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被祝福的爱——看电影《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不被祝福的爱——看电影《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博客







不被祝福的爱
——看电影《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网络的时代,就是一个围观的时代。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艺人,或是体育明星,在公众的眼里都是一群游弋在玻璃缸里的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这个世界因此而变成了村庄,没有天涯,只有咫尺。没有秘密,只有实情。没有隐私,只有透明。这样的世界,肯定是更加丰富多彩。人也不再是孤立的一个人,打开网络各样的新闻八卦,铺天盖地,尽收眼底。人生在世比以往更有乐趣了,也更有参与度与发言权了。正可谓,人不分男女,事不分巨细,在知情权面前人人平等。


经上说,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是源自于夏娃听信了魔鬼的引诱在先。所以上帝惩罚女人之后也惩罚了男人。男人要在田地里汗流浃背地劳作才得温饱。女人则要经受产痛,并且终生被丈夫辖制。由于女人遭受了这个惩罚,从此男女之间,不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卿卿我我,也有了无法避免的爱恨情仇。而且在两性间,获取了多大的欢愉,就会有伴随而来的多大的痛苦。两者缺一不可,互成正比增长或消减。因此多少人间悲剧由此而出。

就像很多人在少不更事时就看过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也一定有不少人在少年时就看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那时候的读书就是一种涉猎,是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一种到此一游的如此这般罢了,除了留下一些肤浅的印像以外,不会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感悟。如果这其中的一些人从此不再重看这些名著,恐怕一生都会被当初的所得到的那一点点似是而非的观感所误导。

本来,被误导了是人生中常有的事,不可避免。可是被自己误导了就有点不值得了,也是有点太对不起自己了。所以,人在有了生存能力之后,还是要不断地学习才行。而且只有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人生历练与阅历时,再看少年时期所看过的那些名著,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感情过去所得到的感觉,竟是那么得皮毛,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以前曾流行过一种貌似正统的说法,认为喜欢薛宝钗甚过林黛玉的人,都是没有看懂《红楼梦》。这真是害了不少人。谁愿意认可自己的理解力这么低呢!于是乎众口一词地都说林黛玉比薛宝钗好。理由是林黛玉纯洁,不世俗,不功利。而薛宝钗呢,正相反。其实,这都是一种观念上的牵强附会,根本就站不住脚。当我们有了相当的人生经验之后,再看这部书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林黛玉也好,薛宝钗也好,都是一种客观存在,都是因为人的性格与处境不同,而在为人处事上所自然反映出来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曹雪芹刻画了这些不同的人物,就是还原了生活的本质,让读者看到人生的原貌。

喜欢林黛玉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喜欢薛宝钗的人更没有什么过错。薛宝钗懂事,知书达理,有教养,体恤长辈,不违逆他们的意思,又能够心胸宽和地善待他人,与人交往,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好呢!林黛玉多愁善感,常使小性子,这跟她的寄人篱下有关,也是性格使然。这样的人大概也只有贾宝玉喜欢她,因为她从来不劝贾宝玉好好读书。你说她这是爱护他,还是害了他呢!

所以薛宝钗就招人喜欢,林黛玉就让人敬而远之了。一来二去,林黛玉最后也就孤立了自己。幸好生活中薛宝钗这样的人是大多数,林黛玉则只是一个可以远望,甚至是可以膜拜的极致,而决不会成为寻常百姓人家的媳妇。生活是实际的,幸福不是抽象的。没有人会喜欢同这样的人朝夕相处,至于做情侣,或者是娶回家做妻子也就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谁都不傻,谁都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俄国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不是林黛玉,可也绝非是薛宝钗。她看上去聪明过人,实际上智商不高,情商又低得可怜。当初面对着帅哥的猛烈进攻时,她还能守的住自己,一口回绝了那个好色之徒,并且一个劲地宣称她是有夫之妇,还是一个儿子的母亲,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叫他不要有非份之想。

可是,就在那个人对安娜屡攻不下,很有些愤愤然要甩头离去之时,她却不知道是哪个筋出了毛病,竟主动跑去找他,投怀送抱地接受他,听命于他,甘心成为祭物被献到爱的圣坛上。于是从那以后,她不仅铸成了大错,还自贬身价到在他的面前,完全成为了一个一切以他的意志为意志,委屈求全的主儿了。最后被那个男人始乱终弃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安娜是自酿苦果,自跳陷阱,自毁前程,自断退路。怨不得别人,那个花花公子固然可恨,但是他毕竟没有强暴她,也没有拿枪逼着她跟他走啊!所有的一切都是她愿意的,也是主动的。因而,悲惨的结局也是她咎由自取的。她最后以死作为归宿,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她怎么还有勇气活下去,眼睁睁地看见那个她为之抛夫别子的男人又有了新欢,她还有什么理由不了断自己呢!死了,虽然不是最佳选择,但是对她来说,痛苦最少,而且能够一了百了,与苦难再无瓜葛。

