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j*n
1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也不顺利,不仅少有很宏伟的教堂,很多教区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倒是移民人口中信教的
人渐渐多起来,甚至很成规模,经常组织美国的华人牧师来布道.其中不少人笃信只有基
督能救中国,这先按下不表,最近读了本的书,发现在历史上确实宗教起过
很多进步作用,本来这都是不同层面的事情,想要理解西方文学和哲学,恐怕就绕不开宗
教,而到欧美旅游,参观教堂更是主要项目.教堂的建筑和过往都是大学问,它们在当地人
心目中的地位更是了不得,教徒从出生到死亡都与它有关.
比如伦敦圣保罗和威敏斯特就是英国先贤安葬的地方,那一长串名字报出来,就明白英国
为什么那么强盛,又如剑桥国王学院小礼拜堂,置身其中似乎还能听见当年大师们吟诵的
余音.考文垂的教堂被德军炸得只剩断壁残垣,德累斯顿的如今又熠熠生辉.再看那维也
纳圣史特凡教堂矗立在城市中央,朴实无华,历几百年俯视帝国的兴衰.法国的兰斯大教
堂和西班牙的托雷多大教堂都曾是主教教堂,饱经风霜,遥瞰帝都洒热泪.而巴黎圣母院
雍容大气,因雨果的小说更加美丽动人,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则奇思妙想巧夺天工,令人
叹为观止.在美国,旧金山格雷斯教堂见证了近代重大历史事件,超越信仰,如今还特别纪
念因AIDS死去的人们,而斯坦福小教堂里的迷宫相对这所大学所研究的课题真是太简单
了.
简单么?米勒的油画描绘的农民夫妇放下手中的劳作而祈祷,未必是为善与恶,罪
与罚,战争与和平,多收三五斗,永别了火鸡,也许只是为家里的孩子不得猪流感而求神保
佑.当喧哗与骚动褪尽,我们可曾有机会一个人静静地在一个无名的教堂一隅,沉思,怀想
,感恩,到那个’2012′年,无论是在圣彼得广场或者喜马拉雅山颠,从容赴死,终得复活?
还有一个重要的字,藏在这篇小文后面,人之为人,全因为它,和钟而鸣.
avatar
j*n
2
科隆和米兰的没去过
还有佛罗伦萨和君士坦丁堡
当然俄罗斯的更遥远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avatar
s*a
3
风行,你写教堂我就不敢和你乱开玩笑了。要不你再写点别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avatar
j*n
4
下篇是关于美国南方黑人的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风行,你写教堂我就不敢和你乱开玩笑了。要不你再写点别的?
avatar
s*a
5
对于我来说,很多教堂我看了以后都想知道是怎么建起来的,还找过书看。我觉得这是
很了不起的。想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么多建筑,真正能让人好奇的有几座?能让人着迷的
就更少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下篇是关于美国南方黑人的
avatar
j*n
6
教义要求信教的人要保证首先把教堂建好
所以不管教众或者相关政权是否志愿的
教堂往往是各地花钱和心思最多的建筑
丹布朗的三部曲就写了很多教堂
其中不少要细看的话比博物馆学问还多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我来说,很多教堂我看了以后都想知道是怎么建起来的,还找过书看。我觉得这是
: 很了不起的。想想我们生活中的那么多建筑,真正能让人好奇的有几座?能让人着迷的
: 就更少了。

