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战争谈音乐——巴拉基列夫
(四)
(一)
列宾生前与五人集团关系密切。他曾非常欣赏穆索尔斯基的音乐,得知穆索尔斯基重病后,他赶到到医院为好友在临终前画下了最后一幅肖像。他也给鲍罗丁、居伊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画过肖像。列宾来自乌克兰,早先他的绘画以宗教为主,在认识了穆索尔斯基等当时的激进分子后,列宾的绘画出现重大转向,他开始关注世俗题材,探讨俄罗斯的困境与未来。列宾曾在听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安泰》的第二乐章《复仇的痛快》时深受震撼,他说:“听过音乐后它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想是不是能在绘画中体现我受音乐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呢?我就回忆起伊凡雷帝这些年相继发生许多血腥事件。感到很可怕,但是有一种力量总是促催我去完成这幅画。”结果最终列宾画下了著名的《伊凡雷帝杀子》。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沙皇,沙皇就是凯撒之意。这个“凯撒”是当年罗马帝国的最高执政官官职。伊凡雷帝在统一俄罗斯治理国家方面建功卓越,但他生性极为残暴,17岁时就杀死摄政王,自立为帝,之后屠杀政敌、绞死主教、残忍的镇压叛乱,老年时,一次与儿子争执,暴怒中他用手中权杖失手打死了儿子。列宾的这幅画画面如此恐怖,老沙皇惊恐的坐在暗红色背景中的地板上,孤独的抱着头部血流如注奄奄一息的儿子,他的样子既残忍可怕,又绝望无助。当年这幅画被当局禁止展出,幸好没有销毁,但可以展出时,1931年2月16日在特列哈克夫画廊里又被一个男子手持利刃,划了三条大口子。人们通常都知道委拉斯贵支的《镜子里的维纳斯》被英国的女权主义者用刀划过好几刀,但直到列宾这幅画被划的人就不多了。划委拉斯贵支的画是可能是因为仇恨,或者对于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愤怒,划列宾的画可能是因为神经病。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著名的学生太多了,像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这些都是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大家耳熟能详,还有一些也非常优秀。但我们知道的就比较少,比如我在写这篇文字时,我就发现了两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著名但不太为人熟知的音乐家。一个是格列恰尼诺夫。格列恰尼诺夫很晚才开始学习音乐,据他自己回忆,他14岁才第一次看到一架钢琴。他的父亲是商人,希望儿子能继承家业长大经商,但格列恰尼诺夫17岁时不顾父亲反对离家出走,跑到莫斯科进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从师阿连斯基。可后来他又与阿连斯基大吵一架,吵到两人彻底闹翻,他就又去彼得堡。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他成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学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十分喜爱格列恰尼诺夫,对他细心栽培,还给他生活费,因为格列恰尼诺夫的家庭反对他学音乐,停止了对他的资助。就这样,格列恰尼诺夫一直跟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直到老师去世。可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一位好老师。他的教学也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俄国革命后,格列恰尼诺夫先去了法国,最终到了纽约度过余生。我这里只有一盘他的作品,《七天受难曲》,这是他为俄国东正教礼拜仪式写的无伴奏合唱。我认为这种曲子需要能听懂歌词,并且最好在教堂里礼拜时聆听,才会能够进入其中。不然,从头到尾听来会感觉乏味。我在协和读博士时,实验室里有一些年纪很小的双学位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有些男孩子非常英俊,有些女孩子非常漂亮。我喜欢那些英俊的男生,更喜欢那些漂亮的女生。有一天一个很漂亮的女生问我是不是喜欢听古典音乐?我回答说:是的。她说她也想听听,问我是否可以借给她一个听听。我说:这没有任何问题。