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有谁看过《Adrift》和《Open Water》?
avatar
有谁看过《Adrift》和《Open Water》?#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感恩节假期看了《Adrift》,是六月份的片子。一看开头立刻想起几年前看过的《Open
Water》,都是揪心的远海遇难和漂流。还都是真人真事:《Open Water》讲一对年轻
夫妻去加勒比海潜水,潜水船上的伙计竟然数错了人头,没等他们回到船上就把船开走
了。这对小夫妻本为摆脱生活的种种疲惫和烦恼而度假潜水散心,不料就此搁浅深海。
两人一度互相指责、吵嘴,后来又深深相爱如初,彼此安慰鼓励,看得人非常感伤。
《Adrift》里的一对是玩游艇的,一个是孤儿,一个父母离异。两个喜欢孤身远游的问
题青少年在塔希提岛相遇相爱,在太平远洋遭遇飓风,无依无靠无信号地漂流一个多月
。电影分两条线交叉并进,一是青春的恋爱,二是凶恶的海难。生死就这么一线之隔。
两个片子中我更喜欢《Open Water》,镜头几乎始终和海面齐平,观众仿佛跟落水夫妻
一起泡在海里,随着海水上上下下地晃,没有任何落脚点,视线里看不到任何其他生物
,那种孤独、恐惧和绝望能让人发疯。《Adrift》没有这种强烈的心理体验,不过全程
让人仰视女主的强悍:修船,定位,定航道,开船,叉鱼,疗伤……虽说是被绝境逼出
来的,但换了我恐怕一天都活不下来;当然我也绝无可能落到她这种境地。我家小朋友
也说愿意玩游艇、玩潜水,但打死也不去冒险。
想想这些冒险、极限运动起源于西方,西方人的探险和玩命精神真比东方人强,对个人
性的探索和体验相应更深。《Adrift》里的女主问男主航海有什么经历,男主说吃得差
,老是饿,孤独,没女人……女主问那为什么还要航海?男主说 “It feels …
intense.” 我爱看登山片、航海片,爱读《冰岛渔夫》、《老人与海》、《黑暗的心
》、《灯塔看守人》等孤身海上的小说,很享受那种“intense”的感觉。唯体力、心
力都难以企及这类活动,只能望梅止渴啦。
avatar
y*i
2
一些西方人还保留着孔二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大部分东方人早已放弃了。
孰优孰劣?见仁见智了。
avatar
m*n
3
国外为什么人少系列。。。
avatar
y*i
4
情怀系列之为什么要出海
情怀系列之为什么要爬山
……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外为什么人少系列。。。
avatar
wh
5
“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感觉更像是道义上的勇气,像反抗权力、反抗集体压力之类。这
个中国人有,可能比外国人少一点,因为中国人的集体性更强大。生理上的挑战者真的
是稀少,中国人大概秉承孔夫子的另一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训诫,一般不做冒险运动,珍惜生命……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些西方人还保留着孔二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大部分东方人早已放弃了。
: 孰优孰劣?见仁见智了。

avatar
wh
6
哈哈。搜了一下中国为什么人多,大部分回答是中原易耕种,历史上一贯人多。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外为什么人少系列。。。
avatar
m*n
7
让生命随爱去
http://www.mitbbs.com/pc/pccon.php?id=8337&nid=173889
作者:milkswan
发表时间:2011-06-12
更新时间:2011-06-12
刚来美国的时候看过一部好似很乏味的电影,却没有想到多年后我竟然还记得它。
一对夫妇,丹尼尔和苏姗,各自忙于工作,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聚少散多。两人
悲哀地发现,曾经的深爱,已经在忙碌中渐行渐远。如果说有什么比工作和金钱更重要
,那么爱无疑算一个。两个人把工作放到一边,打点行李,踏上了加勒比海度假之旅,
以期待找回昨天,重温激情。
他们参加的是一个潜水团,随船到了潜水地点后,两个人便离开了同行的人群,在大海
里里自由地潜行,再也没有了都市的喧嚣,也没有了工作的烦扰,时而在海面下同游,
时而在水面相拥,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们了两个人。如果说他们当时有什么愿望,应该就
是时间希望就此停止,让这一刻成为永恒,两情相悦,在此一刻。太投入的他们忘记了
按时回去与团队汇合,而潜水团的人阴差阳错认为所有的人已经回到船上,等两人再次
从水底浮到水面,那船已经在他们的视线中渐渐驶远,最后从海平线消失,他们被遗忘
在远离陆地的海面上。
刚开始他们还深信,船上的人会很快发现这一错误,返回来接他们。两个人并没有过分
惊慌,反而又在一份难得的宁静中解决了许多老的争端,两个人仿佛已经在海水中净化
,一个崭新的,蓬勃的生活,就在伸手可及的明天。天渐渐黑了,那船也没有回来,他
们知道要在那里过夜了。审视了周围,除了发现他们已经远离了潜水地点外,鲨鱼开始
在周围出现。他们不再划水,希望鲨鱼没有注意到两个人的存在,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交
给了自然,就静静地浮在海面上,随着海水游来荡去。
随波来的水母,蜇了两人,伤口处的丝丝的血,最终还是引来了鲨鱼。有一条鲨鱼咬了
苏姗一小口,不是很严重。但闻到血腥味而来的另一条鲨鱼却重重咬了丹尼尔,伤口很
严重,流血很多,苏姗用腰带捆住伤口也无计如事。下雨了,风暴来了,苏姗紧紧搂住
丹尼尔,告诉他要坚持住。两个人就像两点浮萍,在风暴中,无助地起起浮浮。后来又
一条鲨鱼过来,给了丹尼尔致命一口,他死在她的怀里。
在风暴中,苏姗紧紧搂住丹尼尔已经冰冷的身体,一直坚持到第二天早上,最终确认心
爱的人已经永远离开后,她送开手,让爱人的残体随波而去。在四周逡巡的鲨鱼立刻扑
上来,把丹尼尔带入水底。苏姗看了一下四方,浩渺的大海,水天相交,入眼处,没有
半点救援船的影子,只有游来游去的鲨鱼相伴。她扔掉呼吸管,推得远远的,然后摘掉
面罩,自己慢慢沉入海底,海面随后陷入了沉寂。
另:这部影片在2003年拍摄时只花了十几万,主要场景就是在海面上和海水下,确实也
花不了多少钱。看似很乏味的一部电影,如果看进去了,关掉所有的灯,就在昏暗的场
景变换里,与丹尼尔夫妇,感受在大海里的自由,也感受在风暴中的无助。
对了这部电影叫Open Water,如果想看,就去找吧。
avatar
y*i
8
scuba diving需要去离岸很远的水域吗?
avatar
y*i
9
珍惜生命没有什么问题。在我看来,珍惜生命更大程度上是对他人的尊重。
那些个满世界乱窜的驴友和背包族,没有金刚钻但还要揽瓷器活,出了事情就哭着喊着
要别人救,我对这路货是相当鄙视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感觉更像是道义上的勇气,像反抗权力、反抗集体压力之类。这
: 个中国人有,可能比外国人少一点,因为中国人的集体性更强大。生理上的挑战者真的
: 是稀少,中国人大概秉承孔夫子的另一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训诫,一般不做冒险运动,珍惜生命……