她虽然不够聪明,但是她的行动能力却是超级得强。当时她不顾丈夫的警告,执迷不悟地将婚外情进行到底,就是很果决的。如今她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没有拖泥带水,尽管她还是在火车站的长椅上痛苦地挣扎到天黑,但毕竟还是走得很坚决。她以死洗刷了自己的耻辱,也把那个不义的男人钉在了耻辱柱上。那个男人亏欠了她的人生幸福,还有一条命,想必他的余生都会笼罩在沉重的负罪感之下,如果他还有良心的话。


应该说安娜的丈夫是一个很纯正的人。虽然安娜认为他自私和虚伪,可是事实并不是那样。同安娜比起来,他至少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男人。即使是从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角度来检视与苛求他,他也是无可指责的。他看重颜面有什么不对,说明他是一个自尊自重的人,他的一切行事为人都不会有悖于公认的社会准则。他屡劝不果后,他并没有限制安娜的人身自由,而只是任由她一意孤行了。但是他不会同意离婚,也不会同意安娜再接触儿子。

不同意离婚是源自于宗教信仰的要求,没有什么好商量的。至于不同意再接触儿子,看似有点不近情理,却也是男方被迫做出的无奈之举。本来家庭的破碎是由安娜引起的,当她不顾一切地要获得她想要的爱情时,她已经忘记了她是谁,她的身份是什么!也就是说在那一刻,她根本就不在意她做母亲的职责了。如果她真重视儿子,她也不会做出那种轻率的举动。明明是她不要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却还要对她的丈夫求全责备,就相当的不公平了。

如同有人偏袒林黛玉一样,也有一种貌似的权威解读,认为安娜·克列尼娜是旧制度的反抗者,是妇女解放的先驱。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笑话,不知道安娜的缔造者,那位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听到这个匪夷所思的评价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其实,安娜这个人物如同林黛玉一样,就是一个生活中的你我她,或者准确地说就是一个经过艺术创作的典型人物。她的出现只代表了一种存在,一种现象,一种类别。或者也可以说是人生百态中的一种活法。而且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仅此而已,这就够了,不需要再做什么牵强附会联想,也不需要再为他们强加上什么色彩标签。

做为任何一个普通的男人或女人,在生活中有人就能够顶住诱惑,不做越格的事情。具体地说来,结婚了,就全力做好一个尽职的丈夫或是一个妻子。他们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惑,但是他们的确是拥有一种“且行且珍惜”的心态,轻易不去拆毁这个当初也是因为爱才建立起来的家庭。他们更看重的是责任而不是其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东。但是也有人就是不能有效地维系家庭,稍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把责任与义务忘得一干二净,就可以头也不回地恋情别移,另择良木而栖。

安娜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中规中矩的老公,一个乖巧听话的儿子,并且吃穿不愁,过着奢华的贵族生活。可是一旦被人穷追不舍,她就乱了方寸,就迷失了自己,就如同脑子进了水,短路了。该珍惜的也不珍惜了,该看重的也不看重了,就可以决绝地放弃这所有的一切,而情愿跟着那个人过着东藏西躲的日子。好像很洒脱,实则很悲哀,很愚蠢,很幼稚。幸福像海市蜃楼般的出现,她自己也很惶恐。

实际上她所得到的与她所盼望的相距甚远。那个男人也没有想到,跟安娜在一起的二人世界会是那么得无聊。离开了他的酒友们,离开了纸醉金迷的过去,他被安静又单调的乡间生活弄得都快疯掉了。于是他开始吵架,开始恶语相向,开始摔门而去。过后又后悔,诚道歉,再重归于好。不过每一次这样的折腾之后,他们心灵之间所产生的创伤就被撕裂得更大。用不了多久,当这一切都像闹剧一样的冲突不再新鲜之后,那个花心男人就理直气壮地扬长而去了。

他的借口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是她对他不再有吸引力了,本来就是没有基础的爱,一旦激情退去,就什么都没有了。他的目光又被另一个女人吸走了,那个皇室的某公主,年轻可人,也很喜欢他,在那个男人母亲的怂恿下,正半推半就地向他靠拢。在女色面前,生性风流的他,难道还有什么不肯做的事情吗?而这些,他敢做,却又没有胆量向安娜承认,所以当安娜自己撞见那一幕时,安娜就崩溃了。虽然不是他亲手杀死了安娜,安娜却是因为他而死的。所以他才是最虚伪,最自私,最卑鄙,最不可原谅的人。与他形成对照,安娜的丈夫就是一个真正的绅士了,比他高尚太多。

