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歌精选》 出版 zz
avatar
《四海为诗:旅美华人离散诗歌精选》 出版 zz#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l*l
1
序《四海为诗》
乐黛云
世界性的移民潮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重大全球性现象。移民潮带来的是全球文化的
大迁移、大交汇、大融合,而作为这一伟大运动最前沿的精神现象之一就是离散文学的
产生与兴旺发达。在离散文学的巨流中,最能反映文化冲突、文化认同、身份危机以及
最前沿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体验的又是诗歌。所谓离散文学在族裔文化与所在地区文化的
种种矛盾冲突中产生,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跨文化生存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阅历,而诗
歌又往往是其中最随意、最精炼、最集中突出的部分。
这部《四海为诗》由原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毕业生、现任教于美国新泽
西学院的米佳燕(米家路)用数年功夫编选,是近年来第一部流散海外的华人诗歌的总
集,包括23位诗人的500余页诗歌。正如主编者米家路所说,这些诗灌注着海外飘零者
诗意的胸怀,而悠远的祖国文化和犀利独特的汉语之光正是他们存在的家园。过去,境
外华人的诗歌也不在少数,但从此次新的合集,可以看出一些新的鲜明的特色。例如过
去的诗歌多写乡愁、回忆,流露出深深的依恋和忧愁, 今天选集里的诗歌则除此而外
,更多对于母国文化的反思、解构与改写,表现出离散主体的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因而
呈现出更多播散、移植、混种和变形。这些诗歌反映着两种文化在差异与碰撞中通过生
活和岁月的砥砺、磨洗,以及内心的千回百转,逐渐形成了两种文化的协调与合鸣。同
时,离散造成的模糊、朦胧和远距离, 又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和美感,而汉语华文又
始终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他们与祖国亲人联系的纽带和载体,这一切都使《四海为诗
》中优秀的诗歌离而不散,有了 特殊的生命的依托。
总之,负载着母国文化,却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这一情境造就了一大批灿若星辰
的离散文学巨匠,如祖籍印度――巴基斯坦、 现居英国的萨尔曼・拉什迪;祖
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现居英国的奈保尔;原籍南非、现居澳大利亚的库切;原籍中国
、现居巴黎的高行健等等,他们都是借用母国与现今所在家园的母题和经历, 来表达
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四海为诗》的诗人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人在异国他乡,却
吮吸着母国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写的是异国生活,却有着在全球化文化视野下对异地文
化的清醒的审视。他们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体验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精神的疆域,在
文化殖民和反殖民的斗争中陶冶了自己。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了与西方作家迥然
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又有异乡风情和他种文化影响渗透在字里行间,这就
不能不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批评界的关注。事实上这样的文学已经不是简单地可以归属为
东方或西方的文学,而是一种越界的或跨界的文学,它既是边缘的也是中心的,这是一
种新形态的世界文学,它属于全人类。 《四海为诗》带给国内诗歌读者来自大洋彼岸
的清新的泥土的气息和生机蓬勃的姿态,它展示的前景光辉灿烂,不可限量。
是为序。
乐黛云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前副主席
avatar
wh
2
乐老师很有组织能力。以前她的比较文学所都是中文系的人,中文功底好,外文弱一点
。现在不知道怎么样。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序《四海为诗》
: 乐黛云
: 世界性的移民潮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重大全球性现象。移民潮带来的是全球文化的
: 大迁移、大交汇、大融合,而作为这一伟大运动最前沿的精神现象之一就是离散文学的
: 产生与兴旺发达。在离散文学的巨流中,最能反映文化冲突、文化认同、身份危机以及
: 最前沿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体验的又是诗歌。所谓离散文学在族裔文化与所在地区文化的
: 种种矛盾冲突中产生,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跨文化生存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阅历,而诗
: 歌又往往是其中最随意、最精炼、最集中突出的部分。
: 这部《四海为诗》由原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毕业生、现任教于美国新泽
: 西学院的米佳燕(米家路)用数年功夫编选,是近年来第一部流散海外的华人诗歌的总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