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二:千里乌江,百里画廊, 照片和视频(上)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二:千里乌江,百里画廊, 照片和视频(上)
龚滩乌江画廊游客中心:
1927年十月初,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失败后,除朱德、陈毅带领三河坝少量残部成建制向赣南撤退外,其余领导人均分散逃亡。总指挥贺龙逃到上海,次年3月由中央派遣,和周逸群一起到湘鄂西建立根据地,并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鼎盛时期湘鄂边、洪湖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威震武汉。但后来在中央派来的代表夏曦等极左路线(尤其是肃反)统治下,实力大减,未能粉碎第四次围剿。遂缩编为三个师,万余人的红三军。1932年秋不得不撤离根据地,转战豫西南、陕东南、川鄂边、最后经川南的彭水(今属重庆市)溯乌江下游逆江而上,1934年夏初在沿河(今属贵州)一带开辟黔东北根据地。此时只有两个师,不足3千人马。惨淡苦战经营3个月,陆续恢复到约5千人左右,在乌江下游(现在的百里画廊)这一带暂时驻扎下来,司令部设在酉阳县南腰界(今属重庆市)。南腰界距乌江约2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红三军从彭水进入乌江流域经过说明碑:
沿河县城和平镇街道旁的纪念雕塑:
乌江上的“天街”---跨江商业桥:
从我们住的旅馆俯视“天街”夜景:
此时南腰界唯一的电台出了故障,与中央断了联系。10月上旬的一天,贺龙在南腰界小学看到国民党报纸一条消息:“江西萧克匪部第六军团窜入黔东,企图与贺龙匪部会合”。贺龙、关向应经过反复分析,认为这条消息是可靠的,于是兵分三路西渡乌江主动去接应红六军团。
贺龙率军跨江纪念碑:
红军第六军团是在1934年8月7日,作为长征先遣队,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从江西遂川突围西征,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于10月经湖南桂北进入贵州东部。在石阡县甘溪遭桂军突袭,红六军团损失惨重,兵力从近万人减到3000人。向北突围到沿河县的乌江西岸。弹尽粮绝,几逢覆灭。10月15日,贺炳炎(那时他还有两只手)率红三军独立团在沿河县的水田坝接到了衣衫褴褛、形体消瘦的军团参谋长李达带领的红六军团约百把人的部队。同一天,红三军九师26团(团长常德善,政委汤成功)也在沿河县铅厂坝接到红六军团另一支残部, 有的已饿昏倒在路上。此后红三军陆续寻找到散落的红六军团部队和战士。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终于在贵州印江县木黄接到了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主力部队。两天后,两军团所属各部队陆续到达南腰界,8000红军战士扎满了方圆20里的村寨。
谷歌地图,示水田坝和龚滩镇在乌江两岸。假如没有贺炳炎过江, 李达也应该找得到红三军 (那时这里有渡口) :
谷歌地图,示铅厂坝在乌江西岸。假如没有常德善过江, 这部分战士的命运就难说了 :
红二、六两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
1934年10月27日上午,两支红军部队在南腰界的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大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称号。由于乌江两岸这一带的贫瘠,经济无法支撑,汇合后的红军第二天就立即动身东移, 辗转进到湘西北的永顺、龙山、桑植一带发展,并配合已开始长征进入湖南、贵州的中央红军活动。1936年经贵州、云南进入四川汇合朱德、张国焘。红二、六军团合并为第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22日,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那是后话。
从乌江岸(电站建立后)被遗弃的旧民居看,以前这里确是贫穷:
当年红三军活动的这片地区,是比较偏僻贫穷的乌江下游两岸。今天已成为美丽的乌江百里画廊 ( 尽管还是相对偏僻贫穷 )。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组成的风景名胜区,处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阿蓬江、酉阳桃花源(桃花源美景我将另文介绍)和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交界,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山似斧劈、水似碧玉、虬枝盘旋、水鸟嬉翔,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星罗棋布。尤其是从沿河县城和平镇到酉阳县龚滩镇这68公里一段为精华所在:黎芝峡、白芨峡、土坨峡。
今天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和平镇到重庆市彭水土家族自治苗族县万足镇每天有一班对开的小客船,早上9时起航。乘客均为当地沿途村民。若要看风景,最好坐船头甲板处。甲板没有工作人员管理,到中途站上下船时根本没有停船,乘客一跨就下船了。不信请看我拍的视频 ( 船头还摆有一辆全新的摩托车 ):
哪怕是大站 ( 这一站叫思渠镇 ),也不抛锚或任何固定的。我们后来在龚滩下船也这么跨下去:
思渠镇 码头:
再看另一个下客站, 请注意这两位村民下船的整个过程中客船一直在移动中 :
(待续)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小百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