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练达皆文章(三): 交友
人情练达皆文章
(三) 交友
人总在寻求同类的关怀。快乐希望与人分享,痛苦也希望与人分担。 所以一个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日子暗淡无光。但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朋友,多的是熟人,称得上朋友的总归是少数。
那些社交场上的活跃人物,炫耀自己朋友遍天下的人,有几个不是借友谊之名,行自身利益之实呢?更恰当的定义应该是:“利益之交”或“感情投资”。
商品社会中的利益之交本无可厚非,但需要认清的是,利益之交只是友谊的一种异化,而不是纯粹的友谊。对于这类“朋友”我们最好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就不要将其视为真正的朋友,并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在关键时刻这类“朋友”出卖你或与你反目成仇的话,你要将其视为正常甚至是必然的结果,坦然接受而不至于使自己受伤。不要到头来抱怨对方不够朋友,那样就显得你自己太幼稚了——原本就跟友谊无关,从来就不是什么朋友。
利益之交到了最后,始终没掰是一种侥幸;掰了再正常不过。不过我更希望若是双方能在行利益交往之前先亮出底牌就更好了,告诉对方感情投资有风险,愿打愿挨后果自负。有了良好的透明度,就免去了桌上握手,桌下使绊的俗套子,面对面的直接过招儿,省去多少口舌,多少麻烦!
除去利益之交,还有帮倒忙的朋友;关键时刻落井下石、看笑话的朋友;在背后搞小动作、拆台的朋友;散布谣言、低俗无聊的朋友。这些人即便算不上是敌人,至少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交朋友要交真朋友,不然我就宁可选择没朋友。
好的友谊跟好的婚姻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我比较喜欢传统意义上朋友的概念,这种朋友近似于知己,而绝非只是熟人。我说近似,是因为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古话在,说明真正的知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但朋友至少是心境比较容易沟通,价值观比较近似的人。
好的友谊是两个心性相近、情趣相投的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对于人们所说的缘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直觉,一种相吸引的气场。 和某人在一起,如果你感到轻松自在有默契,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益,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分手之后还会不自觉地惦念他/她,盼望再次相聚。这时你几乎可以断定对方是你的同类,也是可以成为朋友的人了。你不在乎对方外在的东西:年龄、职业、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只在乎有这样一位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穿过岁月,一起享受彼此沟通的快乐 。
从这个意义上讲,友谊比爱情相对宽容也相对浪漫,爱情所受的限制与纠缠太多,总有些无法超脱的东西牵绊其中。而友谊是两个独立的人,彼此欣赏相互尊重。既不必天天腻在一切,成为对方的应声虫或连体儿,又不必保持思想及行为上的绝对一致,恰恰相反,适当的距离与彼此人格上的独立,是友情必要的润滑剂。
个体是软弱与孤独的,人的内心总在寻找依靠与帮助。所以很多人交朋友,是希望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朋友可以帮得上忙。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既然美满的婚姻和爱情都只能侥幸得到,在不受法律保护的友谊面前,不能也不该指望过多就不是什么遗憾的事了。我自己是个非到万不得已决不求人的人,而这种时刻又非常罕见,可当生活中有状况出现的时候(其实最差状况也不过是内心比较软弱而已),即使我并没有向任何朋友请求过任何实质性帮助,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一些朋友的闪躲和友谊的脆弱 ⋯⋯
对于友谊,我渐渐总结出自己的原则,一是对待朋友知道自己能说能做的最大限度,决不超越这个限度。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是己所欲也不强加于人。各人有各人的情况,一时有一时的情况,适合你的东西,不一定就适合你朋友。三是对朋友付出要出于心甘情愿,不求任何形式的回报。四是对友谊抱一种谅解宽容的态度,期盼友谊,又决不指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