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一)
avatar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一)

yevon_ou
1楼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最早是发在91facai网上的。所以显得有一点拆老洪的台子。既然投资理财的前景如此黯淡不堪,还有谁捧发财网的脸呢。但后来一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跑赢大盘即可。所以还是发吧。
金融市场回报能有多高,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所以本文预计会写三篇,积欠良多。
a)回报到底能有多高 --- 相对篇
b)回报到底能有多高 --- 绝对篇
c)漫谈股市
—————————————————————————————————————————————————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一)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
答:6.12%
1)金融本质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结论却非常地简单,6.12%
无论股市,债市,汇市,基金,连投性保险,储蓄,信托,央行票据,人民币理财,任何任何的金融产品,无论吹嘘得如何天花乱坠,其回报的上限,必然是铁律6.12%。
我们已经对股票经纪人,卖保险的,卖基金的,感到厌倦。人类正在变得贪婪,股票经纪动辄吹嘘着10~20%的回报,人们期待二位,甚至三位数的回报,小伙子心比天高。即连毫无价值的“连投保险”,保险推销也恬不知耻地吹嘘着6~8%的预期回报。
这纯粹是谎言。
在谈论这一切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一点:“金融市场是什么”。
金融市场本身是不产生任何物质财富的。换言之,无论我有多少家银行,每日进行万万亿次地买进、卖出、贴现、再贴现,清算、再结算。。。。。无论金融市场进行任何配置。就其金融本身,是不参与物质生产的。
金融市场的唯一实质财富来源,是“贷款给企业”。
换言之,将金融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地话,则该整体一切工作都是内耗。唯一的营养来源,就是“贷款给企业”。只有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获得的物质,分一部分给金融,
生产企业付出的总贷款利息,就是金融行业的全体收益上限。
这个数字是多少呢。是6.12%,即目前的贷款利率。
金融行业大约有40万亿的总资金,这些资金的全部利息,就是银行业的总蛋糕。
我们谈论回报,是指“我们投入1元钱,明年可以获得多少钱”。但目前我们知道,全社会的所有资金,个人企业政府资金,一共是约40万亿。
40万亿*6.12% = 2.4万亿,这就是所有“投入钱获得回报”的总上限。
2)实际回报
而实际上,6.12%的回报,真正到投资者手中,还要打很大一个折扣。
首先,我们要知道,手执1元钱,是不能够直接交到企业手中去的。我们还要通过一个叫“金融中介”的机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个机构是银行。
银行的作用,是把大众手里零散的钱集中起来,然后统一交到企业的手上,获得6.12%的利息。而银行本身是需要运作成本的。这么大的营业厅,数以十万计的员工,高福利支出,还有昂贵透顶的银行行长官员。。。。
国际市场上,一般银行赚息差3%,自身成本约一半,即营业厅机器设备员工差旅等总开销为1.5%。
银行贷给企业6.12%,减去成本1.5%,减去银行利润1.5%,最后留给储户们3.12%。
这3.12%,是我们储户所能获得的银行利息上限。当然,我们目前的官方储蓄利率为2.52%。
这当中的缺口,是因为银行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放贷。国家规定贷款余额不能超存款的75%,剩余的钱要去购买富有安全性的国债,或者央行准备金。这些资金的用度,利息都很低。
所以我们实际能获得的回报,应该是:
企业支出6.12% > 银行到手4.5% > 储户获得2.52%
3)无差别投资
我们谈论投资回报,谈的是“无差别投资”。
所谓无差别投资,就是不涉及额外劳动。你既不是股神也不是楼神。你作出的全部贡献,就是贡献了¥10000万元钱。老婆婆老太太也贡献了¥10000元钱,而钱,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在某一些情况下,眼光可以起非常大的作用。好比一些VC(风险投资),他们要在上百个、上千个项目中,选出一二个有前途,有钱景的项目。而通常他们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回报,有时高达100%甚至1000%。这虽然也是“因钱而赚钱”的事情,但其实已经是一种劳动,辛苦而艰辛的劳动。不是无差别投资。
