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欧之旅 捷克篇 1 布拉格,伏尔塔瓦河的幻想曲
布拉格(Prague),在尼采的笔下她是神秘的代表,在歌德的眼里她是美丽的宝石。有人形容这是一座红色的城市,也有人称她为金色的童话。不论是哪种颜色,只有亲自站在查理大桥上,闭上眼睛细细冥想才能感受她不断变幻的色彩。这是一个优雅到极致的城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充满了魔力:河水、石桥,山丘、绿林,城堡、教堂,街巷、广场;风格各异的建筑、蓝天白云下的红顶,身怀绝技的艺人、摩肩接踵的游客;相互映衬、完美融合,组成了独一无二的布拉格。
红色的城市
金色的童话
优雅的布拉格
说起布拉格的历史是值得骄傲的,早在公元8世纪一位聪明的公主就预言了她的荣耀:“一个伟大的城市将出现在伏尔塔瓦河畔的悬崖峭壁上,她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王子和公爵们要向她低头致敬,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她”。公主的预言逐渐得到了证实:公元9世纪,伏尔塔瓦河的右岸居高临下地建立起高堡(Vyšehrad),后来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我们今天称之为布拉格城堡。14世纪,兼任波希米亚国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Charls IV)将这里定做帝国的首都。他下令修桥铺路,建造教堂,开辟新城区,创立中欧第一所大学。一时布拉格的繁荣达到顶峰,超过巴黎和伦敦,是继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之后的欧洲第三大城市。16世纪鲁道夫二世(Rudolf II)再次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设在这里,又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系列的宫廷和花园。鲁道夫二世热爱艺术,使得布拉格成为欧洲的艺术之都,聚集了开普勒(Kepler)、阿尔钦博托(Arcimboldo)等一批科学家和艺术家,呈现出文艺复兴式的繁荣。18世纪的哈布斯堡时期,城市到处充满巴洛克风格。因此布拉格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历史建筑,时间跨度从1000多年前一直到现在。如果说德累斯顿是战后新建的古城,布拉格则是实实在在、原汁原味的老城古迹。她幸运地躲过了一战和二战的炮火,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博物馆。走在每一条大街小巷,你可以毫不费力地遇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风格的建筑物,从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简直是数百年来欧洲建筑风格演变的活教科书。登高俯瞰,红瓦黄墙,色彩极为绚丽夺目。于是乎,她成为了全球第一个整座城都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中世纪古城
伏尔塔瓦,捷克的母亲河
离开德累斯顿我们一路驱车,抵达布拉格已是夕阳西斜。我们下榻的旅馆就坐落在伏尔塔瓦河河畔。放下行李,在附近找了一家餐馆简单吃完饭,我便迫不及待走在沿河大道上。夜幕渐渐降临,伏尔塔瓦河被河岸的灯光装饰成内敛的模样,对面山顶的城堡褪去白天的庄严和喧嚷,静静相互陪伴。继续向前,河边停泊的游艇餐厅灯光闪烁,乐曲高扬,人们已经开始了彻夜的狂欢。一静一动,对照鲜明,这是布拉格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我们抵达布拉格时,已是夕阳西下
人们坐在河边享受日落时分的美景
夜幕降临,查理大桥敛去了白天的喧哗,回归到本来的模样
游船酒吧开始热闹起来
