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拜读韩春雨的论文# Biology - 生物学
N*g
1
☆─────────────────────────────────────☆
qiruiQQ (QQ) 于 (Fri Jul 17 22:29:00 2009, 美东) 提到:
距离大概300多mile,时间不是很紧。
请问该用什么方式啊?电脑值1000刀,寄的时候一定要
买保险吗?
☆─────────────────────────────────────☆
ampicillinct (未名牛) 于 (Fri Jul 17 22:30:57 2009, 美东) 提到:
fedex ground $500+ insurance
insurance not required but take your own risk

☆─────────────────────────────────────☆
server (Server) 于 (Fri Jul 17 22:41:56 2009, 美东) 提到:
周末开车去一趟,连吃代玩,不错
☆─────────────────────────────────────☆
qiruiQQ (QQ) 于
avatar
r*6
2
蒙市, 安静高尚小区,步行99大华丶香港超市,丁胖子广场,餐厅,车站,公园,邮局
,医院,药房,电影院,健身房。近CSU LA, PCC, East LA college, USC, UCLA, etc
.
人员简单,包水电瓦斯,免费上网,适单身女士(学生尤佳)(供冰箱,微波炉,洗衣机
,烘干机),$465 。如需要,可供家具。9/10后即可入住。
* 楼上正南雅房,(与另一女学生)共享浴室。(Garvey/Ynez)
有意者请email 联系: Room4Rent.DW @ gmail.com (David 626-589-1036)
avatar
g*n
3
韩春雨的论文这么火,我这个外行也忍不住要拜读一下。外行就看图识字,直接奔图版
。可没想到,第一张图(Fig. 1a) 就给我一棍。图标说“(a) Electrophoresis of
GST-NgAgo expressed in E. coli, purified by Sephrose-4B, digested by protein
kinase K, and treated with the indicated exonucleases.” 这显然是用激酶磷酸
化的蛋白了(虽然“digested"这个词怪点)。可图上是“Single Strand (DNA)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只好到文字里看看。啊,原来是作者粗心,审稿
粗心,编辑粗心。
第一张图算是连猜带蒙过去了。看第二张图 (Fig. 1b) 吧,更糊涂了。一个quide在,
只切质粒的一条链 (OC)。只有两个quide同时在时, 才切质粒的两条链 (LIN)。可作者
在摘要里声称一个quide就能切质粒的两条链啊。看来我不仅是外行,而且又笨。算了
,不往下看了。
avatar
F*n
4
看不懂不要紧,倒数第二句的结论对了就好

protein
,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韩春雨的论文这么火,我这个外行也忍不住要拜读一下。外行就看图识字,直接奔图版
: 。可没想到,第一张图(Fig. 1a) 就给我一棍。图标说“(a) Electrophoresis of
: GST-NgAgo expressed in E. coli, purified by Sephrose-4B, digested by protein
: kinase K, and treated with the indicated exonucleases.” 这显然是用激酶磷酸
: 化的蛋白了(虽然“digested"这个词怪点)。可图上是“Single Strand (DNA)
: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只好到文字里看看。啊,原来是作者粗心,审稿
: 粗心,编辑粗心。
: 第一张图算是连猜带蒙过去了。看第二张图 (Fig. 1b) 吧,更糊涂了。一个quide在,
: 只切质粒的一条链 (OC)。只有两个quide同时在时, 才切质粒的两条链 (LIN)。可作者
: 在摘要里声称一个quide就能切质粒的两条链啊。看来我不仅是外行,而且又笨。算了