所谓的“无差别投资”,是指你到银行去存一万元钱,你存别人也可以存。这时你和别人就没有任何的区别。金融市场所借助你的全部助益,就是“钱的力量”,而非“眼光的力量”,你就是无差别投资。
同样道理,如果你去购买购买保险,购买基金。你对保险公司的全部贡献,也就是你交的¥10000元保费,这也叫做无差别投资。仅仅是钱的力量。
有些人可能会说找专家投资,比如买一些专家性的基金。甚至可以享受外资银行的职业理财服务。但你不要忘了,你可以去咨询,别人也可以去咨询。最终你和别人还是没有区别,还是泯然大众矣。巴菲特曾经说过,“找一个好的基金,比找一支好股票更困难”。你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主见,你又如何判断几千支基金孰优孰劣,孰忠孰愚。
总而言之,如果你找一个什么也不懂的老妈妈,让她去专家理财。她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老妈妈,只能获得平庸的回报。因为她根本不懂得分辨谁是专家。
“无差别投资”的意义,就是你无法跑赢大盘。
金融市场借助你的唯一原因,是你的“钱的力量”,而不是眼光的力量。而钱的力量,泯然众人矣。整个金融市场40万亿的总回报,就是6.12%。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分析能力,你靠“投资钱而获利”的上限,就是6.12%
4)回报最高的投资
老友实在应该很后悔,不该贪便宜促销,一时订了二年的《理财周刊》,这杂志实在胡说八道。
《理财周刊》每月都会有一篇专刊,“家庭理财·度身订做”。讲的是一个具体的现实家庭,然后在一些专家安排筹划下,大量购买基金和保险产品。
令人惊异的是,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没有专家建议尽早还清住房贷款。反而都是说,背着几十万的债,将新来的钱,购买回报率不足2%的货币市场基金。甚至几十年的养老保险。
要知道,在未来的30年中,你每年支付的房贷利息5.85%,而保险利润不到2.5%!
一方面把钱存在银行,另一方面却让银行把自己的钱再贷给自己,世上还有更蠢的人么?
你要问我,什么是金融市场回报最高的投资。
回答其实很简单,只要四个字“提前还贷”。
因为金融市场的一切本质,是把资金借出,获得利息。
而贷款,则是问银行借钱。
一进一出,还要给银行扣去中间抽头。所以任何金融产品的实际回报,不可能超过银行贷款利息,即5.85%。
可耻的金融“专家”一切建议,只不过多赚佣金费罢了。
如果你不是股神或者楼神,不能保证远远跑赢群众,只是泯然众人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三个月备用现金。然后有多少钱,全部拿去“提前还贷”。提前还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
([email protected],2006年12月3日晚)
avatar
yevon_ou
2楼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二)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
答:GDP
1)财富总额
上一篇中,我们讲了“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上限是贷款利率6.12%。
在这一篇中,我们要问,6.12%是怎么出来的。
在探讨这个问题中,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财富总额。
社会总财富生产出来,除去消费,就产生了积蓄。
积蓄日积月累,慢慢地积累多了。
一个社会能积累多少财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随历史和太平不同。
考察世界各国实际情况,大致是在GDP的3~5倍左右。但也有少数例外,如香港和新加坡,他们是如此富有,以至于积存财富,高达GDP的7倍。要知道,即使按每年存20%的计算,这也需要35年的努力啊。
财富总额是个很复杂数,但总体而言,是GDP的一个正比数字。
而GDP,每年增长8%。
现在我们要问,假如有一笔钱,每年按照20%的速度增长。则20年、50年、10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暴利的指数增长,这样一笔数字,迟早会超过社会全财富总额。
20%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社会总财富增长的上限是8%,投资理财增长的上限也就是8%。资金不可能超过GDP增长速度。
2)投资不富
关于金融市场第二个需要澄清的概念:投资并不能使你致富。
