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王晓波《我的师承》里引错的一段,建议诗歌出版配上原文
avatar
从王晓波《我的师承》里引错的一段,建议诗歌出版配上原文#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w*u
1
一、发现问题:
那天在jerry家谈论起小波写的《我的师承》,其中有这么一段:
“ 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 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当时读那段译诗,我们都觉得很漂亮。但是我想找到那句诗的原文,因为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英文、法文德文诗歌之间的翻译,能准确保存原文风貌,而中文诗歌的译文经常和原文意思会差很远。
西文(限于我所了解的英法德)之间语言语法结构,句式之间都比较互通,而且甚至很多单词是很相像的。(英法之间体会很多了,德语刚刚才学,但是已经有这种感觉了。),互相翻译起来会更准确。
中文和西文(限于我所了解的英法德)之间有很多不同,而诗歌翻译以“求雅求美”为首要,译者翻译的时候为了达到同样的美感,往往会不照顾原文的意思,经常自己随意发挥。
类似这样的观点准确表达可以看许渊冲的《翻译的艺术》,具体我记不太清了。
第二天晚上,收到jerry老
avatar
w*u
2
诗歌翻译的“准确”并不是拘泥于字面的“准确”,而是准确的传神,也就是把原文的
artistic image最大可能地,无误地,convey给读者。
德语原文是Der Nebel steigt,意思是雾升起,英文翻译者并没有按照字面译成clouds
rise,而是译成clouds gather,我觉得他/她译的非常好,真正明白了原作者要描绘
的情境-- 是要渲染出一种很灰心丧气的气氛。 用gather,表面上“不准确”,其实比
rise更“准确”,因为gather比rise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一种压抑的气氛。
我把Der Nebel setight译成薄雾弥漫,我也是尽力在渲染一种灰色调,我觉得应该会
有更好的译法,但至少我的主要的tone是对的。(我自己觉得“薄雾弥漫”,clouds
gather相对于原文的Der Nebel setight都是用不同的笔法来刻画同一个画面。)
小波引用的那个德文译文,之所以失败,不是说字面上差很远,它的不准确是说整个情
境描绘出了问题,第一句尽管很美,可是和原文需要铺成的压抑气氛完全相反。(详细
见我上面的帖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