avatar
e*c
7
博物馆重要的是使参观者能够更好的欣赏展品,所以不会在形式上玩的太炫,也要注意
空间上的
设计,比如louis kahn的yale art gallery,在fort worth, tx的三个大家所设计的博
物馆就是
一个好的例子,反例就是nyc的古根海姆,建筑很好,但人进去之后看画时都是斜着看
的,所以当
时刚建成时也为人所诟病。
教堂其实脉络相对更清楚,如果细读建筑史的话,建筑每一细部是什么形式(哥特,巴
洛克,洛
可可,etc)都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montreal的圣母教堂,一进去就被其炫目的色
彩所震撼,
再一看建筑时间,很明显就是洛可可时期的作品。
时间对于别出心裁的小花样是最无情的——莫迪斯迪克斯坦。现在除了专业学建筑的,
能去欣赏
当代建筑的人很少,很多人看康的建筑能看哭了,但现在所追崇的如非线式设计不知在
几十年后
是否能给人以相同的感动。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教义要求信教的人要保证首先把教堂建好
: 所以不管教众或者相关政权是否志愿的
: 教堂往往是各地花钱和心思最多的建筑
: 丹布朗的三部曲就写了很多教堂
: 其中不少要细看的话比博物馆学问还多

avatar
b*k
8
re,教堂参观确实每次都令人叹为观止
科隆和佛罗伦萨的我去看过,非常漂亮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科隆和米兰的没去过
: 还有佛罗伦萨和君士坦丁堡
: 当然俄罗斯的更遥远了

avatar
c*g
9
Go to Jerusalem.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科隆和米兰的没去过
: 还有佛罗伦萨和君士坦丁堡
: 当然俄罗斯的更遥远了

avatar
wh
10
看到最后一句生气了,我昨天在arts版看到这个帖子,但没仔细看,只记得最后一句。
换了个标题贴我们版,骗了我一个包子……我回头跟贴教堂照片,以前在国内喜欢去各
种庙,到国外后的确到哪儿旅游,教堂都是重点之一。coventry的断壁残垣教堂我不知
道,我还去过那里,可惜。柏林我记得有个断了上半截的教堂。delft的教堂背面的墙
全是烧焦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avatar
b*e
11
感恩哪里都可以感,也不一定要在教堂,不过看看还是不错的
avatar
wh
12
“时间对于别出心裁的小花样是最无情的”——这句话适用于各种艺术文学和做人,哈
哈。
“很多人看康的建筑能看哭了”——感动?我看yale art gallery咋觉得不如对面的
yale british art centre,我是建筑外行,就是觉得british art center更亮堂,宽
敞,看起来舒服。yale art gallery天花板木条(也可能不是木头,是合成材料)裸露
横七竖八如蜂窝,灯光藏在蜂窝里面,柔和光线不刺激文物名画,但我觉得好暗,也不
大喜欢建筑材料裸露状。洛杉矶的哪个研究所也是他的设计,记不清了,我还去过。
baroque和rococco好像很像,rococco好像更花里胡哨,从baroque发展而来,不大知道
怎么区分。gothic我同学说完全象征宗教精神,线条指向集中单一,高耸入云,使人的
精神汇集并超越现世。但gothic这个词又有异教的意思,不知道为啥。
本来还想说个什么突然忘了,唉。

再一看建筑时间,很明显就是洛可可时期的作品。
时间对于别出心裁的小花样是最无情的——莫迪斯迪克斯坦。现在除了专业学建筑的,
能去欣赏
当代建筑的人很少,很多人看康的建筑能看哭了,但现在所追崇的如非线式设计不知在
几十年后
是否能给人以相同的感动。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博物馆重要的是使参观者能够更好的欣赏展品,所以不会在形式上玩的太炫,也要注意
: 空间上的
: 设计,比如louis kahn的yale art gallery,在fort worth, tx的三个大家所设计的博
: 物馆就是
: 一个好的例子,反例就是nyc的古根海姆,建筑很好,但人进去之后看画时都是斜着看
: 的,所以当
: 时刚建成时也为人所诟病。
: 教堂其实脉络相对更清楚,如果细读建筑史的话,建筑每一细部是什么形式(哥特,巴
: 洛克,洛
: 可可,etc)都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montreal的圣母教堂,一进去就被其炫目的色

