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胡舒立 终于出走# Reader - 书香世家
w*h
1 楼
胡舒立 终于出走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杨潇
2009-11-16 16:15:11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在创造一个媒体品牌的过程中,资本收益归资方,而品牌影响力则归媒体人,两者在初
创期尚能同舟,一旦成功, 传媒人的精神投入无法获得合理的回报便会影响两者的合作
11月9日,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下。
这一天的上午,《财经》主编胡舒立正式向自己的老板、联办总干事王波明提交了辞呈
,联办随后批准了她的辞职。继总经理吴传晖9月底携经营骨干辞职后,这家中国最富
盛名的杂志的采编团队也被证实即将出走。在媒体上沸沸扬扬了一个多月的“财经变局
”看起来正在划上句号。
本刊获知,除了美编组,《财经》的绝大多数编辑和记者都将追随胡舒立提交辞呈,而
联办方面要求在11月11日中午12点前将辞职信发到相关邮箱。
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财经》团队和联办双方其实没有太多
的谈判,都在为分手各自做准备。而整个过程中,胡舒立都对外界保持了沉默,包括10
月29日网上一度爆出“内幕”,称《财经》团队“逼宫”,她亦选择按兵不动。
有知情者告诉本刊一个细节,在11月9日的最后一次谈判中,联办人士指责《财经》团
队蓄谋已久,并且宣布不再谈判,胡舒立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了辞职信。
好搭档
王波明和胡舒立站到了互不妥协的两边,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
们被认为是合作良好的拍档。
王波明是外交官王炳南之子,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在1980年代末最早将证券
市场引入中国,而胡舒立则在体制内媒体《工人日报》工作10年后,来到了1990年代颇
具影响力的《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1月2日,在该报改日报的第一期版面上,胡舒立
的评论《改革没有浪漫曲》,让她开始在财经新闻界有了自己的影响力。1998年,王波
明找到胡舒立创办新刊,胡舒立要求联办提供充足的预算,并且在采编和经营之间筑起
一道墙,资方不得干预采编。王波明同意了。
2000年,《财经》10月号刊出《基金黑幕》,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国内十大基金公司联
合发表声明,指责《财经》耸人听闻、报道不实,胡舒立随即以《批评权、知情权,还
有“新基金”使命》一文回应: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公开性的保证,其重
要地位必然地优于市场上某一利益集团自赋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前《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麦健陆在那本著名的《10亿消费者》中记录了作为《财经》
老板的王波明面临的挑战:“王波明开始接到越来越多怒气冲冲的电话……这样的电话
令王波明痛苦。他会有礼貌地听完对方的话,然后解释说他只是拥有这本杂志,但是不
能干涉编辑的决定。”
理念之争
《财经》的成功,被认为得益于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和拥有深厚的政府关系,不过,近半
年来,它却受到了挑战。
2009年7月,《财经》接连4篇稿子被联办“枪毙”,所涉从新疆到石首再到通钢改制,
均是一时的“敏感题材”,而这种情况在《财经》11年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通
钢的报道被压了两个礼拜,是我们编辑部实在忍不了自己发的。”《财经》的一位编辑
告诉本刊。
王波明在2006年接受本刊专访时曾说,“在美国当记者很有无冕之王的感觉。”对于联
办突然干涉采编,有人分析与其上级单位全国工商联的换届有关。7月底,联办向《财
经》下发了“关于明确《财经》杂志报道方针及规范管理流程的决定”,本刊记者获得
了文件,但联办并未在文件上盖章。“决定”要求《财经》“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关
于新闻报道的指示,而《财经》每期封面报道的选题、对于非财经领域(政治、社会、
非财经领域的涉外报道)的重大新闻报道,在发稿前均需报批。
“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前述《财经》编辑评价。本刊获知,胡舒立当时对编辑部同
仁承诺,“给他们(联办)3个月时间,我们看一看。”
后来,在《无法确定的愿景》一文中,胡舒立再次提起了那句著名的话:“我觉得媒体
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而接下来,她
写道,“我又希望媒体有更大的空间,不承担那么多的压力,媒体人可以安心而尽职地
履行媒体责任。”
