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先生第二弹: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转载)# Biology - 生物学
p*n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ingchuan (平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赛先生第二弹: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19:40:34 2016, 美东)
赛先生看来是和知识分子较上劲了
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作者 郝炘
科学新闻也许是最难做的新闻,因为真正的科学新闻可以说基本上并不存在。
十年前,《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Laura Chang曾回答过读者有关时报如何报道科学新
闻的问题。一位读者问,考虑到科学是一个缓慢积累数据、研究结果需要得到验证、逐
渐在学科内得到承认的过程,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够得上是科学“新闻”呢?
编辑的回答是:除了极少数发现之外,科学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类似传统突发新闻的
那种“科学新闻”少之又少。
《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尽管没有多少科研结果够得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但这并
不意味着记者一定要等到结果可以进教科书时才能作报道。而且,科学新闻报道的曲折
,正好反映了科学过程本身的曲折。
比如,《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3月以“科学家惊喜发现宇宙诞生时的涟漪[1]&
rdquo;为题,报道了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领导的南极望远镜团队宣布探测到原初
引力波的新闻,不过,这个宣布后来被证明为时过早[2]。但是,这篇后续报道没有像
最初的报道那样受到广泛关注,表现之一是纽约时报中文网未将其翻译过来。这反映了
科学论文发表和科学新闻报道都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正面结论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反面
结论。
科学新闻该怎样报道呢?《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采编人员首先要对科研论文做出
新闻价值判断。时报采用的原则包括,新闻发布提供的研究是否具有统计意义?新研究
号称发现的东西是否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为世人所知?没有参加研究的同行怎样评价新
工作?这些同行的意见从编辑部过去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是否可信?新闻决定最终
是编辑的主观判断,哪些有广泛的兴趣(比如引力波的探测),哪些对读者有用(比如
医学研究和健康方面的),也有些报道只是因为题材非常有趣,比如猪也懂光学原理[3
]的报道。
虽然真正的科学新闻并不很多,但自从苏联在1957年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美苏展
开太空竞争以来,美国不少大众媒体都开辟了科学新闻栏目,报道的篇幅大增。这部分
是因为,科学家及其工作或资助单位为了竞争,希望让自己的成果尽快被公众了解,这
会有助于他们得到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资助。
发表科学论文或医学论文的杂志,比如《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新英格兰医
学杂志》等,也以帮助记者作报道的名义,提前把要发表的文章介绍给他们。但期刊要
求记者在论文发表之前不作报道。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记者之间的竞争,制造
了一种新闻紧迫感。期刊发给记者的这类事先通知,有时会把科学上的一个小进展包装
成一个突破,也助长了懒惰的新闻采编习惯。
有人造了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新闻采编:churnalism,是用英文单词churn(炮制)和
journalism(新闻工作)结合形成的,也许可译为“新闻炮制”。意思是,
不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去发现新闻,而是在新闻发布的基础上找几个人评论一下就写
报道。
新闻炮制的问题在科学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国内的科学新闻报道。国内有的科
学媒体甚至把自己紧密跟踪期刊、特别是时髦期刊的新闻发布作报道引以为豪。
曾在《自然》工作多年的科学记者Colin Macilwain发表过一篇观点文章[4],批评科学
期刊与科学记者过于紧密的关系。他认为,记者靠新闻发布采编科学新闻的做法,让科
学家与媒体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科学新闻,掩盖了科学发现的复
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所有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很少受到挑战的“突破&
rdquo;。他说,这种过于密切的关系对科学家和科学新闻都没有好处,最终会削弱公众
对科学家的信任、以及科学新闻的可信性。
其实,一些真正的重大发现,在当时往往并没有得到记者和大众的注意。纽约时报科学
记者Dennis Overbye回顾了一些20世纪的重大发现。他写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可谓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事件了。但是,克里克和沃森的文章在1953年4月25日发表
之后,英国主要报纸直到5月中旬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工作。虽然《纽约时报》驻伦
敦的记者6月13日发了一篇报道,但文章也许只出现在早版上了,因为后来印刷的日报
上并没有这篇报道,也许编辑认为有更重要的新闻需要版面,把发现DNA结构的报道撤
了。Overbye还说,爱因斯坦的名字直到1917年才在时报上出现。
不过,DNA结构的发现和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未被及时报道而被埋没。
相反,被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发表的当年就评为2004年重大科学突破之一的黄禹
锡的工作,后来被发现作了假。黄禹锡也因此臭名远扬。
正因为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容易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北京
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说过,在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也可能害作者[5]。他说,即使没有造
假,错误的文章发表在顶尖杂志上,可能会因为读者的忿忿不平,而让作者更受人讨厌。
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也许印证了饶
毅的说法。韩春雨被媒体称赞为“一鸣惊人”的“诺奖级”工作
,因为不少实验室表示重复不出来,很快受到造假的质疑。虽然早先的正面报道可能让
他得到了官方的重视,但其研究结果最终需要得到时间的检验。发表了论文只是第一步
,科学新闻报道滥用“诺奖级”这种词只会让人耻笑
发信人: pingchuan (平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赛先生第二弹: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5 19:40:34 2016, 美东)
赛先生看来是和知识分子较上劲了
科学新闻报道不该哗众取宠
作者 郝炘
科学新闻也许是最难做的新闻,因为真正的科学新闻可以说基本上并不存在。
十年前,《纽约时报》科学版编辑Laura Chang曾回答过读者有关时报如何报道科学新
闻的问题。一位读者问,考虑到科学是一个缓慢积累数据、研究结果需要得到验证、逐
渐在学科内得到承认的过程,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够得上是科学“新闻”呢?
