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请张辰宇做报告
avatar
“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请张辰宇做报告# Biology - 生物学
x*g
1
知情人八卦一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报告?关键词:瑞典、邀请、诺贝尔奖。
报道:
2013年6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被邀请到瑞典为“诺贝尔医
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位顶尖科学家做报告。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实验课题组的一项“惊人”发现:植物中的某些微小核糖核
酸(microRNA,即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
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
物质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显然,这严重违背人体生理学常识。
在受到斯德哥尔摩这个笼罩在特殊光环下的城市礼遇的同时,张辰宇实验组“匪夷所思
”的研究结果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甚至非同行的激赏、质疑或者观望。与此同时,国内
外研究者的迅速跟进,也缔造了一个关于miRNA的研究热点。这些实验组希望验证或驳
斥张辰宇的研究,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将引起生命科学界的瞩目。最近,接连发表在
RNA Biolog上的2篇研究结果向张辰宇实验组“宣战”了:他们做了类似实验,并没有
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会不会意味着张辰宇实验组的研究存在着尚未被发现的巨大隐患或
技术漏洞?不过,这些被拿来质疑上述“惊人”发现的研究结果,在张本人看来存在一
定问题。他告诉《科技导报》,目前的所谓“质疑”存在很多“硬伤”,严格来说只是
一些设计上存在问题的初步实验。不过,他很欢迎国内外同行重复其研究发现,哪怕是
一些阴性结果也是好的,这本身就说明了本发现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张认为,经过严密
设计的实验检测及验证,本发现终将获得认同及拓展。
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张辰宇这项惊人的发现,起源于其实验组2007年开始的一项关于血清中是否存在miRNA
的研究,这个命题源于张对肿瘤形成与miRNA关系的推测。此前,科学界认为,人体血
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不可能有完整RNA存在。
很快,实验组经实验验证了miRNA在血清中的存在,且miRNA之所以能从细胞进入到血清
中,是因为细胞将被微小囊泡包裹的miRNA分泌到了循环系统中或细胞外。除了预定结
果,更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实验组将人体血清中所有miRNA深度测序后确认,有一部分
竟然属于外源性的植物miRNA!这怎么可能?
实验组很快展开了大量实验,最终在中国东部人群的血清、血浆中,发现并确证了30-
50种具有完整序列的、并有较高浓度(与一些具有功能的内源性miRNA相同浓度)的外
源性植物miRNA;并可通过小鼠胃肠道,被完整地吸收并被运输到相应的靶组织和靶细
胞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稻米中的一种miRNA——miR168被完整吸收后,在靶组织(
肝脏)内可跨界调控动物的基因(LDLRAP1)翻译,进而影响摄食者的生理或病理生理。
实验组认为,这些发现揭示了某些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miRNA可被人体完整吸收,作为
以前未知的活性分子,调节和影响摄食者的生理或病理生理。这是一项违背生理学常识
的发现,但一经验证,意义非凡,因此不仅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并且缔造了一个研究热
点。
目前很多国际同行在做跟进和拓展研究。据张辰宇介绍,美国Baylor医学院的Kendal D
. Hirschi教授发起成立了一个由来自各个国家的相关研究人员组成的联盟,来重复和
拓展张辰宇实验组的发现;美国耶鲁大学的Askenase Philip教授向张发出了合作邀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13年还以张实验组的发现作为其主要立项依据之一,设立了一
个关于细胞外RNA通讯交流的“Common Fund”,其中就有一项要求做食物中外源性
miRNA的吸收机制研究。
2项结果不同实验被批存硬伤
张辰宇实验组研究结果广受关注,生命科学界翘首等待其他同行的跟进实验。不过,最
新发布的2项同类实验却没有得到相同结果。较受关注的是2013年7月,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的助理教授Ken Witwer发表在RNA Biolog的研究报告。
Ken Witwer在实验中给猕猴喂食豆制品,并在不同时段对猕猴进食前后血液进行植物
miRNA检测分析后发现,虽然观察到一些植物miRNA低水平扩增,但并不稳定,miRNA的
扩增不符合植物miRNA与饮食摄入量的线性因果关系。猕猴喝冰沙之前的血液样本中也
发现了同样的miRNA,Ken Witwerr甚至推测,这些miRNA可能是猕猴自身的基因片段,
只是这些片段与植物miRNA足够相似。
虽然这篇文章在网络上被认为是“攻击”张辰宇实验组研究结果的最有力依据,但有趣
的是,这篇文章的审稿人之一竟然是张辰宇本人,“我非常熟悉这篇文章”,张辰宇认
为,这项实验的研究者只在2只实验动物中检测了5种植物的miRNA,样本量太小,而且
张辰宇强调,并不是所有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miRNA都可以被完整吸收,所以挑选哪些
植物miRNA进行检测显得至关重要。他们自己的实验组则是在2000多种植物miRNA中确认
了30-50种miRNA以较高浓度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并发现了其中几种具有生物功能。
张辰宇告诉《科技导报》,另外一项与其实验组结果不符的类似研究来自哈佛大学一实
验组,结果也发表于RNA Biolog,他认为这篇文章也存在问题,比如该实验同样检测了
较少数量的植物miRNA。
但张辰宇同样认为,这些验证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未知
的问题比较多,方法学也不成熟,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摸石头过河”,才能
最终将理论完善,将机制阐明。
最该受“争议”的反而关注较少
张辰宇实验组关于外源性植物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
官,然后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发现,是他系列发现
的第3环。该系列发现的基础,即第1环是他2008年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
,人与动物的循环系统中存在外源性miRNA;第2环则是食物中外源性植物miRNA能被完
整地吸收。这3点是否真正成立也正是目前张辰宇实验组所受争议的集中之处。
但是张辰宇认为,与这些争议相比,其背后的基础才是最应该受到“争议”或者说关注
的,即miRNA是否真的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
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
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
更多讨论。”,张辰宇告诉《科技导报》。
avatar
x*g
2
版上很多酸葡萄心理作怪的帖子,动不动说张晨宇没有生物学基本常识。难道诺贝尔奖
委员会也没有生物学常识?
诸位板油,敢问酸葡萄阁下被诺贝尔奖委员会考虑过几次了?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知情人八卦一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报告?关键词:瑞典、邀请、诺贝尔奖。
: 报道:
: 2013年6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被邀请到瑞典为“诺贝尔医
: 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位顶尖科学家做报告。
: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实验课题组的一项“惊人”发现:植物中的某些微小核糖核
: 酸(microRNA,即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
: 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
: 物质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显然,这严重违背人体生理学常识。
: 在受到斯德哥尔摩这个笼罩在特殊光环下的城市礼遇的同时,张辰宇实验组“匪夷所思
: ”的研究结果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甚至非同行的激赏、质疑或者观望。与此同时,国内