avatar
g*n
5
忍不住, 还是要继续读。
Fig.1c跟Fig.1b相互矛盾。这两个实验条件是一样的,可是,1c, 一个guide切两条链
。而1b, 一个guide切一条链。这两个不能都对,但有可能都错。
Fig.3a, NgAgo在细胞里把质粒100%切开,胶上是线型的(LIN),没有被修复。可是,却
能测序 (Fig.3b)。
avatar
C*5
6
他先磷酸化,然后连接到pGEM-T载体测序。
avatar
g*n
7
嗯,对。是TA克隆。他写在前面了。
就是说,切开了,不修复。这样的话,就不是editing了,是cutting/damaging。那Fig
.3d就不是editing的结果。
avatar
g*n
8
继续读。
Figure 5。用NgAgo切掉两个荧光蛋白基因之间的STOP codon,使两个蛋白成为融合蛋
白。这个必须在stop这个位置切掉三个核苷酸,使两个编码区in-frame。多一个不行,
少一个也不行。
Figure 3显示,NgAgo随机地切掉数量不等的核苷酸。在24nt guided区域里,所切得的
产物类型应该是很多,很多,很多。可以想象,在这样24nt区域里,既要准确地在stop
位置上,又要只切掉三个。懂数学的给算算,这个机率将是多少。(这还没把NHEJ带来
的错误算上)。感觉有点天方夜谭。作者好像心里也没底。“Imprecise genome
repair mediated by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 mutated the TGA
terminator and made the expression of mRFP-eGFP chimera possible” 这么关键
的实验,没有测序确定,就一句猜测性话。
avatar
l*7
9
什么时候能读完论文?
想拜读你的读书报告或读后感。
avatar
g*n
10
接着看Figure 5. 虽说准确地切掉stop犹如登天,作者还是要撞撞运气,跳过中间步骤
,直接测荧光。如果测到绿荧光,就表示eGFP in frame, 并表达。作者用flow
cytometry测量有绿荧光的细胞。具体怎么做的,不得而知,因为作者没有描述。从结
果上看,应该是,分别用RFP和GFP的激发波长来激发红(纵坐标)和绿(横坐标)荧光
。到这儿,问题出来了。RFP和GFP融合成一体后,两个蛋白会互相传递能量,即FRET效
应。这时,融合蛋白的最佳激发波长既不是RFP的,也不是GFP的波长。用GFP的波长来
测,显然脱靶了。
avatar
C*5
11
我也仔细的去看了一下FIGURE5A,文章中敲入一个几K的序列进去,两端的同源臂只有15
个nt。即使NGAGo能够100%的切开基因组,这KI的效率也几乎为0吧。根本就不会去这样
设计。
做过KI的大概都对要多长的同源臂有一个认识。
还有FIGURE5c, 正如楼上说的, 文章中要精确的切掉TAG这三个碱基, HAN设计的
gDNA 居然在这三个碱基前面。
按照正常的逻辑,肯定是会选择包含着三个碱基的gDNA.
理论上,这么低的概率的事情, 根本不会用来做ASSAY. 但是惊人的,效率高达11.7%
avatar
C*5
12
而且 HAN还应该吧那11.7%的细胞拿去测序。也没有。
avatar
g*n
13
那11.7%是什么,现在也成了谜了。If something sound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must be too good to be true. 那11.7%怎么来的,只有作者知道。现在流行一句话:
“挤一挤,总会有的“。
avatar
g*n
14
回来看Figure 2。NgAgo的表达质粒和guide一起转染到细胞里,48小时后提纯NgAgo蛋
白,然后走胶测guide (Figure 2a)。转染100-300ng guide,转染率不会是100%,回
收率也不会是100%,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更惊人的是,先转染质粒,12-24小时后再转染guide (Figure 2b)。这些guide 有多少
能恰好进到含有质粒的细胞里。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avatar
c*6
15
编的文章就是这样,有的时候逻辑会出问题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回来看Figure 2。NgAgo的表达质粒和guide一起转染到细胞里,48小时后提纯NgAgo蛋
: 白,然后走胶测guide (Figure 2a)。转染100-300ng guide,转染率不会是100%,回
: 收率也不会是100%,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 更惊人的是,先转染质粒,12-24小时后再转染guide (Figure 2b)。这些guide 有多少
: 能恰好进到含有质粒的细胞里。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avatar
c*6
16
编的文章就是这样,有的时候逻辑会出问题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回来看Figure 2。NgAgo的表达质粒和guide一起转染到细胞里,48小时后提纯NgAgo蛋
: 白,然后走胶测guide (Figure 2a)。转染100-300ng guide,转染率不会是100%,回
: 收率也不会是100%,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 更惊人的是,先转染质粒,12-24小时后再转染guide (Figure 2b)。这些guide 有多少
: 能恰好进到含有质粒的细胞里。经过这么多的步骤还能看到guide?

