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唐太宗实在太有意思(连载中)
avatar

唐太宗实在太有意思(连载中)

杨胜章2009
1楼
历史上最可爱的皇帝,高高在上,既亲民,又接地气,想想自己有时候受气的场景,真想拥有唐太宗李世民这个朋友。
第一章 等着瞧
1、皇帝不怕打架难 千金万银只等闲
姓名:李世民。
出生年月:公元599年1月23日。
父亲:唐高祖李渊。
母亲:窦氏。
绰号:碰见李世民就能一口气上五楼的中老年妇女之偶像。
性别:带把的。
身高:专家正在认证中。
职业:国家领导人,大唐第二代CEO。
工资:从没数过。
天上掉馅饼:梦里。
驾驶技术程度:骑马能飞跑,射箭能串烧。
兴趣爱好:打架吹牛,到处交友。
这就是李世民,雄赳赳的李世民,气昂昂的李世民。
新的一天开始了。
当了太上皇的日子好像剥开洋葱,李渊老同志唯有泪流满面鼻涕乱颤的份。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犹如临嫁的姑娘,惬意地俯瞰着站立在大殿两旁的文臣武将,蓦然回首,大哥和四弟没有了头。
在那灯火阑珊处,玄武门的硝烟还若隐若现,可是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式。
自古有句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若想称王称霸岂能不打小九九?
现实是一张大网,人人都在挣扎,若想寻突破口,那就下狠手,留在最后的,是人们所称的胜利者,对于帝国的统治力量来说,死者是失去政治地位的人,活着的人是继续创造辉煌的开拓者。
李世民觉得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接着应该摩拳擦掌,用手中的最高权力实现梦想,打造一个举世瞩目的帝国:大唐。
此梦想不仅属于他们李家的,更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
可是,正当李世民大展拳脚实施富国强民的时候,一个烫手山芋递到了李世民的手里,这烫手山芋是:北方的突厥人又来边境杀人放火偷瓜盗果了。
目前只有两个选择:战与和。
搁前几年,李世民是最主张上战场的主战派中心人物,极力主张立马消灭这伙突厥人,但是刚刚登基的李世民,是一国之君,是万众之首,李世民只能关门过日子,自家知底细,根本不可能亲自涉险了。
鲁莽和草率是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头脑一热,不管三七二十一,骤然干他一架,那可是伤不起,真的伤不起。
试想,脚跟未稳的大汉子也经不起别人的推搡,何况是刚刚经历过内乱之后进行全面建设的大唐帝国,若果全面战争伤害的仍然是基层老百姓,那可影响刚刚登上皇位的李世民执政的能力,后果是活人跳进滚水里,不死也要脱层皮。
最后,李世民拍板:议和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突厥人犹如把鸡蛋放在石臼里舂一样,专门来捣蛋的,李世民唯有一忍再忍,把根基扎稳,才能换来了发展和壮大的机会,然后就可以大声说话了。真可谓一口也吃不成大胖子,一落地变不成老头子。
李世民觉得要能在议和的桌子上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必须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得做出不甘示弱随时迎战的姿态。
而突厥人首领颉利可汗抵达渭水之后,以为大唐帝国已经内乱,无力抵抗颉利大军了,于是派遣部下进入长安面见李世民。
由于颉利可汗的大军已达百万,可以说是他们每人一口唾沫能淹没了整个长安城,所以颉利可汗方面的谈判专家傲慢无比,一来就给了个下马威:“李世民们百万大军,已经到了你家大门口,乖乖投降是你们的出路,否则李世民们开始把你们当做水果给切了,而且不切片,要切成丁丁。”
突厥人此言一出,李世民并没有认怂,并没有吓得瑟瑟发抖。
但是,接下来进行的谈判恰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胆是吓大的,力是压大的,如果低声下气,那不是叱咤风云高屋建瓴的李世民了。
李世民一眼不眨地看着突厥使者,眼里发出冷光,像十二月的北风一般,嘴里不紧不慢地说:“麻雀飞进炉膛里,毛都没了哪还有命,现在是你保住性命在先,信不信李世民先捏死你。”
突厥使者知道遇见了一个更狠更愣的,连忙跪下来请罪,差点儿不自扇耳光了。
李世民仍然冷着脸,愤愤说道:“李世民们和你突厥早有盟约,互不侵犯,如今尔等违约前来,不是头戴礼帽脚穿草鞋是什么?简直是反着来,颠倒黑白。”
突厥使者闻言,头像鸡啄食一般磕在地上,李世民正在得意,可是封德彝慌张了,生怕突厥人来个鱼死网破狗急跳墙,局面是不可收拾的了,最后反而为突厥使者说话:“老大,人家也是来传个话而已,送点儿礼给他压压惊,放他回去,以后慢慢谈。”
突厥使者立马高兴地站起来,李世民却厉声道:“谁叫你站起来的,先把你绑了再说。”
犹如晴天霹雳,突厥使者的脸开始变绿,然后变黑,最后尿裤子,被人家五花大绑关在了门下省。
突厥使者骂骂咧咧地说:“没有这么欺负人的,李世民也只是个跑腿的而已。”
李世民回敬了一句:“往往事情坏菜就是你们这些跑腿的。”
解决了突厥使者,接下来就是脑力劳动了,李世民要进行的一项脑力劳动是故布疑兵,让人家摸不清头脑。
首先是高士廉、尉迟恭、秦叔宝、房玄龄、杜如晦一干人等骑着大马走出玄武门,直奔与颉利可汗一河之隔的渭水河畔,每个人扯起了嗓门:“颉利是个不讲信用的小人,现在李世民们已经带来大队人马,谅你也不敢攻进长安城来。”
颉利可汗张大嘴巴瞪大眼睛,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心想唐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一眼望去,正瞧见李世民四周满山都是齐刷刷的大唐军队,顿时傻眼了。
一想到突厥使者没有再回来,颉利可汗心想李世民已经扣押了使者,如此大胆必定是煮沸了一大锅汤,就等着他们下锅了。
所谓拆房逮耗子,得不偿失。
颉利可汗不禁有了退兵的念头,免得自己的突厥大军像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丢了面子不说,丢了命根子说不定,丢了性命也许有可能。
李世民瞅准时机,独自一人要去和颉利可汗谈判,却被一个叫萧瑀的属下制止了,原因是万一被人家也来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绑了大唐皇帝怎么办?
