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乖孩子”没有用,那就行动起来!# CivilSociety - 华人政治
G*9
1 楼
华人以至于亚裔是美国的“模范少数民族”,但是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有感于最近发生的事情,重发一篇2005年的旧文。
http://www.xys.org/xys/netters/others/comments/guaihaizi2.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乖孩子综合症”之我见
越之
再次看到饶毅教授平实、深刻而严谨的好文《海外华人的“乖孩子综合
症”》,不禁击节赞叹。饶毅的文章让我震撼,有几个原因。
此前,爱因斯坦和哈柏,尤其是哈柏,在处理自己的血统和所在国的关系的
事迹并不被广为关注。哈柏的悲剧,对我而言,最震撼的是他妻子悲壮的自戕以
及他的亲人被纳粹用他的发明屠杀。哈柏的卓越“成就”、他对当时德国的忠心
以及他自己的下场这些鲜明生动的论据,让饶毅的论证如水银泻地,也让饶毅要
论述的主题,极具振聋发聩的效果。
此前,我在读到华人维权先驱王清福的事迹的时候,很受感动;但由于时过
境迁,他的例子在对今日美国社会中华人的启发意义有多大,我并无清醒的认识。
(对此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先看这个链接,再google相关网上资料。王凡
著《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刊登于《海内与海外》,
http://www.hsm.com.cn/node2/node2796/node2829/node3245/userobje
9009.html)
此前,对于在美潜在的对华人的歧视,媒体报道极少,而学术界的事例,媒
体报道就更少了。而饶毅所了解的事实,比很多人的更多、更直接。我在几个场
合遇到过关于学术界华人是否受歧视的讨论。这些讨论总是因为讨论者没有相关
的个人经历,无法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论据,让很多讨论者最后都将信将疑。
此前,我亲自所见的讨论华人全体的权益的,极少是著名的科学家,媒体上
也没有这些报道,这让我感觉这个主题,并不适合做科学的人谈。也曾听到有中
国人对于热心此事的同学评论“不务正业”,而后者在学术上的不突出确实成了
一个把柄。
而这些因素,让饶毅的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萌发往《新语丝》投
这篇小文的冲动。
我所见到的“乖孩子综合症”相关事例
平日所见,这样的“乖孩子”事例确实不少,但好多都是琐屑之事,不能简
单明了地在这里说清。这里我想谈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
有一个中国学生因为签证的原因被困在中国,其所在的系在他等待的第二个
月即决定暂停发给奖学金。这个学生在跟学校研究生办公室、系主任以及自己的
教授联系的同时,向所在的中国学生会发信求助。中国学生会为此召开一个会议,
讨论怎样帮助这个学生,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给研究生办公室写一封为这个学生陈
情的信。这封信由这个学生或者他的朋友起草,名义上发自中国学生会。在讨论
中,这封信的口吻被逐步弱化,对于这个学生的艰难处境的描述被弱化,对于这
个学生为自己主张的解释也弱化,这个事件对中国学生的心理冲击强度也被弱化,
最后的口吻是“我们对这个事件表示关注”,而且并没有提出任何处理这个事件
的主张。当时学生会的不少人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在这个学生和所在的系的争论
中站在中立的立场;当时默认的规则是,学生的奖学金是否停发取决于各个系或
者教授与学生的互动,如果这次争论扩大化,那学校有可能出台一个硬性规定,
凡是这种情况,学生的奖学金都应该停发,这会损害后来人的利益。而很多学生
私下里的想法或许是,我和教授的关系不错,我不会碰到这种麻烦;这段时间签
证形势太坏,我不回家不就行了。
另一个例子是,在《纽约时报》2005年4月28日发表的“opinion”里面,有
一篇浦志强的《中国的选择性记忆》(The New York Times. OPINION. April 28,
2005. Op-Ed Contributor: China's Selective Memory. By PU ZHIQIANG)。文
中将日本历史教科书粉饰侵华战争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一些问题相提并论,
尤其是将“南京大屠杀”与北京89年六四的所谓“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让我
们自豪的是,这篇文章引起一位中国学生王亚林的愤慨;他不仅自己写信给《纽
约时报》表达自己的意见,还发信给朋友,希望他们写信给《纽约时报》;普林
斯顿的施一公教授对这个举措大加赞扬,他表示自己会写信给《纽约时报》,并
鼓励更多的人这样做。(值得一提的是,据朋友说,还在施一公做研究生期间,
他就写信给《巴尔迪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和《纽约时报》以敦促他
们对中国进行不带偏见的报道,而这两家报纸都刊登了他的信。)
此外的事例,在很多论坛比如说未名空间(MITBBS.com)可以看到。有很多人
不顾事实、逻辑地为美国歧视华人以及敌视中国的行为进行辩护,并不遗余力地
抹黑中国做得并不错的地方,挖苦讽刺试图纠正美国媒体偏见的网友。
几个很典型的为中国利益说话的话题
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偏见甚至敌视,有时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次,雅虎
