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郑树森那篇原来是造假
avatar
郑树森那篇原来是造假# Biology - 生物学
C*X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yActivity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MyActivity
标 题: 【家乡的味道】吃浙江之三:天台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7 19:35:46 2017, 美东)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家乡的味道】吃浙江之三:天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7 19:29:21 2017, 美东)
2013年那个一连十几天气温飙超40度的破纪录酷暑,我带着中暑的娃顽强地上山入海,
吃了一圈杭州、宁波、台州、天台和仙居。回来后雄心勃勃要整个吃浙江系列,结果只
整了宁波和杭州两地就无疾而终了。这次在活动奖金的召唤下重新翻出当年的照片,印
象却有点模糊了,还请天台的朋友多多指正。
我们从拥有戚继光纪念馆的台州出发往西北开,途径栽满桔树(黄岩蜜桔)和杨梅树(
东魁杨梅)的临海、涌泉,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以隋代古刹国清寺和石梁瀑布闻名的天台
——当年《少林寺》里的李连杰就是逃到国清寺被觉远师父收留,随后又在石梁瀑布下
和师兄们用尖底木桶挑水,并邂逅牧羊女白无瑕的狗——是叫阿黑吗?
午饭时,我先吃到令我魂牵梦萦的笋干,当地人叫笋茄,上海人叫水笋——因是过年时
买来浸在水里、吃多少做多少的。
我从没在冬天以外的季节里吃到过这种笋,异常惊喜,自此每顿必点:
旅途中常见零卖:
当地朋友说还是礼盒装的保证质量:
此笋粗大却通体幼嫩,没有一点咬不动的竹竿渣渣;又因粗大而极富竹笋之鲜美。天台
是山区,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连200公里以内的杭州都没得卖,甚至都没听说过(只有
浸在水里卖的水笋),真是养在深山人未识。
再来一道野生小鱼,说是石梁瀑布下的泉水里捞来的:
对比一下我们捞到的……
还有一碗当地最好的面脑面,说是招待贵客用的:
面里有雪菜、蛋花、肉丝、笋丝、胡萝卜丝……猜想是以前贫穷时期、平民百姓倾其所
有招待客人的最好的面,沿袭为本地招牌。论味道其实不如上面或下面几道菜。
第二天上山路上又见到一些山货:
这么大的灵芝。
各类笋干、笋丝是江浙沪一带的美味,炒菜煲汤炖肉时放一点吊鲜味。这些农家自制的
笋干笋丝小而便宜,出了山买不到。
杨梅烧酒。看得我顿生亲切,我的不喝酒的爸爸每天却要吃一颗烧酒杨梅,说是预防拉肚
子……
乌药、黄精、铁皮枫斗说是山里的名贵药材。有一种好像用炉子煮得黑黑的现卖现吃:
不记得这是乌药还是黄精了,有人知道吗?前一种貌似更可能哦。
最后带各位吃一顿农家饭——这是天台山脚下规模最大的一家,一二楼吃饭,三楼店主
自住:
饭店对面还有农事体验区,城里来的客人和学生可以自己种菜、伺候庄稼:
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直接开吃——
附系列吃帖:
2013吃浙江(一):宁波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509365.html
2013吃浙江(二):杭州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545203.html
2013吃上海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501101.html
avatar
d*e
2
实在没有,露天的也行,主要是怕太晒了^_^ 突然好想去游泳
avatar
n*3
3
近日,因担忧一项中国学者的研究涉及到用死刑犯的器官进行移植手术,国际期刊
《Liver international》决定撤回这篇于2016年9月在线发表的论文。做出决定之前,
期刊曾要求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在2017年2月3日前提供证明器官来源的资料,但没有得到
回应。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器官移植专家郑树森,以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严盛。澎湃新闻通过邮件联系郑树森和严盛,截至发稿前,未
得到回复。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卫
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与其他中国代表员一起,刚在梵蒂冈胜利地参加完2月7日-8日的“反
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出了中国声音,介绍了中国移植事业的
进步,首次参与了世界移植管理规定的制定。现仍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访问的他接受了
