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4)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4)

博客

*

在阿拉图的期间正是1942年至1943年冬,德国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失败,战争进入新阶段。普罗克非耶夫在阿拉图开始创作他的《D大调长笛奏鸣曲》。这是一首旋律异常优美的完美作品。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他还完成了他最著名的第六、第七、第八钢琴奏鸣曲。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七钢琴奏鸣曲》,又被称为《战争奏鸣曲》。这是普罗科菲耶夫最为错综复杂,最为现代激进的一部乐曲。获得了斯大林的嘉奖。1943年10月,普罗科菲耶夫回到离开两年的莫斯科,完成了他的《第五交响曲》。里赫特回忆:“我永远不会忘记1945年首演他的第五交响曲的场面。那恰恰是在胜利的前夕,这是普罗科菲耶夫作为指挥最后一次登台。他站在台上,犹如一座纪念碑,但他静静地登上舞台,高高举起指挥棒,突然响起了齐发礼炮的声音。他在等待着礼炮声渐渐停了下来多少意味深长的回味,象征着一切的一切,真是溢于言表,好像突然在铁道口竖起一根卡木,威严,挺拔的站在那里。”

但在《第五交响曲》首演后不久,普罗科菲耶夫因为跌倒,造成严重的脑震荡。经过昏迷,虽然复苏,但他不得不长期养病,而且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次跌倒也是撞到了脑部,仿佛是与许多年前他的遥远的童年那次的他跌倒头部被撞的回应。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童年发生过一件不幸而奇异的事情。据他自己记述:

“(当时)家人陪着我在父亲床上玩耍,接着门铃响了。宾客到了。所有人都赶去门口迎接他们。我一个踉跄从上摔下来,头撞到铁皮箱上。我放声大哭,家人闻声又跑了回来。

这一下撞的很重。脑袋上的肿块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到30多岁时还没有完全消下去。我记得年轻时候在巴黎指挥乐团,画家拉里奥诺夫摸着我的脑袋上的疙瘩说:‘可能你的才华都在里面了。’”

 

*

关于普罗科菲耶夫为什么选择在1936年回到苏联。1936年正是苏联斯大林大清洗的时期。大清洗的起因可能是托洛茨基坚持列宁的主张共产主义要世界同步进入,因此他坚持激进的继续革命论,而斯大林考虑当时的国际形势,主张苏联单独进入社会主义,开始和平建设。由于托洛茨基是苏共元老,与斯大林的对立导致了斯大林对自己领导地位的担忧,因此,将托洛茨基开除党籍并轰出苏联。随后,又开始大清洗。第一次是1936年8月,被审的是“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阴谋集团,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被枪决。第二次是1937年1月,被审的是反革命组织“平行总部”,拉狄克、皮达可夫等17人被处死。第三次是1938年3月,被审的是“右派托洛茨基集团”,布哈林,李可夫等21人被枪决。当年的审判非常诡异。三次莫斯科大审判都是公开进行,邀请了西方记者、外交使团和独立观察人士前去旁听。于是,整个西方世界都目睹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在法庭上,所有被告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辩护,全部承认检察官指控自己的罪行,并且还主动揭发其他的同伙和共谋者,争取立功。他们一个个千篇一律众口一词地把自己描述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魔鬼。在他们的最后陈述中,又无一例外地用最美好的词汇赞颂了斯大林。今天俄罗斯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当年大清洗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斯大林对于艺术家没有像对党政军干部那样残酷,但肖斯塔科维奇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在这一年1月受到批评被禁演。起初,1934年该剧引发轰动,被苏联报刊赞美成“伟大的无产阶级歌剧”,然后,据说1936年1月,斯大林观看后没有表态就离开了。于是28日,《真理报》刊出《混乱代替音乐》著名批判文章,肖斯塔科维奇随即遭到禁演。

