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院士候选人包刚到底有没有学术诚信问题zz (转载)
avatar
院士候选人包刚到底有没有学术诚信问题zz (转载)# Faculty - 发考题
m*p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JU 讨论区 】
发信人: fullmath (风之子), 信区: ZJU
标 题: 院士候选人包刚到底有没有学术诚信问题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8 14:11:03 2017, 美东)
作者:Mengan Sun
前两三个月,计算数学学者谢干权实名举报包刚学术剽窃,之后新语丝又出现了Yequan
指控包刚的学术诚信。这些指控,说服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委,在今年八月对包刚投
了反对票,使他在二等奖的最后一轮“功亏一篑”。
这段时间,包刚和他的支持者到处鸣冤叫屈。那么,这位院士候选人到底有没有学术诚
信问题呢?带着这一疑问,我又看了看他的院士公示材料(就是所谓的三千字),只看
前面一千字,就可以轻松地找到答案。
1. 杜撰充分肯定
公示材料一开始,就有:“取得的成果得到包括… 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Engquist … 等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引用。”
由于这三千字再也没有提这位院士院士的名字,也没有提供参看什么附件之类的,让人
对这个“充分肯定”存疑。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很容易找到所有Engquist引用包刚的
文章,仅下面这篇:
B Engquist, C Frederick, Q Huynh, H Zhou, Seafloor identification in sonar
imagery via simulations of Helmholtz equations and discrete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Vol 338, 2017, Pages 477–492
注意此文只有一处引用包的文章(见附件, 3-5是包的文章):
For simplicity, we impose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 This
is a common strategy in scattering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micro-
optics, where periodic structures are called direction gratings [3-5,10].&
nbsp;
这是Engquist所有文章中引用过包刚工作的地方。可是,怎么也看不出“充分肯定”啊
!这是最普通的引用,属于闲扯型的,和“充分肯定”有任何关系吗?
2. 杜撰多项后续研究
三千字1/3处:“包刚等提出了拟微分算子的计算方法,… 该成果引发了多项后续研究
。” 那么这篇文章(即Bao & Symes, SIAM J. Sci Comput., 1996), 到底“引发了
”多少后续研究呢?
此文SCI他引12篇,20多年来平均每年被他引0.5次。仔细读了这12篇文章,除了有三五
篇文章正面评价包文以外,(比如 Candes说包文给了一个有效的实例,Demanet说球谐
函数被用于计算拟微分算子),其他多是混在几个文献里面,一带而过的应景式的引用。
特别地:这12篇文章没有一篇文章是“后续研究”!那么,“该成果引发了多项后续研
究”又是从何谈起呢?

3. 多产而没有原创
三千字一开始就列出,包刚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15篇,SCI他引1025次。就是说平均每
篇引用低于9,这在国际应用数学界同行里属于非常非常低的。
在他所列的10篇代表作里面,SCI他引总数是127次,比其他应用数学院士候选人一篇文
章的引用还要少。他的首篇代表作发表于1996年, 20多年才有6个他引!
我们不片面谈引用,但是绝对低也是说明问题的。试想,一个院士候选人,把自己最重
要的十篇工作列出来,总共只有127个他引,有的文章只有1次(发表5年),4次(发表
近20年),6次(发表超过20年);还不如很多纯数学的候选人,多么不堪啊!
另外,包刚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申报材料里面列出的8篇代表作,总引用是73
,远低于被网民嘲笑的那个透明计算得奖者。幸亏他没有拿到,否则学术界又多了一个
笑料。
这只能说,包刚属于多产(人手多、资源多)但没有原创力的学者!没有原创的工作,
当然引用会很低。
综上所述,包刚的学术诚信和学术水平都有非常严重的问题!
avatar
t*r
2
这文章也太扯了...随便看看包钢的google scholer profile就知道他没那么不堪啊。。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fftUmC8AAAAJ&hl=en
还有,这个谢干权的主页看起来实在太民科了阿。。。

Yequan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JU 讨论区 】
: 发信人: fullmath (风之子), 信区: ZJU
: 标 题: 院士候选人包刚到底有没有学术诚信问题zz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18 14:11:03 2017, 美东)
: 作者:Mengan Sun
: 前两三个月,计算数学学者谢干权实名举报包刚学术剽窃,之后新语丝又出现了Yequan
: 指控包刚的学术诚信。这些指控,说服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委,在今年八月对包刚投
: 了反对票,使他在二等奖的最后一轮“功亏一篑”。
: 这段时间,包刚和他的支持者到处鸣冤叫屈。那么,这位院士候选人到底有没有学术诚
: 信问题呢?带着这一疑问,我又看了看他的院士公示材料(就是所谓的三千字),只看

avatar
j*l
3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看了谢的主页都是一样的感觉吧,还什么大神,天朝真是群X乱舞啊
[在 tamuer (hoho) 的大作中提到:]
:这文章也太扯了...随便看看包钢的google scholer profile就知道他没那么不堪啊。。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fftUmC8AAAAJ&hl=en
:还有,这个谢干权的主页看起来实在太民科了阿。。。
:Yequan
avatar
w*y
4
无非是有人为了抹黑他凑的东西,骗骗外行。搞笑的是还拉出谢这个民科出来凑数,额
。。。