当时我正在听巴赫,就借给她一盘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我为什么要给她《马太受难曲》?小姑娘长的那么漂亮,我当时应该给她一盘帕尔曼拉的甜腻腻的埃尔加的小提琴曲《爱的礼赞》。结果,过了两天,女孩把CD还我,并困惑的问我,说你天天听这个吗?我说,是的,我天天听。她说,你觉得这个好听吗?我说,是的,我觉得好听。然后,她又一次问我,说你真的觉得这个好听吗?于是我没有回答。我知道一段美好但尚未开始的感情已经又一次的结束了!我为什么要给她这盘CD呢?《马太受难曲》!所以,这里我只挑出一个很短的合唱片段给大家听一听。我曾买过十多盘巴赫的康塔塔,简单说就是基督教合唱,有些片段非常精彩,百听不厌,而且,被改编成钢琴、提琴或乐队,但是,如果每天晚上一盘接一盘的听,的确是非常没有意思的。除非你能听懂他们唱的是什么,而且,对上帝充满了敬仰。但是,我当年为什么要借给她《马太受难曲》而不是《爱的礼赞》?我有过那么多浪漫的音乐。
另一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著名的学生是意大利人雷斯庇基。他曾到俄罗斯向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了两年作曲,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配器大师。他有几首意大利的喷泉、松树之类的音乐时常演出,我不是很喜欢他的音乐。不过,他的《贝京,示巴女王》还是值得听一听的。这部作品源自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历史传说。《旧约》中记载,示巴女王曾率驼队载满金银珠宝和异国香料贡见所罗门王。她想请所罗门王为她解开一个谜,以测试这位以智慧著称的伟大国王,就像我谩骂佛教徒以测试他们的佛教修为的真实情况一样。《古兰经》中也记载了这则故事。而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示巴最后嫁给了所罗门。他们生的儿子创建了埃塞俄比亚王国。作品分四个乐章:1. 所罗门之梦;2. 战争之舞;3. 示巴女王贝京之舞;4. 狂欢之舞。这里,音乐富有异国风情,尤其各种管乐器的不同色彩非常丰富生动,茫茫沙漠的驼队,刀光剑影的战场,金碧辉煌的宫殿,香艳迷人的舞蹈,直至最后众人的狂欢。这里放的是第二和第三章。不过,我并不太喜欢这样丰富多彩过于戏剧化的音乐。
海菲兹录过于雷斯庇基的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相当不错,也在这里放两个乐章吧。
当然,那个让列宾震撼以至于创作出传世杰作的《安泰》是一定要听一听的。我这里放第一、二乐章。前苏联爱沙尼亚共和国指挥贾维指挥,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还有一个徒孙级的学生就是肖斯塔科维奇,老肖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爱徒格拉祖诺夫的学生。所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真的很厉害。
1. Rimsky-Korsakov_ Symphony #2, O
2. Rimsky-Korsakov_ Symphony #2, O
3. Belkis, Queen Of Sheba_ Suite for Orch from the Ballet- 2. War Dance
4. Belkis, Queen Of Sheba_ Suite for Orch from the Ballet- 3. The Dance of Belkis at Dawn
5. Respighi - Sonata in B Minor - Andante espressive
6. Respighi - Sonata in B Minor- Passacaglia; Allegro moderato ma energico
7. Grechaninov - Passion Week - I see Thy bridal chamber
8. Grechaninov - Passion Week - Behold, the Bridegroom
巴拉基列夫
(一)