新闻以及《纽约时报》(我认为比较中立并对中国稍微友好的媒体)采用美联社
(Associated Press)在提及由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引起与中国的争端和中日领土
争端时,竟不失时机地为中国贴上“共产主义中国”的标签,而这与两国争端的
缘由毫无关系,这个标签只能理解为作者希望资本主义美国的读者站在资本主义
日本一方。而明显右倾的福克斯新闻(Fox News)对中国的抹黑,则明显得多。最
近的例子是,中国政府为美国飓风受灾提供50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以及别的物资
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60万美元的援助,而福克斯的主持人却攻击中国这么
一个人口大国只捐这么一丁点钱,完全无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美国有线新闻
网(CNN)对于中国的援助,也没有全面报道。
我一直觉得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功夫、风水、中国菜以及唐人
街是中国人的悲哀。凡是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都将造成对中国
人的歧视,最终都将损害华人群体的利益,并延伸到华人个体上。(例如,我认
识的一些美国人知道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信教,就问我中国人是否没有很强的道德
观念。)所以我觉得误解和偏见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华人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怎么解决?因为美国媒体误导美国民众,而被误导的民众又成了培养进一步敌视
抹黑气氛的土壤,打破这个怪圈,只能由中国人尽量争取美国民众,孤立不公正
的媒体。我认为增加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饶毅的文章原则性地提出为华人利益为中国利益说话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
犯人做工的例子,我想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些这方面的想法。
有几个话题,在我看来,是非常适合的:中国的计划生育以及不绝对反对堕
胎问题;中国的反对轮子的问题;中国不鼓励宗教信仰的问题;中国在台湾(以
及西藏)问题的立场;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争执。其中前三个问题尤其适合,因为
这三个话题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且并不需要了解很多复杂
的背景知识,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方舟子都有专文论述;而最后两个由于还
涉及国际间政治以及美国自己的利益,比较有难度。
我在一次和日本人讨论中国的计划生育的问题的时候,还经历了一些搞笑的
事情。我提到中国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这个日本人谈到她的亲友在中国旅游
时见过的”Hello WC”,问我知不知道。我大惊:对中国的了解算多了,怎么没
有听说过这种厕所。她向我解释,在一些旅游景点和途中,厕所很简陋,两个人
如厕的位置之间居然没有完全的挡格,所以有的日本人一边如厕,一边相互打招
呼,他们把这种厕所叫”Hello WC”。我狂郁闷。只好回说,“中国是发展中国
家,有很多有待发展和改进的地方,这也不是很希奇,虽然我今天第一次听说。”
后来她问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说不人道不自由云云。我回说,“我们还关心
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对人道和自由的理解也和你有差别”。这家伙此时
竟说,“那种发展谁会关心?”我很生气,本来想说,“你不关心我们的发展,
那我还和你谈个啥。”,但想到这种拂袖而去的发泄有点意气用事,不符合我对
这种人谈笑用兵的作风,所以就改变策略。我说,“要说,我们的计划生育不仅
对中国发展有利,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大有好处,只是你
笨想不到。”这人一听乐了,她肯定觉得我瞎说,而且想损我,就笑说,“你说
说看。”我简单回答,“最近中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很多石油,国内原油
生产不够使用,所以需要进口,而且进口量越来越大。”(这人继续笑,期待我
不能自圆其说出洋相)我继续说道,“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了,私车会越来越多,
相应地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更大。而不控制人口联系前面的两个因素,将使进口石
油的势头更加猛烈。”我平静的论述刺激了她,她不耐烦地说,“那和日本有什
么关系?”我最后一击终于有了机会,“所以说你笨啊:日本完全依靠进口,中
国部分依靠进口,那中国哄抬油价,日本不是平白吃亏了吗?”这人终于承认失
败。说到这里,我心里还在想,“哼!要是中国人口问题没有那么严重,经济发
展更好了,那种Hello WC或许会不存在,也不至于被你这种妄人嘲笑。”
轮子丑化中国的问题,在纽约尤其严重。轮子在报纸上作广告丑化中国政府,
甚至动员老人发传单、教唆小孩在曼哈顿扮演被监禁和毒打的惨剧,这些情景让
我觉得非常丢脸。华人如果不解释,那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怎么看?一种很流行