我们常常看见某些金融神棍的推销,只要你买入某只股票,然后按照每年15%的增长,多少多少年后,你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
有时候,神棍们还会拿出一张表格,计算得很仔细地说,按照某某投资规格,多少年就可以提前退休。年轻时投入的某几千元钱,到六十岁居然会成为巨富。保证你传说中美好得难以相信的生活。
这纯粹是谎言。
投资并不能使你致富。更准确点来说,不会使你的社会阶层有任何改变。
让我们想象一下,1900年时,英国把他最庞大的几家公司分拆,平均地分给每一个英国公民,人手一股股票。
我们再假设一下,这些人都长线持有。锁箱底多少年也不交易。
则一百年之后,情况会怎么样。
答案是没有任何改变。还是人手一股股票,而一手皇家壳牌股票,又值得什么钱了。
这事实上是我们吃猪油蒙昏了头,股票市场的总增长,不会超过综合国力的总增长。我们将一股股票捂上100年的总结果,就是把一家1900年的联合利华,捂成了2000年的联合利华。
换言之,股票市场只能使你“分享”社会的增长,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股市,不会使你的社会阶层有任何改善。
更糟糕地是,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不断有新的行业,新的公司冒出来。“老企业”占社会总市值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微软,Intel,都是最近廿年中的产物。1900年时美国市值最大的三十整家公司,到今天仅剩下一家,就是GE。
前文说过,“持有股票”总回报的上限,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即8%。而实际上,考虑到新行业,新业务的产生。“持有股票”的绝对回报,是跟不上社会总财富的增长的。可能只有6%。
3)富者恒贫
我们要讲的第三个概念,是“富着恒贫”。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无耻的言论,“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没钱”。
这是彻头彻尾的污蔑与谎言,既不符合理论,也不符合现实。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有钱人越来越没钱”。
因为在数学上可以严格地证明,A^N和(A+B)^N,当然是后者更大一点。
其实直观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富人,他不从事劳动,完全靠利息生活。则他每月,必须从投资收入中,抽出生活费来。他的整体财富增长,就会小于8%。
而一个穷人,即使刚开始很穷。只要他坚持劳动,每月把生活费积余存入金融市场。则“原有财产+每月积余”,他的总财富增长,必然超过8%。
所以穷人的攒钱速度,必然超过富人。
好比《墨攻》的大明星刘德华,如果他退休吃老本每年3%。而你是一个上海普通小白领,每年可坚持多存2%。那你追上刘德华,大约仅需要60年。
“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没钱”,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从来没有成立过。是中国小粪的发明与污蔑。按这样算法,今日世界最富裕之人,应该是金雀花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富翁。而罗德柴尔康勋爵之后人,应该统治法国。
中国目前的特例,只说是“智者恒富”,中国今日之富翁,基本上都是第一代富翁。他们之所以赚钱,不是因为钱赚钱,而是因为他们能干。有能力的人越来越有钱。
等到几十年后,财富渐渐转移到第二代富翁手里,这种现象就会变得很明显。“有钱人越来越没钱”,从绝对速度来讲,金融市场是远远跑输社会总增长的。
([email protected],2006年12月4日晨)
avatar
yevon_ou
3楼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三)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到了以下公式:
GDP增长 > 贷款利率 > 银行到手 > 投资者回报
但事实上,这个公式既不符合直觉,也不符合现实。在现实世界中,增长率为0的国家比比皆是。而他们的贷款利率从来都不为零。在老朽陈腐的欧洲,欧洲已经数十年乏力增长,每年不超过2%。而欧洲人依然谈论着10%,甚至20%的回报。欧洲股市连续跑赢香港股市。
这是骗术。
1)利率
近来谈论利息的声音很多,央行也加了二次息,房贷由5.51%,5.75%,5.81%。甚至还有些无责任大嘴胡说砖家,在那里大谈加息的好处。据说利国利民,泽被万方。仿佛错过加息就是民族罪人,逆历史潮流不得翻身。
俺这就不明白了。利息是说加就加的么,利息是央行订的么?