在那部伏尔科夫研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口述《见证》中,肖斯塔科维奇评论普罗科菲耶夫的回国,认为普罗科菲耶夫在美国混的不如拉赫玛尼诺夫,后来就去了欧洲巴黎,但在巴黎又始终屈居于斯特拉文斯基的光环之下,最终,他想到回苏联进行一次人生投机。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个滑头的机会主义者。这种观点是西方评论普罗科菲耶夫的主旋律。但在俄罗斯,苏联时代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普罗科菲耶夫在巴黎对西方现代艺术日益反感,个人音乐创作遭遇瓶颈时,为追求艺术上的突破做出的一个选择。回国后,他的音乐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普罗科菲耶夫同在巴黎的斯特拉文斯基当年在一封信中谈到普罗科菲耶夫的回归,在肯定了他的愚蠢和财产方面的原因之外,说道:“他除了追随娼妓女王取得成功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在美国和欧洲居住多年,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然而,他拜访俄罗斯却成了凯旋而归。1937年,我最后一次在纽约看到他。他对法国从物质到艺术上的遭遇感到灰心丧气,感到绝望。他在政治上实在太幼稚……而当他能够正确地理解那里的情况时,已经晚了。” 当然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巴黎和斯特拉文斯基也就可知两人的关系好不到那去了。在普罗科菲耶夫的《自传》中,记录过两人的一次争吵,后来斯特拉文斯基“变得怒不可遏”,“我们几乎要打起来,难以分开。结果,使我们的关系变得紧张。几年来,斯特拉文斯基对我的态度很挑剔。”当年在巴黎斯特拉文斯基的朋友圈里曾经有过一个段子,说普罗科菲耶夫给学生上课,教授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他讲的天花乱坠,云山雾罩的,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最后,普罗科菲耶夫讽刺斯特拉文斯基,说如果实在写不出来,那么把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反过来写就是一部好作品了。他的学生回去怎么也写不好,最后一气之下干脆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反过来抄下,一弹发现,竟然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关于为什么会选择回到社会主义苏联。普罗科菲耶夫自己在回国前,1933年,在巴黎对谢尔格·莫罗克斯讲到他想要返回苏联的迫切愿望:“是这样:外面的空气不能给我灵感,因为我是俄国人,……我必须回去。我不得不再次融入我的祖国土地的气氛之中。我必须看到真正的冬天和春天,也就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春天。我必须听到俄罗斯语言在我耳边回响,我必须同与我血肉相连的人说话,他们会告诉我一些在这里听不到的东西:他们的歌曲,我的歌曲。呆在这里,我会发疯的。我处于毁于学院派的危险境地。是的,我的朋友,我回去了。”

想念俄罗斯的寒冷,这可能是一种只有俄罗斯人才能真正体会的浪漫。当然,这样的来自于作曲家本人的叙述是否可信呢?也很难说。

当年,普罗科菲耶夫1918年4月21日亲自在彼得格勒指挥他的《古典交响乐》首演,主管文化的卢纳察尔斯基也参加了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普罗科菲耶夫找到他:“我长期以来一直工作着,现在要吸取一点新鲜空气。”“你没有看出来我们现在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吗?”“是的,我认为大海和海洋是天然的空气。” 卢纳察尔斯基于是告诉他:“你是音乐界的革命者,我们是现实生活的革命者。我们都在这里生活,我们必须携手合作。但假如你想去美国,那我是不会妨碍你的。”于是,1918年5月7日普罗科菲耶夫带着护照和一封写着“为了艺术方面的任务与恢复健康”的不限定滞留期的出国证明离开了苏联前往美国。不过,当普罗科菲耶夫回国时,这位富有教养,宽容善良的文化主管已经离任,苏联已经处于斯大林的时代了。

 