1871年,鲍罗丁写信给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询问巴拉基列夫是否真的精神错乱了?或者说,真实的情况是否比这还糟,或者虽然巴拉基列夫并没有精神错乱但实际情况比精神错乱也好不到哪去?鲍罗丁十分担心他的那些手稿,因为有传闻说巴拉基列夫在错乱中幻想把自己的手稿都烧掉。鲍罗丁十分担心这位昔日的战友有一天会像果戈理生命最后发生的那样,把他的宝贵的手稿都扔进火里,如果这样,我想鲍罗丁随时愿意冲入火中把那些手稿抢救出来。五人团只短暂存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散伙了。但他们对于俄罗斯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散伙之后这些人仍保持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相互关心着彼此相互帮助。而1871年的春天,巴拉基列夫的确精神崩溃了。见过他的人都发现,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精力旺盛、活力四射的男人了,现在这个男人沉默,孤僻,昏昏欲睡。不过,巴拉基列夫并没有烧掉他的手稿,尽管他的确表示想把那些手稿都烧掉,但是实际上,它们被堆在屋子的角落里,巴拉基列夫连动也不想动它们。他还放弃了自由音乐学院院长的职务,尼古拉·鲁宾斯坦为他提供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授职位,他也拒绝,他放弃了一切音乐活动。但因为生活窘迫,只好去铁路公司应聘,成为了铁路公司里的一名职员。
巴拉基列夫是五人团的领袖。在学术上,他坚决反对学习西方音乐,主张创造俄罗斯自己的民族音乐,并亲自搜集整理俄罗斯民歌。他有着导师的气质和感召力,指导过其他四个人的音乐创作。虽然他极为反对专业的学术训练,但又总能激发出他的同志们的天才的创造力,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妙的音乐。只不过他的同志们最后都因为他的专横,再也不接受他的指导了。巴拉基列夫还曾与柴可夫斯基有过一段时间的通信,他帮助柴可夫斯基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杰作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后来,他还建议柴可夫斯基将拜伦的诗歌《曼弗雷德》创作成一部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最初拒绝了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但两年后,他改变了主意,部分原因是在这两年间巴拉基列夫持续的说服。最终,柴可夫斯基在1885年完成了曼弗雷德交响乐,这是他的最复杂的一部作品。柴可夫斯基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曼弗雷德交响乐》都题献给了巴拉基列夫。
老柴对于五人团总的来说是非常批判的。所以,他也是五人团所不屑和强烈攻击的。当1869年,柴可夫斯基写了艺术歌曲《寂寞芳心》,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他特地用了大诗人歌德的一首诗,然后将其献给了当时著名的女高音赫沃丝托娃时,巴拉基列夫力劝赫沃丝托娃不要演唱,以免“污染”了纯正的俄罗斯音乐。
巴拉基列夫1837年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俄罗斯贵族家庭。他的祖上属于由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拉基列夫曾在俄罗斯创立过一个古代的王朝,后来成为后来成为莫斯科的博雅尔和省长,博雅尔是一个次于王子的爵位。1544年伊万率领俄罗斯军队远征喀山汗国。1618年,他的先人还参加莫斯科围城战。这场莫斯科围城战是当年波兰军队入侵俄罗斯,围攻莫斯科。今天俄乌战争中,波兰积极拱火,激化矛盾,显示出对俄罗斯深深的仇恨,据说波兰人对俄罗斯的仇恨是从娘胎里开始的。实际在历史上,俄波两国恩怨极深,俄国曾三次参与瓜分波兰,不过,波兰也绝非善辈,野心勃勃的波军曾两次杀进莫斯科。波兰曾经相当强大,和俄罗斯长期征战争夺东欧霸权。在16世纪后期,波兰为争夺白俄罗斯等地和俄罗斯反复厮杀。最后波兰反败为胜,成为当时东欧最强的国家。1601年,波兰控制的乌克兰境内突然有一个人自称是伊凡雷帝的皇太子德米特里,他获得了波兰的支持,1604年,伪德米特里率大军向莫斯科进发,沿路受到当时俄国的各个阶层人士的欢迎,莫斯科也发生造反。1605年,伪德米特里进入莫斯科,推翻沙皇,俄罗斯社会那是欢欣鼓舞。因为,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矛盾尖锐,人们普遍反对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这个鲍里斯·戈东诺夫正是我前面介绍的穆索尔斯基根据普希金的诗歌创作的歌剧杰作《鲍里斯·戈东诺夫》。鲍里斯·戈东诺夫本来只是沙皇伊凡雷帝之子费多尔的宠臣,由于费多尔死后没有后代,他登上宝座。但随后几年里,俄罗斯各地相继发生自然灾害,人们把愤怒发泄到篡位的戈东诺夫身上,最终发生叛乱。波兰则趁机推出了伪德米特里。伪德米特里成为沙皇后相当宽容,治国也还不错,但是这个伪德米特里出自波兰,被西方洗脑有些像戈尔巴乔夫,他过于宽大和推崇自由,而且信奉天主教,而不是东正教。