澎湃新闻的电话采访。他表示,中国器官捐献移植委员会支持杂志社撤回这篇论文的决
定,因为这篇文章报道的数据是失实的。
黄洁夫强调:“我们每一个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自己国家的荣誉,绝不能为了发表一篇科学数据造假的文章,去损害国家移植事业的
国际声誉。”
黄洁夫透露,在梵蒂冈此次展开的“反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上,中国在器官移植
改革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75名参会的国际专家在听完我们实事求是报告国家COTRS体系(中国人体器官
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数据后,除了有一人怀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诋毁我国以外
,其他所有参会代表都表态支持我们。这支持是来源于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国家
近年来的移植改革进步的事实。”黄洁夫说。
让郑树森团队的论文陷入争议的是论文的研究对象——564个(实际有效563个)在
浙一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案例,时间跨度为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恰好在中国
正式宣布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径来源器官之前,仍处于改革试点期。
在论文中,研究团队写道:“所有器官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获得,没有使用来自
死刑犯的器官。”但这些陈述没有为它免于伦理的争议。
2017年1月30日,《Liver international》在线刊登了一篇名为《以涉及死刑犯器
官的数据为基础的论文不应该被发表》的评论来信,质疑了该论文没有使用死刑犯器官
的声明。
黄洁夫对澎湃新闻表示,质疑信中指出的一些问题是事实,“2011年-2014年我们
公民捐献的肝脏器官是1910例,浙一医院是166例,文章中说进行了564例,那肯定是不
对的。”
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在2011年把器官买卖和非
自愿摘取器官纳入刑法调整范围。2015年1月1日,中国正式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径来源
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必须严格依法执行。
黄洁夫说他已经与郑树森院士通了电话,肯定了浙江医大一院在国家移植事业上的
贡献,但他不能为发表论文造假。郑院士表示,数据是下级医生统计,他并不知情,他
将严格处理此事。
(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是我国器官捐献与移
植工作体系的核心关键系统。COTRS于2011年上线试运,2013年8月,国家卫计委颁布《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COTRS强制性国家系统的地位。
COTRS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家卫生计生委、31家省级卫生监管部门,202个移植中心,169
家OPO的器官分配网络;COTRS平均每天自动分配30个器官,每年拯救近万名患者的生命
。)
avatar
s*s
4
fitness center
avatar
x*o
5
“2011年-2014年我们公民捐献的肝脏器官是1910例,浙一医院是166例,文章中说进行
了564例,那肯定是不对的。”
我也审过另一篇某国内外科大牛院士为通讯作者的文章,真它妈全是胡编啊,果断拒稿
avatar
d*e
6
哪家?
avatar
w*2
7
也不一定这么简单。黄部长的招可能是用小罪换大罪,既然科学杂志登了,国际影响太
大,那就说是假的。不管如何,郑院士完了。
avatar
M*t
8
LA fitness办个卡嘛。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实在没有,露天的也行,主要是怕太晒了^_^ 突然好想去游泳
avatar
W*D
9
老郑完蛋个屁啊 ,夫妻双院士, 一篇文章对他来说, 有个毛用 。他早已是2016感动
中国候选人。你老可真幼稚!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一定这么简单。黄部长的招可能是用小罪换大罪,既然科学杂志登了,国际影响太
: 大,那就说是假的。不管如何,郑院士完了。

avatar
d*e
10
它里面有游泳池?多大?
avatar
r*6
11
还感动中国啊 感动死人吧 呵呵 中国大陆真是无奇不有
avatar
M*t
12
二十五丫的。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它里面有游泳池?多大?