那好,那俺干脆提个建议。把利息加到20%,那平均每十万元,一年就可以有¥20000元的利息。节俭一点,也够一年用了。
要不央行把利息再提高一点,干脆提到50%,那全体中国人40万亿全吃利息。光靠利息,就可以养活十三亿人口。大家舒舒服服,都不用干活了。这可是吃利息的最高境界啊。
很多人都不明白。利率到底是什么。
好比市场上有101个人借钱,有99个人储钱。那利率就不够低,要再高一点。反之,99个借钱,101个人储钱。储钱者就太多,利率就得降。
当市场上正好有100个人借钱,100个人储钱。供求平衡。这时候双方达成的协议,就是正规的“市场利率”。按我们目前的估计,大约是1%左右。
但目前中国政府死活不同意,非得要把利率提到2.52%左右。问题就来了,在2.52%的利率下,只有80个人肯借款,却有120个人要储蓄。
以每人业务一百元计算:
80个人总付出利息 100 * 80 * 2.52% = 2016元。
120个人要收到利息 100 * 120 * 2.52% = 3024元。
这当中还有一千多元缺口,如何填补。
在一个2.52%的利率下,唯一的缺口,就是政府买入。
也就是说,央行来出钱,接受40万元的再存款,然后付给存款机构1008元。在美国,具体是美联储买卖隔夜联邦基金。在中国,是央行窗口操作。
在2.52%的利率下,投资者一共获得了3024元的总回报。3024 = 2016+1008
但这里问题就来了,央行又不是生产型企业。央行一不种地,二不织布。央行哪来这1008元。
答案有且仅有一个,印钞票。央行掌控着印钞机。所有的1008元都是印出来的。
那印了1008元,会发生什么呢。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最终储蓄者还是没有获益。
同样的道理,就可以回答我们上面的问题,央行为什么不把利息提高到50%。这样大家都只要靠银行里的存款,拿一点利息,都不用干活了。
在50%的利息下,储蓄者一共可以获得100 * 120 * 50% = 6000元。
但请注意的是,这6000元的构成,很可能是 6000 = 10 + 5990
也就是说,在高高高利率下,真正愿意借钱的企业寥寥无几,储蓄者所获得的所有回报。全部是从印钞机里出来的。这样虽然利息很高,但物价一定已经涨得高高高到天上去了。印钞机是空转空。
利息并不是央行定的,利息本身是由市场上借贷者和储蓄者,供求平衡决定的。央行能决定的,只有总利息中“企业分利+印钞票机”二者的比例分配。
“央行利率”上升,短期内会调整利益关系。拉底买房者的回报。但从长远来看,会带起更重的通货膨胀。弥补扯平。经济规律不可篡改,但可以提早和推迟。
2)回报
讲明了利率的实质,我们现在就不难发现,英国经济的实质增长,每年只有2.5%。而英国央行,非要把利率设置在4.75%。
无风险国债能有4.75%,企业债多半就能有5.75%的回报了,股票、信托依此递加,8~9%的回报也不足为奇。
在这一个总回报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生产企业,因借贷资金,而向金融系统支付的“实质”财富。而其他绝大多数,都是英央行的印钞机。
所以英国的通涨物价,一直居高不下。读过19世界马克·吐温“百万英镑”,应该知道在当时£1,000,000是一笔大得不得了的数字。而时至今日,超过百万的家庭已占总人口1/10。
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对“势如累卵”的中国银行系统,说上几句心里话。
近二年内,中国银行的风险业急剧降低。银行资产大量避免生产、企业等实业领域。而专图投资于国债,央行债券等金融资产。
时至今日,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已不足50%。换言之,40万亿的金融总资产,只有20万亿不到是真正贷给实业的。而其他大部大头,全部都是买国债,买央行票据,或存放央行保证金。
这当然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急剧上升,因为国债和央行票据,是无风险无坏帐。同时国家给他利率管制再优惠一点,轻易就在银行业积累了大量资产,净利润好看也有利于上市。
但我们要指出的事,央行票据是没有任何“实质财富”的。
前文已经指出,金融系统的所有源头,全来自于生产企业的贷款。只有这是实质物质生产的“实利”。而金融记帐的资产,央行给予的任何回报,实质全是“印钞机”。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在有大量公务员要养活的情况下,财政必然是赤字,明年还是赤字,后年还是赤字。无论多少年,中国政府永远都是赤字。没什么指望政府会还国债。
在这种情况下,国债、央票的最终偿还者都是央行。中国银行系统的一半利润,来自于央行。央行每年支付了大量的新钞票,导致物价大大上涨。
中国银行未创造物质财富。中国银行的利润,来自于老百姓的通货膨胀。
中国目前贷款利率是6.12%,但只有一半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中国储户所能获得的回报最高上限,仅为3.06%。
扣除银行成本,扣除银行赚头,中国储户“存钱赶不上通涨”,负回报也就不足为奇了。
3)鸡蛋
1626年荷属美洲,新尼德兰省总督,以折合24元美金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
曾经有人算过。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把这24元存起来,购买每年利率为6%的无风险国债。则经过380年之后,这笔钱可以买回整个曼哈顿岛!