avatar
P*R
17
警察审讯嫌疑犯,首先要他描述事情经过,然后让他倒过来描述事情经过。
编假的嫌疑犯往往无法重复描述准确。

【在 c********6 的大作中提到】
: 编的文章就是这样,有的时候逻辑会出问题
avatar
s*y
18
LZ看的很仔细,我感觉他造都不太会造。
像这种正好切掉3个nt的STOP codon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时候就不应该决定去做
GFP-RFP fusion之后FRET,GFP的能量都漏给RFP去了,不过一般GFP channel也能测到
,不会100%消失的。但还是那句话,这实验压根就不应该这么设计
总之就是水平有限,没发过大文章也搞不清楚大文章发出来之后的后果。他发文章之前
可能想着把文章搞出来评评职称、交交差,压根就没有想到发出来之后会被那么多媒体
吹到天上去,然后被那么多重复不出来的人揪着不放。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avatar
g*n
19
对于Figure 4, 大家都在等测序的结果,我就没细看。看到对4a的讨论,我就细看看。
对4a质疑是有道理的。G5和G13相差几十个nt,胶上应该看得出差别。
另外,按Figure 3,如果NgAgo随机切,在一个guided 24nt区域里应该可以切到相差十
几个nt的产物。在PAGE在样高分辨的胶上是应该看得到。即使不会是清晰的带,多带倾
向现象应该看得出来。可是,作者所有测试的基因都是两条产物带。
Figure 4d, 两个黑箭头指给读者看两条产物带。可是,在这两条带之间还有一条带(
300左右)。这条带和250下边的产物带一样厚,作者确不理了。这条带很难用污染或非
特异来解释,因为,那些PCR产物都是纯化后才做T7E1的,而且每个样品都有。
有些不解的是,Supplementary Figure 10显示,作者用一对引物可得到两条清晰的带
。很好的引物。可是,在正文的实验里,作者却用了另外一对引物,而得到一条模糊的
带和“非特异”带。
avatar
z*4
20
从你提出的质疑来看,你太外行,以你现有的知识无法与你讨论。
作为外行,请你尊重一下生物科研,请尊重一下Nature Biot杂志的编辑,以及审稿的
行业权威。如果你一个外行都能看出这么多问题而文章顺利发表,这些编辑审稿同行都
可以去死了。
你不懂不是你的错,你不懂还要出来说别人错了,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protein
,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韩春雨的论文这么火,我这个外行也忍不住要拜读一下。外行就看图识字,直接奔图版
: 。可没想到,第一张图(Fig. 1a) 就给我一棍。图标说“(a) Electrophoresis of
: GST-NgAgo expressed in E. coli, purified by Sephrose-4B, digested by protein
: kinase K, and treated with the indicated exonucleases.” 这显然是用激酶磷酸
: 化的蛋白了(虽然“digested"这个词怪点)。可图上是“Single Strand (DNA)
: molecular weight marker”。??? 只好到文字里看看。啊,原来是作者粗心,审稿
: 粗心,编辑粗心。
: 第一张图算是连猜带蒙过去了。看第二张图 (Fig. 1b) 吧,更糊涂了。一个quide在,
: 只切质粒的一条链 (OC)。只有两个quide同时在时, 才切质粒的两条链 (LIN)。可作者
: 在摘要里声称一个quide就能切质粒的两条链啊。看来我不仅是外行,而且又笨。算了

avatar
L*t
21
呵呵,小保方和韩的大作都是反复投science未果而投nature(子刊)一发命中,整个过
程一致到不像巧合的程度。
韩的事情先不加评论,小保方投science的审稿人意见后来被人贴到了网上[0],里面基
本上把对这篇文章语焉不详和自相矛盾之处都指出来了,事实证明后来对STAP细胞的怀
疑依然是围绕这些问题点展开最后证明其造假。后来这篇文章为什么会发在Nature上谁
也说不清楚,但是与其相信审稿人集体智商断线,编辑被猪油糊了心无视批评抢发稿的
可能性明显更大。至于韩自称审稿人自行重复部分实验结果这个就更离奇了.
[0]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4/09/10/truly-extraordinary-simply-not-credible-suspiciously-sharp-a-stap-stem-cell-peer-review-report-revealed/

【在 z*******4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你提出的质疑来看,你太外行,以你现有的知识无法与你讨论。
: 作为外行,请你尊重一下生物科研,请尊重一下Nature Biot杂志的编辑,以及审稿的
: 行业权威。如果你一个外行都能看出这么多问题而文章顺利发表,这些编辑审稿同行都
: 可以去死了。
: 你不懂不是你的错,你不懂还要出来说别人错了,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
: protein
: ,

avatar
g*n
22
我没有请你来讨论,别抬高自己。
我对编辑和审稿没有恩怨,不必攻击他们,也不必尊重他们。
在科学上没有权威。

【在 z*******4 的大作中提到】
: 从你提出的质疑来看,你太外行,以你现有的知识无法与你讨论。
: 作为外行,请你尊重一下生物科研,请尊重一下Nature Biot杂志的编辑,以及审稿的
: 行业权威。如果你一个外行都能看出这么多问题而文章顺利发表,这些编辑审稿同行都
: 可以去死了。
: 你不懂不是你的错,你不懂还要出来说别人错了,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
: protein
: ,