这是被称作“理念之争”的一个版本,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更为复杂的对于《财经
》未来的设计——这被一些人称作“利益之争”。
利益之争
2009年的上半年,胡舒立曾经在一个论坛上侃侃而谈《财经》杂志与“财经网”的“报
网互动”,在她看来,财经网是《财经》的未来。而更早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胡舒立
与李泽楷合作,就是最终希望将财经网发展成为一个通讯社——更确切的表达是,她希
望未来的《财经》成为一家类似路透和彭博的金融信息供应商。
但媒体的报道说,王波明没有同意这样的想法,显而易见,胡舒立团队因此无法得到他
们希望的投资。
《财经》杂志的体制为人诟病已久,在头几年,胡舒立作为主编甚至连编委会成员都不
是,不能出席《财经》杂志决策会议,而现在,《财经》杂志仅今年上半年就为财讯集
团带来约5410万港元的收入,但是,“内容创始人无法分享财经媒体事业发展红利”—
—这是《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仲伟志的评价,他刚刚辞职去创办新刊,并且坚持让
核心编辑团队拥有股权。
7月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联办和《财经》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双
方坐到谈判桌上,讨论如何重新划分《财经》的股权结构、让管理层成为股东的问题。
不幸的是,谈判破裂,吴传晖随即辞职。
有人如此概括这硬币的另一面:在创造一个媒体品牌的过程中,资本收益归资方,而品
牌影响力则归媒体人,两者在初创期尚能同舟,一旦成功,传媒人的精神投入无法获得
合理的回报便会影响两者的合作。
毕竟,在初创阶段的传媒人(管理层),并非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事实上的创业
者。如果资方不给予管理层合理的股权激励,那么,失衡的传媒人则会另立门户。
胡舒立决定不向资本妥协,最终出走,她会在传说中的《财新》杂志重现《财经》的辉
煌吗?或者,她会出现在李嘉诚基金会大力支持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培育新人?
曾经有媒体报道,“私底下,胡舒立曾悄悄对朋友说,‘我最乐意的事就是写稿子。等
终于有一天可以把《财经》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们,我就做《财经》的首席记者,真正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如何,她的这个愿望又要往后推一推了。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杨潇
2009-11-16 16:15:11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在创造一个媒体品牌的过程中,资本收益归资方,而品牌影响力则归媒体人,两者在初
创期尚能同舟,一旦成功, 传媒人的精神投入无法获得合理的回报便会影响两者的合作
11月9日,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下。
这一天的上午,《财经》主编胡舒立正式向自己的老板、联办总干事王波明提交了辞呈
,联办随后批准了她的辞职。继总经理吴传晖9月底携经营骨干辞职后,这家中国最富
盛名的杂志的采编团队也被证实即将出走。在媒体上沸沸扬扬了一个多月的“财经变局
”看起来正在划上句号。
本刊获知,除了美编组,《财经》的绝大多数编辑和记者都将追随胡舒立提交辞呈,而
联办方面要求在11月11日中午12点前将辞职信发到相关邮箱。
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说,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财经》团队和联办双方其实没有太多
的谈判,都在为分手各自做准备。而整个过程中,胡舒立都对外界保持了沉默,包括10
月29日网上一度爆出“内幕”,称《财经》团队“逼宫”,她亦选择按兵不动。
有知情者告诉本刊一个细节,在11月9日的最后一次谈判中,联办人士指责《财经》团
队蓄谋已久,并且宣布不再谈判,胡舒立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了辞职信。
好搭档
王波明和胡舒立站到了互不妥协的两边,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
们被认为是合作良好的拍档。
王波明是外交官王炳南之子,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在1980年代末最早将证券
市场引入中国,而胡舒立则在体制内媒体《工人日报》工作10年后,来到了1990年代颇
具影响力的《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1月2日,在该报改日报的第一期版面上,胡舒立
的评论《改革没有浪漫曲》,让她开始在财经新闻界有了自己的影响力。1998年,王波
明找到胡舒立创办新刊,胡舒立要求联办提供充足的预算,并且在采编和经营之间筑起
一道墙,资方不得干预采编。王波明同意了。