更有甚者,有人曾经算过。AD 1年,耶酥赐死。如果耶酥死时,能留下100元钱。投资于每年5%的无风险国债,则经过2000年,时至今日,他可以买下全世界。
耶酥能买下全世界么,他不能。
问题的关键,是耶酥根本获不得5%的回报率。同样道理,印第安人也买不回曼哈顿岛。最关键的原因,是漫长的二千年中,投资根本做不到5%
投资从来都不是摇钱树。在1973年金本位崩溃之前,回报很难超过3%,扣除掉风险溢价,甚至不到1%。今天我们动辄谈论着10~20%的回报,其实其中绝大都来自于央行印钞机的货币幻觉。真实来自于借贷企业的还债,少之又少。
我今天借出100个鸡蛋,我关心的不是鸡蛋的价格,而是明天我能收回几个鸡蛋。103个,还是102个。
跑赢现金是很容易的,跑赢鸡蛋是很难的。
([email protected],2006年12月6日晚)
avatar
yevon_ou
4楼

有空再写二篇修正案: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四)--- 修正篇
avatar
yevon_ou
5楼

回报到底能有多高(四)---消费篇
上一篇我们说到,GDP增长 > 贷款利率 > 银行到手 > 投资者回报。投资者回报不可能超过社会总财富,20%复利,会大过整个地球的。
但仔细想想,还有一个特例。在此特殊情况,哪怕社会总增长只有8%,回报还是能达到20%。长期、稳定、无风险、实质20%。
---- 负储蓄
1)负储蓄
有一个国家,社会总财富400万,资本占100万。
过了一年,社会总财富432,资本108,增长8%。
但这108万,并不是由100万资本增值而得。而是由90万资本增值而得。这样90 ->108,就能获得20%的投资回报。
还有10万哪去了?消费掉了。
这实在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如果这世界有20%实质回报,俺是个财迷,哪还舍得花钱啊。
但世界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人,特例就是拉美国家。
拉美国家,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不喜欢工作,只喜欢桑巴。
翻阅一些拉美文章。拉美人对于“蛇头”这一个职业,吃惊得不得了。如果福清人有2万美金,干嘛还要偷渡美国呢。去加勒比啊,“Let's 桑巴、桑巴”。
在巴西开一家公司。拉美人工作二年,不肯干了。他要去休息五年,把工资全花完了,然后才回来,不得已继续工作。
要长期稳定回报20%,一个特例存在前提,就是全社会负储蓄。储蓄率-10%。每年从原有的投资组合中,取出10%来消费花费用。
剩余的90元人,就能获得20%回报。
美国人是全世界最花销无度的国家,但美国的实质储蓄率,仍在±0左右。美国的老人,实在没有办法,每年要从401(k)养老帐户中,拿钱出来生活费用。
但同时美国的年轻人,却往401(k)帐户中存钱。二者平衡。所以就总体而言,美国人的储蓄率,只是一个正负±0零数。
华夏中国,是绝对的正储蓄。储蓄率高达35%。中国人的规矩,是“数存折”。
中国每年的规矩,“老存折”是绝对不会动用的,放在那利上滚利。而每年年末,还要加上几张存折。今年是五张存折,明年是七张,后年就是九张。
中国人的存折“张数”,是绝对增加的。
而拉美人的存折“张数”,是不断减少的。
今年是10张,明年就是9张,后年是8张。这才叫“负储蓄”的真谛。即不断从投资组合中,抽“张数”出来用。
等到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回公司干二年活。
按中国人的儒学,实在很难理解拉美人这种败家概念。好比祖上流传家族公司,今年有100%股权,明年吃喝90%,后年81%。
要在中国,打都被打死了。
2)房奴按揭学
行文至此,灵光一闪。小粪小空如哽在喉,急等着跳出来喊了。