avatar
wh
13
柏林的broken church:
"The 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 or 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 is one of Berlin's most famous landmarks. The damaged tower is a symbol of Berlin's resolve to rebuild the city after the war and a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destruction of war."
附件delft的焦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最后一句生气了,我昨天在arts版看到这个帖子,但没仔细看,只记得最后一句。
: 换了个标题贴我们版,骗了我一个包子……我回头跟贴教堂照片,以前在国内喜欢去各
: 种庙,到国外后的确到哪儿旅游,教堂都是重点之一。coventry的断壁残垣教堂我不知
: 道,我还去过那里,可惜。柏林我记得有个断了上半截的教堂。delft的教堂背面的墙
: 全是烧焦的。

avatar
D*6
14
嗯,伊斯坦布尔的哎呀索菲亚很宏伟,不知道过去的人怎么能建那么高的空心建筑。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avatar
e*c
15
yale的这两个艺术馆不都是康的设计?你的评论没错啊,康就是以对光影的运用而被人
所称颂的,很多学建筑的也恰感动于他这一点。
古典主义的东西现在基本上没人设计了,所以你即便问学建筑设计的同学这三种风格之
间的区别及演进,他们也未必能讲的非常详实。而且这东西就跟断代史一样:你问,或
者不问,它都在那里;就象谁也不会争辩周朝哪年建立的,人家都断出来了,就查资料
就行了。艺术重要的还是创新,比如印象,野兽...都是因着反古典主义才成为一派的
,所以做建筑的也是一样,师古不如立新,现在的学建筑的孩子们都在想怎么做非常眩
的设计,而不太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这个其实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了;steven holl &
Frank gherry在mit的那两楼,mit的学生没一个不骂的,用着特别不舒服。上粱不正下
粱歪呗。 当然也有好的方面,学建筑的人现在多在考虑怎么把建筑,景观,城规三者
有机的结合起来,甚至象一个社会学家或政治家一样去考虑社会的发展,阶级的流动,
这个倒让很多持文人士大夫之心的人颇为汗颜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时间对于别出心裁的小花样是最无情的”——这句话适用于各种艺术文学和做人,哈
: 哈。
: “很多人看康的建筑能看哭了”——感动?我看yale art gallery咋觉得不如对面的
: yale british art centre,我是建筑外行,就是觉得british art center更亮堂,宽
: 敞,看起来舒服。yale art gallery天花板木条(也可能不是木头,是合成材料)裸露
: 横七竖八如蜂窝,灯光藏在蜂窝里面,柔和光线不刺激文物名画,但我觉得好暗,也不
: 大喜欢建筑材料裸露状。洛杉矶的哪个研究所也是他的设计,记不清了,我还去过。
: baroque和rococco好像很像,rococco好像更花里胡哨,从baroque发展而来,不大知道
: 怎么区分。gothic我同学说完全象征宗教精神,线条指向集中单一,高耸入云,使人的
: 精神汇集并超越现世。但gothic这个词又有异教的意思,不知道为啥。

avatar
wh
16
对,都是他,但风格不同。yale art gallery外表仿古,内里是现代设计。british
art centre外表一般,落地窗很大很亮,所以光线好。对了我想起来我忘了说的东西,
是yale的rare manuscript library,也是现代设计,像火柴盒似的,也是考虑直射光
线对古物的破坏,所以外墙统统采用某种特殊透光大理石,没有一块玻璃。我也觉得很
难看,哈哈哈,不过有人拍过一张很好看的照片,角度好:
嗯是该往前看。说几个建筑,景观,城规有机结合的建筑例子?考虑社会的发展,阶级
的流动不是很好么,和文人士大夫之心没有冲突吧?或者就是审美和实用两者会有冲突?

