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移民心态(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漫谈移民心态(下)-- 活出自己的精彩
舒怡然
“小”生存环境与“大”社会氛围
在美国,种族歧视永远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大人物们不愿意轻易触及它,是怕一不小心会身陷政治不正确的泥潭。平民百姓倒是用不着担心什么政治帽子,但人们在平时谈论这个话题时,仍是十分谨慎,多半也仅仅是泛泛而谈。如果你当真要指控某人或某事涉嫌种族歧视,那问题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会牵涉到证据、事实、动机、后果等等一大堆令人头痛的调查。所以,我们一般人除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对自己熟识的身边的人或事轻易动用“种族歧视”这顶桂冠,毕竟,种族歧视是一个有着严格界定的法律词汇,用得不恰当,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是非。
然而,无论在职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的确时不时地会遇到或感受到各种各样带有种族偏见甚至是歧视的人或事,有时它们就如同空气中飘浮的尾气一样,使你总能感到那样一种不舒服的味道。记得刚开博时,就写了一篇《以平常心看待种族歧视》,今天重温那篇短文,很为自己当时的轻松口气而惊讶。说得多轻巧,“平常心”,人家都袒露出对你的轻慢瞧不起的姿态,你的心还“平常”得了吗?连我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不“平常”,你又能如何呢?总不至于为了某个人的某种偏见,而对簿公堂吧?
如果我们把神经放松下来,环顾左右会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小环境之中,我们经常接触的人都处在一些特定的圈子内。如果说,我们感受到了偏见与歧视,那一定是这些圈内的人给我们带来的。这样一来,如何应对种族歧视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小”生存环境中消除歧视的问题了。
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给我体会很深的是,美国还是一个讲究真才实学的地方,美国人更是一个重实际利益不务虚的民族。如果你在专业业务上有过硬的本领,终究是不会被埋没的。所以,第一代移民在海外寻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凭借真本事,在小生存环境中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塑造自尊自重智慧向上的形象,并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难事。在网上读过好多海外华人撰写的系列文章,讲述他们起伏跌宕的职场生涯,读后不能不令人叹服。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新一代移民在异国他乡,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可以创造出奇迹和精彩的人生篇章。
单就种族问题而言,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社会氛围也许并不那么令人满意,有因体制法规不够完备造成的种种制度性歧视状况,也有因根深蒂固的偏见滋生的个人歧视现象。要改变这些社会现实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然而,我们的确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营造一个使自己活得自由自在的圈子。如果每个华人都有这样一种努力奋斗的精神,那些对我们族群固有的偏见和歧视,不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远吗?
参与是改变社会现实的第一步
我所在的社区亚裔人口比例很高,不管是中国人、印度人、还是韩国人,都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每年郡(county)州关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分配问题都是倍受关注的议题,而经过层层商讨通过的议案,代表的是各个利益集团方方面面博弈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我们这个地区,由于亚裔孩子在学校普遍表现出色,被选入天才培养计划(GT Program)的比例相对较高,这自然造成了对另一些族裔孩子利益的冲击。所以,郡州到底该拿出多少纳税人的钱来支持这类GT 中心,一直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最终决策过程中,School Board的作用极为关键。
去年冬天有机会听了当地一位School Board Member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谈到印度人不仅重视自己教育子女,而且积极参与竞选School Board的活动,选出自己的代言人,或是自己亲自参选,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听到你的声音。而我们华人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由此使我想到,要想改变社会现实,积极参与是最为关键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从意识上觉醒,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我们才真有希望为改变这个社会做出点什么。
放下“熔炉”情结, 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来美国之前,曾经读过一本介绍美国的小册子,它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多么形象的比喻,“A Big Melting Pot”。美国果真是一个“民族熔炉”吗?
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美国民族问题的社会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文化多元主义的盛行,使许多人对于美国是“民族熔炉”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动摇。最为著名的是由Nathan Glazer 与 Daniel P. Moynihan 合著的《Beyond the Melting Pot》(被译成《远离熔炉》),该书作者哈弗大学社会学教授内森.克拉泽,于1962年参加了一项对纽约市少数族裔的社会调查,他们选择黑人、犹太人、波多黎各人、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作为对象,分析这些移民团体的归属感,结果发现,他们是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这些移民并没有象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在美国这个“上帝的熔炉”中炼成了全新的美利坚人。“熔炉”的神话被打破了,次年他们的调查结果以《远离熔炉》(Beyond the Melting Pot)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发表了。在书中,他们第一次在学术意义上提出并使用ethnicity这个词,来描述“族裔集团的性质和特点”。由于他们的倡导,美国学术界开始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几个方面来研究ethnicity。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在此作一个简单介绍。
文化多元性和民族同化是美国民族关系中并存的两大特征和两种趋势,二者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群体同另一个民族群体融为一体,分享共同文化的过程。它通常以两种具体形式得以实现,一是转化型,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接受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二是融合型,即各种民族群体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独特文化。而“民族熔炉”理论正是这种融合型民族同化论的体现,它认为不同民族的移民在美国“熔炉”中熔化成一体,形成了新的美国文化。这就是许多人热衷于讲的融入。有必要说明的是,“熔炉”论最早是由欧裔白人提出来的,他们所谓的民族融合是指在白人的种族集团范围之内进行的,比如说德国人、法国人、爱尔兰人、英国人、犹太人、和俄国人等等。至于黑人、亚洲人和拉美裔民族群体,由于其在人种数量以及经济和文化上都处于相对弱势,在很长时间内都被排斥或游离于白人的“民族熔炉”之外。所以,“熔炉”理论在一出炉时,本身就带有鲜明的种族色彩。当然,时至今日,“民族熔炉”一说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上面谈到的仅仅是理论层面上民族融合的问题,现实的美国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光顾一间可以容纳数百人的工作午餐厅,来这里就餐的有各色人种,黑人、中国人、印度人、拉美人,当然白人还是占多数。每次去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观,各色人种就跟事先被分组了似的,各自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泾渭分明。我不敢说在美国这是否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每每见此情景,心里总有点黯然。是啊,融合融入,谈何容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的天性使然。人们在寻找谈话的朋友,哪怕只是个吃饭的陪伴,也总会遵从使自己感觉舒服的原则。我理解的融入,首先是要能够彼此交流沟通,如果连朋友都做不了,再说多少天花乱坠的词语都是空话。
这类实例还有很多,比如周末去教堂,韩国人有自己的教堂,犹太人也有自己的教堂。这里有信仰不同造成的,但也有仅仅是出于族群亲和融洽的考虑。象韩国人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但他们喜欢有自己的教堂,周末大家可以聚在一起,除了联络感情,更能体验一种强烈的社区感。
这些零零总总的社会现象勾勒出了一幅真实的美国图画,说它是“民族熔炉”并不确切,至少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如果把美国比作是移民的海洋,融入其中的少数民族只能作为不完全溶入的溶质,它既保留了自身的特质,但也不得不将自己置身于这个海洋当中。
作为新移民,我们没有必要总是纠结于是否“融入”主流,是否能够成为“熔炉”里的一份子。记得我第一次去interview时,一位美国人给我的忠告是,“Be Yourself!”这句话很中肯。没错,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做你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Be Yourself,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许并没那么容易。其实无论我们在哪里生活,都应该努力做自己,这是一个人自信心的表现。有了做真实自己的勇气和信念,那我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熔炉”的一份子了。
我们选择了移民这条人生路径,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很重要。自尊自信,做你自己,相信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既是我的感悟,也是我的希望。
我想以新加坡艺术家郭宝昆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出发是我的还乡;漂泊是我的家园。”
写于2012 年 1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