avatar
P*R
23

就事论事,假定韩的结果是真实的,应该可以重复。如果无法重复,N+1都证明无
法重复。韩就应该实事求是,撤稿,继续埋头苦干10年。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有请你来讨论,别抬高自己。
: 我对编辑和审稿没有恩怨,不必攻击他们,也不必尊重他们。
: 在科学上没有权威。

avatar
m*a
24
为啥要刚好切掉3个nt?文章中的target site 在stop前面(Figure 5c,
Supplementary Figure 7)
切割后indel导致 reading frame shift,会有1/3的概率表达GFP
EGFP-linker-mRFP 的FRET效率低于0.1,mRFP的存在对GFP荧光影响不大。
而且同时给两种激发光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FRET效应。
从理论上说如果11%的细胞表达GFP,那么实际的编辑效率可能高达33%。
就想CK2015所说,这么高的效率插入将近2.5kb的片段,光靠两边15bp的同源臂简直天
方夜谭。除非阿狗会变魔术。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LZ看的很仔细,我感觉他造都不太会造。
: 像这种正好切掉3个nt的STOP codon的实验,实验设计的时候就不应该决定去做
: GFP-RFP fusion之后FRET,GFP的能量都漏给RFP去了,不过一般GFP channel也能测到
: ,不会100%消失的。但还是那句话,这实验压根就不应该这么设计
: 总之就是水平有限,没发过大文章也搞不清楚大文章发出来之后的后果。他发文章之前
: 可能想着把文章搞出来评评职称、交交差,压根就没有想到发出来之后会被那么多媒体
: 吹到天上去,然后被那么多重复不出来的人揪着不放。现在是骑虎难下了

avatar
m*a
25
仔细看了一下,文章中并没有给出具体knockin效率是多少, 作者用了G418筛选,
所以使用15bp的同源臂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重组概率也是有可能筛到stable cell line。
不用长一点同源臂不合常理,为什么这么搞,得去问韩春雨。

15

【在 C****5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仔细的去看了一下FIGURE5A,文章中敲入一个几K的序列进去,两端的同源臂只有15
: 个nt。即使NGAGo能够100%的切开基因组,这KI的效率也几乎为0吧。根本就不会去这样
: 设计。
: 做过KI的大概都对要多长的同源臂有一个认识。
: 还有FIGURE5c, 正如楼上说的, 文章中要精确的切掉TAG这三个碱基, HAN设计的
: gDNA 居然在这三个碱基前面。
: 按照正常的逻辑,肯定是会选择包含着三个碱基的gDNA.
: 理论上,这么低的概率的事情, 根本不会用来做ASSAY. 但是惊人的,效率高达11.7%

avatar
g*n
26
如果切掉的不是3个,后面的编码就变了,就不是eGFP了。那个stop codon (正文里是
TGA,Supplementary Figure 7里是TAG)不在靶区,这个设计的问题就更大了。要想破
坏它,就只能移位,后面的编码就必定乱。无论如何,用这个方法来破坏stop,又要使
eGFP in frame就是天方夜谭。
你怎么知道“EGFP-linker-mRFP 的FRET效率低于0.1”?这个取决于linker的大小和性
质。作者并没有讨论这个。无论如何,这个形象存在,实验上就不可不考虑。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要刚好切掉3个nt?文章中的target site 在stop前面(Figure 5c,
: Supplementary Figure 7)
: 切割后indel导致 reading frame shift,会有1/3的概率表达GFP
: EGFP-linker-mRFP 的FRET效率低于0.1,mRFP的存在对GFP荧光影响不大。
: 而且同时给两种激发光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FRET效应。
: 从理论上说如果11%的细胞表达GFP,那么实际的编辑效率可能高达33%。
: 就想CK2015所说,这么高的效率插入将近2.5kb的片段,光靠两边15bp的同源臂简直天
: 方夜谭。除非阿狗会变魔术。