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李世民心意已决,谁也拦不住李世民,竟然毫发无损地谈判下来,手脚齐全地回到了大唐。
众位大臣方才知晓李世民此举不是二百五,也不是白辛苦,原因是:
第一,光会叫有啥用,咬到人了才算有本事,突厥人全体官兵倾巢出动,想在更替皇帝的节骨眼上咬上一口,看看是肉还是骨头,没想到真的是硬骨头。
第二,都说艺高人胆大,敢于千里走单骑的,不是轻敌之举,而是信心十足,以表誓死决战的勇敢的心,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手段。
第三,突厥人已经远离家乡,属于入侵者,长线作战必定后劲不足天天吃苦,会有后顾之忧。
八月三十日,谈判的结果是:颉利可汗退兵,但是唐帝国必须赠以金帛。颉利可汗笑了,这叫飞过的麻雀也要扯根毛,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李世民来说,可以拿钱摆平的事儿就不叫事儿,换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享受。
人们都称之为渭水之盟,唐初得到了修生养息的机会。
真是皇帝不怕打架难,千金万银只等闲。
等到颉利可汗屁颠屁颠地回到北方之后,李世民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高兴不起来,一直在觉得处理此事好似一个窝囊废,赔了夫人又折兵。
试想,一个驰骋疆场的大人物,能够甘愿拱手给人家那么多的珍贵物品和金银财宝吗?这不是老虎欠债,讨不回来吗?
有句话叫无可奈何花落去,李世民也是很无奈的,毕竟坐在龙椅上和坐在马背上的感觉是不一样了,所以李世民后来咬牙切齿地说:“为什么不跟颉利可汗干一仗呢,李世民是这样想的,屁股都还没坐热,国家还未稳定,老百姓还没有发财,如果执意去打仗的话,会像在自家仓库里养老鼠一样,只有自己损失,等到李世民们发达了,那搞死颉利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果不其然,三年之后,颉利可汗的日子可没有那么滋润了。
贪得一时嘴,受了一身累,颉利可汗当年得到的金帛,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一直在北方享受着,但是李世民的铁拳伸到突厥人的大门前的时候,他才知道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自从颉利可汗回去之后,李世民加紧了军事训练,每天亲自上阵当教官,训练优秀者可以得到奖励,破除了“以兵刃至御在所者绞”的法律,让人家更加觉得李世民是个不摆架子的人,训练的质量大大提高。
可是,大臣们不愿意了,纷纷说道:“老大,你如此做法,实在太危险了,如果有人趁机咔嚓了你,李世民们可咋办,整个大唐帝国咋办?”
李世民呵呵一笑,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李世民大唐帝国实为一大家子人,大家都是李世民最忠诚的孩子们,李世民都推心置其腹中了,怎么能够对日夜辛苦操练的孩子们产生怀疑呢?”
此等胸怀,此等坦然,是李世民独具的性格,也是成大事者所表现的气质。
在那桃花盛开的帝国时代,想要在第一把交椅上又稳又快,不像在市场上买白菜,必须要对有用的人更加重视,包括爱拍马屁的,照单全收,甭管他以前的历史问题,都要一视同仁,这叫只要有忠诚之心,黄土也能变黄金。
因此,李世民除了封赏之外,还有李世民坚持走的就是群众路线,当然不是作秀和走过场。
除了玄武门之变的四大功臣(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和杜如晦)之外,还有一个叫侯君集的人,他也就是封德彝之类,是个三天不说点拍马屁之话就浑身不自在的人。
此时的李世民正需要这种人,就好像唐僧取经要是少了唠唠叼叼的猪八戒就缺了很多乐趣一样,何况封德彝的马屁也不是一无是处。
于是,他顺着李世民的思路,说了一句在场的大臣都吐舌头的话来。
封德彝说:“自古有论功行赏的惯例,但是过火了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积极性,比如说皇上家的一些碌碌无为的远亲九族,这个不是涨干饭的,那个就是混蛋的,真的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钱。”
大臣们直呼此话太精辟了,自己这些年的书白读了,竟然想不出这句话来。
而李世民高兴得合不拢嘴,知李世民者封德彝也,正想洗澡你给李世民端起了洗脚水,正想泡澡你给李世民准备了温热水,正想上厕所如果有可能你都替李世民上了。
avatar
杨胜章2009
2楼
2、李艺甜蜜蜜造反 世民爽歪歪炒蛋
在李世民老爹李渊执政时期,为了江山永固,唐朝实行的是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哪怕是哇哇坠地的婴儿,一律封王,领工资过日子,只要别去动那把龙椅就衣食无忧了。
而到了李世民上台,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国家基本统一,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需要的是真才实料之人来管理国家,肚里没货的趁早滚蛋。
实际上,李世民是为了否定上一届领导的政绩,迎合当下最广大唐人民的利益而已。
老百姓最想要的生活是贪官在里面关着,自己在炕上躺着,过着平平安安就是福的日子,可以说李世民为子民们做到了一点点。
这是庸众的胜利,还是领导的底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最终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为了使魏征这伙从东宫跳槽过来的人,能够看到李世民是个开明君主,李世民自己要进行一场政治秀。
原来李世民要给李世民的两个死去的兄弟追封为王,李建成被追封为息王,李元吉被追封为海陵王,并允诺要重新厚葬他俩。
可是,李世民只想说了三分话,留下七分安天下,让人家去料理就可以了,魏征却不情愿了,一定要李世民亲自到重葬地点,以示诚恳和尊重。
既然是人家大臣们的请求,那就来点更逼真的,下葬那天,李世民哭得眼睛都红了。
长孙无忌见状,苦笑地说:“皇上,过了,过了,点到为止。”
李世民这才转身,抹掉眼泪,匆匆忙忙往回赶,计划着创造大唐帝国美好的明天。
刚葬完自己的两个兄弟,李世民迫不及待地干起了一件与时下格格不入的事儿。
竟然是让全军上下唱歌,不会唱的不给饭吃,而这首歌的名字叫《秦王破阵》,显而易见是为李世民歌功颂德的,由军中音乐人士创作。
据说,歌词内容是根据三年前李世民打败刘武周的历史事件改编的,符合了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世民听完演唱,连连说道:“好久没有听到你们的牛皮,吹得这么超凡脱俗了。”
可见,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嘴不合拢吹破牛皮。
但是,人家也是有吹牛皮搞政绩的本事,因为接下来李世民要实施一个盛世的第一步。
毫无疑问,文化建设也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李世民集结了十八学士,分发了值班表,任命了值班领导,邀请他们每人务必收集到各种书籍,然后归类,有点儿类似现代的图书馆,最后归集有二十多种书籍,可谓是汪洋浩瀚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还很好学,经常和他们一起讨论书籍里的政论和故事,有时候他们像是柳树的屁股一样,坐到了大殿上就扎了根,谈到了东方初晓才罢休。
这时候,大唐帝国已经传递了一个信号:马背上打天下可以,但是在马背上治天下就不可行了,就得来点儿文的才是一个盛世的标志,如果是聋子见哑巴一样的时代,李世民还不憋出病来?