*

每个人都不得不在中别人虚构的世界为了别人生活。普罗科菲耶夫回苏联的动机,也就因人而异。

他生活的苏联是一个残酷的年代。但我们似乎也并不能因此夸大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的遭遇。尽管日丹诺夫主义时期,他的作品被批判,一度不能上演出。他的音乐,和几乎所有现代音乐一样,无论当年在苏联或者西方,一直存在着强烈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然而,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生活条件相当优越,而且安定。这一时期是他一生音乐创作的高峰,作品丰富,并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还获得过那个时代一个苏联音乐家所能获得的几乎所有的奖励,包括他是第一个获得列宁奖章苏联音乐家,获得过许多次斯大林一等奖二等奖。还曾荣获过苏联劳动红旗勋章。

 

*

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出版过《普罗科菲耶夫资料、文献、回忆录》,书中收集了一些当年的音乐家对普罗科菲耶夫的回忆文章,它们构成了一个和今天西方所塑造的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生活的不同画面。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感受普罗科菲耶夫生活和工作的另一个方面,那些生活中永远不会缺失的真实的温馨与日常的气息。

 

*

《普罗科菲耶夫资料、文献、回忆录》中收集的肖斯塔科维奇关于普罗科菲耶夫的回忆文章名字就叫《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写于1956年2月3日。文章写的非常干枯,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倒更像官方悼词,对普罗科菲耶夫一生的总结,没有一点生活细节的回忆。开篇说:“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和音乐生活联系在一起几乎占据二十世纪整个上半夜。他从二十世纪初就发出的朝气蓬勃的声音,后来延续了整整五十年。这些年来音乐生活中出现的一片混乱的喧嚣,并不能遮盖普罗科菲耶夫嘹亮的声音,因为他的创作活动既炽烈旺盛,又富有成效。”

接下来,他说:“他早先踏入作曲界,走的就不是一条因循前人的轻车熟路,而是一条得到青年作曲家们热烈同情的勇于革新的复杂道理。”在文中,肖斯塔科维奇还说到:“我们苏维埃作曲家要学习普罗科菲耶夫的地方很多,可是首先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具有他那种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与他那种理想的劳动纪律。在这方面,普罗科菲耶夫将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榜样。”而且,肖斯塔克维奇还特别提醒苏联的小朋友们:“应该特别感谢普罗科菲耶夫。因为在苏维埃作曲家中,再也没有谁给儿童写过这么多优美的作品。我们只要提到童话《彼得与狼》、少先队组曲《冬天的篝火》、钢琴套曲《儿童音乐》、清唱剧《保卫和平》中的学生歌曲《我们不要战争》与歌曲《和平鸽》就足够了。当然其他还有很多。”

文章最后肖斯塔科维奇写到:

“所以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普罗科菲耶夫给俄罗斯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的无可估量的贡献。他不愧为发展俄罗斯音乐古典作家的伟大泰斗们——格林卡、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遗产的一位天才作曲家。”

 

 

*

而书中的三位苏联最伟大的演奏家,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钢琴家吉列尔斯的文章里都记录了和普罗科菲耶夫交往中的真实而温馨细节。他们的文字各有特色。各自的题目就很有意思:大卫的文章题目是——《关于亲爱的和永志不忘的人》,正如他的琴声,既温暖又宏大,文章是选自他的著作《回忆普罗科菲耶夫》,他的文字最富于文学气息;吉列尔斯则有如他的响亮的琴声——《伟大的同胞》;老罗的文章和他的严肃的、一本正经的形象相符——《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会面》。吉列尔斯的文章简短,老罗的文章最长而且详细。有意思的是,他们都回忆到了当年普罗科菲耶夫亲自为他们指导讲解演奏自己作品的经历。我想这也是这些大师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与今天年轻一代音乐家不同的一个原因。

像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在记述他练习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时写道:“关于第一乐章里的一个地方,在那里一些音阶式的经过句在小提琴上掠过——他说,这应该‘像风在墓地上’发出的声音。在这个意一件之后奏鸣曲的全部抒情性和全部意图就具有某种更为深刻和更为有意义的用意了。……不论对哪一部作品我都没有带着如此的迷恋去下功夫。在奏鸣曲第一次公开演出之前我不能演奏其他任何作品,也不能思考其他任何问题。”

