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写食主义--中国人自己的西餐
avatar
写食主义--中国人自己的西餐# Reader - 书香世家
s*y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大城市,总有一两家历史悠久的西式餐馆。广州有“太平馆 ”;在
上海,它叫做“德大”、“东海”、“红房子”或“红宝石”;在北京,是“新侨”或
“莫斯科”。名字不一,年代各异,功能却高度一致:在提供若干西式餐饮的同时,提
供一种对于“西方”的味觉想象的素材。
后一种功能,在国人曾经普遍贫乏的物质生活以及普遍丰富的精神想象中,意义至
为深远。冷战时代的西餐经历,是味觉上一趟刺激而又安全的冒险活动。从事这场冒险
活动的大多是情侣,光顾西餐馆曾经是恋爱的必要仪式,相当于今天在影楼拍摄婚纱照
时那必不可少的巴黎铁塔或者白宫的布景。“西式”只是一个符号。
最初被称为“番菜馆”的西餐馆,19世纪中叶起出现在各通商口岸。70年代起
,广州的第一代“番菜馆”陆续北迁至上海、北京,集中在东交民巷、虹口和徐家汇区
一带营业。与此同时,中国餐馆也在英、美相继问世,尽管双向的桔枳变势所难免,但
外国的中餐还是不能被称为“外国人自己的中餐”,因为外国的中餐馆与中国的西餐厅
一样,多数由中国人自营。
产权之外,西餐的本土化,还必须建立一套话语,并且把这种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中
国人自己的手里。第一批从事这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