。。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文章也太扯了...随便看看包钢的google scholer profile就知道他没那么不堪啊。。
: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fftUmC8AAAAJ&hl=en
: 还有,这个谢干权的主页看起来实在太民科了阿。。。
:
: Yequan

avatar
t*r
5
这哥们还是发过好些正经文章的,不知道为何突然堕入民科。。。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无非是有人为了抹黑他凑的东西,骗骗外行。搞笑的是还拉出谢这个民科出来凑数,额
: 。。。
:
: 。。

avatar
Z*g
6
可能很多都是自引,SCI他引少

。。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文章也太扯了...随便看看包钢的google scholer profile就知道他没那么不堪啊。。
: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fftUmC8AAAAJ&hl=en
: 还有,这个谢干权的主页看起来实在太民科了阿。。。
:
: Yequan

avatar
Z*g
7
捏造Malomed那个你怎么看

【在 w*******y 的大作中提到】
: 无非是有人为了抹黑他凑的东西,骗骗外行。搞笑的是还拉出谢这个民科出来凑数,额
: 。。。
:
: 。。

avatar
m*p
8
◇◇新语丝(www.xys.org)(xys10.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院士候选人包刚捏造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作者:Yequan
近日,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谢干权举报包刚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散
射与反散射问题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存在学术剽窃。笔者只找到包刚的项目
简介(见附件pdf),其中介绍了他在三个方面的贡献。其中第三部分,包刚写
道:“在纳米光学的研究中,…… 提出了高效自洽算法,被著名物理学家
Malomed高度评价。”
这是包刚的项目简介中,唯一一处提及被国际学者高度评价。笔者知道以色
列特拉维夫大学Boris Malomed教授,是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动力学、冷原子物
理等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
https://www.eng.tau.ac.il/~malomed/
但是笔者从未听说Malomed提及过包刚。于是发email给Malomed教授询问。
很快Malomed回信说,他压根不认识包刚,也没有评价过他的工作。Malomed教授
还告诉我,他认识另一位姓包的数学家,就是在ICM上做过45分钟报告,和包刚
同样做计算数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包维柱。
-----------------------
Dear Yequan,
I have not heard anything about this story before. I cannot read
how Gang Bao referred to me, because (unfortunately) I am not able
to read Chinese. I can only tell you that I never evaluated any work
by Gang Bao, I don't not know who this person is, and I have never
seen any of his works (as far as I remember it). I know another person
with family name Bao, Weizhu Bao from Singapore , but this should be
a different researcher, I guess.
Best regards,
Boris Malomed
------------------------
那么是否可能还有另外同名的物理学家呢。笔者搜索了美国数学会
MathSciNet的citation,只有一位学者姓Malomed,就是上面提到的Boris
Malomed教授。为了更加确信,笔者又发email给Malomed教授,问他是否认识其
他和他同名的物理学家。Malomed教授的回信完全否认了这一可能。并重申他完
全不了解包刚的工作,也从没有引用或评价过他的工作。
-----------------
Dear Yequan,
> The plain translation of what Gang Bao wrote is that
>
> "My work in Nano-optics, such as developing an efficient
> self-consistent algorithm ... , was highly praised by the famous
> physicist Malomed."
- I really have no idea what he was meaning here. I never "praised" his
works, as I was not aware of them. I have now briefly checked that he is
a coauthor of several papers on nanosensors, that were cited many times.
I have never worked in the field of sensors, therefore I did not know
anything about those papers by Gang Bao, and (as far as I can recollect
it) I have never cited them
> Do you happen to know any other famous physicist with family name
> "Malomed", working in nano-optics or related fields.
- I am absolutely sure that no other author with the same family name
as mine exists.
Best regards,
Boris
----------------------------------
笔者还是心存疑惑,如此杜撰国际学者评价,包刚胆子也恁大了点。在朋友
帮助下,笔者找到包刚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在浙大的公示材料(百度绝对搜不
到)。
http://rd.zju.edu.cn/djbg/kindupload/attached/file/20170105/20170105093027_43998.docx
其中包刚写道:
B. Malomed在德国《数学文摘》称“...,this semiclassical description
is far too difficult for systematic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
method is eventually developed ...to demonstrate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examples.”。
翻译过来就是:
“……这个半经典的描述对系统数值模拟太过困难……这个方法最后被发
展……用来演示实践中的重要例子。”
这个review的全文可见
https://zbmath.org/?q=an:06190519
笔者好歹也混学术圈,这个评论从头至尾只是在陈述文章的结果,连正面评
价都算不上,更不要说“高度评价”了。细读包刚公示材料中罗列的同行评价,
都是类似的事实陈述,没有一句是正面评价。
笔者也看到了其中的玄机,在浙大的公示材料中,包刚不提“高度评价”,
而只用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非公示材料中。
Malomed教授给《数学文摘》写了近600篇review,他不是每个都记得也很正
常。笔者把这个review发给Malomed教授,他的回复也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Malomed教授说,他只是按照《数学文摘》的要求,总结了文章的主要结论。既
不对文章的正确性负责,也不评论其重要性。Malomed教授最后还写道,“说我
的review认可包刚文章的影响力,这纯属凭空捏造。”
--------------------------------------------------
Dear Yequan,
First, I absolutely do not remember this review. Second, this is a pure
formality: it was a review of an already published paper. The review
briefly recapitulated claims made in the paper. By definition,
in this case the reviewer does not check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aper,
nor evaluates its significance. Zeitschrift fuer Math,
which publishes these reviews, asks the reviewers only to summarize
claims of the paper in a form appropriate for broad readership.
The statement that I "endorsed" the impact of that paper by my review is
absolutely unsubstantiated.
Best regards,
Boris
--------------------------------------------------
至此,包刚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申报书中捏造国际同行高度评价,确凿无疑。
由于笔者没有包刚项目的详细申报书,暂无法对其他部分进行核实。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涉嫌剽窃,捏造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没有任何国际同行正
面评价的科研项目竟然能顺利通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评。
(XYS20170904)
◇◇新语丝(www.xys.org)(xys10.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avatar
s*e
9
我觉得这个挺没有意义的。国内的很多人才计划,都需要谈到国际大牛给自己的工作的
高度评价。但是哪里有这么多大牛的评价?谁会在发表的文章里面,直白的说xx的工作
多么牛逼?我博后老板是NAS member,我也没有看到领域里的人,在发表的文章里面,
直白的说我老板的的工作多么的好。
我觉得根本,就是国内的这些规定都很扯淡。最后,大家都不能不应景。其实工作好不
好,看看每个人发的文章;想知道领域专家的评价,就直接和那些人联系,不就得了。
非搞这些形式主义。