的观点是:中国政府坏,但华人里面没有多少有正义感的人站出来为“被迫害的
人”说话。我和被误导的美国人谈这个话题时,主要坚守三点:一是轮子不是宗
教信仰,或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确切地说是一种邪教;二是轮子是没
有信用的,他们的很多谣言都被揭穿了;三是我清楚知道中国政府反对他轮子所
谓的信仰和修炼并力图消除它,但关于迫害的事情,很多都是谣言,或者是个别
官员警察的个人违法行为,而不是政府的命令。关于第一点,如果告诉美国人说,
李大师宣称他的功力比耶稣比释迦牟尼大很多很多倍,那很多美国人基本就不会
再同情轮子了。如果美国人说尽管李大师胡说八道,追随者至少有追随的自由,
那我就告诉他们,追随者认为李大师保佑他们,所以他们修炼就不用上医院了,
这是对现代社会的倒退。再者,围攻《齐鲁日报》报社的举措,恰好说明轮子不
仅是要自己追随修炼的自由,还要有误导青少年、禁止科学家讲真话的自由。一
般说到这里,同情轮子的外国人都改变了自己的认识。
对于中国不鼓励宗教信仰的问题,我对外国人着重谈中国古代先哲对这些的
论述,让他们知道几点。一是中国很早就有深刻的思考,并非浅薄到需要随便进
口别人思潮的程度。二是中国人近代的悲惨经历,形成的结论是:宗教信仰并不
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里我专门引用了一个未名空间网友的签名,“在日本731
部队对中国人的罪恶以及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得到清算以前,我不准备
相信上帝。”所以,宗教信仰不被鼓励,与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经历、国情有
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政府凭空制定的政策。至于更深入更激烈的关于宗教信仰各
方面的是是非非,我在辩论时喜欢采用方舟子的阐述,因为后者更系统更专业,
而我的个人辩论经历因此没有特别的。
关于与日本右翼作斗争的问题,也事关中华民族的大业,(关于“为什么和
日本右翼作斗争会极大地有利于中华民族以至我们每一个华人”,这是一个很大
的话题,需要系统阐述,而这与《新语丝》的主旨以及饶毅讨论的“乖孩子综合
症”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里先不具体论述,只默认我的这个小结论。),而
美国人的误会很多,其中最大的两个误会是: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人老纠缠
历史;这是中国政府转移中国民众注意力的策略。有人认为这个事情中国人不该
参与,或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有可能被人利用,也可以让别人帮我们做。但我
觉得和日本右翼作斗争是当今少有的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果忽略这
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且涉及中国巨大的国家利益的问题,中国人不
出头,谁会替你出头?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有一段时间似乎不想扮“黑脸”,
那这边的华人尽自己的力也好;而且由于这边华人活动的非政府性质,这样的活
动更能打动美国人。我想在华人主动承担主力的重任的前提下,联络韩国人等受
害者、争取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民众的理解和赞同非常重要,所以在这方面不能
听任这些民众被误导。我至今不能接受美国主流媒体将中国今年反对日本右翼的
游行示威定性为“反日”,而中国的媒体却没有作出明确而强烈的反击。让我感
动的是很多中国人今年到纽约联合国大厦前去游行示威,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反
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反对日本入常。我在这方面的论战的基本策略是:把日本
军国主义和纳粹德国类比,把当今日本右翼政府对历史的荒唐态度和德国的对历
史负责任的作为反差。在这个框架下,西方国家的人更容易理解并赞同中国人的
想法,而具体往这个框架里面放多少细节可以视当时情况来定。
此外,我认为,向有意了解中国美国人介绍中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文化,
历代英雄豪杰,消除一些不具时代代表性的中国电影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有助
于提升华人的形象和地位。
总的来说,在美国,华人要不做“乖孩子”,有很多需要说出我们主张的议
题,而且我们可以不大困难地说出我们的主张,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提高华人地位的别的一些办法
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更多的华人先治愈“乖孩子综合症”,赢得美国人
的理解、重视和平等对待,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我有一些不算成熟的建
议。
一是,自己有意不做“乖孩子”,并让更多的华人认同我们这种观念,教育
“乖孩子”,孤立顽固的“乖孩子”。来自华人内部的自私和冷漠对我们尤其具
有打击力,而我们只能明确告诉他们,他们不再是我们群体中的一员,这样也会
减轻他们对我们心理的伤害。
二是,开辟“勇敢正义的华人”(与“乖孩子”相对)的论坛或者组织松散
的团体,并扩大这种非官方组织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乖孩子综合症”
并加入到我们中来。或者可以借用“新语丝”这个论坛?
