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美文学“喜福会”来看一看在美国体会人生的难得特殊性
从亚美文学“喜福会”来看一看在美国体会人生的难得
我大概是14-5岁的时候看的JOY LUCK CLUB.那会儿这个片子刚出来。 那是我的TEENAGE时候的记忆。
那个时候我正在美国东部的城市上高一高二。就觉得很新奇,讲美国的老一代的中国移民。后来搬家到加州居住切身体验了一些以前出来早那一代华侨的精神感受。很多人是解放以前出来的,有很多故事。
这个片子是美国亚洲文化的一种讲述。曾经风靡了一阵时间。
以前在东部居住,没有什么中国人的COMMUNITY,看了看这个片,还觉得挺有意思。结果可能是个兆头,之后我凑巧就迁徙到了加州,在那里度过我的少年到青年的很多岁月。我感觉我是在主流美国文化和亚裔之间来回徘徊的那么一种成长经历。
AMY TAN就属于亚美文化第二代广东华侨的一个代表。西海岸这个的人很多。那边很多那种解放以前出来的人,加州很多人也是这样。和大陆出来的很多想法不一样,但是也有着一种边缘文化的记忆。我本人作为大陆大城市出来的人并不习惯旧金山唐人街那种风格。因为本来是国内大城市出来的,就不习惯那种惨调的为生存挣扎海外移民圈。但是那部电影又让在当年的我了解了很多各类华人的生存状态。
这部作品就是把ASIAN-AMERICAN的文学给立起来了。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作者的自恨的心理,但是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复杂和不标准才会折设出人生百态,生活是有很多的矛盾性。在国外时间久了,就了解了AMY TAN笔下的人生百态以及各种故事确实是存在的。她写的主要是早年华人的各类的状态。虽然有一些夸大,或者一知半解的一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但是也确实把一些小角落的故事疏理的一次。
愤怒和宣泄其实也是健康的。人是有各种复杂情感,这些文学就是写的是真实的人生,有自己的价值。
我周围很多加州的朋友都是老一代华裔,他们的长辈都是解放以前出来的。有时候觉得没有什么话,但都是亚裔,都有过一些酸甜苦辣的共同成长记忆。
我虽然是大陆人,但是也是中国人在美国长大。觉得大家不管出国早晚,还是多少有点共性。我虽然是大陆人,但是我基本也是在美国长大的,周围同龄的大陆人其实不多。也是各种影响,不同民族的人给你各种探究和让自己好奇的事情。
国内人成长是在自己的家乡有固定性的环境,但是我多年接触的人其实各国移民成分很多。都是匆匆过往,但是都各自有各自的特性和独特感受。其实有时候想想,虽然精神上漂泊不定,但是又觉的是另外一种状态,眼界比较开阔,接触各种文化,各种不同国家人的精神体会。我和一般的追求所谓的美国梦的大陆人还不太一样,我喜欢去观察各类人,比较开放的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生活环境就是一本活的历史记录,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错综复杂的把以前都连接到一起。
这个环境让我们这些有过移民经历的人看到一个大的景象,BIG PICTURE。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给了我很多的切身的体会。你见的越多,就会越有兴趣去思索这个时间到底是怎么样的。美国就是一个万花筒,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你想要了解的。所以说如果能多接触不一样的事情还是多了解能够让自己的眼界开阔,并且精神世界更丰富一些,也可以以包容的角度去了解和学习很多东西,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
这些经历也是让人生并不容易,但是经历多了,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财富。精神上的财富和对社会的开阔认识以及思考上的纵深的影响。其实有的时候坎坷,磨难也是一种历练以及难得的人生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回想一切,突然能够感到所有事情事情的关联,明白人生。在一般的单一的社会里已经是这个样子,而在一个移民的社会牵扯到更远的事物,开阔自己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