&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yale的这两个艺术馆不都是康的设计?你的评论没错啊,康就是以对光影的运用而被人
: 所称颂的,很多学建筑的也恰感动于他这一点。
: 古典主义的东西现在基本上没人设计了,所以你即便问学建筑设计的同学这三种风格之
: 间的区别及演进,他们也未必能讲的非常详实。而且这东西就跟断代史一样:你问,或
: 者不问,它都在那里;就象谁也不会争辩周朝哪年建立的,人家都断出来了,就查资料
: 就行了。艺术重要的还是创新,比如印象,野兽...都是因着反古典主义才成为一派的
: ,所以做建筑的也是一样,师古不如立新,现在的学建筑的孩子们都在想怎么做非常眩
: 的设计,而不太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这个其实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了;steven holl &
: Frank gherry在mit的那两楼,mit的学生没一个不骂的,用着特别不舒服。上粱不正下
: 粱歪呗。 当然也有好的方面,学建筑的人现在多在考虑怎么把建筑,景观,城规三者

avatar
wh
17
这个名字很好玩……

【在 D******6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伊斯坦布尔的哎呀索菲亚很宏伟,不知道过去的人怎么能建那么高的空心建筑。
avatar
e*c
18
是没冲突,只是大部分学建筑的没那么有文化(我觉着啊),但是因着他们的职业他们
要去思考并做这些影响社会的工作。具体的项目我现在拿不出来,人可以给你一个:库
哈斯,这哥们考虑的东西是很全面的,也是现在的小孩追崇的目标。
库哈斯对dubai那城规设计可能符合你要的标准:把世界上最高的楼都在dubai再建一遍
,就跟las vegas干的事差不多。
审美和实用并不矛盾,比如康的建筑就很好啊。再比如日本当年房产泡沫的时候,那群
日本建筑师也发展出了代表本身文化的现代建筑--清水建筑。现在中国的房产泡沫都
快暴了,还没着漂亮的中式建筑呢。
说到这儿,想起来一反例:俞孔坚,丫天天想着反传统,在国内褒贬不一,关键是他还
得国际大奖了,让人挺郁闷的。

突?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对,都是他,但风格不同。yale art gallery外表仿古,内里是现代设计。british
: art centre外表一般,落地窗很大很亮,所以光线好。对了我想起来我忘了说的东西,
: 是yale的rare manuscript library,也是现代设计,像火柴盒似的,也是考虑直射光
: 线对古物的破坏,所以外墙统统采用某种特殊透光大理石,没有一块玻璃。我也觉得很
: 难看,哈哈哈,不过有人拍过一张很好看的照片,角度好:
: 嗯是该往前看。说几个建筑,景观,城规有机结合的建筑例子?考虑社会的发展,阶级
: 的流动不是很好么,和文人士大夫之心没有冲突吧?或者就是审美和实用两者会有冲突?
:
: &

avatar
e*c
19
你放那楼确实挺牛的,som的设计,外表可能看着不够体面,室内应该还是很好的吧【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突?
avatar
wh
20
反正肯定对那些rare manuscripts有好处,就像yale art gallery的隐蔽光线对收藏品
有好处一样。其他就说不上来了。外表看起来就是古怪,一格格的火柴盒样式也很像现
代人拘谨规整的生活空间,哈哈,我不觉得好看不过的确有特色。对了我喜欢旁边图书
馆那个椭圆形的喷泉,就是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林璎搞的。我喜欢线条简单又看着有美感
的,哈哈。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放那楼确实挺牛的,som的设计,外表可能看着不够体面,室内应该还是很好的吧【
: 在 wh (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突?

avatar
e*c
21
Maya Lin, she does landscape design more than architecture's. MOCA in nyc is
designed by her.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反正肯定对那些rare manuscripts有好处,就像yale art gallery的隐蔽光线对收藏品
: 有好处一样。其他就说不上来了。外表看起来就是古怪,一格格的火柴盒样式也很像现
: 代人拘谨规整的生活空间,哈哈,我不觉得好看不过的确有特色。对了我喜欢旁边图书
: 馆那个椭圆形的喷泉,就是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林璎搞的。我喜欢线条简单又看着有美感
: 的,哈哈。
:
: 【

