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惊现2100枚战国竹简 可能重建先秦历史(转载)
avatar
惊现2100枚战国竹简 可能重建先秦历史(转载)# Literature - 文海拾贝
uq
1
挂上特殊胸牌,穿过警卫把守的大门,借助放大镜,隔着玻璃保护罩,终于得见浸泡在
防霉变药水中的战国竹简的“芳容”。这2100枚距今已两千多年的珍贵竹简昨天入藏清
华大学。据该校历史学家透露,两千多年国人从未见到过的古文《尚书》就在这竹简之
上。
流散竹简终回国内
竹或木制作的简,一支一支用丝绳编连起来,成为册,是我国在发明纸张前的主要书写
材料。此次入藏清华的竹简已流散海外多年,是清华校友赵伟国自境外抢救入藏,今年
7月捐赠给母校的。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竹简抵达清华时,部分存在菌害霉变的危险。经过紧张的抢救保护工作,至10月初,基
本完成了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历史教授李学勤告诉记者,这批极为珍贵的竹简
,年代应在公元前三至四世纪,属于战国中晚期,距今约2400 年。由于竹简上的文字
类似楚国文字,再加上同时入藏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上有楚国艺术
风格的纹饰,判定该批竹简应出土于战国楚国境内。
“清华简”包括残片在内约有2100枚,形制多样,最长达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
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固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