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avatar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ChineseMed - 中医
f*h
1
2012年5月,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发布了41名医务人员经过9天培训,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
,该消息引发全世界关注。甘肃这个从不抢眼的西部省份瞬间成为网络媒体的焦点。
何为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
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
,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
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凡人肉体就会百毒不侵,刀枪不入
,飞檐走壁,武功即突飞猛进。
在中医理论里,凡人修炼终身未必能够打通二脉。他必须有高人指点,还要借力打力、
借气壮气,方能成功。在不走异路的情况下,甘肃的41名医生竟然只用九天就打通了任
督二脉,创造了人间奇迹。甘肃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有专家认为,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哲学基础。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其实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它涵盖了中国全部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核心文化——忠孝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叫做“药引子”。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
,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
用。一副中药,如果没有药引子,基本上就是废材。
大家知道著名北大校长蔡元培吧,他就曾经做过“药引子”。
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19岁时,母亲因长年操持家务,积劳成疾,得了绝症,服药很多
不见好转。后来医生说是药引子欠缺。这个“药引子”是什么呢?就是至亲孝子身上的
肉。侍母至孝的蔡先生听医生说割臂肉入药,可以延寿12年,于是瞒着家人,把左臂上
的一小片肉割了下来,为母亲做药引子。但天不从人愿,他的母亲仍撒手人寰。
蔡元培“割肉救母”的消息上了《大清邸报》的头版头条,那个时候凡人是可以上头版
头条的。香港的所有报纸也做了转载。他的先进事迹迅速传遍大清和世界的每个角落。
于是,蔡元培在一个月之内成为大清和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
第二年,蔡元培参评“感动大清十佳青年”,他被排在首位。他参加了大清春节团拜会
,还受到了太后和光绪大大的接见,在当时荣耀无比。
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殿试策论
成绩为二甲三十四名(等于全国统考第三十七名),内容是“西藏的地理位置”。这样
的名人若不中进士,天理不容。
中医里面设“药引子”,其目的就是强化忠孝文化。皇帝得了绝症,大臣们争先恐后割
肉做“药引子”,以表示忠诚;父母得了绝症,儿女们争先恐后割肉做“药引子”,以
表示孝顺。这在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最和谐感人的现象。但是,由于割肉导致感
染,不少割肉之人得了破伤风而惨死。但死得幸福,死得其所。
当今中国,有一股歪风邪气,那就是否定中医。久哥经常在网络媒体看到否定中医的文
章。这是很不正常的。否定中医就是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否
定中华民族,应该以“煽颠罪”将他们绳之以法。
用文学作品否定中医,最早的就是鲁迅。鲁迅写了一篇小说,叫做《药》。鲁迅先生为
了否定中医,他虚构了一个故事,就是用死刑犯的鲜血治疗肺结核。一个大老板为了购
买人血馒头竟然倾家荡产,最后,独生子还是死了。像鲁迅这样挖空心思否定中医,这
得多大的仇恨啊!
否定中医就是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罪莫大焉!
avatar
s*g
2
鲁迅的爹,官场失意,酗酒肝癌,就算是现代也是绝症,当时请了中医,当然就没有治
愈,所以鲁迅就戴上有色眼镜了。后来他学西医,发现,也是绝症。

【在 f******h 的大作中提到】
: 2012年5月,甘肃省卫生厅官网发布了41名医务人员经过9天培训,打通任督二脉的消息
: ,该消息引发全世界关注。甘肃这个从不抢眼的西部省份瞬间成为网络媒体的焦点。
: 何为任督二脉?