第二天清晨,我再次走在沿河大道上,狂欢的人们已经散去,城市还未苏醒。身边的伏尔塔瓦河在静静流淌,耳边似乎响起斯美塔那的交响乐声,时而磅礴,时而舒缓。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它由南向北纵贯捷克全境奔腾不息。当它流经布拉格时变得安静婉约,无声地为这个城市注入了灵魂,像生命之泉赋予它血脉。绿色玉带般的河水将布拉格分为两部分:东岸的老城区是平民的生活居住区;西岸的城堡山上,曾经的王公贵族高高在上,俯视着自己的子民。横跨于河上的有18座大桥,它们将两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建筑连成一体。每一座美丽的城市,都会因为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而更为灵动迷人。如果你厌倦了老城广场的嘈杂,或又怕迷失在查理大桥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不妨沿着河岸慢慢走一走,或找一个位置坐下来,静静地倾听河水的流动声,欣赏两岸的风光,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收获。
清晨的伏尔塔瓦河静静流淌
耳边似乎响起斯美塔那的交响乐曲声,时而磅礴,时而婉约
查理大桥已经屹立600多年
如今水面上有18座大桥,将两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建筑连接起来
水面上一片生机勃勃
老城桥塔,查理的守望者
沿着河水很快来到查理大桥旁,桥头屹立着老城桥塔( Old Town Bridge Tower )。老城桥塔是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杰出瑰宝之一,兴建于公元十四世纪末期,位于查理大桥东端十字军广场处。塔高18米,是查理大桥最好的观景点。登塔俯瞰,城堡山和查理大桥尽收眼底。从这个角度看布拉格城堡,能够感受布拉格昔日的辉煌。布拉格的魅力开始真正散发出来:白天的布拉格是热情的,夜晚的布拉格是神秘的,而日出时的布拉格是浪漫的。布拉格的热情、神秘、与浪漫都来自桥塔下的查理大桥,人们说:查理大桥,走过三遍才算到过布拉格。
十字军广场,广左侧绿色圆顶的建筑为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教堂,正前方的是克莱门汀学院。
广场上耸立着头带皇冠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的雕像。查理四世时期,布拉格的宗教、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设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城市。该雕像为1848年德国雕塑家 Ernst Julius Hahnel受邀为查理大学建校500周年创作。
查理四世头戴皇冠,手拿著名的《黄金诏书》。这部诏书从法律上奠定了神圣罗马皇帝由七大选帝侯推举产生,摆脱了罗马教宗对皇帝人选的干涉。雕像的基座面对四个方向各有一雕像,代表查理大学的四个学院:神学院、医学院、哲学院、和法学院,以及查理四世时期的四个重要人物:捷克首位大主教 Arnošt z Pardubic 、布拉格市长 Beneš z Vartemberka、圣维特主教堂的设计师 Matyáš z Arrasu、和捷克第二位大主教,同时也是第一位红衣主教 Jan O ko z Vlašimi。
老城桥塔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被认为是欧洲最美哥特式塔楼之一,建于1380年。它不仅用作防御塔,更相当于一座凯旋门,查理四世制定的国王加冕礼路线——皇家之路从塔下穿过。三十年战争末期(1648年)桥塔西侧遭到破坏,1848年的革命风暴再次使老城塔受损。1874-1878年捷克著名建筑家和修复专家Josef Mocker主持了对老桥塔的修复工作。
老城塔上的雕像:上层左边为布拉格第二任主教阿达尔贝特(Sv. Vojtěch),右边为查理四世的儿子、时任罗马帝国皇帝的西吉斯蒙德(Zikmund)。下层,最左边是查理四世(Karel IV),中间为波西米亚的保护者圣维特(Svatý Vít),最右边是波西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中间的两个盾徽和王冠,其中黑鹰代表神圣罗马帝国,双尾狮代表波西米亚王国。
站在高处俯瞰,绿色的河面上石桥一座接着一座。两岸巴洛克式的圆顶、哥特式的尖塔点缀在红色的屋顶当中,形成布拉格靓丽的风景。
站在查理大桥上看老城塔
查理大桥,清晨那一抹金色晨曦