谁说中国勤俭节约,中国人还有一种情况。把你几十年积蓄花得干干净净,是彻底的“负储蓄”-100%。
没错,那就是房奴按揭学。
--- 我家住在苏州……的城边,家中有钱又有闲。生活乐无边。谁知那房老虎,他蛮横不讲理。吞我储蓄贪我钱 。。。。
小粪小空们兴奋而又激动地说,中国也有“负储蓄”,而且何止-10%啊,简直是-100%。不仅把你几十年的积蓄一扫而空,还把你未来几十年积蓄也一扫而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解放前”。
但接着有人辩解说,房屋其实也算一种资产。购房并不是个人财富减失。而是换了另一种形式。房屋按揭也不全是支出,只是一部分利息,另一部分本金,等质于银行产证份额增加。
小粪们立刻接口说,自己住的房子,升值了又不能卖掉。房屋只有消费属性,不看作投资属性。
董师们立刻接口说,房屋可以打包成REITS,在证券市场上市。具有和股票完全相同的所有属性。拥有房产就是拥有财富。
无责任易大嘴也会跳出来说,虽然全世界的地瓜都有投资和消费双重属性,但中国的地瓜只许有一条胳膊一条腿,强扭地瓜半边瓤。。。。。
七嘴八舌越吵越乱,最终把一个简单的问题说得十分复杂,消费者一团糊涂。
其实这个问题十分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了,“房价,恒等于70年的房租总和”
无论一次性买断付款,按揭付款,还是租房七十年房租,其效果都是一样的。只要房屋等价,无论任何付款方式。在经济学上,都是恒等的。
所以某人倾其所有,买下一套房屋。他实际上“当期”支出是多少,就是恒等于当个月的租金。在一般情况下,2000~3000元。
一个月收入¥10000元的小白领,支付了房租,甚至再供车,用完日常生活品,还是有节余的。
以“房租”作为消费住房支出,绝大多数的房奴小白领,还是正储蓄的。异类“存折”越来越多。
3)民族性
在最后的篇幅中,我们想要讨论,将一个中国人,放到拉美国家将会怎样。
他将成为巨富。
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普遍的勤俭节约国家中,一个勤劳的中国人,并不显得特别突出。
而如果把他放到拉美国家,一群奢糜消费人群中,就会显出中国人的高贵品质,矫矫不群。明明有20%重大商机,金矿银矿,可拉美人就宁愿桑巴桑巴,苦心教导也不愿意工作。
美国是一个储蓄率为0的国家,华人在美国会致富。亚裔平均收入,比白人高30%。是最高的种族。
华人在拉美会暴富。因为拉美负储蓄。别人都在消费,勤劳就显得特别珍贵。
1850年,当第一批华工达到马来半岛时,完全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和“黑奴”差不多。当时英属殖民地法律规定,华人不得拥有任何私人财产,不得经营任何商业活动。如果你的邻居太太借了你一枚缝衣针,她会被押上尿泡游街示众!
华人血泪,一斯至此!
一百三十年以后,华人已经控制了马来半岛70%的经济命脉,印度尼西亚80%的财富,泰国的大米,印支半岛所有的贸易。这纯粹是因为华人的勤劳,和土人的懒惰。
东南亚本地土人,偷懒喝酒怠工,又矮小又懒惰。负储蓄,无上进心、事业心、责任心。是彻头彻尾的劣等民族。
华人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在百年岁月中,靠的是华人更多的劳动,更少的消费。骈手坻足,一分一毫,几代人勤恳勤劳累积家业。自强不息,龙腾东方。
而如今,印尼猪自己不劳动,垂涎华人的勤劳,喊着劫富济贫的口号。抢劫掠夺华人的财富,焚烧华人的农庄,侵占华人的产业,屠杀华人的同胞。
同志们,印尼猪迫害我们华人,你们说该怎么办!
([email protected],2006年12月11日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