MITBBS上已经有的版面有类似的功能,但我认为不适合这样的目的,一是因
为那些版没有和我设想的论坛一样有明晰的讨论范围和严肃理性的论事原则;二
是因为MITBBS参加讨论的人来源复杂,和我们持完全不同信念的人会混入其中搅
局;三是那里版务受制于MITBBS站。
三是,“勇敢正义的华人”论坛或者组织的定期活动包括,论坛的维护(以
至英文期刊的出版);定期的聚会和对伤害华人利益的行为搜索,如美国主流媒
体的不公正言论,以及某个华人受到明显不公正的对待等;组织人手写一些文章
(或者是供网友未来使用的“范文”),以反驳前述中国遭受的方方面面的误解
和抹黑,这样的文章可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是业余人士的作品,但阐述必
将更加完备系统深入。不定期活动包括,发现不公正对待华人的行为后,散发信
息以及号召“勇敢正义的华人”各自作出反应,如写抗议信等;在适当的时机,
将前述组织人手写的文章投向欧美主流媒体,引起他们的关注并取得道义上的理
解。
这里有必要阐述组成这样组织的重要性:利于扩大“勇敢正义的华人”的理
论和信念在华人中的影响;利于持有相同信念的华人的交流和对新生力量的教育;
利于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包括法律方面、媒体方面等等,这些对于帮助被歧视
的人是必要的;利于扩大“勇敢正义的华人”的理论和信念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比方是,寥寥几封抗议信的冲击肯定远不如成千上万的抗议信;在这
样的组织通过几个成功案例强烈显示华人的团结和对歧视的坚决抗争之后,将对
歧视华人的美国人的心理构成冲击,并减少潜在的被歧视的可能。这最后一点是
最重要的,因为如饶毅所说,现在已经不大可能发生立法方面的歧视,而现在华
人被歧视的个案又因为复杂的发生歧视的具体背景使很多人难以认识“确实是被
歧视了”也难以认识到歧视的严重性并提供强大的支持,这是对抗歧视变得更加
困难。举例说,我认识的不少中国人认为“李文和是否被歧视了很难说”,因为
普通人了解的内情好像总不够多。再说饶毅提到的钱卓、付新元的例子,要认定
歧视恐怕需要有很多生物领域方面的专家论证才行,普通华人会觉得自己没有能
力作出这个判断。而有这种个案上的种种困难的大环境就是别人敢歧视。
四是,是否可以找到非政府的资助,以开展上述定期不定期的活动。这一点
我觉得不成熟,有很多考虑。如果这些活动和中国政府直接联系上,将影响这种
组织和活动的影响力,而志愿自发的行为更容易得到美国人的认同。另一方面,
在美华人迫于自己生活的压力,能坚持做到自己不是“乖孩子”就已经不错了,
很难分心作这方面的组织工作以及参加与日常生活不太相关的活动。
五是,如果能增加华人的移民数量,对提高华人地位会有帮助,这点不知道
有没有好办法。在美国人不改变移民政策的情况下,我的不成熟的提议是,大家
看自己的情况,多生小孩,并教育小孩做“勇敢正义的华人”。呵呵。。。
最后,我想引用王纪潮在“纳粹如何引导德国走向疯狂”一文中的话。“美
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
ller,1892~1984)写的一首著名短诗:“起初他们对付社会主义
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社会主义者;接著他们镇压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然后他们屠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他们冲我而来,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First they cam
e for the socialistsand I did not spe
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socialist. T
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
o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
r the Jew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
ause I was no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
r meand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for me.)“(引用自
http://www.gmw.cn/02blqs/2005-06/07/content_282651.htm,)
越之注:在引用的时候,我尽量找原文,并标注观点的原创者,但因为有的
地方无法google出出处,所以我就略去了这一步,但我相信我的引用和原创时没
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差别,而我也没有掠美之心。如有不当之处,请新语丝网友
直接写信指正。先致歉并致谢。
(XYS20050916)
有感于最近发生的事情,重发一篇2005年的旧文。
http://www.xys.org/xys/netters/others/comments/guaihaizi2.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乖孩子综合症”之我见
越之
再次看到饶毅教授平实、深刻而严谨的好文《海外华人的“乖孩子综合
症”》,不禁击节赞叹。饶毅的文章让我震撼,有几个原因。
