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c*c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
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
,若久不变易,则绝难保持。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
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
"至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
。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
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
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
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