可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即将来临,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发出这个声音的是曾经打得敌人嗷嗷叫的李艺,他造反了。
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李艺选择在甘肃的泾川县造反了。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李艺知道他的造反之路必定是荆棘坎坷,但是他毫不犹豫地反了。
是他脑子进水了,还是当了衣服买酒喝,顾嘴不顾身呢。
让李世民们看看李艺前几年的经历,可以分析出李艺造反的原因。
原来,他也不是个吃了睡睡了吃天天都在胀干饭的人,他先前已经和李世民的手下结下了梁子,而且是李建成太子党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直认为老二李世民终究会被太子踩在脚下的,没想到某一天会倒过来。
有一次,李艺正兴高采烈地在军营里饮着酒,不料李世民派了手下前来和他办事,没想到三言两语过后,在某个细节上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惹怒了李艺,把李世民的手下揍成了猪头。
从此,李艺和李世民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乃至于到了李世民当了老大,他自己反而成了李世民眼中的恐怖分子。
因为,李世民上任没多久就开始向李艺下手了:先给个开府仪同三司过把瘾,但是没了号令三军的权利。
此为李艺将要完蛋的节奏,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恰在此时,有个女巫出来作祟了。
女巫的名字叫李五戒,不知道和猪八戒是不是姐弟关系,反正都不是正常人。
李五戒是个红眉绿眼没安好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她对李艺的老婆说:“看你这身子骨,必定是享受荣华富贵的体征,不当个女老大实在是可惜了。”
在李世民看来,女巫李五戒有一张蛤蟆的嘴,唱不出好歌来,但是在李艺的老婆面前一说那可就是一首《甜蜜蜜》了。
李五戒又说了一句更加令人热血喷张的话:“十天,顶多十天,王妃您可就爽歪歪了。”
于是,李艺在床头上听到了一个妇女的忸怩的嗲嗲的声音:“大王,过几天你的新老板就要来收拾你了,为什么不自己先下手呢?”
李艺本就有了造反之心,而自己的婆娘有吹了耳旁风,干脆豁出去了。
这是一场由主人打压、属下自危、女巫怂恿和婆娘发昏而造成的战争,所以说战争往往就是简简单单的这么回事儿。
李艺要造反,也是颇费一番周折,不能大白天的拿起刀枪就干,首先要找个理由,人家才跟着你干,要不然你就是寡妇进当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有一个理由是最容易忽悠人家的,是密诏,所谓密诏就是只有上了一定级别的人才知道的秘密,因此整个军队里的大头兵们只是老大指哪里就往哪里打,打得越狠升官越快。
李艺眨巴着眼睛跟几个最要好的部属说:“皇上有密诏找李世民,咱们的这支军队又像秋后的蚊子,欢起来了,跟李世民到京城发财去吧。”
要进入京都长安,必须经过一座城池:豳州。
豳州的地方长官是赵慈皓,根本不知晓李艺的意图,遂大开城门,迎接李艺入城,少不了大鱼大肉招待。
但是,吃完了饭,李艺捏着牙签一边剔牙,一边缓缓地说:“以后你就一直这么款待李世民,保你喝辣的吃香的,睡软的泡爽的,搂小的抱靓的,天天当新郎。”
赵慈皓想了想:“这哪里是美好生活,分明是国中之国,另立中央的节奏,弄不好某一天会脑袋搬家的。”
赵慈皓深知自己犯了低级错误,所以表面上应诺着,暗中却计划着要与李艺斗争到底。
正当赵慈皓和属下们商量如此这般地密谋刺杀李艺的时候,李艺的卫兵却闯了进来,把赵慈皓捆得像粽子一般,丢在了一间阴暗潮湿的小房子里。
而李世民得到李艺造反的消息之时,并没表现出惊讶和恐惧,反而用很轻松的语气跟大臣们说:“李艺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他是老鼠啃菜刀,死路一条。”
豳州城外的杨岌手握重兵,发现李艺逮了赵慈皓,立即率兵团团围住豳州城,欲将迫使李艺乖乖投降,没想到李艺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坚决死扛到底。
过了几天,李艺在豳州城里是虱子躲在皮袄里,有住的无吃的了。
士兵们方知李艺所称的密诏,原来是癞皮狗上轿子,招摇撞骗的,是一个幌子,于是纷纷作鸟兽散。
李艺眼看阴谋暴露,仓皇逃跑,途中被属下三下五除二地砍下脑袋,剩下的家属和女巫李五戒被押解到长安,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一场短暂的造反风波戛然而止。
谁说不是李艺甜蜜蜜造反,世民爽歪歪炒蛋?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常挂在嘴边的大标语,在李世民当政以来的这段时间,人们是多么渴望和平,每天都在打打杀杀的,奶牛看到没草也不想产奶了,马匹看到没料也跑不动了,鲜花看到没粪也开不了了,何况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人类。
从李艺起兵到灭亡,才短短几天,可见谁也不想造反,造反是一根扁担挑泰山,那是行不通的,是人心向背的,是万人唾弃的。
遥想李艺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可是到了要大搞经济建设,大搞文化建设的贞观时代,却消亡如此之快,原因是人们很想过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
因此,李世民大搞文化外交是对的,是顺应时代的。
所谓有窝头还要馒头,好了还要更好,这是李世民最想得到的结果,在坐上皇帝宝座之后的五月份,有人前来归降李世民。
此人是苑君璋,生年不详,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出生豪族,曾经是刘武周的左膀右臂,为了更进一步巩固关系,娶了刘武周的妹妹,可是他确实是个小心谨慎沉稳不笨的人。
avatar
杨胜章2009
3楼
@校花爱上了我 2019-07-11 19:40:17
不要污蔑 侯君集。
-----------------------------
侯君集是功臣,但是撞在了刀口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avatar
杨胜章2009
4楼
3、苑君璋头脑缺氧 大舅子有点反常
苑君璋以前在刘武周底下混饭吃的时候,早已看出了唐朝的软肋,于是对刘武周有理有据地说道:“那几个姓李的,只需要一支队伍,就能控制了三个城市,其他城市也乖乖听话,多半不与之抵抗,纷纷拥立他们为帝,所以不能对他们轻举妄动,否则是聋子听戏,瞎子看灯,到头来是一无所获,李世民们应该联合一些地方力量,比如北方的彪悍民族突厥,如果失败了,也可以到北方去建立根据地。”
刘武周干净利落地回绝了苑君璋:“这是懦夫的表现,李世民只有主动出击,方能显示李世民一代大王的风采。”
可是,刘武周并没有换来多么风光的荣誉,反而被李世民打得脸都像抹了锅底灰,头发散落下来都做成扫帚可以打扫卫生了。
人生能有几回搏,失败的刘武周临死的时候,嘴里喃喃地说:“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呢?李世民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窝囊的下场。”
刘武周你还不知道中国还没有研制出来一种药给你服呢,此药的名字叫后悔药。
苑君璋顺利地接管刘武周的一亩三分地,最后还是和突厥人搞在了一起,当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大行台,还三天两头被人家监视着,这怎么让人受得了。
过了不久,苑君璋的属下高满政觉得在突厥的眼皮底下过生活,一点儿都不痛快,不如到唐朝某个一官半职,过个丰衣足食的晚年,岂不悠哉?
