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师们的奌奌滴滴
回忆老师们的奌奌滴滴
作者:庞静 物71
当征文的通知刚发出来,我马上就有了写老师们的冲动。离开校园三十年了。当我闭上眼睛,老师们在校园里的身影和他们在教室里的音容笑貌又在我的面前活灵活现。
大学第一年普通物理是在西区阶梯教室上的。张三慧老师一上来就用英语开讲。因为当时百废具兴,学校还没有准备好物理教材。张老师选用了美国伯克莱大学的物理教材。当年教我们的英语老师们大部分是英国或俄语口音。纯正的"英语900句"的美式英语很少在课堂里听到。当时他把粒子运动和波的传播讲得非常精彩。可惜我已经不记得他是如何讲得那么精彩了。但我记得他从头到尾都是用英语讲的。前些天邓景康通知我们张三慧老师已经病逝了,享年八十五岁。他简历中并没有出洋留学的记录。看着他的年纪,我猜他是抗战胜利前后考入清华的。当时的清华学堂被称为留美预科,连体育课都是用英文教的。
按当年老师们的分工,班主任不教具体课程,但负责管理班里同学们的政治思想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杂事。因此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多的。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是林琴如老师,黑黑痩痩的南方人。我记得林老师那时只穿深蓝色的衣服,梳着当年中年妇女十有八九都梳的短发。林老师言语不多,从来不对我们讲大道理。别管讲什么亊,她都好像在对小孩子讲道理,语调很慢很认真,似乎从来没有着急过。现在想一想,我当年如果能学到林老师内敛品质的一两分,我日后的生活也不会那么多挫折。
当时系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付书记是张静老师。她一张大脸盘很富态的样子。头一次听她的讲话,我就认定她是标准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她讲话底气很足,声音含油量也相当高。那时候她经常批评我们,话题无非是我们缺乏组织纪律性。我听得出来她是为我们好。可是每次听完她的讲话,我都在心里重复"代沟"。
张是大姓,在我们工物系最有体现。我们刚入校不久,系主任张礼教授给我们办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核发电站的发展潜力。我一看就知道张教授是受的四九年以前的教育。虽然经过了文革十年的折腾,他全身上下渗到骨子里的学者风度还是很符合我心目中的那些留洋归来的老知识分子形象。他的穿着在当时也很显眼。西装领带,领带的颜色很鲜艳,数得过来的头发一丝不乱。只听过他的一次演讲,三十几年后的今天我的脑海里依然可以浮现出他当年演讲时从头到尾,口若悬河,有理有据,神釆飞扬的样子。那次演讲使我明白了应该如何算账:投资,投资周期,使用周期,效益。
教我们核物理的老师也姓张,张玫老师。常听说工科院校没有漂亮的女生。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孤陋寡闻。张玫老师是当年淸华四大才子中唯一的女性,而且很漂亮。微黑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黑黑的眉毛和眼睛。嘴唇很薄,脸部的线条很精致。身材中等,不胖不痩。衣着总是很合体。老实讲,我从来没听懂过核物理这门课。只记得有n维的反应,n维的方程。后来在美国见到了张老师。一次我和她一起坐小巴从纽约去长岛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一路上我们聊家长里短,八卦得很。原来她和我们女生很靠谱,并不象n维方程那么枯燥。她的老板(一个美国老头)告诉我,张老师每一个小时都花在计算机室里,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花。这就是我们清华的上一代。
这里还得提一下计算机系的老师们。我和陈平是双胞胎,异卵那种。我们一起进的清华。她在计算机系,我在工物系。有许多次我在校园里被计算机系的老师叫陈平。我们工物系的老师就没出过这个错。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机系的老师们只懂得0和1的游戏。我们的老师连物质的分子结构都一清二楚,所以不会把表面现象搞错。
我们的核电子学是王经瑾老师教的。王老师个子不高,中年人。他的象貌很普通。唯一的与众不同就是他春夏秋冬头上总戴一顶蓝色布帽子。那时我喜欢坐在第一排听他的课。他讲课,话没出口已是笑容满面,时不时会目光如炬地从学生们脸上探寻他讲课的效果。王老师讲的RC电路时间常数非常精彩。本来一个很高深的电子运动的物理过程,被他一讲,就象水库开闸放水续水那么简单。我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念博士时,就是用RC电路模似矿物表面的变化过程。我的博士导师在表面化学和电化学方面造诣很深。每次讨论时,他都很欣赏我对RC电路的了解。话归正转。有一次大考前,王老师安排了晚间答问。大约晚上七点刚过,王老师来到了教室。同学们马上围上来了。我站在后排。王老师一边笑一边搓着手与大家聊。我一下子注意到他的手指甲上有很多干面粉。我心想,这么棒的教授为谁做饭呢?他是烙饼还是撖面条呢?后来我没有听到同学们在问什么。只顾盯着王老师手指甲上的干面。我到美国已经二十几年了,不知道现在国内名牌大学的名教授们会不会像王老师当年那样,得亲自动手操持一日三歺。
