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现在为什么这么沉伦?
“武大出了一大批人才,病毒或免疫领域之外,武大校友有杜克的王小凡夫妇,UCSD的付向东和西南医学中心的李国民这些大牌生物教授。刚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UCSF教授程亦凡也是武大的,在武大学物理,现在的结构生物学家。在那个年代的生物领域应该沒有任何国内大学可以与武大比肩,包括清华和北大,石正丽也是那个年代的武大人。现在的武大则被他们的奇葩院士和医学院那位让小学生做科研的院长,弄得乌烟瘴气。武大当年的领导,居然因为同济拒绝放弃同济牌子的要求而反对合并,短视到了难以复加的程度。”
武大校友中做病毒与免疫相关领域的杰出学者当然有:石正丽,刘阳,邓宏槐和董晨等。我对石正丽比较推崇,首先想到了她,当然他们的排名是随机的,不分先后。
饶毅炮轰武大医学院院长李红良论文作假时,我去查过,这位院长是国内几流的广东医学院毕业生,注意不是中山医学院,必须再提我的识别人才的标准:“本科院校代表智力,研究生学历代表努力的程度,两者对于人才的成长都重要”,该院长后来确实读了北京协和的博士。他在国外2-3年在两个国家换了至少2个博士后的位置,这已经是看到了在西方学术界的尽头,他便决定海归武大。这种经历居然可以被武大当个宝,我当时直摸脑袋,以此可见武大之沉伦。
饶毅固然有报私仇之?,至少不愿意看见自己弟弟的母校这般不靠谱。其他方面尤其是关于武大奇葩院士的传闻我就不说了,好多年前经常与一位北大本科青年才俊午餐,他透露的武大之腐败可以吓死你。随后反证饶毅说对了,这院长现在辞职了,他这般年龄居然还有读小学的女儿,还让她从小做实验“热爱”科学。
我们那个年代就近读书的风气很浓,这个因素也必须考虑,这是我在以前博文中陈述过的:“在密苏里有家企业,中国山西大学的毕业生干得出色。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直到八九十年代,不愿出远门的人就在中国当地读大学,当时没有北漂的概念。好多省城的大学毕业生抵美国后的职业表现强过从北京或上海来的,特别是那些读了省级各专业最好的大学的人。这种就近读书的现象在美国也常见,你可千万别小瞧从密苏里大学出来的非亚裔美国学生,因为读什么样的本科与父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所带来的资源密切相关,而美国永远都是崇尚白手起家的地方。美国名校本科生的平均成功率高些,也容易利用牌子找到第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在我看来,你如果在威斯康辛,伊利诺伊或Case Western的本科学得好,美国的天空仍然任凭你翱翔”。
国内朋友读文后问:“如您所说,武大当年确实出了不少人。是其学风好,再加上好的生源?”
我的回答:“楚国大地一直人才辈出,生源当然好,刘阳就是湖北黃梅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刘道玉当年的改革姿态,与海纳各方英才的胸怀,我们同济也有转学去武大读第二个学士的。武大当年还出过写《女大学生宿舍》的学生作家,结果她去北京后就沉伦了,没有任何作品。武大现在学风可是非常差劲的,我十几年前在火车上遇见一位武大的小伙子,他说他们武大的学生基本不学习,学风比旁边的华中科大差远了”。
同济在美国做医生的年轻校友这样总结:“学在华科,玩在武大,爱在华师,死在同济.....”。这里的“死在同济”应该是说同济的医术高超,到处治不好的病,辗转到同济作最后的努力。
武汉大学现在己经不是我们熟悉的武大,虽然美国人参与贡献设计的漂亮校园还在,人才培养系统如果垮了,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坊间流传这么一个笑话:
堂堂武大校长在香港乘出租车,与司机聊上了。
司机知道他工作于内地的大学便问:“您是哪个大学的?”,
校长说:“武汉大学的”,
司机:“我知道湖北大学,武汉在湖北,武汉大学应该也不错”,
武大校长怎么接的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