在横跨在伏尔塔瓦河的18座大桥中,最为闻名遐迩的无疑是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它是整个布拉格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已经渡过了600余年的岁月。穿过老城桥塔,我的脚步踏上了需要走过三次的查理大桥。清晨的大桥静悄悄的,天边那一抹金色的晨曦,照在桥上黑黢黢的雕像上,更加增添了许多神秘感。走在无人的桥上,如同走在一场梦里,身边的雕像好像都在述说它们的故事。有人说有故事的城市都离不开一条河,有河就有桥,有桥就有故事。查理大桥的故事发生在600多年以前,它是伏尔塔瓦河上第一座大桥。据说以前这里浪高水急,任何修桥的计划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查理四世开始修建大桥。查理四世把这座大桥的奠基时间放在1357年7月9日上午5点31分,如此一来这串数字无论正数还是反数均为相同。也许这是一串吉利的数字,查理大桥从此成功地横跨在河面,坚强至今。在桥周围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故事慢慢发生了,有的持续了多年,有的早已结束,有的正在发生,有的还在蕴酿之中…… 大多时候,故事发生了,很快也就被人们遗忘了。只有桥下那孜孜不倦流淌的河水,默默地记住了所有的故事,忠实地守护着这个城市。
查理桥头那一抹金色的晨曦
天大亮了,查理大桥渐渐热闹起来,白天的布拉格充满了热情。桥上游人如织,街头艺术家、手工艺创作表演随处可见,在这里人们可尽情体验波西米亚风情,大桥已经成为了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石桥上的30尊圣者雕像,都是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其中最著名是桥右侧的第8尊雕像,内博姆科的圣约翰,查理桥的守护者。现在查理大桥的雕像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原有的雕像都保存在国家博物馆宝石馆。
许多新人在这里拍摄婚纱照,多少誓言都融入在这深情眼眸的对视中,查理大桥将时间锁定在这一刻
【内波穆克的圣约翰(Sv. Jan Nepomucký)】,查理桥的守护者。雕像的辨识度很高,他背后有一个五星的光环,根据内博姆科的圣约翰的真实事迹而创作。1393年,圣约翰因拒绝向国王透露王后忏悔的内容,被震怒的国王下令从桥上扔进河里而淹死。这座雕像建于1683年,为纪念圣约翰殉难三百周年纪念而作,是这座是大桥上最老的雕像。塑像的基座上的铜雕十分光滑明亮,据说摸摸它许下的愿望就会实现,因此来来往往的游人都会上前摸摸,铜雕也被蹭得一片金黄。
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去的地点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v. František Serafinský)】 Emanuel Max 创作于1855年,取代了František Preiss于1708年创作的同名雕像。圣方济各是方济各会的创始人,他身着简朴的道袍,手上带着圣痕。左边天使手持十字架,右边天使手持圣经。
【圣鲁德米拉和圣瓦茨拉夫(Sv. Ludmila s malým sv. Václavem)】马蒂亚斯•布劳恩1720年创作,1784年才被放到这里取代原有的Ottavio Mosto于1701年创作的圣瓦茨拉夫雕像。雕像描绘了圣鲁德米拉教孙子瓦茨拉夫读书的情景。基座上的浮雕描绘了圣瓦茨拉夫被弟弟博列斯拉夫杀害的情景。
【玛塔的圣约翰、瓦卢瓦的菲利克斯和伊凡(Sv. Jan z Mathy, Felix z Valois a Ivan)】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14年,是桥上最大的雕塑群,为纪念圣三一骑士团的两位法国创始人玛塔的圣约翰和瓦卢瓦的菲利克斯而建。不知为何,雕塑家同时将斯拉夫人的主保圣人圣伊凡也放入雕塑群中。圣三一骑士团成立的宗旨是救出那些被异教徒囚禁的基督徒,他们筹集资金成功地从穆斯林手中解救了大批基督徒。洞穴上方的菲利克斯正在为一位基督教囚犯解开镣铐。左上方的圣约翰左手拿着解开的锁链,右手拿着圣经和四角帽。右上方的是圣伊凡。
查理大桥西头由小城桥塔镇守,一高一低两座塔楼间由一座哥特式拱门相连。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