avatar
o*a
13
李兰娟的所谓人工肝,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说能够减少80%的死亡率。
屁。
李兰娟把国外的肝脏辅助系统,改个名,说成“人工肝”。 然后说有80%的有效率。
事实上, 人工肝脏辅助系统在国外多年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中不能延长
病人的成活时间。不知道减少80%的死亡率是怎么来的。 还一等奖呢。
avatar
d*e
14
那是多大
avatar
n*3
15
近日,因担忧一项中国学者的研究涉及到用死刑犯的器官进行移植手术,国际期刊
《Liver international》决定撤回这篇于2016年9月在线发表的论文。做出决定之前,
期刊曾要求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在2017年2月3日前提供证明器官来源的资料,但没有得到
回应。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器官移植专家郑树森,以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严盛。澎湃新闻通过邮件联系郑树森和严盛,截至发稿前,未
得到回复。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卫
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与其他中国代表员一起,刚在梵蒂冈胜利地参加完2月7日-8日的“反
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出了中国声音,介绍了中国移植事业的
进步,首次参与了世界移植管理规定的制定。现仍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访问的他接受了
澎湃新闻的电话采访。他表示,中国器官捐献移植委员会支持杂志社撤回这篇论文的决
定,因为这篇文章报道的数据是失实的。
黄洁夫强调:“我们每一个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自己国家的荣誉,绝不能为了发表一篇科学数据造假的文章,去损害国家移植事业的
国际声誉。”
黄洁夫透露,在梵蒂冈此次展开的“反对器官贩卖全球峰会”上,中国在器官移植
改革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75名参会的国际专家在听完我们实事求是报告国家COTRS体系(中国人体器官
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数据后,除了有一人怀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诋毁我国以外
,其他所有参会代表都表态支持我们。这支持是来源于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国家
近年来的移植改革进步的事实。”黄洁夫说。
让郑树森团队的论文陷入争议的是论文的研究对象——564个(实际有效563个)在
浙一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的案例,时间跨度为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恰好在中国
正式宣布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径来源器官之前,仍处于改革试点期。
在论文中,研究团队写道:“所有器官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者获得,没有使用来自
死刑犯的器官。”但这些陈述没有为它免于伦理的争议。
2017年1月30日,《Liver international》在线刊登了一篇名为《以涉及死刑犯器
官的数据为基础的论文不应该被发表》的评论来信,质疑了该论文没有使用死刑犯器官
的声明。
黄洁夫对澎湃新闻表示,质疑信中指出的一些问题是事实,“2011年-2014年我们
公民捐献的肝脏器官是1910例,浙一医院是166例,文章中说进行了564例,那肯定是不
对的。”
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并在2011年把器官买卖和非
自愿摘取器官纳入刑法调整范围。2015年1月1日,中国正式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径来源
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必须严格依法执行。
黄洁夫说他已经与郑树森院士通了电话,肯定了浙江医大一院在国家移植事业上的
贡献,但他不能为发表论文造假。郑院士表示,数据是下级医生统计,他并不知情,他
将严格处理此事。
(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是我国器官捐献与移
植工作体系的核心关键系统。COTRS于2011年上线试运,2013年8月,国家卫计委颁布《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COTRS强制性国家系统的地位。
COTRS已经建立了覆盖国家卫生计生委、31家省级卫生监管部门,202个移植中心,169
家OPO的器官分配网络;COTRS平均每天自动分配30个器官,每年拯救近万名患者的生命
。)
avatar
x*o
16
“2011年-2014年我们公民捐献的肝脏器官是1910例,浙一医院是166例,文章中说进行
了564例,那肯定是不对的。”
我也审过另一篇某国内外科大牛院士为通讯作者的文章,真它妈全是胡编啊,果断拒稿
avatar
w*2
17
也不一定这么简单。黄部长的招可能是用小罪换大罪,既然科学杂志登了,国际影响太
大,那就说是假的。不管如何,郑院士完了。
avatar
W*D
18
老郑完蛋个屁啊 ,夫妻双院士, 一篇文章对他来说, 有个毛用 。他早已是2016感动
中国候选人。你老可真幼稚!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一定这么简单。黄部长的招可能是用小罪换大罪,既然科学杂志登了,国际影响太
: 大,那就说是假的。不管如何,郑院士完了。

avatar
r*6
19
还感动中国啊 感动死人吧 呵呵 中国大陆真是无奇不有
avatar
o*a
20
李兰娟的所谓人工肝,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说能够减少80%的死亡率。
屁。
李兰娟把国外的肝脏辅助系统,改个名,说成“人工肝”。 然后说有80%的有效率。
事实上, 人工肝脏辅助系统在国外多年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实验中不能延长
病人的成活时间。不知道减少80%的死亡率是怎么来的。 还一等奖呢。
avatar
o*a
21
re
avatar
z*x
22
同意。中国,刑不上院士。
不过,郑的事情没跟踪。另外有两个女院士水平也很不上道。
西电的郑晓静(?)力学。遭国外大量撤稿,确在今年国内力学大学上那成果大奖。
上海大学的女院士前几天使用假审稿人被撤稿。她是共同通讯作者。
目前是副校长。

【在 W*******D 的大作中提到】
: 老郑完蛋个屁啊 ,夫妻双院士, 一篇文章对他来说, 有个毛用 。他早已是2016感动
: 中国候选人。你老可真幼稚!

avatar
z*x
23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是不端的大本营。比别的学校严重许多。我知道的6,7的。所以,沈
啸敢来一手,是受这些人的启发?
avatar
s*k
24
医生做的paper都是不能看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