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乡民们的住和行
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镇上来了一辆卡车,那就是大家的兴奋点。更不要说是来了一辆小轿车,那几乎就是大事情。很多村民都会围着轿车,看稀罕,观赏羡慕,评长论短。因为没见过,或者很少见。记得小时候上学,下雨天时,走几里泥泞地(路),准会是,“一身湿衣两腿泥,平路难过爬坡梯,最怕滑倒爬不起,未到家时先喘气。”
这次回村见到村里(还不是镇里)到处都停着小轿车,面包车,电动车,三轮车等。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大约有五分之二的人家都有了轿车,虽然很多是国产的,或者是做生意的。没有小轿车的人家,至少会有一辆电动车,或者一辆摩托车。有些做生意的,还有不至一辆车。
我们邻村的一家五保户,六十多岁了,没有结过婚,智力有点问题,应该属于村里的最底端人口了。家里有一辆自行车,还有一辆摩托车。平时到地里干活就骑上自行车,出远门的话,就会用上他的摩托车。他还有两部手机,虽然不是什么高级的牌子,但是通话交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真让人刮目相看了,不是这个五保户,而是时代,时代的进步。
乡县村镇都有硬化路相通,普遍形成了硬化公路网络,最窄的硬化路要算村与村之间的公路,但是两辆小轿车相会,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估计这可能是最低标准。村镇之间的公路要宽一些,可以交会大公车和小轿车。镇与镇之间的公路相当于四条双向公路,路边普遍有绿化树木林带,好几年前栽种的。 行驶在那样的公路上 心情会很愉快。村里到每家的路也都是硬化路,不用再担心下雨天出门时,那种泥泞跋涉,连串门子都有的艰难。老百姓的行路的行的问题是基本解决了。 现在一切都变了,但愿那个惊心动魄的行路难,永远离开人们。
村里早就通了自来水,据说是政府出钱,给各个村镇打井取水。记得我们那时候用辘轳搅水,水井也就三十来米深,现在据说取水的水井已经有二百多米深了,这种地下水位的下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担忧。
过去村里住房普遍很紧张,记得很多户家,都是老少男女一个炕。那时候媒人给年轻人说媳妇,肯定要和女方提说,男家有多少房,还有说明有弟兄几个,因为住房是按人口,特别是弟兄的数目平均的。那时候,家里有几间大房,在说媳妇上,会有很大的“先天”优势的。
现在回村一看,几乎大部分是二三层楼房,很多还很具有现代化的建筑色彩。瓷砖贴面,简约装饰,当然也有人家的装潢,似乎富丽堂皇,但是,很多人家还是喜欢青砖青瓦的古朴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深沉久远的感觉。
楼房前,每家似乎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有的红墙成方,有的铁栏杆围栏,简朴透亮,或者自成一体,或者分为前院后院,不像过去那样屋前屋后种瓜种豆,现在而是松柏花坛,林荫果树。看来吃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装饰和美化环境方面了。院落的大门,大都是像大机关那种金属制作的铁门,或者栅栏式样,或者全封闭但留有单人出入的门中门。每家的大门都很畅快,至少都可以让小轿车进退出入。
很有意思的是几乎每家的大门上面,都有四个草体的毛笔字题额。例如,宁静致远,天赐百福,鸿福家园,劲松迎客,祥和康泰,勤俭持家。从家家的门额题词,似乎昭示这里有很多学富五车的文化人,可是,很少见到题额用什么斋庵堂所的字样,也没有见到什么习修性养的文人气息。用的最多的恐怕要数“天道酬勤”。可见老百姓还是秉持勤劳致富观念的。
有些老旧多年的“大房”也还存在,只是没有人再居住,也没有拆除。这些失修的的老房子,夹杂在高楼新院旁边,显得很不协调。可见农村的发展大都是自发性的,缺少长远的规划和治理。很多有识之士也认为,这样下去,对于土地和财富都是一种浪费,不知道将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