2000年,《财经》10月号刊出《基金黑幕》,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国内十大基金公司联
合发表声明,指责《财经》耸人听闻、报道不实,胡舒立随即以《批评权、知情权,还
有“新基金”使命》一文回应: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作为公开性的保证,其重
要地位必然地优于市场上某一利益集团自赋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前《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麦健陆在那本著名的《10亿消费者》中记录了作为《财经》
老板的王波明面临的挑战:“王波明开始接到越来越多怒气冲冲的电话……这样的电话
令王波明痛苦。他会有礼貌地听完对方的话,然后解释说他只是拥有这本杂志,但是不
能干涉编辑的决定。”
理念之争
《财经》的成功,被认为得益于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和拥有深厚的政府关系,不过,近半
年来,它却受到了挑战。
2009年7月,《财经》接连4篇稿子被联办“枪毙”,所涉从新疆到石首再到通钢改制,
均是一时的“敏感题材”,而这种情况在《财经》11年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通
钢的报道被压了两个礼拜,是我们编辑部实在忍不了自己发的。”《财经》的一位编辑
告诉本刊。
王波明在2006年接受本刊专访时曾说,“在美国当记者很有无冕之王的感觉。”对于联
办突然干涉采编,有人分析与其上级单位全国工商联的换届有关。7月底,联办向《财
经》下发了“关于明确《财经》杂志报道方针及规范管理流程的决定”,本刊记者获得
了文件,但联办并未在文件上盖章。“决定”要求《财经》“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关
于新闻报道的指示,而《财经》每期封面报道的选题、对于非财经领域(政治、社会、
非财经领域的涉外报道)的重大新闻报道,在发稿前均需报批。
“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前述《财经》编辑评价。本刊获知,胡舒立当时对编辑部同
仁承诺,“给他们(联办)3个月时间,我们看一看。”
后来,在《无法确定的愿景》一文中,胡舒立再次提起了那句著名的话:“我觉得媒体
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而接下来,她
写道,“我又希望媒体有更大的空间,不承担那么多的压力,媒体人可以安心而尽职地
履行媒体责任。”
这是被称作“理念之争”的一个版本,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则是更为复杂的对于《财经
》未来的设计——这被一些人称作“利益之争”。
利益之争
2009年的上半年,胡舒立曾经在一个论坛上侃侃而谈《财经》杂志与“财经网”的“报
网互动”,在她看来,财经网是《财经》的未来。而更早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胡舒立
与李泽楷合作,就是最终希望将财经网发展成为一个通讯社——更确切的表达是,她希
望未来的《财经》成为一家类似路透和彭博的金融信息供应商。
但媒体的报道说,王波明没有同意这样的想法,显而易见,胡舒立团队因此无法得到他
们希望的投资。
《财经》杂志的体制为人诟病已久,在头几年,胡舒立作为主编甚至连编委会成员都不
是,不能出席《财经》杂志决策会议,而现在,《财经》杂志仅今年上半年就为财讯集
团带来约5410万港元的收入,但是,“内容创始人无法分享财经媒体事业发展红利”—
—这是《经济观察报》前执行总编仲伟志的评价,他刚刚辞职去创办新刊,并且坚持让
核心编辑团队拥有股权。
7月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联办和《财经》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双
方坐到谈判桌上,讨论如何重新划分《财经》的股权结构、让管理层成为股东的问题。
不幸的是,谈判破裂,吴传晖随即辞职。
有人如此概括这硬币的另一面:在创造一个媒体品牌的过程中,资本收益归资方,而品
牌影响力则归媒体人,两者在初创期尚能同舟,一旦成功,传媒人的精神投入无法获得
合理的回报便会影响两者的合作。
毕竟,在初创阶段的传媒人(管理层),并非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事实上的创业
者。如果资方不给予管理层合理的股权激励,那么,失衡的传媒人则会另立门户。
胡舒立决定不向资本妥协,最终出走,她会在传说中的《财新》杂志重现《财经》的辉
煌吗?或者,她会出现在李嘉诚基金会大力支持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培育新人?
曾经有媒体报道,“私底下,胡舒立曾悄悄对朋友说,‘我最乐意的事就是写稿子。等
终于有一天可以把《财经》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们,我就做《财经》的首席记者,真正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如何,她的这个愿望又要往后推一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