可是,苑君璋火烧房子了还瞧唱本,一直沉得住气,没有明确要跟哪边好,一直喜欢当进了风箱的老鼠。
高满政忍不住了。
而苑君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满政肆意妄为地跟他唱起了反调,你不肯归降唐朝,那还不简单,直接发动兵变把你绑到人家面前。
幸好苑君璋慌乱中,发扬了逃就逃个脚底像抹了油的精神,跑到了更加北方的突厥大本营里,实现了与少数民族同穿一条裤子的又一案例。
虽然大鱼跑了,但是高满政通过个人奋斗,收获很丰厚,到了大唐王朝的怀抱里,当了朔州总管,封了荣国公,真正过上了吃穿不愁左拥右搂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高满政的冬季来临了。
逃到北方的苑君璋忍不下被属下捉弄的恶气,决定要君子报仇砍下你头,杀你全家一个不留。
光靠苑君璋个人的力量,要灭一个总管,是万万不能的,他不会犯激动、抖动以及冲动的错误,唯有借突厥人的手除掉之。
在没有李世民这头猛虎的庇佑下,突厥出马,一个顶俩,高满政最终被苑君璋杀死了。
时间一长,苑君璋的脑子有点缺氧,对属下取得了你耕田来你织布你买肉来你吃素你牵马来你走路的手段,致使很多人另寻出路,纷纷逃往如日中天的大唐。
尤其是李世民的上台,多次击垮突厥,苑君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此下去,到头来只能哭天泣地了。
思前想后,权衡利弊,苑君璋最终率领全部军队归降了唐朝。
这是给李世民最惊喜的礼物,也是结束了地方势力的侵扰。
苑君璋降唐后,也有了应该有的回报,当上了都督,管起了五百户人家的吃喝拉 r>  李世民看到东突厥已经失去了苑君璋,反而加紧了大练兵,务必彻底清除困扰已久的毒瘤。
自从李世民逼上任领导人成了甩手掌柜后,他发扬了猫在练兵老鼠也在练兵的风格,逐渐在综合实力上压倒了东突厥,应该与他们算算帐了。
再说东突厥的领导人也开始了争权夺利,原因是在这中间却横穿进来一个汉人。
他的名字叫赵德言,对于一个少数民族的东突厥来说,他的学历水平是最高的,而且不是什么野鸡大学的毕业生,因而受到了当权派的重视,委托他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如此一来,东突厥的利益集团收入多了,同时人们的税赋却加重了,搞得人们都怀疑赵德言是不是李世民派来的奸细。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赵德言正把东突厥搞得乌烟瘴气哀鸿遍地的时候,颉利也不甘落后,四处与人搞摩擦,有多少的生命可以重来,有多少的舞台可以彩排,因而整个东突厥像黄鼠狼生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了。
人祸已然形成,天灾也没有缺席,匆匆的那年却下起了鹅毛大雪,罕见的寒冷,以致于很多牲畜没有适应,没经过屠夫的手,就提前报销了。
动物们完成了被冷冻的任务,而人类也变得越发脆弱,出现了路有冻死骨的悲惨世界。
于是,东突厥出现了连锁反应,既然呆不下去,那就逃呗,目的地就是大唐。
此时,李世民觉得趁火打劫的时刻来了,决定要敲他颉利这老小子一下。
李世民虽然说国内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每况愈下的东突厥这块面包实在诱人得口水都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现在动,李世民立刻召开了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
前来出席会议的中心人物是李世民的舅子长孙无忌,大唐的大事小情离不开他,此次也不例外。
李世民用一种商量的语气问:“如今,东突厥走了下坡路,李世民很想顺手推他一下,让他速度快一些,但是又怕违反与他们的和平盟约,如果不出兵,恐怕猴年马月都没了机会了,舅子,你怎么看?”
大臣们都说甭管什么违反条约,跟东突厥这伙强盗这群小人还讲什么道义,还说什么互不侵犯,干脆把他们连根拔起,别让他们嘚瑟了。
可是,长孙无忌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说:“李世民反对。”
朝堂之上,顿时一阵错愕。
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是他的素质是体现在对一个下属或者弱者的态度,李世民并没有制止长孙无忌,反而示意他把理由会说个子丑寅卯来。
长孙无忌同志于是发挥了口若悬河如滔滔江水至绵绵不绝的特长,说道:“虽然说现在的东突厥是老鼠睡在猫的家里,是一块跑不掉的大肥肉,但是李世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吃掉呢?原因详述如下,首先自古违背盟约者一般会受到后人所诟病,陛下不会做一个有瑕疵的帝王,第二,打仗是烧钱的,太糟践钱了。”
那一派主张出兵的大臣听了以后,不敢作声,李世民知道这些人是老母鸡上树,也不是什么好鸟,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屁来,索性听取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在家好好天然呆着自然萌着,也不是一件坏事。
有句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但是长孙无忌反而做到了,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李世民是个听得进好话也听得进坏话的人,说明脑子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大大的好,跟这样的领导做事,简直是一件幸事。
可是,过了不久,战争的号角又吹响了。
正当李世民要好好地读书绘画过日子的时候,有人开始像瘦驴拉硬屎,瞎逞能来了。
说实在的,国家正在建设,却有人在叛乱,李世民实在是穿着湿衣服滚进了石灰里,脱不开身了,不得不大吼一声,伸展筋骨了。
贞观元年(627)的秋天,是一个不寻常的季节。
原来是一个地方势力,岭南的一个部落或者说酋长冯盎,被别人举报说,预谋叛乱。
结果,一调查果真是冯盎兴风作浪,此人是高州(广东)人,原本归顺了唐朝,但是不好好听大唐的号召,经常在下面搞小动作,与周边的各州关系很紧张,而且常年不来长安看望老大,向老大进贡,当然李世民的面子是挂不住了。
冯盎被举报,并没有立即落马,而李世民想到了一个出兵的理由:平乱。但是私底下是不听话就得挨打,打疼了为止,看看这世界谁才是老大。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别人睡觉的时候,你起床了,别人上茅厕的时候,你已经扛着枪出发了的人习惯性的做法。