此前,爱因斯坦和哈柏,尤其是哈柏,在处理自己的血统和所在国的关系的
事迹并不被广为关注。哈柏的悲剧,对我而言,最震撼的是他妻子悲壮的自戕以
及他的亲人被纳粹用他的发明屠杀。哈柏的卓越“成就”、他对当时德国的忠心
以及他自己的下场这些鲜明生动的论据,让饶毅的论证如水银泻地,也让饶毅要
论述的主题,极具振聋发聩的效果。
此前,我在读到华人维权先驱王清福的事迹的时候,很受感动;但由于时过
境迁,他的例子在对今日美国社会中华人的启发意义有多大,我并无清醒的认识。
(对此英雄事迹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先看这个链接,再google相关网上资料。王凡
著《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刊登于《海内与海外》,
http://www.hsm.com.cn/node2/node2796/node2829/node3245/userobje
9009.html)
此前,对于在美潜在的对华人的歧视,媒体报道极少,而学术界的事例,媒
体报道就更少了。而饶毅所了解的事实,比很多人的更多、更直接。我在几个场
合遇到过关于学术界华人是否受歧视的讨论。这些讨论总是因为讨论者没有相关
的个人经历,无法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论据,让很多讨论者最后都将信将疑。
此前,我亲自所见的讨论华人全体的权益的,极少是著名的科学家,媒体上
也没有这些报道,这让我感觉这个主题,并不适合做科学的人谈。也曾听到有中
国人对于热心此事的同学评论“不务正业”,而后者在学术上的不突出确实成了
一个把柄。
而这些因素,让饶毅的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萌发往《新语丝》投
这篇小文的冲动。
我所见到的“乖孩子综合症”相关事例
平日所见,这样的“乖孩子”事例确实不少,但好多都是琐屑之事,不能简
单明了地在这里说清。这里我想谈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
有一个中国学生因为签证的原因被困在中国,其所在的系在他等待的第二个
月即决定暂停发给奖学金。这个学生在跟学校研究生办公室、系主任以及自己的
教授联系的同时,向所在的中国学生会发信求助。中国学生会为此召开一个会议,
讨论怎样帮助这个学生,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给研究生办公室写一封为这个学生陈
情的信。这封信由这个学生或者他的朋友起草,名义上发自中国学生会。在讨论
中,这封信的口吻被逐步弱化,对于这个学生的艰难处境的描述被弱化,对于这
个学生为自己主张的解释也弱化,这个事件对中国学生的心理冲击强度也被弱化,
最后的口吻是“我们对这个事件表示关注”,而且并没有提出任何处理这个事件
的主张。当时学生会的不少人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在这个学生和所在的系的争论
中站在中立的立场;当时默认的规则是,学生的奖学金是否停发取决于各个系或
者教授与学生的互动,如果这次争论扩大化,那学校有可能出台一个硬性规定,
凡是这种情况,学生的奖学金都应该停发,这会损害后来人的利益。而很多学生
私下里的想法或许是,我和教授的关系不错,我不会碰到这种麻烦;这段时间签
证形势太坏,我不回家不就行了。
另一个例子是,在《纽约时报》2005年4月28日发表的“opinion”里面,有
一篇浦志强的《中国的选择性记忆》(The New York Times. OPINION. April 28,
2005. Op-Ed Contributor: China's Selective Memory. By PU ZHIQIANG)。文
中将日本历史教科书粉饰侵华战争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一些问题相提并论,
尤其是将“南京大屠杀”与北京89年六四的所谓“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让我
们自豪的是,这篇文章引起一位中国学生王亚林的愤慨;他不仅自己写信给《纽
约时报》表达自己的意见,还发信给朋友,希望他们写信给《纽约时报》;普林
斯顿的施一公教授对这个举措大加赞扬,他表示自己会写信给《纽约时报》,并
鼓励更多的人这样做。(值得一提的是,据朋友说,还在施一公做研究生期间,
他就写信给《巴尔迪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和《纽约时报》以敦促他
们对中国进行不带偏见的报道,而这两家报纸都刊登了他的信。)
此外的事例,在很多论坛比如说未名空间(MITBBS.com)可以看到。有很多人
不顾事实、逻辑地为美国歧视华人以及敌视中国的行为进行辩护,并不遗余力地
抹黑中国做得并不错的地方,挖苦讽刺试图纠正美国媒体偏见的网友。
几个很典型的为中国利益说话的话题
美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偏见甚至敌视,有时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次,雅虎
新闻以及《纽约时报》(我认为比较中立并对中国稍微友好的媒体)采用美联社
(Associated Press)在提及由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引起与中国的争端和中日领土
争端时,竟不失时机地为中国贴上“共产主义中国”的标签,而这与两国争端的
缘由毫无关系,这个标签只能理解为作者希望资本主义美国的读者站在资本主义
日本一方。而明显右倾的福克斯新闻(Fox News)对中国的抹黑,则明显得多。最
