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试论方鸿渐(三)zt#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p*i
1
作者:霜天鹤影 回复日期:2002-6-24 16:25:06
试论方鸿渐(三)
说起“无用”,读过《庄子》的人恐怕都会想起《逍遥游》结尾的一段: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
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的确,在老庄哲学的背景下,“无用”隐喻着清高、超脱、孤傲等个人品质。历史上
,以“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杜牧)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命最要是无能”(司空图)自许、标榜的文人屡见不鲜。《红楼
梦》中贾宝玉不也是一块“无才可去补苍天”、不通仕途经济之道而被女娲弃置于青梗峰
下的顽石吗?
有些研究者已经正确地指出,方鸿渐是道家文化的祭品。当然,老庄的虚无哲学对方
鸿渐的影响在《围城》中并无白纸黑字的“言筌”可查。但我们可以联系作品所提供的社
会文化背景来作些分析考察。两千多年以来,儒、道作为影响汉文化的两个最大思想流派
已经内化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集体无意识”。作为江南世家子弟的方鸿渐自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