avatar
wh
22
说起来我以前的哲学老师说,他的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建筑和数学专业转行过来的,
说建筑、音乐、哲学、数学是相通的。不过这些转行了的就不去做建筑了。
杜拜那些很华丽,但好像很被人诟病啊,和周围环境很不协调似的。贝聿铭如何?我听
到的有褒有贬。
没找到日本清水建筑。俞孔坚建了个“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哈笑
死了,土地人文简称为土人么。他那些公园我没去过。中国现在的建筑也很被人骂,
etude说北京现在的建筑一副后殖民的样子,我还问了半天什么是后殖民的样子,应该
是什么样子,传统与现代结合?怎么结合大概一直是争论焦点。我同学整天说中国民居
建筑很差,建材和施工质量差,建筑也没有特色。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没冲突,只是大部分学建筑的没那么有文化(我觉着啊),但是因着他们的职业他们
: 要去思考并做这些影响社会的工作。具体的项目我现在拿不出来,人可以给你一个:库
: 哈斯,这哥们考虑的东西是很全面的,也是现在的小孩追崇的目标。
: 库哈斯对dubai那城规设计可能符合你要的标准:把世界上最高的楼都在dubai再建一遍
: ,就跟las vegas干的事差不多。
: 审美和实用并不矛盾,比如康的建筑就很好啊。再比如日本当年房产泡沫的时候,那群
: 日本建筑师也发展出了代表本身文化的现代建筑--清水建筑。现在中国的房产泡沫都
: 快暴了,还没着漂亮的中式建筑呢。
: 说到这儿,想起来一反例:俞孔坚,丫天天想着反传统,在国内褒贬不一,关键是他还
: 得国际大奖了,让人挺郁闷的。

avatar
e*c
23
做建筑者,当博治诸学,以成淹雅之本。数学没做那么深,不好太下结论,解个偏微分
离哲学还差的远呢。杜拜的东西我觉得跟这城市文化挺配的,就是奢华吗。贝爷那家世
在那摆着呢,做的东西我觉得是偏大气富贵一派的,就跟大小晏做的富贵词一样:梨花
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当年一段子就是说他和康同时竞争dc的national gallery of art,因为康不善言辞,而
贝老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上流社会的范儿,最后就被肯尼迪夫人选为做设计师了。当然
我还是很遗憾康没设计那博物馆的。另,boston南部umass里的jfk library and
museum也是i.m.pei设计的,那一进去就看出来是大家之作。就是想说这两人还是有点
渊源的。
日本那个叫清水混凝土,代表人物安藤忠雄。fort worth, tx那块就有一个他设计的博
物馆,边上就是康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来我以前的哲学老师说,他的很多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建筑和数学专业转行过来的,
: 说建筑、音乐、哲学、数学是相通的。不过这些转行了的就不去做建筑了。
: 杜拜那些很华丽,但好像很被人诟病啊,和周围环境很不协调似的。贝聿铭如何?我听
: 到的有褒有贬。
: 没找到日本清水建筑。俞孔坚建了个“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哈哈笑
: 死了,土地人文简称为土人么。他那些公园我没去过。中国现在的建筑也很被人骂,
: etude说北京现在的建筑一副后殖民的样子,我还问了半天什么是后殖民的样子,应该
: 是什么样子,传统与现代结合?怎么结合大概一直是争论焦点。我同学整天说中国民居
: 建筑很差,建材和施工质量差,建筑也没有特色。

avatar
b*q
24
有没有普及建筑艺术的经典书籍推荐啊?
avatar
g*n
25
真正欧洲人是痛恨教堂的。我们称赞他们的美丽,他们告诉我,你知道这是用多少的血
汗建立起来的吗?--对民脂民膏的搜刮。
avatar
j*n
26
诚哉斯言
反过来看,人类不建教堂,也可能把民膏用于其他建筑
清真寺和寺庙那些也都很辉煌(日本的除外?)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正欧洲人是痛恨教堂的。我们称赞他们的美丽,他们告诉我,你知道这是用多少的血
: 汗建立起来的吗?--对民脂民膏的搜刮。