编辑的回答是:除了极少数发现之外,科学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类似传统突发新闻的
那种“科学新闻”少之又少。
《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尽管没有多少科研结果够得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但这并
不意味着记者一定要等到结果可以进教科书时才能作报道。而且,科学新闻报道的曲折
,正好反映了科学过程本身的曲折。
比如,《纽约时报》曾在2014年3月以“科学家惊喜发现宇宙诞生时的涟漪[1]&
rdquo;为题,报道了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领导的南极望远镜团队宣布探测到原初
引力波的新闻,不过,这个宣布后来被证明为时过早[2]。但是,这篇后续报道没有像
最初的报道那样受到广泛关注,表现之一是纽约时报中文网未将其翻译过来。这反映了
科学论文发表和科学新闻报道都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正面结论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反面
结论。
科学新闻该怎样报道呢?《纽约时报》的科学编辑说,采编人员首先要对科研论文做出
新闻价值判断。时报采用的原则包括,新闻发布提供的研究是否具有统计意义?新研究
号称发现的东西是否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为世人所知?没有参加研究的同行怎样评价新
工作?这些同行的意见从编辑部过去与他们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是否可信?新闻决定最终
是编辑的主观判断,哪些有广泛的兴趣(比如引力波的探测),哪些对读者有用(比如
医学研究和健康方面的),也有些报道只是因为题材非常有趣,比如猪也懂光学原理[3
]的报道。
虽然真正的科学新闻并不很多,但自从苏联在1957年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美苏展
开太空竞争以来,美国不少大众媒体都开辟了科学新闻栏目,报道的篇幅大增。这部分
是因为,科学家及其工作或资助单位为了竞争,希望让自己的成果尽快被公众了解,这
会有助于他们得到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资助。
发表科学论文或医学论文的杂志,比如《科学》、《美国科学院院刊》、《新英格兰医
学杂志》等,也以帮助记者作报道的名义,提前把要发表的文章介绍给他们。但期刊要
求记者在论文发表之前不作报道。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记者之间的竞争,制造
了一种新闻紧迫感。期刊发给记者的这类事先通知,有时会把科学上的一个小进展包装
成一个突破,也助长了懒惰的新闻采编习惯。
有人造了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新闻采编:churnalism,是用英文单词churn(炮制)和
journalism(新闻工作)结合形成的,也许可译为“新闻炮制”。意思是,
不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去发现新闻,而是在新闻发布的基础上找几个人评论一下就写
报道。
新闻炮制的问题在科学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国内的科学新闻报道。国内有的科
学媒体甚至把自己紧密跟踪期刊、特别是时髦期刊的新闻发布作报道引以为豪。
曾在《自然》工作多年的科学记者Colin Macilwain发表过一篇观点文章[4],批评科学
期刊与科学记者过于紧密的关系。他认为,记者靠新闻发布采编科学新闻的做法,让科
学家与媒体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科学新闻,掩盖了科学发现的复
杂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所有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是很少受到挑战的“突破&
rdquo;。他说,这种过于密切的关系对科学家和科学新闻都没有好处,最终会削弱公众
对科学家的信任、以及科学新闻的可信性。
其实,一些真正的重大发现,在当时往往并没有得到记者和大众的注意。纽约时报科学
记者Dennis Overbye回顾了一些20世纪的重大发现。他写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可谓2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事件了。但是,克里克和沃森的文章在1953年4月25日发表
之后,英国主要报纸直到5月中旬都还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工作。虽然《纽约时报》驻伦
敦的记者6月13日发了一篇报道,但文章也许只出现在早版上了,因为后来印刷的日报
上并没有这篇报道,也许编辑认为有更重要的新闻需要版面,把发现DNA结构的报道撤
了。Overbye还说,爱因斯坦的名字直到1917年才在时报上出现。
不过,DNA结构的发现和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并没有因为未被及时报道而被埋没。
相反,被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发表的当年就评为2004年重大科学突破之一的黄禹
锡的工作,后来被发现作了假。黄禹锡也因此臭名远扬。
正因为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容易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北京
大学生科院教授饶毅说过,在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也可能害作者[5]。他说,即使没有造
假,错误的文章发表在顶尖杂志上,可能会因为读者的忿忿不平,而让作者更受人讨厌。
韩春雨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文章、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也许印证了饶
毅的说法。韩春雨被媒体称赞为“一鸣惊人”的“诺奖级”工作
,因为不少实验室表示重复不出来,很快受到造假的质疑。虽然早先的正面报道可能让
他得到了官方的重视,但其研究结果最终需要得到时间的检验。发表了论文只是第一步
,科学新闻报道滥用“诺奖级”这种词只会让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