近的例子是,中国政府为美国飓风受灾提供50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以及别的物资
援助,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60万美元的援助,而福克斯的主持人却攻击中国这么
一个人口大国只捐这么一丁点钱,完全无视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美国有线新闻
网(CNN)对于中国的援助,也没有全面报道。
我一直觉得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只限于功夫、风水、中国菜以及唐人
街是中国人的悲哀。凡是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都将造成对中国
人的歧视,最终都将损害华人群体的利益,并延伸到华人个体上。(例如,我认
识的一些美国人知道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信教,就问我中国人是否没有很强的道德
观念。)所以我觉得误解和偏见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华人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怎么解决?因为美国媒体误导美国民众,而被误导的民众又成了培养进一步敌视
抹黑气氛的土壤,打破这个怪圈,只能由中国人尽量争取美国民众,孤立不公正
的媒体。我认为增加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饶毅的文章原则性地提出为华人利益为中国利益说话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
犯人做工的例子,我想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些这方面的想法。
有几个话题,在我看来,是非常适合的:中国的计划生育以及不绝对反对堕
胎问题;中国的反对轮子的问题;中国不鼓励宗教信仰的问题;中国在台湾(以
及西藏)问题的立场;中国与日本的历史争执。其中前三个问题尤其适合,因为
这三个话题中国人以及中国政府比较容易形成共识,而且并不需要了解很多复杂
的背景知识,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方舟子都有专文论述;而最后两个由于还
涉及国际间政治以及美国自己的利益,比较有难度。
我在一次和日本人讨论中国的计划生育的问题的时候,还经历了一些搞笑的
事情。我提到中国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这个日本人谈到她的亲友在中国旅游
时见过的”Hello WC”,问我知不知道。我大惊:对中国的了解算多了,怎么没
有听说过这种厕所。她向我解释,在一些旅游景点和途中,厕所很简陋,两个人
如厕的位置之间居然没有完全的挡格,所以有的日本人一边如厕,一边相互打招
呼,他们把这种厕所叫”Hello WC”。我狂郁闷。只好回说,“中国是发展中国
家,有很多有待发展和改进的地方,这也不是很希奇,虽然我今天第一次听说。”
后来她问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说不人道不自由云云。我回说,“我们还关心
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对人道和自由的理解也和你有差别”。这家伙此时
竟说,“那种发展谁会关心?”我很生气,本来想说,“你不关心我们的发展,
那我还和你谈个啥。”,但想到这种拂袖而去的发泄有点意气用事,不符合我对
这种人谈笑用兵的作风,所以就改变策略。我说,“要说,我们的计划生育不仅
对中国发展有利,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也大有好处,只是你
笨想不到。”这人一听乐了,她肯定觉得我瞎说,而且想损我,就笑说,“你说
说看。”我简单回答,“最近中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很多石油,国内原油
生产不够使用,所以需要进口,而且进口量越来越大。”(这人继续笑,期待我
不能自圆其说出洋相)我继续说道,“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了,私车会越来越多,
相应地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更大。而不控制人口联系前面的两个因素,将使进口石
油的势头更加猛烈。”我平静的论述刺激了她,她不耐烦地说,“那和日本有什
么关系?”我最后一击终于有了机会,“所以说你笨啊:日本完全依靠进口,中
国部分依靠进口,那中国哄抬油价,日本不是平白吃亏了吗?”这人终于承认失
败。说到这里,我心里还在想,“哼!要是中国人口问题没有那么严重,经济发
展更好了,那种Hello WC或许会不存在,也不至于被你这种妄人嘲笑。”
轮子丑化中国的问题,在纽约尤其严重。轮子在报纸上作广告丑化中国政府,
甚至动员老人发传单、教唆小孩在曼哈顿扮演被监禁和毒打的惨剧,这些情景让
我觉得非常丢脸。华人如果不解释,那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怎么看?一种很流行
的观点是:中国政府坏,但华人里面没有多少有正义感的人站出来为“被迫害的
人”说话。我和被误导的美国人谈这个话题时,主要坚守三点:一是轮子不是宗
教信仰,或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确切地说是一种邪教;二是轮子是没