而冯盎呢?周边的几十个州个个恨不得吃其肉寝其皮,非要老大来评评理不可。
当然,对付如此喽啰,李世民是很拿手的,他的眼里是揉不进沙子的,何况是破坏安全稳定的地方武装分子。
聪明的李世民想出了一个不用自己动手,却能看上好戏的办法。原来,李世民派了少数的中央军,联合冯盎周边的几十个州的地方军,进行会剿。
毫无疑问,在大军压境之际,冯盎看到势头不对,主动请降,搞得准备看好戏的李世民悻悻然,好像人人都欠了他八百吊钱似的。
这时候,有一个人来调剂李世民低落而惆怅的心情了。
他就是好话坏话都一起说的魏征,他和李世民就是屎壳郎遇见放屁的,都嫌对方臭,但是需要对方才有了大唐盛世的两个冤家。
在较长的时间里,魏征是一个非常敢和李世民叫板的帝国最佳员工,没有之一。
这段时间,李世民觉得苑君璋头脑缺氧,大舅子有点反常,不过,魏征在,花常开,李世民无忧,乐开怀。
avatar
杨胜章2009
5楼
4、魏征金句随口出 皇帝采信不摆谱
甭管冯盎是不是叛乱分子,但是李世民一定要敲他的背,扭他的胃,打他的腿,治他的罪,反正就是让冯盎尝一尝跟大唐帝国对抗的后果。
魏征知道,快乐是人类的最终目标,那么助人为乐就是他的终极目标,于是他规劝李世民道:“现在老冯同志是耗子给猫刮胡子,拼命地巴结你来了,再说你指控老冯叛乱,我看了一下,证据没证据,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还没有成为呈堂证供,不能再搞他了,区区一只蚂蚁,我们何必跟他斤斤计较。”
李世民看了看魏征,不耐烦地说:“搞他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你也看看,人家弹劾他叛乱的条子都装有一大箩筐了,还说没证据?”
魏征也不甘示弱,像老母猪遇见老牛,豁出老脸来了:“人家为什么异口同声说他反叛,那还不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吗,为什么他不敢前来长安,还不是他怕你生气,相信了别人诬告的证词,把他打发给阎罗王垫脚,何况他从来没有把军队调出自己的辖区,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李世民诘问道:“难道就这样便宜了他?”
魏征微微一笑地说:“不但要便宜了他,而且要大大地赏他。”
李世民说:“这不是花宝马的钱买了一匹死马,做起了亏本生意?”
魏征又说:“不不不,陛下,此为一本万利的生意呢,如果他知道和惦记你的好了,也就是安心帮你守边境呢,还不是抵过雄兵百万吗?”
李世民终于点点头,老魏同志还真是脑袋瓜子活络一点,于是心悦诚服地放了“思想包袱”,甚或赏赐冯盎,后来冯盎也敢光明磊落地来长安了,而且带来的是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
此后,李世民开始放开拳脚真正展现卓越的政治才干,一步步缔造享誉海外内外的大唐帝国。
当然,无功不受禄,有功享清福,魏征也得到李世民的很多赏赐,据说奖品是绸缎五百匹,他该笑尿了。
李世民完成疆域的初步统一,把一只瘦公鸡养成大肥鸭,但是人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是不是要在南海边画一个圈呢?
针对这样的问题,李世民同志发话了:“大家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在大乱之后取得大治,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此言一出,那就是一项长期曲折、异常艰辛的任务,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所要思考的历史课题和重点。
中国的历史大体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那就得看看乱世之后的领导人之魅力和气质了。
秦始皇发明“皇帝”这个令人头破血流也要闯的职业之后,很多人梦寐以求,想从事这个行业,但是很多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的家破人亡,有的背井离乡,总而言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秦始皇第一次统一全国,但是没多久让人家给开瓢了。
经过两汉的长久治理,社会还算是稳定,但是“三个好汉”折腾,又把全国陷入混战局面,之后很长时间遭遇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的亡国亡种危机。
在不久前,杨坚好不容易把几块大地合拢在一起,又被那爱折腾的杨广搞乱了,搞臭了,轮到李世民同志,他坚信不能再折腾老百姓,不能再压榨老百姓。
经过李世民抛砖引玉,殿堂之上,大臣们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
首先开腔的是魏征,他是大唐初期的第一辩手。
他的第一个论点是:“纵观整个历史,人们都没有跳出一个周期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百姓生活太安逸,容易产生享乐主义;生活太困苦,容易渴望明君的到来。一言以概之,有奶就是娘。”
李世民笑着说:“现在国家百业待举,刚刚经历大乱,我要在短期内给老百姓家家有收入,户户有房住,天天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你的意思是我能够在大乱之后,达到大治,我看这是牛犊子扑蝴蝶,看着容易做着难。”
魏征打断李世民的话,此处需大智大勇之人,只见他拍拍胸脯,说道:“有句话说的好,境由心造,事在人为。陛下有一颗胸怀天下之心,只要施以仁政,要达到小康水平,用不着等到下个100年了,三五年就足矣。”
此话不是拍马屁,而是经典金句,心灵鸡汤,李世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饶是点了点头。
不过,既然是一场辩论,那么总会有反方来进行反驳。
而反方的首席辩手就是有点儿坏坏的封德彝老兄。
反方很快激烈反击。
封德彝以一副老虎身上的虱子,谁也不敢惹的姿态,皮笑肉不笑地说:“说到历史上的故事,我看夏商周都以纵容的做法治理国家,致使老百姓变得越发奸诈,然后秦始皇绞尽脑汁才发明很多酷刑,汉朝的皇帝们一边降低利息,一边还加紧完善酷刑制度,最终采用高压政策,方能稳固江山。魏征这小子,你内裤反穿,乱套了。”
