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载]特稿:沉默与狂欢——文坛内外看“王小波现象”
avatar
[转载]特稿:沉默与狂欢——文坛内外看“王小波现象”# Reader - 书香世家
f*x
1
特稿:沉默与狂欢——文坛内外看“王小波现象”
【多维新闻社14日电】多维社记者黄昆特稿/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自由作家之一,
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一说4月10日,因为他辞世之夜,无人知晓)。多维
社4月11日曾介绍过“中青在线”关于王小波辞世五周年忌日纪念活动的报道。连日来,
在他忌日前后,中国大陆的媒体和网站纷纷发表各种评论、追思文章和举办各种活动,引
人注目,被称为“王小波现象”。最突出的是《南方周末》4月12日发表李静的文章以及
相应资料。 (chinesenewsnet.com)
1952年生于北京的王小波,“文革”中赴云南参加兵团“接受再教育”,这段经历成为他
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21岁在北京某厂做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
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1977年与《光明日报》编辑李银河相识相恋结婚。1978年考取
中国人民大学,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毕业后在人大教书。两年后,赴李银河就读
的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研究生,开始写作,其间得到史学大师许倬云先生指点。1988年,
与李银河一起回国,先后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会计系讲师。1992年辞
avatar
f*x
2
王小波是个聪明而不讨厌的人。这是我看了王小波的小说以后最想说的话。
这个世界上的作家很多很蠢,没有灵气,比如姚雪垠、贾平凹、莫言;有
的虽然聪明但是世故得讨厌,作品里一股陈腐的味道,比如王蒙、查良镛、
王朔。他们都各自有很好看的作品,可惜就象是食堂里的大锅炒菜,虽然
饿的时候吃起来挺香,但是吃的时候得不停地往外挑不能吃的东西,比如
一小段烂葱,一块小石子,等等。王小波的作品是少数可以放心读到底的,
一般不会看过之后有吃了烂柿子的后悔感觉。
用“星光照彻黑夜”来形容王小波,虽然贴切,但是未免太悲壮,会被王
小波笑话。王小波是个明白人:能弄明白的事情他当然明白,不能弄明白
事他自己知道自己不明白 -- 大概就是这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