avatar
j*n
27
我没宣传基督教,我可能传达了一些作为精神上的弱者需要某种信仰或者对爱的期待的
简单诉求
我不想在这个版引发什么争议
我想大部分回贴是围绕建筑的
所以我觉得你的贴子可能给这个版造成无谓的麻烦
如果是这样,我请求BM同主题删除
avatar
l*i
28
那位斗士把咱这儿当成基版了
当然了 咱们可以是基版 但不是那个基 哈哈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宣传基督教,我可能传达了一些作为精神上的弱者需要某种信仰或者对爱的期待的
: 简单诉求
: 我不想在这个版引发什么争议
: 我想大部分回贴是围绕建筑的
: 所以我觉得你的贴子可能给这个版造成无谓的麻烦
: 如果是这样,我请求BM同主题删除

avatar
c*e
29
赞,我也经常去教堂一个人坐着祷告,沉思,感觉心里无比的平静,出来又对人生充满
了希望
还记得有一次,我这样坐着,毫无理由地就泪流满面,心里没有波动,但是就是止不住
的泪水
anyway,感谢主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天,我一个人在教堂打扫卫生,我们搬到此地后加入这个教会已经一年多了,这还是第
: 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这只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教堂里逗留,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擦拭一
: 排排的座位.我突然就想起十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当时我在文学之外并没有接触过基督
: 教,但我的主人公却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花园,满是香气,晚钟在远处低鸣.又想起第一次去
: 教堂是圣诞节,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因为人太多,传说中的礼物没领到,更别说见到教堂什
: 么样子,扫兴而归.第一次进教堂是在石鼓路,却被赶了出来,当时的神甫好象不许不信的
: 人留在里面.第一次接触教会的人是在金陵神学院,一个女学生和我们聊了半天,她基本
: 没说清楚这都是怎么回事,不过她和他们的唱诗班成员看上去都很虔诚,比南京那些寺庙
: 里的和尚尼姑急于要人进香或者吃素面,显得更让人舒服些.
: 到了国外,我们刚弄清楚新教的派别,就融入了当地的教会,不过这里的教会历史短,发展

avatar
n*g
30
这个说得好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感恩哪里都可以感,也不一定要在教堂,不过看看还是不错的
avatar
wh
31
噢。

is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Maya Lin, she does landscape design more than architecture's. MOCA in nyc is
: designed by her.

avatar
wh
32
哈哈,说得好。贝聿铭这么范儿啊,不太熟悉这些世家。你对texas的建筑很熟啊。

【在 e*******c 的大作中提到】
: 做建筑者,当博治诸学,以成淹雅之本。数学没做那么深,不好太下结论,解个偏微分
: 离哲学还差的远呢。杜拜的东西我觉得跟这城市文化挺配的,就是奢华吗。贝爷那家世
: 在那摆着呢,做的东西我觉得是偏大气富贵一派的,就跟大小晏做的富贵词一样:梨花
: 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当年一段子就是说他和康同时竞争dc的national gallery of art,因为康不善言辞,而
: 贝老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上流社会的范儿,最后就被肯尼迪夫人选为做设计师了。当然
: 我还是很遗憾康没设计那博物馆的。另,boston南部umass里的jfk library and
: museum也是i.m.pei设计的,那一进去就看出来是大家之作。就是想说这两人还是有点
: 渊源的。
: 日本那个叫清水混凝土,代表人物安藤忠雄。fort worth, tx那块就有一个他设计的博

avatar
wh
33
“痛恨”也难说吧,反对宗教的人是这样,信教的人不会。我还痛心藏民那么穷,喇嘛
寺都那么金碧辉煌呢。是他们的信仰,也无话可说。

【在 g********n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正欧洲人是痛恨教堂的。我们称赞他们的美丽,他们告诉我,你知道这是用多少的血
: 汗建立起来的吗?--对民脂民膏的搜刮。