: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
: 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
: ,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
: 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凡人肉体就会百毒不侵,刀枪不入
: ,飞檐走壁,武功即突飞猛进。
: 在中医理论里,凡人修炼终身未必能够打通二脉。他必须有高人指点,还要借力打力、
: 借气壮气,方能成功。在不走异路的情况下,甘肃的41名医生竟然只用九天就打通了任

avatar
s*g
3
鲁迅的父亲的医案分析——兼论鲁迅为什么骂中医
鲁迅为什么说“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鲁迅为什么赴日本留学学习西医,以及鲁
迅至死相信西医不用中药,其主要原因就是鲁迅的父亲死在中医手里。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于1893年冬―病不起至1895年秋冬病势日加严重,直至1896年10月12
日(农历9月6日)去世,终年三十七岁,中道夭亡,他到底死于什么病?
根据分析主要死于肝硬化(肝癌?)、俗称膨胀病,中医称单腹胀。期间邀请中医治疗。
事后,鲁迅非但不感谢中医延长了他父亲的寿命,减轻了他的痛苦,反而尽尖酸刻薄之
能事,讽刺挖苦攻击中医。这种类似于今天医闹的做法,确实诋毁了中医,流毒至今。
其实也害了鲁迅他自己。这是后话。
100多年后江南才子大富豪陈逸飞因为同样的病死在上海最现代化的医院里面,我没听
见有人说过西医一句不是,大家都认为他得了该死的病。
殖民地的思维已经深深印在奴才们的骨子里,只要是中医治好的病,都是个案,不具备
统计学意义。只要是服用中药出现了问题,那就不是个案,就要借此摧毁中医学体系。
何祚庥那个老混蛋,自称是百分之百的马列主义者,现在又在借某明星之死攻击中医,
这又是现代鲁迅的翻版。没关系,恶人自有恶人磨。祝愿反中医人士和鲁迅、梁启超一
样,宁要科学的草,不要中医的苗。身体力行,死得其所!
下面根据史料,分析一下鲁迅父亲的发病治疗经过,功过得失,自在其中。
病因
一郁怒成积:1893年秋鲁迅祖父周介孚科场贿赂案发,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在杭州乡试,
与案情有涉,故被拘捕审讯,又革去秀才,在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忧郁恼怒,肝失疏
泄.失其条达,日久郁怒成积。
二酒精中毒:忧愁无处发泄,借酒浇愁,酒后常甩筷扔碗,大怒伤肝,酒精对肝脏损害
更大,日久肝郁血液。周伯宜爱用水果作下酒物,鲁迅常去上街买鸭梨、苹果、花红之
类给父亲下酒;根据绍兴人饮洒习惯,凡用水果作厂酒物者多饮的是白酒(烧酒),白酒
含酒精浓度大,因此对肝脏损害更为严重,而其父在生病期间照样喝酒.从不忌口.故
造成病况每下。
症状
一,牙龈出血。鲁迅还在一篇叫做《从胡须说到牙齿》的文中讲到自己"牙齿也很坏,
……终于牙龈上出血了,无法收拾,"并说"这是我的父录赏给我的一份遗产。因为他的
牙齿也很坏。"由此猜测鲁迅父亲也有牙龈出血症状,此亦是肝硬化的常见临床表现之
一,兴许他的肝硬化尚伴有"脾功能亢进"的病况,也说不准。中医认为是肝火克脾,是
酒毒的表现。
二,口吐鲜血:周伯宜由最初的慢性牙龈渗血逐渐发展到了突然大口吐血,当时鲁迅母
亲用墨汁止血毫无效验。对于创伤出血,用草木灰和墨汁都能有效的止血。而鲁迅父亲
是在呕血,血从胃中涌出。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造成胃底静脉曲张,郁怒或酒的刺激
,而致胃底血管破裂所致。这时用墨汁止血,根本无济于事,只有请医生急救结扎血管
止血,但也只能缓解一时。有的病人会因食道静脉破裂,吐血而死。
三,浮肿腹水:吐血量大,造成贫血,血浆浓度低可出现水肿;更主要的是门脉高压,
下腔静脉受阻,造成下肢浮肿,后逐渐加重,腹水压迫,漫肿到了胸腔,连呼吸也感到
困难,用他父亲感受说,好象一匹小布紧裹身体一样难受。有的肝硬化腹水病人会出现
肚脐膨出,医学上叫做脐疝。
四,疼痛不止:肝硬化日久不愈,可致肝癌,肝硬化本身加上严重腹水也可造成剧烈难
以忍受的疼痛。由于疼痛不止,起初他服鸦片救急,渐渐地有些非此不能止痛了。这已
经是毒品依赖。
治疗
当时在鲁迅居住的绍兴城里,一位颇有名望的中医隔日一次为他父亲诊治水肿,维持患