而吉列尔斯在练习普罗科菲耶夫写给他的《第八钢琴奏鸣曲》时,经常去普罗科菲耶夫的住所:“那时我经常到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在莫扎伊斯基大道的住处工作。我只能粗略的谈个大概地弹给他听,而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则一边指点我,一边校正乐谱。有时候他自己坐在钢琴前,倒不一定把全部织体都弹出来,而是要我了解——他想从演奏家那里听到的首先是些什么。”

最有趣的是老罗文章里所记录的一次去普罗科菲耶夫的别墅与他研究大提琴曲的创作:“汽车刚刚打开大门,我就看见了前面迎接我们的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他身穿紫红色长衫,头上缠着东方式的毛巾,一群公鸡母鸡跟在他后面奔跑着,显然,他刚刚喂过它们。‘日安,先生!’——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开玩笑地说,看了看我的惶惑不安的面色,补充道:‘请原谅我这一身乡下打扮。’”

除了对同普罗科菲耶夫一起进行的漫长而艰巨的完成大提琴协奏曲的工作,那时老罗要为他提供技术指导,罗斯特罗波维奇还记载了普罗科菲耶夫许多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方面:

“普罗科菲耶夫按照特殊的方式,带着极大的幽默感对待他那里养活的动物,他非常喜爱它们。他喜爱一只名叫缅多扎的变种狗,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开玩笑把它介绍成‘冰岛狼’,虽然这只狗的脾气特别温和。他还喜爱一只公猫,这只公猫总爱在谢尔盖·谢尔盖维奇的安乐椅里睡觉,而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极力让它改掉这个习惯。谢尔盖·谢尔盖维奇看见躺在安乐椅里的公猫时,就走近它,好像没有注意到它,带着不动声色的模样,很小心的坐到安乐椅里去,为的是让猫不疼。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很喜欢这个教育方法,自然公猫是一点也不喜欢,它被弄得大吃一惊,跳出安乐椅逃到别处去了。

“普罗科菲耶夫经常亲自喂别墅里的母鸡和公鸡,而且所谓的母鸡‘越野赛跑’使他特别兴奋,当他把面包渣扔到母鸡和公鸡群的对面时,它们争先恐后地拼命跟在面渣后面跑去。在使他得到很大满足的‘越野赛跑’之后,谢尔盖·谢尔盖维奇喂落在后面的‘鸡婆婆’,它赶不上成群的公鸡。在这种‘越野赛跑’中公鸡基蓬照例第一个走来,它由于是一只非常‘神经质’的鸡而得此绰号,它会为一点点小事‘愤怒得全身简直要从里面开了锅一样。’

“这只带有玫瑰色尾巴的老白公鸡长时间地大模大样地蹓跶着,逗得普罗科菲耶夫非常开心。当它偶然掉进盛着野樱桃冻的炖锅里后,他就索性给它涂上颜色,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总是以幸运的见证人的资格谈论此事。”

 

*

1937年,因为苏联的小学生担心音乐的旋律会枯竭,普罗科菲耶夫为《少先队》杂志写文章《旋律不会枯竭》,给为音乐创作而忧虑的苏联的小学生们解释。文章一开始他就给小朋友们拿国际象棋举例:

“谢尼亚·海金写信给《少先队》杂志问,音乐这样发展下去,会不会有这么一天,全部旋律、全部乐音组合一概用完?

“的确,现在写了这么多音乐,将来还要长久的一直写下去,似乎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再也想不出任何新旋律,那就不得去重复那些古老的东西了。

“现在让我们对旋律结构如此简单的排列组合进行一次检验吧!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先拿下象棋为例,因为我相信少先队的大多数读者都玩过象,并且我也喜欢玩象棋。我认识一位象棋家,他想写一本能够很好的应付任何局面的棋道书。那么我们看看,会得到什么结果吧。一开始白棋一方八只各不相同的兵,可以走一招或者两招,有四只马又有不同走法,总共有二十个可能性。当黑棋一方在任何情况下回敬时,同样也有二十个可能性;如果走到第二回合,白棋子就有20×20=400种不同走法。黑棋则有400×20=8000种不同走法.