avatar
wh
10
你好积极乐观。我都不记得他俩享受海洋的自由,只记得深深的恐惧和无助……
老大好!很久不见。上次看到你家孩子的照片还是在那种坐着的秋千里的。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让生命随爱去
: http://www.mitbbs.com/pc/pccon.php?id=8337&nid=173889
: 作者:milkswan
: 发表时间:2011-06-12
: 更新时间:2011-06-12
: 刚来美国的时候看过一部好似很乏味的电影,却没有想到多年后我竟然还记得它。
: 一对夫妇,丹尼尔和苏姗,各自忙于工作,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聚少散多。两人
: 悲哀地发现,曾经的深爱,已经在忙碌中渐行渐远。如果说有什么比工作和金钱更重要
: ,那么爱无疑算一个。两个人把工作放到一边,打点行李,踏上了加勒比海度假之旅,
: 以期待找回昨天,重温激情。

avatar
wh
11
你玩过?是不是深海看到的东西更多一些?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scuba diving需要去离岸很远的水域吗?
avatar
wh
12
嗯,确实要先对自己负责,先经过专业训练。以前北大山鹰社几个学生暑假登希夏邦马
峰遇难,爸妈哭到学校,要求山鹰社关门。山鹰社虽然有专业训练,但登八千米以上的
雪峰还是风险系数太大。不过山鹰社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又提高了训练强度和登山限
制,幸好没再出事。

【在 y****i 的大作中提到】
: 珍惜生命没有什么问题。在我看来,珍惜生命更大程度上是对他人的尊重。
: 那些个满世界乱窜的驴友和背包族,没有金刚钻但还要揽瓷器活,出了事情就哭着喊着
: 要别人救,我对这路货是相当鄙视的。

avatar
d*m
13
open water可能是我看过最绝望的电影了
实在是折磨人
avatar
C*z
14
那可以看看《一切尽失》(All Is Lost)。

Ope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感恩节假期看了《Adrift》,是六月份的片子。一看开头立刻想起几年前看过的《Open
: Water》,都是揪心的远海遇难和漂流。还都是真人真事:《Open Water》讲一对年轻
: 夫妻去加勒比海潜水,潜水船上的伙计竟然数错了人头,没等他们回到船上就把船开走
: 了。这对小夫妻本为摆脱生活的种种疲惫和烦恼而度假潜水散心,不料就此搁浅深海。
: 两人一度互相指责、吵嘴,后来又深深相爱如初,彼此安慰鼓励,看得人非常感伤。
: 《Adrift》里的一对是玩游艇的,一个是孤儿,一个父母离异。两个喜欢孤身远游的问
: 题青少年在塔希提岛相遇相爱,在太平远洋遭遇飓风,无依无靠无信号地漂流一个多月
: 。电影分两条线交叉并进,一是青春的恋爱,二是凶恶的海难。生死就这么一线之隔。
: 两个片子中我更喜欢《Open Water》,镜头几乎始终和海面齐平,观众仿佛跟落水夫妻
: 一起泡在海里,随着海水上上下下地晃,没有任何落脚点,视线里看不到任何其他生物

avatar
l*z
15
孟子不是说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嘛? 孟子也算儒教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知其不可而为之”我感觉更像是道义上的勇气,像反抗权力、反抗集体压力之类。这
: 个中国人有,可能比外国人少一点,因为中国人的集体性更强大。生理上的挑战者真的
: 是稀少,中国人大概秉承孔夫子的另一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训诫,一般不做冒险运动,珍惜生命……

avatar
wh
16
嗯,我也看到这个片子的介绍,假期找来看看。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可以看看《一切尽失》(All Is Lost)。
:
: Open

avatar
wh
17
是呀,就是我说的道义上的勇气。我是觉得这种和集体对抗的勇气在中国的现实中可能
比西方少,因为中国文化更讲集体性,集体对个人的压力更大,个人反抗起来更难。

【在 l****z 的大作中提到】
: 孟子不是说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嘛? 孟子也算儒教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