衣是小袖的素色长袍,以布为腰带。但现代的女孩子头上已很少再见到辫子了。
据说,按当时明军的规定,女子与男子结婚时要拔穷毛,就是将额头上方一大片头发拔光,状如男人的秃顶,为的是限制妇女。因为男人要去打仗,新婚的妻子拔了穷毛后就变得很丑了,免得红杏出墙。同时也表明,拔过穷毛的女人是结过婚的。拔了穷毛后,头上要包一圈一两寸宽的白帕子,是纯洁的标志,帕子下面两鬓梳了两绺罩在耳畔,成凤头状,向额前微展发绺,重心向后倾斜,头顶分两道发路,中间又再梳成独立的一绺,有人称其为“三把头”或“凤阳头”。当然白布巾也有白头偕老的意思,将来娶了儿媳妇后白布巾才能换成青色帕子。
屯堡妇女的脚上则踩着鞋尖翘翘的绣花鞋,是因为以前这里是军事重镇,妇人为了防身,就在鞋尖藏刀片,以备不时之需,现在脚下穿的还是绣花鞋,但多数已经没有刀片了。
至于耳上两个吊吊,是因为这里的女人喜欢戴垂坠式耳环;而腰上一个鞘鞘发“扫扫”(音)。则源自于屯堡女人习惯用于在腰间系上1丈2尺长的腰带,1丈2尺象征一年四季,腰带再由888根丝线编织而成,具有发发发的意思。据说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
据相关资料显示,1993年发掘的明“荒王”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据相关资料显示,1993年发掘的明“荒王”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我试着用贵州话与当地的妇女交流,才发现她说的话我很难听得懂,她们的话明显带着南京话的味道,与贵州本地话大不相同。
欣赏够了屯堡妇女的衣饰,沿着石板路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位于街尾的天龙学堂。
欣赏够了屯堡妇女的衣饰,沿着石板路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位于街尾的天龙学堂。
天龙学堂是明清时期建的天龙小学,是全村最漂亮最典雅的建筑,古旧的木质雕花窗棂,也是江南最时兴的冰花图案,是贵州乡村学校古建筑的典范,是贵州乡村最早办新式教育的地方,现为“屯堡民间民俗文化馆”。
我们去的时候,馆内正在举办奇石展和古化石展。
“文革”期间,天龙学堂曾遭到破坏,许多名人手迹和雕刻被毁或流失。现在学校得到了各方的精心保护。如今,校内古木参天,丹桂飘香,紫荆斗艳,恢复了昔日书院式建筑应有的原貌。
游屯堡,当然更不能错过了被当地人称为“跳神”的地戏。
地戏在驿茶后面一个叫演武堂的地方举行。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子,两面是木制的小楼,一面是用来演出的地方,石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脸子”。
地戏源于明朝军队中的军傩,带着京剧先祖原始弋阳腔,军傩是古代军队中用来作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的一种傩仪。傩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文化,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徽班入黔后与地方傩戏结合,成为了独特的文化遗存──舞台在地、观众在坡的地戏。
屯堡地戏表演时演员面戴黑纱、头顶面具,身着彩裙在锣鼓声中起舞打斗,内容多以征战沙场忠君报国为题材,唱腔高亢悲凉,激励屯堡后代报效国家,突显了军旅和江南特点的文化。
由于它的演出地点不是舞台,而是在寨中空坝或山前坡地露天演出,故被称之为“地戏”,屯堡人自己称之为“跳地戏”或“跳神”。一是为娱乐,二是为敬神祭祀、驱邪纳吉,地戏是屯堡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精神象征。
地戏一般边唱边说,除了一鼓一锣别无其他伴奏。演员全部是男性,一人领唱众人伴唱。
游完了屯堡古镇,据说更应该到天台山一看,天台山是天龙屯堡的亮点,距天龙古镇仅1.5公里,四周群翠环抱。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山巅上有座建于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的伍龙寺,伍龙寺雄峙于一石独兀的天台山巅,纯石垒砌,绝无寸土,被专家学者誉为“山地石头建筑的绝唱”。伍龙寺始建于,释、儒、道三教共居,存有吴三桂留下的宝剑等遗物。
很遗憾我们没有去成天台山,那就留待下一次吧。
岁月悠悠,数百年前的大明帝国早已湮灭无痕,明朝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尘封于历史的尘埃中,而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却在这偏远的贵州腹地被定格,忽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屯堡,正在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令世人所惊叹。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Leile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