有信用的,他们的很多谣言都被揭穿了;三是我清楚知道中国政府反对他轮子所
谓的信仰和修炼并力图消除它,但关于迫害的事情,很多都是谣言,或者是个别
官员警察的个人违法行为,而不是政府的命令。关于第一点,如果告诉美国人说,
李大师宣称他的功力比耶稣比释迦牟尼大很多很多倍,那很多美国人基本就不会
再同情轮子了。如果美国人说尽管李大师胡说八道,追随者至少有追随的自由,
那我就告诉他们,追随者认为李大师保佑他们,所以他们修炼就不用上医院了,
这是对现代社会的倒退。再者,围攻《齐鲁日报》报社的举措,恰好说明轮子不
仅是要自己追随修炼的自由,还要有误导青少年、禁止科学家讲真话的自由。一
般说到这里,同情轮子的外国人都改变了自己的认识。
对于中国不鼓励宗教信仰的问题,我对外国人着重谈中国古代先哲对这些的
论述,让他们知道几点。一是中国很早就有深刻的思考,并非浅薄到需要随便进
口别人思潮的程度。二是中国人近代的悲惨经历,形成的结论是:宗教信仰并不
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里我专门引用了一个未名空间网友的签名,“在日本731
部队对中国人的罪恶以及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得到清算以前,我不准备
相信上帝。”所以,宗教信仰不被鼓励,与中国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经历、国情有
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政府凭空制定的政策。至于更深入更激烈的关于宗教信仰各
方面的是是非非,我在辩论时喜欢采用方舟子的阐述,因为后者更系统更专业,
而我的个人辩论经历因此没有特别的。
关于与日本右翼作斗争的问题,也事关中华民族的大业,(关于“为什么和
日本右翼作斗争会极大地有利于中华民族以至我们每一个华人”,这是一个很大
的话题,需要系统阐述,而这与《新语丝》的主旨以及饶毅讨论的“乖孩子综合
症”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里先不具体论述,只默认我的这个小结论。),而
美国人的误会很多,其中最大的两个误会是: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中国人老纠缠
历史;这是中国政府转移中国民众注意力的策略。有人认为这个事情中国人不该
参与,或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有可能被人利用,也可以让别人帮我们做。但我
觉得和日本右翼作斗争是当今少有的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果忽略这
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且涉及中国巨大的国家利益的问题,中国人不
出头,谁会替你出头?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有一段时间似乎不想扮“黑脸”,
那这边的华人尽自己的力也好;而且由于这边华人活动的非政府性质,这样的活
动更能打动美国人。我想在华人主动承担主力的重任的前提下,联络韩国人等受
害者、争取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民众的理解和赞同非常重要,所以在这方面不能
听任这些民众被误导。我至今不能接受美国主流媒体将中国今年反对日本右翼的
游行示威定性为“反日”,而中国的媒体却没有作出明确而强烈的反击。让我感
动的是很多中国人今年到纽约联合国大厦前去游行示威,反对日本歪曲历史、反
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反对日本入常。我在这方面的论战的基本策略是:把日本
军国主义和纳粹德国类比,把当今日本右翼政府对历史的荒唐态度和德国的对历
史负责任的作为反差。在这个框架下,西方国家的人更容易理解并赞同中国人的
想法,而具体往这个框架里面放多少细节可以视当时情况来定。
此外,我认为,向有意了解中国美国人介绍中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文化,
历代英雄豪杰,消除一些不具时代代表性的中国电影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有助
于提升华人的形象和地位。
总的来说,在美国,华人要不做“乖孩子”,有很多需要说出我们主张的议
题,而且我们可以不大困难地说出我们的主张,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提高华人地位的别的一些办法
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更多的华人先治愈“乖孩子综合症”,赢得美国人
的理解、重视和平等对待,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我有一些不算成熟的建
议。
一是,自己有意不做“乖孩子”,并让更多的华人认同我们这种观念,教育
“乖孩子”,孤立顽固的“乖孩子”。来自华人内部的自私和冷漠对我们尤其具
有打击力,而我们只能明确告诉他们,他们不再是我们群体中的一员,这样也会
减轻他们对我们心理的伤害。
二是,开辟“勇敢正义的华人”(与“乖孩子”相对)的论坛或者组织松散
的团体,并扩大这种非官方组织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乖孩子综合症”
并加入到我们中来。或者可以借用“新语丝”这个论坛?