“这样走下去只要走到第四回合,白棋就有六千万种走法。可是我们却可以说,这一局棋还没开始呢!因此,本书也只好到此为止了。”

或许,斯特拉文斯基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的评论,虽是嘲讽,但相当敏锐:

普罗科菲耶夫只能在下象棋时释放最深层次的自我。

国际象棋可以解释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以及他性格的诸多矛盾特征。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融合着诸多相互对立的矛盾特征,既简单又复杂,既精确又狂放,既机械又大胆,既阳光又阴森。在描述俄罗斯音乐家的音乐特点时,没有谁能像普罗科菲耶夫那样霸占如此众多的形容词。比如,托马斯·希帕尔戈斯在他撰写的普罗科耶夫的传记中罗列了从德语的A到Z的一串形容词:攻击,稀奇,反复无常,遵守纪律,乖僻,放肆,健康,强韧,嘲讽,兴高采烈,大胆果断,简明扼要,机械的,天真烂漫,乐观,至关重大,蓄意深长,打抱不平,强取豪夺,讥讽,枯燥无味,不受约束,生机勃勃,机智多谋,文弱温柔。但这里只有25个,我反复数过,或许德文字母只有25个,或许是作者疏忽了,当然,也有可能的是译者疏忽了。他是折衷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折衷主义音乐家不提出自己独立的,或曰者刻意的,艺术主张和规则,他们不追随各种流派,但在创作中也不拒绝任何流派。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中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他的音乐总是有着一种童话色彩。国际象棋本身就是成年人沉迷的童话战争。和围棋、桥牌不同,后二者就没有童话色彩。这样的矛盾性也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哲学有关。

当然,如果简单来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我认为是:怪异和旋律。他是柴可夫斯基之后,俄罗斯的又一位旋律大师。本人也为自己的旋律天赋颇为自负。早期,普罗科菲耶夫追求现代音乐的破坏性,被归为未来主义者。那时他的音乐以怪异,突兀,猛烈,充满动力为特色,掩盖了他的旋律性,但日后这种旋律的天赋渐渐显现,并成为他最重要的特点。普罗科菲耶夫旋律的优美是非常现代的,他完全不接受浪漫主义的甜腻迷人,多愁善感,或者迎合大众口味的噱头。他的旋律简洁,动人,非常纯真,非常透明,但同时又极为冷静、节制,有时甚至让人感觉过于克制,难以接受。但是这样的音乐更加耐听。并且,他的柔情的梦幻般的旋律一点也软弱,相反,它们明媚有力,生机勃勃,并且不时的会冲入他那独特的怪诞的声音。普罗科菲耶夫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普罗科菲耶夫其人、其音乐都是至关重要的。

 

*

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是一个复杂问题。

现代艺术是一种彻底的反叛,他们反传统,反权威,反政治,反社会,反同行,也反观众,最后发展到什么都反,有什么反什么,为了反叛而反叛,做出反叛的姿态。现代艺术家总是要表现出不被大众理解,但最终还是要服从于市场、渴望流行。所以,在极权国家苏联或中国都反对现代主义。而只允许现实主义。但其现实主义当然是赞美社会赞美党,艺术家要服从于统治者,丧失其反抗性。

然而,虽然苏联时期,党直接管控艺术的创作。艺术要为群众服务,因此要简单,能被工农兵理解,而且要表现苏联伟大社会主义建设,歌颂人民,歌颂党和斯大林。但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本身就既有着强烈的现代性,又有着对现代性的批判。他追求旋律,追求被大众理解,追求积极向上的进步的力量,这是他的美学切合了时代要求的,还是他机巧的投机迎合,也是任人评说的。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曾说过:

