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简史版)
avatar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简史版)# Biology - 生物学
a*p
1
对于银屑病,美国这边有什么好的药吗,或者怎么可以缓解啊,多谢
avatar
Q*a
2
F1
好像据说interview之后要五个Business Day才能process
之后好像不能自己去取护照?只能邮寄?
这样邮寄又要好多天吧?
请问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感觉整个流程要花很多天,只是为了开一个三四天的会不是很
值得这么折腾,要是被check了岂不是就更惨?
avatar
a*o
3
放眼一看一窝老帖子。。。这是哪位大仙的坐骑在作乱?!
avatar
s*e
4
看网上很多人在用,于是也用非smartphone sign up了,是csr给加的,一个月的
free
trial,结果用blackberry打开web2go,浏览任何网址都说data serverce not
compatible
with phone, upgrade required.是不是现在t-mobile把这个漏洞不上了,还是需要
setup proxy? 还是被csr flag了?
google了半天,没有找到如何如何为blackberry setup web2go。问问大家是怎么用
的?谢谢。
avatar
t*p
5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生化机制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复制问题”:由于
DNA聚合酶需要RNA引物来起始DNA复制,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都将缩短一个RNA
引物的长度(1)。这意味着细胞需要引入特殊的机制来解决这个“末端复制问题”。而
早在1939年,McClintock报道,在减数分裂后期产生的染色体断裂很容易重新融合起来
,而在紧接着的有丝分裂中,这种染色体“断裂-融合-桥-断裂”的循环将不断继续
(2)。人们从而推测,染色体的自然末端应该不同于一般的DNA断裂末端,它有一个特殊
的结构来避免染色体间的相互融合。
在逐渐明晰了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即端粒的概念后,Blackburn实验室于1978年第一
次报道,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的染色体外线性rDNA的端粒是由重复的5
’-CCCCAA-3’序列组成的(3)。1984年,Blackburn实验室通过将酵母端粒克隆到线性
人工染色体的方法,发现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端粒序列是由不太规则
的TG1-3/C1-3A组成的(4,5)。
在同一篇文章
avatar
N*7
6
amo 快发包子

放眼一看一窝老帖子。。。这是哪位大仙的坐骑在作乱?!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放眼一看一窝老帖子。。。这是哪位大仙的坐骑在作乱?!
avatar
E*r
7
amo收了多少银币了
都送去评级了吗?

【在 N**7 的大作中提到】
: amo 快发包子
:
: 放眼一看一窝老帖子。。。这是哪位大仙的坐骑在作乱?!

avatar
a*o
8
没有多少啊,几乎无人投降,哥现在手头一箱子都没。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amo收了多少银币了
: 都送去评级了吗?

avatar
E*r
9
你自己没订到?

【在 a*o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多少啊,几乎无人投降,哥现在手头一箱子都没。
avatar
a*o
10
自己的被人抢走了,5555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自己没订到?
avatar
Q*9
11
要包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