avatar
wh
34
啊,你是guihua吗?guihua的昵称跟你一模一样啊。
教堂寺庙都很安宁。我以前有个信佛的朋友让我多去去寺庙,沾点福气,说寺庙有无数
代人念经积累的福泽,用现在的话说是气场。我倒无所谓福泽,不过的确喜欢去寺庙。
西方寺庙感觉不如中国的贴近,不过也很宁静。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我也经常去教堂一个人坐着祷告,沉思,感觉心里无比的平静,出来又对人生充满
: 了希望
: 还记得有一次,我这样坐着,毫无理由地就泪流满面,心里没有波动,但是就是止不住
: 的泪水
: anyway,感谢主

avatar
n*d
35
it is a beautiful lie.....
avatar
e*c
36
其实德州的就知道沃斯堡的那几个博物馆还休斯顿里的几个看过照片的建筑,惭愧!
因为我在纽约这边,所以对这附近一亩三分地儿的建筑还算比较熟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说得好。贝聿铭这么范儿啊,不太熟悉这些世家。你对texas的建筑很熟啊。
avatar
r*t
37
2 major theological functions of architecture structure of church building
1. Teaching the Faith
Up till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press in 1500 (which consequently caused
Reformation), 80% of people in the Church could not read or write. Without
our ancestors’ invention of the paper, book (Bible) was extremely expensive
. A copy of New Testament was more expensive than a house (yes, even more
than a (small) house in Beijing today:)). The Holy Church has been using
the Church Building to teach the faith to the public since day one. Hence,
the term “Cathedral is poor man’s Bible”. Every structure inside the
Church building serves a teaching function.
2. Inspiring faith
Church is the place people offer prayers, worship... The designer naturally
will try to us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to express his/her faith and
inspire faith for everyone inside.
.
avatar
s*a
38
我只是建筑爱好者,并不了解建筑的。看到没有人说,提供一点信息。 exponentc
应该说说建筑经典书籍。
有人给我推荐过Steen Eiler Rasmussen的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我翻过但是没
有认真看,你可以找来看看,amazon上面读者评价不错。
我看过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半个小时能看完,哈哈,觉
得还挺有意思的,有不少insight,比如建筑的内环境要有对比,让人先走一段低矮的
过道,陡然来个穹顶,就会觉得无比高亢。但看完对建筑的整体把握还是没有,尤其是
没有历史的把握。
要了解一下某个历史时期思想和建筑的关系,有一本小书,Gothic Architecture and
Scholasticism,值得一看。

【在 b**q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普及建筑艺术的经典书籍推荐啊?
avatar
e*c
39
我也是建筑爱好者,都没看过啥建筑的书,汗颜了。你说那101 things那小书我也看过
,挺有意
思的。给个网址吧:http://nbbs.chla.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89
很多经典书我觉着有点枯燥:,《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exponentc
and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只是建筑爱好者,并不了解建筑的。看到没有人说,提供一点信息。 exponentc
: 应该说说建筑经典书籍。
: 有人给我推荐过Steen Eiler Rasmussen的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我翻过但是没
: 有认真看,你可以找来看看,amazon上面读者评价不错。
: 我看过101 Things I Learned in Architecture School,半个小时能看完,哈哈,觉
: 得还挺有意思的,有不少insight,比如建筑的内环境要有对比,让人先走一段低矮的
: 过道,陡然来个穹顶,就会觉得无比高亢。但看完对建筑的整体把握还是没有,尤其是
: 没有历史的把握。
: 要了解一下某个历史时期思想和建筑的关系,有一本小书,Gothic Architecture and
: Scholasticism,值得一看。

avatar
n*g
40
找个建筑的单子去旅游吧。
建筑的书,特别是理论性强的,都不是设计师写的;就像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少有重合,
没有什么意思。
avatar
e*c
41
应该直接去芝加哥啊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找个建筑的单子去旅游吧。
: 建筑的书,特别是理论性强的,都不是设计师写的;就像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少有重合,
: 没有什么意思。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