我们有一个专门辅导实验的女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姓名了。她早先在国家的核实验基地工作过。为了能使我们严格的按照实验程序操作,不出毗漏,她专门为我们讲了她早年在基地时的见闻。当谈到一些战士由于没有适当的核防护,过早失去他们年轻的生命时,张老师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种亲身经历的报告比上十堂核防护的理论课都有效。
我们毕业那年的班主任是张静懿老师。张老师讲一口上海腔的普通话,大眼睛,园脸,皮肤很白,长胳膊长腿,身高大概一百七十公分上下。她当年在清华做学生时曾在校运动会上拿过女子标枪冠军。张老师应该是文化大革命前从清华的,也许是她得天独厚的开朗个性,我在张老师身上看不到十年内乱文革斗争的痕迹,但也找不到上海淑女的影子。如果当年影艺公司需要一个阳光灿烂并经常开怀大笑的女性角色,那一定是非张老师莫属。对管理我们班,张老师用的是无为而治。她从来没有正八经儿地给我们讲过话。班会时无论大亊小亊,她三言两语,一点也不啰嗦。三十年过去了,我耳边还迴响着她那几里之外就 可听闻的爽朗笑声。
指导我做毕业课题的是屈建石老师。我们俩个人一组。我们的课题是编程序计算Beta(可能还有Gama)能谱。当时是用FORTRAN。现今大一的学生就能写的程序,我们当年做起来并不简单。屈老师为我们配备了一台计算机,并装了FORTRAN编译程序。这样我们就不用去计算中心打孔排队了。屈老师不在工物系楼里办公。据说他的家在城里。还听说他身体不好。但当时我看不出来。他是标准的国字脸。大概是他那种阳刚的气质,他的外貌常让我想到軍人。每次他到学校来,都来检查我们的进度,问问我们有什么问题。大约每个礼拜我们都能见上他一两次。他讲话干巴巴的,从来不笑。每次他都直切主题,看我们程序的运行结果,指出应修改的部分。本来觉得毫无头绪的课题,就在他的不苟言笑中做完了。
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各行各业,也曾为人师表。我们中有人举足轻重,有人默默无闻。有人享受着幸福的家庭,有人已与世 长辞。在我们走过的坑洼坎坷的三十年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受益于老师们在我们身上注入的心血。当年的老师们有些已经不在了,但是我希望他们都能听见我们心底的共鸣:谢谢!
作者:庞静 物71
当征文的通知刚发出来,我马上就有了写老师们的冲动。离开校园三十年了。当我闭上眼睛,老师们在校园里的身影和他们在教室里的音容笑貌又在我的面前活灵活现。
大学第一年普通物理是在西区阶梯教室上的。张三慧老师一上来就用英语开讲。因为当时百废具兴,学校还没有准备好物理教材。张老师选用了美国伯克莱大学的物理教材。当年教我们的英语老师们大部分是英国或俄语口音。纯正的"英语900句"的美式英语很少在课堂里听到。当时他把粒子运动和波的传播讲得非常精彩。可惜我已经不记得他是如何讲得那么精彩了。但我记得他从头到尾都是用英语讲的。前些天邓景康通知我们张三慧老师已经病逝了,享年八十五岁。他简历中并没有出洋留学的记录。看着他的年纪,我猜他是抗战胜利前后考入清华的。当时的清华学堂被称为留美预科,连体育课都是用英文教的。
按当年老师们的分工,班主任不教具体课程,但负责管理班里同学们的政治思想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杂事。因此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多的。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是林琴如老师,黑黑痩痩的南方人。我记得林老师那时只穿深蓝色的衣服,梳着当年中年妇女十有八九都梳的短发。林老师言语不多,从来不对我们讲大道理。别管讲什么亊,她都好像在对小孩子讲道理,语调很慢很认真,似乎从来没有着急过。现在想一想,我当年如果能学到林老师内敛品质的一两分,我日后的生活也不会那么多挫折。
当时系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付书记是张静老师。她一张大脸盘很富态的样子。头一次听她的讲话,我就认定她是标准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她讲话底气很足,声音含油量也相当高。那时候她经常批评我们,话题无非是我们缺乏组织纪律性。我听得出来她是为我们好。可是每次听完她的讲话,我都在心里重复"代沟"。
张是大姓,在我们工物系最有体现。我们刚入校不久,系主任张礼教授给我们办了一次演讲。题目是核发电站的发展潜力。我一看就知道张教授是受的四九年以前的教育。虽然经过了文革十年的折腾,他全身上下渗到骨子里的学者风度还是很符合我心目中的那些留洋归来的老知识分子形象。他的穿着在当时也很显眼。西装领带,领带的颜色很鲜艳,数得过来的头发一丝不乱。只听过他的一次演讲,三十几年后的今天我的脑海里依然可以浮现出他当年演讲时从头到尾,口若悬河,有理有据,神釆飞扬的样子。那次演讲使我明白了应该如何算账:投资,投资周期,使用周期,效益。