MITBBS上已经有的版面有类似的功能,但我认为不适合这样的目的,一是因
为那些版没有和我设想的论坛一样有明晰的讨论范围和严肃理性的论事原则;二
是因为MITBBS参加讨论的人来源复杂,和我们持完全不同信念的人会混入其中搅
局;三是那里版务受制于MITBBS站。
三是,“勇敢正义的华人”论坛或者组织的定期活动包括,论坛的维护(以
至英文期刊的出版);定期的聚会和对伤害华人利益的行为搜索,如美国主流媒
体的不公正言论,以及某个华人受到明显不公正的对待等;组织人手写一些文章
(或者是供网友未来使用的“范文”),以反驳前述中国遭受的方方面面的误解
和抹黑,这样的文章可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是业余人士的作品,但阐述必
将更加完备系统深入。不定期活动包括,发现不公正对待华人的行为后,散发信
息以及号召“勇敢正义的华人”各自作出反应,如写抗议信等;在适当的时机,
将前述组织人手写的文章投向欧美主流媒体,引起他们的关注并取得道义上的理
解。
这里有必要阐述组成这样组织的重要性:利于扩大“勇敢正义的华人”的理
论和信念在华人中的影响;利于持有相同信念的华人的交流和对新生力量的教育;
利于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包括法律方面、媒体方面等等,这些对于帮助被歧视
的人是必要的;利于扩大“勇敢正义的华人”的理论和信念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比方是,寥寥几封抗议信的冲击肯定远不如成千上万的抗议信;在这
样的组织通过几个成功案例强烈显示华人的团结和对歧视的坚决抗争之后,将对
歧视华人的美国人的心理构成冲击,并减少潜在的被歧视的可能。这最后一点是
最重要的,因为如饶毅所说,现在已经不大可能发生立法方面的歧视,而现在华
人被歧视的个案又因为复杂的发生歧视的具体背景使很多人难以认识“确实是被
歧视了”也难以认识到歧视的严重性并提供强大的支持,这是对抗歧视变得更加
困难。举例说,我认识的不少中国人认为“李文和是否被歧视了很难说”,因为
普通人了解的内情好像总不够多。再说饶毅提到的钱卓、付新元的例子,要认定
歧视恐怕需要有很多生物领域方面的专家论证才行,普通华人会觉得自己没有能
力作出这个判断。而有这种个案上的种种困难的大环境就是别人敢歧视。
四是,是否可以找到非政府的资助,以开展上述定期不定期的活动。这一点
我觉得不成熟,有很多考虑。如果这些活动和中国政府直接联系上,将影响这种
组织和活动的影响力,而志愿自发的行为更容易得到美国人的认同。另一方面,
在美华人迫于自己生活的压力,能坚持做到自己不是“乖孩子”就已经不错了,
很难分心作这方面的组织工作以及参加与日常生活不太相关的活动。
五是,如果能增加华人的移民数量,对提高华人地位会有帮助,这点不知道
有没有好办法。在美国人不改变移民政策的情况下,我的不成熟的提议是,大家
看自己的情况,多生小孩,并教育小孩做“勇敢正义的华人”。呵呵。。。
最后,我想引用王纪潮在“纳粹如何引导德国走向疯狂”一文中的话。“美
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
ller,1892~1984)写的一首著名短诗:“起初他们对付社会主义
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社会主义者;接著他们镇压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然后他们屠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他们冲我而来,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First they cam
e for the socialistsand I did not spe
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socialist. T
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
o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
r the Jew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
ause I was no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
r meand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for me.)“(引用自
http://www.gmw.cn/02blqs/2005-06/07/content_282651.htm,)
越之注:在引用的时候,我尽量找原文,并标注观点的原创者,但因为有的
地方无法google出出处,所以我就略去了这一步,但我相信我的引用和原创时没
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差别,而我也没有掠美之心。如有不当之处,请新语丝网友
直接写信指正。先致歉并致谢。
(XYS200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