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基督徒在本版贴德语赞美诗的技术分析
avatar
基督徒在本版贴德语赞美诗的技术分析# Thoughts - 思考者
c*r
1
作为基督教教徒,传教当然是其本能,但要想把“教”传出去,光凭一腔热血是远
远不够的,过分的“激情”还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传教士们要接受专门的培训(神学
院),以掌握传教技巧,从而达到转化不信者的目的。贴德语赞美诗的这位虔诚的
“神的奴仆”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运用传教技巧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是如何的一个技术。在座诸位的汉语和英语水平肯定都不低,汉
/ 英赞美诗贴出来十有八九没人会仔细看,故而这位传教者利用人们可能存在的好
奇心理,贴出了德文(我也不敢百分之百肯定是德文,反正是另一中通用的欧洲文字,
非西非法非意,姑且称之为德文罢)版,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为了避免读者因
完全看不懂而弃之不顾的消极情况的发生,传教者在德文之后又附注了英文,考虑
得不可谓不周到。更重要的是,在座的有些朋友可能对德文感兴趣并在学德文,他
们肯定会对此诗投以较大的注意力,甚至认真阅读以期提高德文。这样一来,“对
神的赞美”就伴随着德文基督教宗教词汇进入了读者的脑子,传教行为即发生了效
果--且不论这效果是正是负。
如此技巧的确用心良苦。只可惜乱码太多,影响了效果。
avatar
c*r
2
首先,这并非挖苦,我仅仅是在陈述并试图解释一个现像。您为什么上来就理解成
“挖苦”呢?
用空洞抽象的“缘份”来解释宗教信仰恐怕欠妥吧。什么是“缘份”?难道归依宗教
的过程不是一个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吗?一个人如果从未接触过某种宗教,当然谈
不上“信”了;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某种宗教环境中,受其熏陶渲染,其
归信的可能性无疑要比接触较少的人大得多。这其实就是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
你这个“缘份”的解释实际上已经否认宗教心理研究的必要性,近乎于逃避客观事
实了。
“道行高深的老和尚”恰恰正是出世主义的一个范例。从“胜者王候败者寇”这个角
度上看,他们的做法早已被历史事实所否定,以中亚地区为例,从七世纪起佛教就
开始被伊斯兰教从这一地区驱逐,直到十、十一世纪被杀逐殆尽(邱处机,人西游记>,“西去葱岭(帕米尔)无僧道,但礼天方(麦加)”)。一个空有精致的理
论,却在现实世界中连自己的庙宇偶像都保护不了的宗教,如何能让世人信服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