◇◇

【在 m****p 的大作中提到】
: ◇◇新语丝(www.xys.org)(xys10.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 院士候选人包刚捏造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 作者:Yequan
: 近日,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谢干权举报包刚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散
: 射与反散射问题的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存在学术剽窃。笔者只找到包刚的项目
: 简介(见附件pdf),其中介绍了他在三个方面的贡献。其中第三部分,包刚写
: 道:“在纳米光学的研究中,…… 提出了高效自洽算法,被著名物理学家
: Malomed高度评价。”
: 这是包刚的项目简介中,唯一一处提及被国际学者高度评价。笔者知道以色
: 列特拉维夫大学Boris Malomed教授,是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动力学、冷原子物

avatar
g*i
10
没有不是错,但捏造就不对了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个挺没有意义的。国内的很多人才计划,都需要谈到国际大牛给自己的工作的
: 高度评价。但是哪里有这么多大牛的评价?谁会在发表的文章里面,直白的说xx的工作
: 多么牛逼?我博后老板是NAS member,我也没有看到领域里的人,在发表的文章里面,
: 直白的说我老板的的工作多么的好。
: 我觉得根本,就是国内的这些规定都很扯淡。最后,大家都不能不应景。其实工作好不
: 好,看看每个人发的文章;想知道领域专家的评价,就直接和那些人联系,不就得了。
: 非搞这些形式主义。
: ,
:
: ◇◇

avatar
p*g
11
人家有专门推荐的职业渠道,这个推荐肯定要有的,在美国非常重要,没有这个,你早
被饿死了
谁推荐自己,谁力挺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不是靠自己嘴巴说的。
有专门的正规格式的推荐途径。

我博后老板是NAS member,我也没有看到领域里的人,在发表的文章里面,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个挺没有意义的。国内的很多人才计划,都需要谈到国际大牛给自己的工作的
: 高度评价。但是哪里有这么多大牛的评价?谁会在发表的文章里面,直白的说xx的工作
: 多么牛逼?我博后老板是NAS member,我也没有看到领域里的人,在发表的文章里面,
: 直白的说我老板的的工作多么的好。
: 我觉得根本,就是国内的这些规定都很扯淡。最后,大家都不能不应景。其实工作好不
: 好,看看每个人发的文章;想知道领域专家的评价,就直接和那些人联系,不就得了。
: 非搞这些形式主义。
: ,
:
: ◇◇

avatar
s*e
12
国内有一个另外受不了的就是,告状简直是个风气或者文化。
avatar
Z*g
13
包庇纵容腐败分子,也是犯罪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有一个另外受不了的就是,告状简直是个风气或者文化。
avatar
x*u
14
◇◇新语丝(www.xys.org)(xys10.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作者:海晏河清