avatar
m*a
27
你能注意到正文里的STOP codon和supplemental 里的不一样说明你眼神不错。
但是RFP和GFP之间相差了100bp,你仔细再多数几遍。100=33X3+1, 正确的移码突变应
该在stop前切除 1, 4, 7, 10.....个bp。
EGFP和mRFP之间FRET效率多少你自己去查文献,关键不在这里,Acceptor 通道直接用
激光激发了,还需要用 Donor 提供能量么? 况且这个方法又不是韩春雨发明的,
surrogate reporters早在TALEN、ZFN时代就已经有人用了。
http://nature.com/nmeth/journal/v8/n11/full/nmeth.1733.html
https://tools.thermofisher.com/content/sfs/posters/Use-of-surrogate-reporter
-vectors-to-enrich-for-CRISPR-and-TALEN-modified-cells.pdf
http://pnabio.com/products/Reporter.htm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切掉的不是3个,后面的编码就变了,就不是eGFP了。那个stop codon (正文里是
: TGA,Supplementary Figure 7里是TAG)不在靶区,这个设计的问题就更大了。要想破
: 坏它,就只能移位,后面的编码就必定乱。无论如何,用这个方法来破坏stop,又要使
: eGFP in frame就是天方夜谭。
: 你怎么知道“EGFP-linker-mRFP 的FRET效率低于0.1”?这个取决于linker的大小和性
: 质。作者并没有讨论这个。无论如何,这个形象存在,实验上就不可不考虑。

avatar
P*R
28
韩现在做缩头乌龟。

line。

【在 m****a 的大作中提到】
: 仔细看了一下,文章中并没有给出具体knockin效率是多少, 作者用了G418筛选,
: 所以使用15bp的同源臂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重组概率也是有可能筛到stable cell line。
: 不用长一点同源臂不合常理,为什么这么搞,得去问韩春雨。
:
: 15

avatar
P*R
29
关于电泳条带的拖尾问题
方先生:
您好!
我是您的超级粉丝,从“基因皇后”事件就开始关注新语丝,一直到现在,
只要打开浏览器,肯定要到新语丝上看一看。
看了7月20号关于韩春雨的文章,不谈其它,我只就电泳条带的拖尾现象谈
一下我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电泳条带拖尾状况正如方先生所说,边缘拖后,中间超前。我
原先也是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正是这样的认识,差点冤枉了一个研究生。有
一年研究生预答辩时,我看到同组老师的一个研究生ppt中一张蛋白电泳图非常
特别,蛋白条带中间拖后,边缘超前。我就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学生说他
也不知道为什么,跑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的。maker也是这样。我非常怀疑,但
是保险起见,我没有再争论下去,而是会后自己查了一下,终于发现了原因。他
的蛋白电泳分析的是超低分子量蛋白,用的是Tricine-SDS-PAGE,在这种条件下,
加上电泳仪电压不均衡等其它原因,小分子量蛋白的确会出现边缘超前,中间拖
后的结果。请看网上的一些图片:
http://www.chem17.com/offer_sale/detail/11291438.html
http://www.real-times.com.cn/pic/130912402268636323.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Uy9-b3L0lqS3AQpCra1C8Q==/1689412810218312912.jpg
http://img.diytrade.com/cdimg/1039467/10995309/0/1257489100.jpg
http://muchong.com/html/201301/5442275.html
以上所述,仅就蛋白电泳而言。至于韩春雨文中近500bp大小的DNA电泳条带
不正常的拖尾现象,我暂时没有见到。
此信目的是让您的质疑更加准确无误,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XYS20160729)
avatar
w*g
30
楼上把sds Page上的western结果用来说明DNA Page,似乎是苹果比梨。
avatar
P*R
31
他说蛋白胶可以出现这种现象,但是DNA胶以他多年经验,应该看不到这种现象。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把sds Page上的western结果用来说明DNA Page,似乎是苹果比梨。
avatar
P*R
32
Ago加上tag不是不可能工作的吗?
avatar
P*R
33
反复研究。
avatar
q*d
34
卧槽,每个给方舟子写信的,
开头都是一堆肉麻,结尾又是一堆马屁,
看多了有想吐的感觉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关于电泳条带的拖尾问题
: 方先生:
: 您好!
: 我是您的超级粉丝,从“基因皇后”事件就开始关注新语丝,一直到现在,
: 只要打开浏览器,肯定要到新语丝上看一看。
: 看了7月20号关于韩春雨的文章,不谈其它,我只就电泳条带的拖尾现象谈
: 一下我的认识。
: 一般情况下,电泳条带拖尾状况正如方先生所说,边缘拖后,中间超前。我
: 原先也是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正是这样的认识,差点冤枉了一个研究生。有
: 一年研究生预答辩时,我看到同组老师的一个研究生ppt中一张蛋白电泳图非常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