教我们核物理的老师也姓张,张玫老师。常听说工科院校没有漂亮的女生。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孤陋寡闻。张玫老师是当年淸华四大才子中唯一的女性,而且很漂亮。微黑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黑黑的眉毛和眼睛。嘴唇很薄,脸部的线条很精致。身材中等,不胖不痩。衣着总是很合体。老实讲,我从来没听懂过核物理这门课。只记得有n维的反应,n维的方程。后来在美国见到了张老师。一次我和她一起坐小巴从纽约去长岛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一路上我们聊家长里短,八卦得很。原来她和我们女生很靠谱,并不象n维方程那么枯燥。她的老板(一个美国老头)告诉我,张老师每一个小时都花在计算机室里,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花。这就是我们清华的上一代。
这里还得提一下计算机系的老师们。我和陈平是双胞胎,异卵那种。我们一起进的清华。她在计算机系,我在工物系。有许多次我在校园里被计算机系的老师叫陈平。我们工物系的老师就没出过这个错。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机系的老师们只懂得0和1的游戏。我们的老师连物质的分子结构都一清二楚,所以不会把表面现象搞错。
我们的核电子学是王经瑾老师教的。王老师个子不高,中年人。他的象貌很普通。唯一的与众不同就是他春夏秋冬头上总戴一顶蓝色布帽子。那时我喜欢坐在第一排听他的课。他讲课,话没出口已是笑容满面,时不时会目光如炬地从学生们脸上探寻他讲课的效果。王老师讲的RC电路时间常数非常精彩。本来一个很高深的电子运动的物理过程,被他一讲,就象水库开闸放水续水那么简单。我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念博士时,就是用RC电路模似矿物表面的变化过程。我的博士导师在表面化学和电化学方面造诣很深。每次讨论时,他都很欣赏我对RC电路的了解。话归正转。有一次大考前,王老师安排了晚间答问。大约晚上七点刚过,王老师来到了教室。同学们马上围上来了。我站在后排。王老师一边笑一边搓着手与大家聊。我一下子注意到他的手指甲上有很多干面粉。我心想,这么棒的教授为谁做饭呢?他是烙饼还是撖面条呢?后来我没有听到同学们在问什么。只顾盯着王老师手指甲上的干面。我到美国已经二十几年了,不知道现在国内名牌大学的名教授们会不会像王老师当年那样,得亲自动手操持一日三歺。
我们有一个专门辅导实验的女老师。我已经不记得她的姓名了。她早先在国家的核实验基地工作过。为了能使我们严格的按照实验程序操作,不出毗漏,她专门为我们讲了她早年在基地时的见闻。当谈到一些战士由于没有适当的核防护,过早失去他们年轻的生命时,张老师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种亲身经历的报告比上十堂核防护的理论课都有效。
我们毕业那年的班主任是张静懿老师。张老师讲一口上海腔的普通话,大眼睛,园脸,皮肤很白,长胳膊长腿,身高大概一百七十公分上下。她当年在清华做学生时曾在校运动会上拿过女子标枪冠军。张老师应该是文化大革命前从清华的,也许是她得天独厚的开朗个性,我在张老师身上看不到十年内乱文革斗争的痕迹,但也找不到上海淑女的影子。如果当年影艺公司需要一个阳光灿烂并经常开怀大笑的女性角色,那一定是非张老师莫属。对管理我们班,张老师用的是无为而治。她从来没有正八经儿地给我们讲过话。班会时无论大亊小亊,她三言两语,一点也不啰嗦。三十年过去了,我耳边还迴响着她那几里之外就 可听闻的爽朗笑声。
指导我做毕业课题的是屈建石老师。我们俩个人一组。我们的课题是编程序计算Beta(可能还有Gama)能谱。当时是用FORTRAN。现今大一的学生就能写的程序,我们当年做起来并不简单。屈老师为我们配备了一台计算机,并装了FORTRAN编译程序。这样我们就不用去计算中心打孔排队了。屈老师不在工物系楼里办公。据说他的家在城里。还听说他身体不好。但当时我看不出来。他是标准的国字脸。大概是他那种阳刚的气质,他的外貌常让我想到軍人。每次他到学校来,都来检查我们的进度,问问我们有什么问题。大约每个礼拜我们都能见上他一两次。他讲话干巴巴的,从来不笑。每次他都直切主题,看我们程序的运行结果,指出应修改的部分。本来觉得毫无头绪的课题,就在他的不苟言笑中做完了。
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各行各业,也曾为人师表。我们中有人举足轻重,有人默默无闻。有人享受着幸福的家庭,有人已与世 长辞。在我们走过的坑洼坎坷的三十年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受益于老师们在我们身上注入的心血。当年的老师们有些已经不在了,但是我希望他们都能听见我们心底的共鸣:谢谢!
戳这里 Claim your page
来源: 文学城-晓海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