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旅游】之72: 西夏王朝
【回国旅游】之72: 西夏王朝
据考证,西夏王朝的先民是居住在青海湖以南的党项族(羌族的一个分支)。大约在汉朝时,他们集体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仍然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拓跋氏最为强盛。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有了领地,辖境包括现今宁夏、陕北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网上ZT来的党项民族内迁地图:
经过大分裂时代后建立的中原大宋王朝,早期国力衰弱,1004年被迫与北方强国辽订立澶渊之盟。夏國见势乘机开始谋求独立。1032年继位的李元昊终于在1038年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并立即向西面的河西走廊军事扩张。他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以后西夏多次打败宋国军队,迫使大宋王朝年年向西夏纳贡。两国结下的梁子甚至让岳飞都发下“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誓愿。
立国后的西夏 ,以及与大宋、辽国的关系:
西夏经历了十代皇帝,近二百年与宋、辽、金对峙,最后被强势崛起的蒙古帝国灭亡。但是西夏的顽强抵抗仍然在六盘山拖死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死前的遗嘱要继承人將西夏人“殄灭无遗,以灭之、以死之”,作為他去世的殉葬。西夏很快被灭,從此再未復甦。四散逃亡的党项人消失在中国广袤大地的其他民族之中,至今很难识别。西夏的王陵也被盗挖、毁坏,几乎没有多少文字记载留存。
银川的西夏博物馆及馆藏西夏文物:
博物馆内的模拟西夏人民迁徙与市井生活:
1391年,朱元璋的第16子朱旃被封庆王,就藩宁夏。朱旃十分好学,亲自搜集资料编写《宁夏志》。考察过程无意间发现了贺兰山东麓的神秘建筑群,“像是水面上冒出的气泡”。他在一位牧羊老人口中知道有一个西夏“昊王”的存在,由此翻阅古籍史料,从元惠宗至正三年至六年编写的《宋史:夏國传》中查阅到:“贺兰山之东,数冢巍然,传以为西夏僭窃时所谓嘉陵、裕陵者”。他将之写入《宁夏志》,这是史书中第一次有正式考察西夏王陵的记载。
三号陵被研究者判断为开国皇帝李元昊坟墓:
历史又飘过六百多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在飞机上看到贺兰山下众多有黄土垒成的土堆,如金字塔一样耸立在荒漠上。他大为迷惑,认为和美洲白蚁穴堆是同一类结构。1938年他出版了一本书:《 中国飞行》,里面有这些好奇心驱使下拍下的照片。然而`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三号陵的航拍照片(采自网络):
辗转又到了196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钟侃被分配到宁夏博物馆工作。有一天,他听大学同学刘最长说:他几天前坐长途班车经过人迹罕至的贺兰东麓时,远远看到百余个蒙古包形状的土堆,但因天晚又距离远,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钟侃非常感兴趣,认为很可能是古代文物。他组织了一批同道远征考察,终于弄清楚这里竟然是一处王陵遗址。这一发现的经过,中央电视台这个4集纪录片 有详细介绍,十分精彩:
下面是两张此纪录片的截图:
西夏王陵遗址面积将近60平方公里,是其当时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现在这里的核心遗址保护面积也超过20平方公里,分布着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考古证明,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这些王陵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把陵墓中的“ 灵台” 修建成塔,构成 中国 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其实,它的墓室中心就在黄土塔下的二三十米的地底深处。
所谓“ 灵台” ,本意是指额头,古代修仙之人把额头称为 灵台 ,现在泛指丘墓,祭台。现在西夏王陵地面上的建筑早已湮灭,地底深处的那些墓葬物,也因为战争和盗墓,失散殆尽,荒漠上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黄土堆和几段残存在的土墙。
西夏文字:
西夏王陵破坏得这么厉害,除了历代盗墓,最主要是其王国的灭亡。当年,成吉思汗六次攻打西夏,最后中了毒箭病发身亡,临终前他留下遗言灭绝这里的一切。曾经显赫一时的党项民族,从此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 蒙古 军队,血洗了都城,将积聚近200年的宫殿、史册付之一炬,而且还将 贺兰山 下的皇家陵园毁盗殆尽。考古发现,每一座西夏陵墓前都有一个巨大的盗坑,有人猜测有的似乎有意为挖断所谓的西夏龙脉而造成的遗痕。现在已发现的9座帝陵、253座陪葬陵无一幸免,一个在大 西北 发展了370多年的民族,就这样在屠刀下彻底消亡了。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小百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