近来网络上流传不少有关院士候选人包刚涉嫌学术剽窃和有违学术道德的文章。包能够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初评(听说已在第二轮投票中被否决)和进入院士选举第二
轮,着实让人惊讶。本着科学的精神,我也来做一番调查。

1. 包刚申报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工作涉嫌剽窃谢干权的工作

证据:国际电磁科学院院士谢干权实名举报包刚学术剽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678e800102x0m3.html

以上只是举报信的一部分,我看到的完整举报信共9页1万多字,再加上30页的附件。语
气之强硬,看得出老爷子是出离愤怒了。网络上关于谢干权的介绍不多,但其实他在计
算数学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1943年生于湖南长沙,1966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
1981年出国留学前在湖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早在70年代,他就独立于国外学者,用
几何方法构造了20节点高精度单元,在国内最早实现三维有限元计算,为国内15座大型
水电站和煤矿的设计建造计算了弹塑性结构应力,为国家节省数千万元。相关成果曾获
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考虑到当时用的都是速度极低,容量很小的国产计算机,他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尤其难能可贵。1984年谢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陈永民获得
博士学位后,到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成为阿贝尔数学奖获得者,数学大师拉克斯的博
士后,1986年回国。1988年1月1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谢在波动方程系数反问题上
的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杂志《纯粹与应用数学通讯》。以上介绍来自于
冯康院士给谢写的推荐信和光明日报的报道,冯院士与拉克斯教授对谢都有极高的评价。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Sergey I. Kabanikhin在2012年出版的专著《反问题与病态问题
》(Inverse and Ill-Posed Problems)中一共引用了400多篇文献。其中引用了谢干
权的两篇论文,而压根没有引用任何包刚的论文。自称反问题国际领军人物的包刚是否
会觉得尴尬。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谢的轶事。当年水利部门在设计某大坝时遇到一个计算难题,
在全国找不到人能解决。水利部向冯康院士咨询,冯院士推荐说,湖南有个小青年谢干
权,他应该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果不其然,谢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计算
数据与实验数据相差无几。因为此事,谢还受到毛主席的召见。巧得很,谢有一个手是
六指,主席马上想到当年他同学有个孩子是六指,而且聪明过人。于是主席问起了谢的
父亲,果不其然,谢的父亲就是主席同学。主席问谢需要什么,谢回答:就想好好的做
科学研究。

2. 包刚自然科学奖和院士申报书中捏造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证据:
院士候选人包刚到底有没有学术诚信问题(作者:Mengan Su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678e800102xcsa.html

包刚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书捏造国际同行高度评价(作者:Yequ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678e800102x5hy.html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Boris Malomed为德国数学文摘杂志撰写的只是用来方便读者了
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梗概,都能被包刚用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申报书中作为国际同行的
高度评价。自认“光学和Maxwell方程组这一重要应用领域的国际学科带头人”(网上
关于包的介绍,几乎都有这么一句)的包刚在申报书的项目简介中写道:“在纳米光学
研究中,……提出了高效自洽算法,被著名物理学家Malomed高度评价。”而冷冰冰的
事实却是,光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Malomed教授(曾担任物理学顶尖期刊《物理评论
快报》副主编,Google Scholar引用3万多次)压根没听说过包刚,也没阅读或引用过
他的工作。多么讽刺啊。

在Engquist和周好民等在2017年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了包刚的3篇文章,完全是可有可
无的闲扯型引用,却被包刚在院士申报书中称为是“充分肯定”。值得一提的是,周好
民从2015年起担任浙大数学学院引进的“海鸥计划”客座教授,每年都会访问包刚。

包刚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书中列出的8篇代表性论文总引用73次。包刚院士申报书中
10篇代表作SCI他引127次。如果没有上面这些杜撰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包
刚是否能够通过初评?

试问,经常担任各种基金和人才计划评委的包刚,这究竟是“傻傻分不清”的业务水平
问题,还是学术诚信问题。相信每位读者都不难给出自己的判断。

借用大大在19大报告中的关键词,学术界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需要每个科技工作
者以身作则的来加以维护。仅凭学术诚信缺失这一条,包刚就不配成为院士候选人。包
刚为何能成为院士候选人
avatar
n*a
15
这实在太丢人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