者生命长达两年。随着疾病的发展,加之患者依然酗酒,病情逐日加重,令人担忧。鲁
迅在《父亲的病》中写道:"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有一天那名医来
诊,问过征状,自感江郎才尽,便极诚恳地说自己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再也无计可施
,遂荐本领又胜一筹的何廉臣来高治。
这位何廉臣先生当时在医界是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对鲁迅父亲的治疗,常常开有奇特
的药引子,如同巢的蟋蟀一对、结了子的平地木十株以及经霜三年的甘蔗等。鲁迅曾不
以为然,因之小视,进行过讽刺,这是后话。但从医学讲无论如何,这前两味均是目前
治疗腹水的良药。蟋蟀利尿消肿作用明显,尤适用于体弱气虚者水肿,有攻补兼施之妙
;平地木主产于华东,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的,普通都称
为'佛老大"',有清热利水、活血退黄功能。如今已广泛应用于肝病临床。陈先生即何
廉臣,也确是当时名医,虽治疗偏于古怪,但用药相信不会没有道理。
何廉臣在用汤药的同时,有一种特别的丸药--即败鼓皮丸。这药丸"就是用打破的鼓皮
做成;水肿一名臌胀……。"从鲁迅的这些记述中,父亲得病是"臌胀"无疑。臌胀病名
,中医专有,多因情志郁结,饮酒过多,或感染虫毒以及黄疸积聚而发病,现代医学肝
硬化、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形成的水钟,均属于"臌胀"范围。
那种神奇的"败鼓皮丸"服用了一百余:天,"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
在床上喘气了。"鲁迅笔下除反复写了父亲的水肿外,气喘也多次提及:"父亲的喘气颇
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又在另一篇题叫《自言自语》的文
中说:"我的父亲躺在床上,喘着气,脸上很瘦很黄,我有点怕看他了"。儿子因父亲的
病而恐惧,又无可奈何。这种气喘,概为大量腹水,使膈肌抬高致呼吸困难所致,"喘
气颇长久",是由于长期利水低钾而致的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浅慢,属于中医的呼多吸
少,肾不纳气。父亲气虚至重,连说话也觉不支,试看鲁迅对父亲的描述:"什么呢?
……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
去了。"由于二、三年的病苦缠绕,父亲很想平静一下子的,但却总显得烦躁易怒,合
乎肝病易怒之特点。
末了,何廉臣先生治疗,"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和方,但已经置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
很神奇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这说明父亲的腹
水病已极其顽固深重,肝病导致的脾胃失职,已不能受纳水谷,后天不养,若非紧急"
实脾"无以保全。
综上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情况,我们可以初步诊断鲁迅的父亲所患为(酒精
性)肝硬化腹水--臌胀,
死因
膨胀病本是难治之症,即“风、痨、膨、脆”为内科四大证;膨胀一证,索来棘手,有
谚云“神仙难医膨胀病”就是这个意思。二是即便在今天的医疗下,也将最后成为成为
不治之证而病故。鲁迅由于对父亲的死“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
故罢,但怕也怕也很抉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
病重不避酒,神仙也难医。年少无知,却怪医生。不反省其父酗酒伤肝,反而怪怨中医
耽误,请问即便在今天对已经肝硬化的病人,如何治疗才叫不耽误。鲁迅的人品之低劣
,可见一斑。
补充:
1)牛皮本草纲目云:主治水气浮肿、小便涩少。以皮蒸熟,切入鼓汁食之。
2)其年何廉臣35岁(1861年----1929年)
avatar
s*g
4
转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