魏征没有丢魂失魄,反而更加冷静地反击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纵观夏朝末年,桀王昏庸无道,商汤取代夏缔造几百年太平盛世,周武王打败荒淫无度的商纣王,也造就了几百年的稳定生活,都是大乱之后才有了大治,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封德彝这一方先是欲言又止,准备胡言乱语,最后像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宣布:正方魏征胜利,堪称辩论冠军。
我们经过细细分析,这个老兄封德彝,说起话来欢天喜地,其实苍白无力,被魏征回敬一句只好垂头丧气,原因是专门想着皇帝,哪管老百姓的一亩三分地。
讲一讲李世民这个皇帝李二郎,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上,建功立业把名扬,此次辩论没白忙,最终取用魏征同志的观点和立场。
李世民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但是实行起来就会有漏洞,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小小的漏洞往往产生致命的连锁反应,大家都知道有个故事:一人住了宾馆,不小心扔掉的三个烟锅巴,在地毯上烫了呈三角形排列的小洞,被服务员发现并要求每个洞赔偿100元,那人不慌不忙点了一支烟,把三个小洞连起来烫成了一个大洞,免受了200元的处罚。
当上皇帝的李世民不知道智商几何,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特点,只要是对国家有利,他不管人家说话有多苛刻和尖酸,有多刻薄和无情,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还是决定采用人家的观点,这是李世民具有自我纠错的功能。
几天后,李世民召开第一届大臣会议:“尧舜禹汤,大明君也,我李氏大唐,效仿之,定当与民同乐,共创辉煌,否则吾等下了地狱却上不了天堂也。”
李世民加大力度,实行了以仁政治国的理念,具体操作的第一步,不是穿上纸尿裤,而是减少酷刑,减轻刑罚。
说干咱就干,把名利看淡,山不转水转。
过了几天,李世民立马召开扩大会议,会上还是有人坚持封德彝的做法,要是减轻刑罚那可就治不了那些穷山恶水的刁民了,弄得李世民的脸色也就不好看和难堪了。
实际上,支持封德彝的人是钱串子脑袋,见窟窿就钻的官场老手,表面是乱世用重典,实则利用这些法律漏洞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
李世民不客气地说:“为什么有忒多的小偷小摸和抢劫犯,还不是交税多,留下的少;而在地方做官的,认为我鞭长莫及,他们才为所欲为,贪得无厌,老百姓不是被榨干了油水,就是倒贴官府的钱,人穷了不会等死,所以啥事都干得出来,还讲什么道德。”
大臣们屏息凝视,不敢作声,俨然是李世民说到了根子上。
李世民顿了顿,说道:“我提出了问题,但是还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考核官员,不为民做主不及格的卷铺盖走人,第二让老百姓少缴税,只要我们够用就不再设立什么苛捐杂税了。你们说说,人家有吃有穿,谁还会提着脑袋干犯法的事,谁还想着造反的事?我们还用得着严苛的律法来制约老百姓吗?弄不好会物极必反的。”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在李世民的指导和帮助下,唐初的法律修改拉开了序幕。
立马下发朱红文件,关于成立修改《武德律》领导小组的通知:为了大唐长治久安,为了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特成立修改《武德律》领导小组。
组长:李世民。
成员: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以及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等十八学士。
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废除绞刑,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改为断右脚脚趾。
不是每个人犯都是武林大侠,能够忍受断指断脚之痛,嗷叫声不绝于耳,实在是极其血腥,李世民又下令,最终定为流放为好。
所谓流放,有人说是把流氓放生,实则是放逐而已,让你远离权力和利益中心,和以前的生活水平相比,是差了一大截,不过也是一种刑罚,是古代法律温和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世民不但说到了,而且付诸实施,整个社会风气大为改观。
不过,还是有人继续找茬,试图证明乱世用重典的唯一正确性。
真是魏征金句随口出,皇帝采信不摆谱。
发生这件事的时间,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五月份,有人上班时递给李世民一封奏疏,顿时李世民的眼睛变得异样起来。
avatar
杨胜章2009
6楼
5、清除佞臣靠谣言 裴寂法雅终散乱
奏疏的内容是:清除佞臣。
李世民很久没有听到此等大含贬义的词语,此时此刻的大唐帝国正在朝着人民幸福安康国家蒸蒸日上的道路狂奔着,哪来的什么佞臣?哪来的绊脚石?
是不是这等大臣唯恐天下不乱,像烧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自己的既得利益遭受到损失,李世民心想这是拜神的走进吕祖庙,走错门了。
于是,李世民面带愠色地问:“我泱泱大唐帝国,正在朝气蓬勃,你倒是跟我详细说说,说个子丑寅卯来,谁是佞臣,你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有几章有几条?”
那人还是稳若磐石,内心不发憷,慢条斯理地回答道:“陛下,我所说的佞臣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抽象的人。”
李世民继续追问:“少跟我咬文嚼字,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到底是谁?”
大臣还是临危不惧:“能够说真话干实事的人就是忠臣;低眉顺眼爱拍马屁的人就是佞臣,正所谓阿谀人人喜,直言个个嫌,明眼人一看便知。”
李世民把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你说的话,等于不说,我实话告诉你,河流的源头是清澈的,那么下游也会干净见底;源头是臭不可闻的污浊水,你再怎么涤荡多多少少会有心理作用,而我就是一股清泉,谁敢当佞臣?”
很显然,大臣的方法实则是只对了一半,因为李世民不会相信在自己的治下敢有人当奸臣当坏蛋,岂不是给自己扇大嘴巴吗?岂不是成为了第二个杨广了吗,岂不是成了嘲笑兔子尾巴短的猴子了吗?