俄罗斯是一个极端信仰东正教的国家。所以,很快出现了大量伪德米特里的谣言,政治谣言大同小异,什么生活作风问题,性欲过于强烈强奸民女,而且还强奸修女,同性恋搞兔宝宝,封建迷信,而且信奉邪教,尤其他还是境外反俄势力波兰颠覆俄罗斯的工具。到1606年,瓦西里·舒伊斯基王公发动兵变,杀死伪德米特里,加冕为沙皇。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波兰又找出了第二个、第三个伪德米特里,源源不断来搞俄罗斯,到1608年伪德米特里II控制了俄罗斯大部。但最终也是兵败被杀。到了这时,波兰就从暗中支持的后台走到前台,改为直接出兵侵略俄罗斯了。波兰正规军那时还是相当凶悍的,直接攻占了俄国。据说1611年6月,波军主力攻克斯摩棱斯克的围城战使这个城市的人口由8万锐减到8000。而历史上俄罗斯三次瓜分波兰也相当残忍。1772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第一次瓜分。1793年,俄国和普鲁士第二次瓜分。1794年,俄国和普鲁士军队第三次攻入波兰,波兰亡国。这次俄军还将已放下武器的两千名波兰军民投入维斯瓦河淹死。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又解放了波兰,1812年,10万波兰大军追随拿破仑又入侵俄国。在这次入侵中,波兰大军跟着法军放火烧毁了莫斯科。可是,最后拿破仑惨败,华沙大公国再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此后俄国多次镇压波兰起义。一战,波兰又成为俄军与德、奥匈军拉锯的战场,最终被德军占领。根据1918年的布列斯特和约,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放弃波兰的全部领土,波兰的独立在巴黎和会上获得确认。然而,波兰独立后又想吞并乌克兰,结果1920年乘苏俄红军与白卫军交战打的正是惨烈的时候,波兰攻克基辅。但很快遭到红军反击,红军一直进攻兵临华沙。这时,英法等国又开始支持波兰和红军战斗到最后一个波兰人,结果红军被迫撤军。苏波最终确定的边界,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划入波兰。但到1922年成立的苏联包括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二战年代,1938年,在德国攻打捷克时,波兰又像今天的土耳其趁火打劫占领了切欣地区。可是,1939年9月1日,德国又突然对波兰发动闪电战, 9月中旬,就基本拿下波兰。而这时斯大林在9月17日下令苏联红军以援助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同胞免遭法西斯奴役的名义,出兵波兰东部。腹背受敌的波兰政府决定不对苏联宣战,也不进行抵抗,20万波军被俘。1939年10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边界条约,波兰被再次瓜分。1940年4月,斯大林为避免在统治波兰时遇到反抗,在卡廷森林等地杀了一万多波兰军官。1941年6月德国又入侵本来和他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苏联开始卫国战争。这时,苏联就又与波兰流亡政府恢复了邦交,释放了波兰战俘,像今天的美国和英国那样,在波兰境外的苏联领土上重建训练波兰军队。1945年初,苏军在付出数万人牺牲的代价之后从纳粹手中解放了华沙。所以,战后波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入了苏联阵营。然后,西方就一直演变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到20世纪80年代初,波兰团结工会举行反政府活动要推翻政府,苏联政府威胁出兵镇压,迫使波兰政府施行军管。但最终苏东轰然解体,俄罗斯被长期制裁边缘化,东欧转型,北约东扩,乌克兰橙色革命内部动荡撕裂,直到今天。
巴拉基列夫的母亲也来自贵族家庭。在巴拉基列夫4岁时开始教他钢琴,后来还带他去莫斯科学习。不过,1847年巴拉基列夫的母亲死于天花。巴拉基列夫堪称自学音乐的典范,他的音乐天赋受到当地一位爱好音乐的贵族乌利比雪夫的欣赏。乌利比雪夫收藏有大量德法音乐著作,这极大开阔了巴拉基列夫的眼界,丰富了他的音乐知识。乌利比雪夫还为巴拉基列夫举办音乐会,支持他的创作。1855年,他带着巴拉基列夫来到彼得堡。在这里巴拉基列夫遇见了格林卡,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与格林卡的交往激发了巴拉基列夫民族主义的激情,最终成为五人团的领袖。他一生未婚,也没有孩子。