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诗词的至美境界莫过于《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
avatar
诗词的至美境界莫过于《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b*s
1
晚清民初的文艺美学青年王国维在其文学美学著作《人间词话》中,开篇用“词以境界
为最上”道出了自己对词评判标准的核心与创作主张。
王国维对于做事、创作所经历的三种境界想必是大部分读者所熟知、印象最深刻的。
我们总习惯于关注自认为喜欢的事物、固守最初接受到的观点或讯息,于是或多或少会
形成某些“偏见”(无贬义)。当某个偶然的机会或瞬间,在放空状态之下再次观想,
发现了某些不同寻常,这时,如同黑夜之中发现一颗闪亮之星,心中有豁然开朗,愉悦
也随之而来。读起《人间词话》,我找到了这种感觉:我们一直牢记的是人生三重境界
,我们总是在寻找人间最美诗词、人间最美句子,原来王国维早就告诉过我们答案:“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无我之境,人只有在静中可以得到,因此无我之境优美。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
羊”,可谓是无我之境的完美体现。不禁让人想起禅宗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想起了卡卢仁波切的小诗:
我们活在假象,和事物的表面,
这里存在着真相,
而我们就是那个真相,
当你理解了这点,
你就会知道你什么都不是,
正因为你什么都不是,
你是一切,
这就是法。
想起了《心经》中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
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凡是能让人遐想连篇的句子,总是美好又难忘的。无我之境,虽只四字,但是它如同一
盏灯,照亮了我们阅读、鉴赏文艺美学之路,让我们明白文学之美的深层次含义与标准
,同时又具有佛学、哲学等普世价值,真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