avatar
g*f
3
好可笑,这个张晨宇,科技导报的记者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材料肯定是他自己提供给
记者的,弄这种宣传材料就是在欺骗读者沽名钓誉。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
通常只负责组织评审,会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去做报告。我估计他有个什么认识的人在
卡罗林斯卡邀请他去做报告了,这种报告多如牛毛,每天中午各个系都有,有牛人也有
不牛的人,还有博士后,Phd学生等。要这样说的话,我还可以说我被诺贝尔医学和生
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请做过报告呢。
avatar
l*i
4
毕竟都是做科研的,讲话还是慎重点好,没有证据,仅用“估计”“肯定”之类的词,
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言论有多高明。如果怀疑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邀请,
直接发信去问,就知道张辰宇是不是撒谎了。
质疑一个人的科研工作,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从“证据”出发,而不能靠“常识”推
测(许多科学事件表明,很多时候,囿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常识”是不可靠、甚至
错误的),更不能先立立场,搞“诛心”之论。就张辰宇的这一系列工作,生物版里所
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地从实验和结果本身来批判的,几乎没有人
指出张辰宇的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哪些缺陷甚至错误,结果分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反对
的人只是一味地根据“常识”来批判,甚至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在 g*******f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可笑,这个张晨宇,科技导报的记者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材料肯定是他自己提供给
: 记者的,弄这种宣传材料就是在欺骗读者沽名钓誉。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
: 通常只负责组织评审,会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去做报告。我估计他有个什么认识的人在
: 卡罗林斯卡邀请他去做报告了,这种报告多如牛毛,每天中午各个系都有,有牛人也有
: 不牛的人,还有博士后,Phd学生等。要这样说的话,我还可以说我被诺贝尔医学和生
: 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请做过报告呢。