有人会说安娜与丈夫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言外之意,安娜出走是情有可原的。此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不过稍加思索便不难发现,这个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不错,安娜与丈夫也许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爱情可言,可是安娜却拥有和平,拥有宁静而稳定的生活,拥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拥有地位和身份,以及贵族阶层的尊贵与荣耀。可是,当安娜选择了那个她所认为的爱情以后,她便什么都没有了,到最后还发现那个爱情竟是假的。所以,即便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不一定就一无是处,更不可能就一定值得去舍弃。

更何况安娜的老公不嗜酒,不赌博,不好色。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有高标准的行为操守。位高权重,又很律己,一心为国家服务。而且又极其爱护妻子,呵护儿子。这样的丈夫已经近于完美了。安娜却不以为幸,反以为这一切都不算什么,没有什么可宝贵的。只能说明安娜是和自己过不去,放着现成的好日子不过,舍本逐末,最终鸡飞蛋打一场空,还赔上了卿卿性命。

由此可见,爱情产生于精神感官层面,但是得一定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层面。所以当婚姻不再以两性相爱为主旋律时,只要没有人为的因素出现,这个婚姻还是健康稳固的。因为爱情没了,亲情却建立起来了。更因为父母与儿女的血脉相连,而使一家人变得亲密无间,牢不可破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也使婚姻变得更加稳定,轻易不会被撼动。因此,婚姻中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背叛,而仅仅是因为在感情上被另外一个人吸引了,就像安娜一样,而要离异的话,都是幼稚的表现,其后果也一定会大失所望。

安娜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酿造出来的,可是最后承担全部后果的却是安娜自己,是她一个人买单。说安娜智商不够,情商又没有的道理就在这里,当初他追她的时候,她以为这是爱情。为了他,而离家出走时,她又以为这是为了爱情而做出的英勇之举。其实,都是她自己对自己的严重欺骗。这哪里是什么爱情,充其量就是一种性的放纵,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铤而走险。对于安娜的家庭来说,更是一种道德与责任上的背信弃义。离地三尺有神明,这种男女之情根本就不会被祝福,所以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百多年来,世界上的电影人,根据这部恢宏的小说而改编的电影至少有六部之多,其中最受推崇的还是好莱坞于
1935年所拍摄的这一部影片,也许是跟瑞典巨星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有关,她是安娜的扮演者。她的清丽不俗,她的高贵典雅,她的气质不凡,都让她饰演的安娜有了更多的艺术含量,而且也让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也具有了更多的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

影片的剧情是紧密地围绕着安娜的感情戏进行的,小说中关于俄国在19世纪中叶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冲突,影片中一概都没有提及。影片从情感的角度,在爱情的环节上做足了文章。除了安娜这个人物最终能够爱上那个花花公子的情节,有点唐突和语焉不详之外,其它都还好。剧情简洁,却又引人如胜。演员也都演得既有个性,又恰到好处,是艺术电影的范式。而且,经历了这么多年,依然还能被人接受,就说明这部影片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了。

不用说影片在视觉画面的提供上,是原作小说所比拟不了的。特别是当用镜头来展示安娜感情出轨之时,以及后来的离家出走之后,她被上流社会所议论的那些戏份都非常得精彩生动。不过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是相当的残酷无情,难以承受。可以说安娜所获得的那点所谓的新鲜与幸福感,根本就抵御不了那些背后的人言可畏。当她知道后,就更是加剧了她的心理失衡,因此而导致她做出了更多的错判和错误的决定,这也越发把她自己送上了众人的对立面,使她处于更为难堪的境地之上。

安娜是丑闻的制造者,如果说是安娜自己打败了自己,也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对她不公。那么这出悲剧的始作俑者,以及后来的兴风作浪者,就应该是那些诋毁安娜的风言风语了。不过,这个也确实不能怪别人,一个社会一定会有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你做出了惊世骇俗之事,自然就会被人议论,会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甚至是被人鄙视的。安娜也逃不出这个铁律。由于她又恰好貌美惊人,人们对她多议论一些,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所以,也可以理解成,安娜是被众人的唾沫淹死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安娜走错了一步,便回身乏术,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了。这能怨谁呢?只能说安娜生不逢时。要是在今天,只要安娜愿意,即便是她重蹈覆辙数次,肯定也用不着以生命去抗争。显然,安娜是太冤了,不过安娜也是死得其所了,因为她用她的不幸也点拨了我们,感情很重要,但是理性更重要。做为一个成熟智慧的人,千万不可以放纵感情的恣意妄为,而让理性失去了应有的权威。如果听从理性,你就会知道,不被祝福的爱不能要。

因为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了闻名于世的女子。又因为格丽泰·嘉宝,安娜·卡列尼娜从银幕上走了下来。那么随着这位扮演者的作古,也可以这么期冀,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从此就成为绝响,不会重演,也不可复制。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点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