早年在政治上,巴拉基列夫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无神论者,精神崩溃后,他皈依了东正教,并把皈依东正教的日期定于母亲去世的祭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记述了巴拉基列夫皈依后的一系列特殊行为:禁食鱼肉,但仍吃那些未经宰杀自然死去的动物;每当经过教堂,他会摘下帽子并迅速在身上画十字;他对动物的同情心发展到极端地步,如果在房间里发现了昆虫,他会小心的把它拾起来,从窗户放到室外,一边嘴里说着:去吧,亲爱的。在主里,去吧!不过,他也是反犹主义者,并且关心各种生活琐事。1888年,他被任命为帝国礼拜堂主任,他接受了这个职务,并让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成为了他的助手。
总之,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19世纪下半夜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不过,尽管巴拉基列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俄罗斯作曲家,但今天他的作品演奏极少,几乎不为人们所知。不过,他的钢琴作品曾出过全集,交响乐也有录音。他的钢琴曲中最著名的是《伊斯拉美》。这支曲子极难演奏,属于著名的炫技作品。又名“东方幻想曲”和“回教风幻想曲”,它是巴拉基列夫于1869年前往高加索地区采风后创作,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伊斯拉美”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作品分三段:先是主题;中段是抒情的小行板;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最后进入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对于许多钢琴家演奏这支曲子是一个挑战。
我这里放两个版本,都是苏联钢琴大师的精彩演绎。一个是安德烈·加夫里洛夫,另一个是普雷特涅夫。
安德烈·加夫里洛夫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家庭。他的父亲是弗拉基米尔·加夫里洛夫是著名的俄罗斯画家,他的母亲是亚美尼亚钢琴家 。在加夫里洛夫 2 岁时给他上了第一堂钢琴课。1961 年,他被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录取,在音乐学院学习了一个学期后,就在 1974 年赢得了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顿时声名鹊起,同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他代替患病的里赫特演奏。
所以,还在大学学习期间,加夫里洛夫就在世界各地演出。 1979 年他迎来又一个高峰与卡拉扬合作
可是,当要录音时人们发现加夫里洛夫没有出现在排练中,开始大家以为这个孩子在睡觉,和卡拉扬的面前耍大牌是闻所未闻的。后来人们还知道,由于他对苏维埃政权的批评言论,克格勃负责人和后来的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在勃列日涅夫的同意下,没收了加夫里洛夫的护照和机票,并切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据说,加夫里洛夫实际上被克格勃软禁了。守卫加夫里洛夫的民兵曾给他看一份安德罗波夫签名的官方文件,上面写着不会不欢迎发生致命事故。直到1984年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干预下加夫里洛夫才被解禁。加夫里洛夫获得了“免费护照”,这样他又可以在西方演出了。
后来他离开苏联加入德国国籍。1993 年,加夫里洛夫停止演出他的解释是:“ 我对自己并不满意。在物质意义上,我做得很好。但我知道,如果我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我将永远不会成为我梦寐以求的艺术家——自由、原创、理想主义,脱离所谓的音乐行业,这在术语上是矛盾的。”
最终停演由两年半延长到八年。此间他研究了音乐、宗教和哲学问题,重修了他的钢琴技巧。加夫里洛夫在莫斯科大学上学时,学习过建筑、历史、文学与医学。他曾说:“苏联有上百位好音乐家,而全球有上千位。但是其中大部份都没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拥有独特风格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我全部的生命都为了这目标,因为我想站在这数千人之上。” 所以,他非常反对把他与霍洛维兹比较,虽然两人早期的钢琴训练方式相当接近,但加夫里洛夫认为霍洛维兹看待音乐的视界太狭窄,理解不足而且品味偏狭据说加夫里洛夫本人却无法经常展现他所想要的智性。想法很多时候只是想法,但是没有了想法世界就没有了意思,也没有了意义。盲目的活着不是人的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从一些评论中看到的,我并不懂得他们说的。不过,我认为了解他们的想法很有意思。