avatar
p*c
5
这个说得非常好!建议单独发个贴子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毕竟都是做科研的,讲话还是慎重点好,没有证据,仅用“估计”“肯定”之类的词,
: 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言论有多高明。如果怀疑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邀请,
: 直接发信去问,就知道张辰宇是不是撒谎了。
: 质疑一个人的科研工作,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从“证据”出发,而不能靠“常识”推
: 测(许多科学事件表明,很多时候,囿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常识”是不可靠、甚至
: 错误的),更不能先立立场,搞“诛心”之论。就张辰宇的这一系列工作,生物版里所
: 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地从实验和结果本身来批判的,几乎没有人
: 指出张辰宇的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哪些缺陷甚至错误,结果分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反对
: 的人只是一味地根据“常识”来批判,甚至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 我们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avatar
T*u
6
有些ID是从南京大学生化系出来的。
对那里实验室的水平及科研作风实在是太了解了。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毕竟都是做科研的,讲话还是慎重点好,没有证据,仅用“估计”“肯定”之类的词,
: 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言论有多高明。如果怀疑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邀请,
: 直接发信去问,就知道张辰宇是不是撒谎了。
: 质疑一个人的科研工作,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从“证据”出发,而不能靠“常识”推
: 测(许多科学事件表明,很多时候,囿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常识”是不可靠、甚至
: 错误的),更不能先立立场,搞“诛心”之论。就张辰宇的这一系列工作,生物版里所
: 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地从实验和结果本身来批判的,几乎没有人
: 指出张辰宇的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哪些缺陷甚至错误,结果分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反对
: 的人只是一味地根据“常识”来批判,甚至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 我们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avatar
f*g
7
支持这个。
生物学的常识不一定靠谱。
不要一看到外国人的结果和华人的不一直就导向外国人。
要认真分析文章结果,然后讨论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毕竟都是做科研的,讲话还是慎重点好,没有证据,仅用“估计”“肯定”之类的词,
: 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言论有多高明。如果怀疑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邀请,
: 直接发信去问,就知道张辰宇是不是撒谎了。
: 质疑一个人的科研工作,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从“证据”出发,而不能靠“常识”推
: 测(许多科学事件表明,很多时候,囿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常识”是不可靠、甚至
: 错误的),更不能先立立场,搞“诛心”之论。就张辰宇的这一系列工作,生物版里所
: 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地从实验和结果本身来批判的,几乎没有人
: 指出张辰宇的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哪些缺陷甚至错误,结果分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反对
: 的人只是一味地根据“常识”来批判,甚至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 我们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avatar
f*g
8
我们老板看到学生得出和常识或者已经发表的不一样的结果会很高兴。因为他觉得可能
发现新的'常识',容易上高档次文章.
他善于从一些结果上引伸,扩大,然后忽悠个新理论。
avatar
F*Q
9
你们老板是个明白人,他/她明白生物领域的认知受时代/技术手影响太大,很多所谓的
“常识”或“理论”都是伪的。这也是为什么生物类教科书更新换代那么快的原因。

【在 f******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老板看到学生得出和常识或者已经发表的不一样的结果会很高兴。因为他觉得可能
: 发现新的'常识',容易上高档次文章.
: 他善于从一些结果上引伸,扩大,然后忽悠个新理论。

avatar
l*i
10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还只是“推测”,除非他们是从张的实验室出来的。
我在国内大学那会,认识一个人,在一个不知名的大学(当时该大学的荧光显微镜不超
过10台,连Western blot的仪器、离心机很多实验室都要共用)读硕士,被导师分给一
个课题,养大鼠,筛化合物。大概4年多以后,我听说该同学发大文章了,nature
medicine,大概国内第一篇完全有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要知道,这个实验室,从来没
有发超过6分的文章。据说,现在这个化合物已经开始在做临床试验。

【在 T****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ID是从南京大学生化系出来的。
: 对那里实验室的水平及科研作风实在是太了解了。

avatar
h*a
11
支持转基因的都是收了钱在这里鼓噪的吧
avatar
c*r
12
“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
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
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多讨论。”
你确定这话是张辰宇说的?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知情人八卦一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报告?关键词:瑞典、邀请、诺贝尔奖。
: 报道:
: 2013年6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被邀请到瑞典为“诺贝尔医
: 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位顶尖科学家做报告。
: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实验课题组的一项“惊人”发现:植物中的某些微小核糖核
: 酸(microRNA,即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
: 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
: 物质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显然,这严重违背人体生理学常识。
: 在受到斯德哥尔摩这个笼罩在特殊光环下的城市礼遇的同时,张辰宇实验组“匪夷所思
: ”的研究结果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甚至非同行的激赏、质疑或者观望。与此同时,国内