李世民坚决使用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剥削打压为耻的执政理念,把高高在上的帝王思想抛之脑后,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是很少用独裁霸道的手段。
伟大的人下定了决心,就像闭着眼睛哼曲子,心里有谱;龌蹉的人说过的话,也不过是装装样子,连标点符号都没人信。
李世民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已经做到了忍者神龟的级别。
历史上的皇帝,万众仰视,权力集中,一旦想干什么,都会有人心领神会屁颠屁颠地去办,所以往往没有克制住自己的皇帝最后都变得昏庸无道,不理朝政,无所事事,而对于李世民来说,当时的敌对势力都认为李世民是一朵不可描述的奇葩。
因为李世民太能忍了。
转眼到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看着老皇宫确实是马脸比母猪头,一个比一个难看,心想一定要修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但是一想到修建皇宫太浪费钱,违背了“以至诚治天下”的思想,立马打消了念头。
为此,李世民还要推广自己的观点,于是出现了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政论。
内容如下:
君主依靠国家才能生存,国家依靠人民得以维系,失掉了人民的拥护,而一味地奉皇帝位神明,就好像割自己的肉来吃,虽然饱了却不能活下去了。
这就是割肉补疮的升级版本,李世民觉得是万万碰不得的。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战乱之后的国家唯有节约才能够振兴经济,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李世民铭记了这一点,至少把龙椅还还没坐稳没坐够之前,他不会另有他图的。
为了节省国家开支,李世民先向政府部门开刀,因为李世民的老爹喜欢封赏,以至于“州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
有句话说的好:“一家喂羊十家骂娘。”说的是,饲养的动物多了,不但饲料需求多,而且脏乱差等等问题随之而来,也就是人人诟病的冗繁的机构,导致了有的人天天胀干饭吃空饷,而有的人日日饿肚皮穷得叮当响。
李世民要做的事是精兵简政,砍掉一些可有可无的相关部门。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二月起,李世民开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举措:一是撤县并州,二是裁减官员。
关于撤县并州的做法,李世民发明和独创了一点:设立巡视区域,即贞观十道。
而且,此区域是根据全国的地形地貌和河道方位而命名,所谓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并非正式行政机构,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废郡为州,故每道各辖若干州,权力相当于中央官员。
完成了贞观十道的建立,李世民开始了选官员的程序。
关于选择官员的方法,李世民可以说是大肚子罗汉写文章,早已有了自己的另一套,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带头人是房玄龄,也就是用水选择优良品种一样,飘在水面的就是孬种,沉于水底的就是良种。
精简机构人员,等于轻装上阵光脚上床。
让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
公元609年的隋朝在职官员和吃空饷的就有3581人,总人口46019956人,平均每个官员得12851农民供养;而经过房玄龄的一番精简,唐朝的官员总数才达到643人,显然是甩掉了一个大包袱,节省了政府开支。
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不再颠沛流离,可以说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人均GDP历史很高水平的时期。
日子过得不错的时候,人总会想寻找到生活的波澜,让寻常日子不再水平如镜,要不然会活得很乏味,犹如狗舔空沙罐淡而无味一样。
于是,为了更加稳固自己的龙椅,李世民开启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模式。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正月,第一只驴映入李世民的眼帘。
他就是裴寂。
一个功不可没的大臣,一个完全无惧的角色,一个不可摇撼的位置,硬生生地夹杂在了大唐初期的李氏父子身上。
由于此,李世民的目光变得阴森起来。
大家知道,裴寂是促使李世民老爹李渊起兵的第一谋士,当然会得到李世民老爹李渊的重用,除了同吃同坐之外,最奇葩的是俩男人还同寝,感情之深,无人能比。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年轻的李世民总觉得父亲的人,不再是自己的同龄人,势必会有代沟,何况是政府大换血,谁能容忍一个和自己没有共同嗜好的人在一起呢?
毫无征兆,裴寂忽然被罢免官职,当时的职位是司空,最后贬成为平民,回老家自生自灭。
太突然了,以至于裴寂慌张得像见了蚊子都想拔出剑来。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到底我是做错了什么?”裴寂欲哭无泪,手脚哆嗦。
而李世民给他了一个理由:隐瞒谣言。
一听到谣言,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巫婆道士和尚尼姑搞的鬼,不错,一个叫法雅的和尚无缘无故地给了裴寂一闷棍。
原来,法雅算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专挑好话,纯属拍马屁,得到了李世民老爹李渊的重用,可是到了李世民掌管政权,经过精简无用机构的正当口,法雅下岗了。
法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敬了李世民一件礼物。
但是此礼物已经触犯了李世民的底线,成为了危害公共安全罪犯,原来是法雅散布了一些谣言,说李唐江山不会长久之类的谣言。
当这句话传到李世民的耳朵时,李世民高兴了,原来你是来给裴寂送刀子抹脖子的,因为谣言的第一个听众是裴寂,而裴寂当做一个屁给放了,没有呈报给李世民。
李世民派杜如晦去审理法雅,而且已经起到了干预司法的作用。
其实,杜如晦是城隍奶奶有了喜脉,心怀鬼胎,硬是帮李世民了却一桩心事,具体做法是:暗中逼迫法雅一口咬定是裴寂听到了谣言,没有及时上报,从而犯下了“知情不报”之罪。
证据充分与否,对裴寂来说,这是传说中的无中生有。
裴寂离开京城之后,冥思苦想自己落马的原因,此原因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一个小山村里,裴寂想通了,虽然杜如晦和李世民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但是自己也能保住性命安享晚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他的村子里有一对夫妇,俩人天生残疾,男的没了双腿,女的是个盲人,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乐呵呵地早出晚归,辛勤干活,养育一家老小,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美好心情。
人家不解,为什么我们有手有脚,五脏六腑健全,为什么我们不幸福,所以问了这对夫妇,女人笑着说:“丈夫的眼睛就是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男人也微笑着说:“妻子的双腿就是自己行走天下的利器。”
他们都从对方找到了自己的所需,相依为命,相互依托,一直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原来激励他们的是一个词语:豁达。
豁达能使身体欠缺的人找到精神上的满足,裴寂找到了正解,开始豁然开朗起来。
想当年,一起共过事的兄弟刘文静,由于性格问题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若果李世民的心情稍微坏了那么一点点,也许自己也被安个莫须有的罪名,自己的头给人家做尿壶都有可能。
没有成为第二个刘文静,裴寂摸着胸口,朝天上竖了一下中指:“老子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天不灭我裴寂也。”
万万没想到的是,几个月之后,裴寂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avatar
杨胜章2009
7楼
6、连环杀人不偿命 魏征劝回李世民
还是因为那个疯癫和尚法雅的谣言,足足让裴寂吃不了兜着走,拿着钝刀抹脖子,杀不死也痛得要命。
真是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经过几个月的发酵,裴寂似乎觉得能够安全着陆了,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有一个无事找抽型的人在裴寂背后捅了一刀。
此人叫信行,也是个和尚,人称三阶法师,活脱脱的一个网络大V,经过转发法雅的微博再附上一个评论:“我遇见老裴的家童,悄悄说了一句话,你家的主人有九五之尊的相貌,你知道吗?你意外吗?你兴奋吗?”
家童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把信行所有的话说给裴寂听,只见他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不是无中生有的现实版吗,怎么就给自己碰上了,这可是杀一万次头都不足为过的造反秘术和口号,我能担当得起吗?”裴寂立马冷静下来,想法子瞒报,希望没人再扩散谣言,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让和尚信行闭上臭嘴。
然而,让人闭上臭嘴的方法千万种,给吃的,送喝的,泡妞的,递钱的,不一而足,应有尽有,分分钟可以让人苦脸变笑脸,笑脸变成不要脸。
可是,裴寂的方法干净利落——死人才是谣言的休止符。
大人物一放话,小人物双腿跑开叉,信行无疑是死在裴寂的手下,可是知道此事的人不止信行一个人,还有家童和亲信恭命。
铲平一块地,先从小草开始,于是家童自然成了裴寂眼中的小草,去做掉家童的是恭命,可是家童不但没死,反而远走他乡了。
毫无疑问,是恭命自作主张放走了家童,让他捡了一条命。
因为,裴寂大开杀戒的时候,恭命想到家童可能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裴寂接下来要玩的把戏就是卸磨杀驴这一招,他可不想当一只叫门的兔子,送上门的肉。
心中要有小九九,困难时候才能救自己一命,不胜七级浮屠也能阿弥陀佛了。
恭命有此想法,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原因:贪。
贪,佛教中的三毒之一。
而恭命的名字实在是太名副其实了,恭敬不如从命也,谁叫裴寂把所有的家当都归他管辖?这不是典型的抱着钉耙亲口嘴吗?