同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加夫里洛夫代替患病的里赫特演奏。就是在这次音乐会上他演奏了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据说这位年轻名家成功地让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动态以及节奏性。
另外几支小曲也值得一听。有趣的是,我在卡拉扬早年在EMI公司的录音中竟然发现有巴拉基列夫的第一交响乐。不知道为什么卡拉扬大师对这首交响乐产生兴趣。之后,他似乎再也没有录制过巴拉基列夫的作品。这里也放一个乐章,可以对巴拉基列夫有更多了解,也可以畅销一下当年。
最后,居伊的作品今天能听到的机会就更少了。不过,我竟然在当年俄罗斯的小提琴大师埃尔曼的专辑里发现了一支曲子,而且,这支曲子他至少录过两次。这非常珍贵,放在这里大家可以听一听。当年,他是军事工程学的专家,最后做到将级别,可以说是成绩杰出,而还能写这样的音乐,俄罗斯当年的音乐教育的厉害可见一斑。而埃尔曼的专辑里还有一首罕见的巴拉基列夫的曲子,我感觉可能是他采风创作的俄罗斯民歌改编成小提琴的,很优美,我也一同放一下吧。
普雷特涅夫也是非常著名的苏联钢琴大师。加夫里洛夫2岁就开始学钢琴不同,他小时候学了很多乐器,到了13岁才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专注于钢琴。他是柴可夫斯基的专家,也是著名的指挥。我在写柴可夫斯基时还会写他。他是在加夫里洛夫之后的下一届1978年的柴可夫斯基大赛获得冠军的。柴可夫斯基大赛和肖邦音乐大赛、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并称世界顶级三大古典音乐赛事。它是为了纪念柴可夫斯基而设立,每四年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举办一次。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在俄罗斯乃至世界都声望极高,是各国音乐家之间展示其才华的最高世界级平台之一。不过,今年4月13日,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决定将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排除在联盟成员之外,并立即生效。今天的西方因为世界不屈服于他们的基于当年的殖民年代建立的方式而急疯了。但我相信总会有一天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还要把柴可夫请回来的。因为国际联盟不是国际,也不是艺术,柴可夫斯基才是艺术,才是国际的。
仅从开始的几十秒的演奏就能听出两人对于《伊斯拉美》的演绎非常不同,简直像两支不同的曲子。
1. Valse melancolique No.2 in F minor - Alexander Paley piano (f小调悲伤的圆舞曲)
2. Dumka - Alexander Paley piano (悲歌)
3. Au jardin - Alexander Paley piano (在花园)
4. Polka - Alexander Paley piano
5. Balakirev_ Piano Sonata In B Flat
6. Balakirev _ Oh, Come To Me (arr. Volpe) - Mishca Elman
7. Islamey - Andrei Gavrilov
8. Islamey - Mikhail Pletnev
9. Balakirev - Symphony no.1 - I. Finale_ Allegro moderato - Karajan
10. Cesar Cui _ Orientale from Kaleidoscope OP.50-9 - Mischa Elman
不谈战争谈音乐 — 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 — 《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 — 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 — 鲍罗丁
不谈战争谈音乐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