avatar
a*n
13
要证伪太难了,尤其是学霸的结果

【在 F*Q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老板是个明白人,他/她明白生物领域的认知受时代/技术手影响太大,很多所谓的
: “常识”或“理论”都是伪的。这也是为什么生物类教科书更新换代那么快的原因。

avatar
c*r
14
“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
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
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多讨论。”
lz还是来确认一下,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张辰宇说的吧。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知情人八卦一下,这是个什么级别的报告?关键词:瑞典、邀请、诺贝尔奖。
: 报道:
: 2013年6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被邀请到瑞典为“诺贝尔医
: 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位顶尖科学家做报告。
: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实验课题组的一项“惊人”发现:植物中的某些微小核糖核
: 酸(microRNA,即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
: 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
: 物质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显然,这严重违背人体生理学常识。
: 在受到斯德哥尔摩这个笼罩在特殊光环下的城市礼遇的同时,张辰宇实验组“匪夷所思
: ”的研究结果一直受到国内外同行甚至非同行的激赏、质疑或者观望。与此同时,国内

avatar
M*r
15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
: 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
: 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多讨论。”
: lz还是来确认一下,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张辰宇说的吧。

avatar
c*o
16
眼睛真尖,我都没有意识到。 当年过ORAL-QUAL时被问的一个问题。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
: 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
: 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多讨论。”
: lz还是来确认一下,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张辰宇说的吧。

avatar
h*a
17
这话有什么问题?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降解酶,按常理不应有完整的RNA存在,事实却是我们检测到
: 了,但miRNA为什么能稳定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这个问题的机制尚不明确。我们欢迎
: 不同意见,只是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更多讨论。”
: lz还是来确认一下,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张辰宇说的吧。

avatar
t*y
18
应该是人体血清里不怎么含有RNA降解酶。有人直接静脉注射siRNA能够看到人体某些器
官的蛋白表达下降。
avatar
w*y
19
人体试验了?能推荐个文章吗?
不要告诉我是听人说的。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是人体血清里不怎么含有RNA降解酶。有人直接静脉注射siRNA能够看到人体某些器
: 官的蛋白表达下降。

avatar
F*Q
20
没人会去自讨苦吃试图证伪什么东西,只要你提出和“常识”或“理论”不一样的观点
,你就成为公敌了,更不要说去证伪“常识”或“理论”的尝试。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要证伪太难了,尤其是学霸的结果
avatar
m*n
21
Blood plasma is extremely high in ribonuclease (RNase) activity, and
minimizing this activity is critical to any blood RNA isolation procedure.
Naked siRNA will be degraded.
Chemically modified siRNA has better stability.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是人体血清里不怎么含有RNA降解酶。有人直接静脉注射siRNA能够看到人体某些器
: 官的蛋白表达下降。

avatar
s*y
22
太牛了,诤议不小。期待看最后辩论的结论。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31/n11/full/nbt.2748.html
But why put the paper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rather than Cell Research,
where the original report was published? In fact, the miRagen investigators
did submit their paper to that journal but were told that “it is a bit hard
to publish a paper of which the results are largely negative.”
avatar
X*8
23
哈哈,我刚发现去生物版的人绝大多数不是学生物的。不过张的发现如果证实是真的,
是有巨大的生物学意义的。估计会是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得诺贝尔奖。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毕竟都是做科研的,讲话还是慎重点好,没有证据,仅用“估计”“肯定”之类的词,
: 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言论有多高明。如果怀疑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邀请,
: 直接发信去问,就知道张辰宇是不是撒谎了。
: 质疑一个人的科研工作,作为同行,我觉得应该从“证据”出发,而不能靠“常识”推
: 测(许多科学事件表明,很多时候,囿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常识”是不可靠、甚至
: 错误的),更不能先立立场,搞“诛心”之论。就张辰宇的这一系列工作,生物版里所
: 有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人,没有一个是纯粹地从实验和结果本身来批判的,几乎没有人
: 指出张辰宇的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哪些缺陷甚至错误,结果分析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反对
: 的人只是一味地根据“常识”来批判,甚至说一些人身攻击的言论。这到底是为什么?
: 我们的科学素养哪里去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