“为少数唯美主义者创作音乐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对大多数人而言,严肃音乐已经触手可及,他们焦躁不安的等待新的作品。音乐家们听好了,如果你对他们表现出漠然,他们会立刻转向爵士乐或通俗音乐。但如果你能留住他们,你将拥有空前庞大的观众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迎合他们。迎合总是包含着不真诚的成分,从来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大众想要伟大的音乐,伟大的故事,伟大的爱,热闹的舞蹈。他们的理解力远比一些作曲家认为的更深,而且他们还想要理解更多。”

当然,也很难说,普罗科菲耶夫对于大众的信心不是天真甚或愚蠢。

 

1. Sonata for flute and piano Op.94 - Moderato

2. Sonata for two violins Op.56 - Andante cantabile

3.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Op.119 - Moderato

4.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No.1 Op.19 - Moderato

5. Sonata for piano No.2 Op.14 - Allegro, ma non troppo

6.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2 Op.94b - Scherzo - Presto

7.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5 Op.55 - Moderato ben accentuato

8. Wang yujia _ Piano Concerto #2 In G Minor, Op. 16 - 3. Intermezzo Allegro Moderato

9. Quintet in G minor Op.39 - Andante energico

11. Serge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7 Op.84 - Allegro inquieto

12. Serge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7 Op.84 - Andante caloroso

13. Serge Prokofiev - Piano sonata No.7 Op.84 - Precipitato

 

不谈战争谈音乐——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收音机和小提琴
不谈战争谈音乐——巴拉基列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鲁宾斯坦兄弟、柴可夫斯基(1)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2)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3)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4)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5)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6)
不谈战争谈音乐——柴可夫斯基(7)
不谈战争谈音乐——阿连斯基/塔涅耶夫/格拉祖诺夫
不谈战争谈音乐——利亚多夫,梅特纳
不谈战争谈音乐 ——博特凯维奇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1)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2)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3)
不谈战争谈音乐——拉赫玛尼诺夫(4)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1)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2)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3)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4)
不谈战争谈音乐——斯克里亚宾(5)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1)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2)
不谈战争谈音乐——普罗科菲耶夫(3)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立
相关阅读
《山居续忆》:第二十章:“五七干校”留在我脑际的流光碎影(一)波兰的“瞳孔”——扎加耶夫斯基今日奇遇余乐娱乐——李亚鹏晒全家福首曝女儿正脸照 娇妻打扮酷似王菲校园忆趣与得道之乐——怀赵宝煦先生莎士比亚的毒药系列:悲情王子的复仇特拉华州内穆尔庄园(Nemours Estate),秋景看不够BIE别的音乐 x Le Guess Who?:在荷兰先锋音乐节呈现中国音乐人,在中国呈现全球音乐奇观《最后的诗歌》:25 神谕三个月第一次真正跑步鲍勃·迪伦谈音乐的黄金时代与流媒体:“一切都太容易了”NHL 的传奇 --- Sutter 兄弟Jennie、Lisa等一众南韩女爱豆保持身材的秘诀竟然都是——普拉提!今天的午餐和晚餐余乐娱乐——邓超11岁儿子好帅 高颜值大长腿五官酷似孙俪余乐娱乐——林子祥演唱会连唱37首歌,周凯旋、朱玲玲变迷妹为他打call一组短诗感悟人生——我知道/我知道(三)纽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周末走访美好骑行之刷新今年的最后一次立冬马克谈天下(338) 聊聊苏联解体的原因中概股IPO:罗科仕、燕谷坊、中进医疗等公司近期递表SEC,能链传弃港赴美上市Seymour marine research center跑步看世界 - 华盛顿(2)Union Politics再谈战争的胜负手2022之深秋《滚滚长江东逝水》《梨花颂》保罗.佩洛西事件“男妓”的出处----洛杉矶时报文章翻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