据说,恭命经手的钱财已经上千万,而自己是不是捞一把,提成百分之一,纵然是几十上百万的钱财,要命的是这些钱都流到外面的青楼和赌馆里了。
不赌不知运气好,不玩不知身体好,恭命已经玩到了欠嫖资的地步,所以放走裴寂的家童也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选择,他始终坚信,家童将来会是控告裴寂杀害和尚信行的关键证人。
老虎披蓑衣,它终归不是人,恭命表面上一直对裴寂恭恭敬敬,但是他贪污之事终究浮出水面,显然最生气的当属裴寂。
贼都有反侦查能力,何况是家贼,恭命早已预料到裴寂要拿下他的人头,于是跑到长安,干了一件先下手为强的事儿。
李世民上早朝的时候,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就是裴寂的老管家恭命。
他来干啥来了?恭命是来告状的,当然裴寂还没有驻京办的机构和截访的干部,因此恭命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地来到长安。
此件事情未曝光之前,唯有裴寂和恭命俩人心照不宣,恭命是偷吃的猫儿,记吃不记打,而裴寂觉得此事是裤裆里拉屎,不好声张,搞不好会惹祸上身的。
可是,裴寂想错了。
恭命跟李世民说:“裴寂家刚刚有人说他有天命之像,那还不是跟您抢饭碗的吗?”
李世民自然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只见他鼻孔上翘,圆眼变成三角眼,怒道:“裴寂,你就是癞蛤蟆不长毛,天生的种,在长安,我都放了你一马,你倒好回到自己家乡,就开始明目张胆了。”
办事效率高是皇帝们的惯性,尤其是人家要拉队伍与之对抗的时候,到了互相取人性命的关键时刻,皇帝们是最敏感的,李世民也不例外。
李世民没有经过提审,就直接宣布了裴寂的犯罪事实:“寂有死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称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阴行杀戮以灭口,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议者多言流配,朕其从众乎。”
细细分析,李世民所说的四大罪状,实则是同一件事,与谣言有关,只是为了增加震慑效果和证据事实,列了个一二三四全都坏事而已。
皇帝的话不是儿戏,裴寂应该是人头落地,这是李世民最想看到的结果,但是一群大臣,哭着叫着,说什么裴寂没有造反的行动,按照法律,裴寂不应该被砍头,意思意思地惩罚一下,别让他享受各种待遇了,断了生活费,也就断了造反的动力。
李世民大笔一挥:“好吧,我给你一个养老待遇,发配边疆。”
于是,裴寂远离长安,到了南方边疆的静州——广西梧州市。
弄走了裴寂,李世民把工作重点放在自己老爹李渊身上。
太上皇李渊已经不再掌权,成了秋后的瓜棚,空架子一个,为什么李世民还是要多多问侯和关照这位老爹?
原来,李世民老爹还住在太极宫里,在群臣和外人看来,子承父业,应该是老大死了,位置已空缺,然后名正言顺入主太极宫,这才是皇帝的象征和权威。
可是,老爹李渊就是不挪窝,死皮烂脸地住在太极宫。
要是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手段,一向精明的李世民可不敢,因为李世民不想落得弑父的骂名。
于是,李世民想出了一计。
此计的精髓是两个凡是:凡是老爹李渊做过的事都要否定,凡是李渊做掉的人都要平反。
首先,李世民为之平反的人是刘文静,他的死和李渊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冤假错案,要追究当年的责任人,还要给予国家赔偿,因此刘文静的子孙们得到了一笔补偿:继承刘文静的俸禄。
这无疑是甩了李渊一个大嘴巴,你就是糨糊脑袋。
第二件事,李渊时代还俗的和尚尼姑必须回寺里吃斋念佛。
如此种种,每条政令都和李渊对着干,凡是李渊反对的李世民就会支持。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其皇意,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让你主动搬离,没有比全部推翻旧规矩要给力得多,搬离就是最终目的,入住就是伟大胜利。
李世民观察了几天,李渊终于坐不住,再晚搬家几个时辰,坛坛罐罐被砸坏不说,恐怕脑袋搬家都不知道,谁脑残谁就去招惹发怒的老虎。
李渊开始收拾东西,走进了为他准备的看守所:大安宫。
大安宫,实则弘义宫,原是李世民的秦王府,经过翻修一新,就是李渊的新家了。
于是,李渊乔迁的请柬上写了如下几行字:
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欢迎尔等全福光临。
落款:李渊。
咋一看,这是李世民命人炮制的一出闹剧,哪里有李渊自个儿主动搬迁的痕迹,只不过为了刻意显示李世民以文治国的儒家思想而已。
贞观三年,李世民实现了入主太极宫的梦想,堵住了悠悠之口,而李渊也受到了煎熬,在大安宫住了六年也白眼一翻两腿一蹬见阎王去了。
对于李渊的去世,李世民丝毫未有悲痛之情,这也难怪,谁让你在李世民未得势之前那么如同心理变态一般折磨他。
李渊未被软禁之前,是个喜欢运动的皇帝,不是去钓鱼就是逛花园,总之是闲不住的,但是人一停了下来,全身活跃的细胞就会进入休眠,有了反作用,因而活了六年也是情理之中。
应该说,这是政治战胜了亲情的案列。
可是,有一个人却能令李世民产生撕心裂肺的举动。
此人就是长孙皇后。
李世民的朋友是斗鸡爱好者,每到自己的鸡斗得遍体鳞伤的时候,李世民总是把鸡抱在怀里,用体温暖和斗鸡,为它恢复体力,才能在下一轮的比赛中获得好名次,但是李世民得老爹李渊生病了,看都不看一眼,人家说李世民是白眼狼,他却毫不在乎。
看到此处,可想而知李世民的做法的确是不近人情了。
李世民和他的朋友就是麻脸媳妇拜见上嘴婆,彼此一样。因为李世民的第一任老婆长孙皇后病故,而丧葬地也是高规格的地方。
而这也是炎热的季节,李世民不得不和其他女人滚床单了,万分悲恸的情况下,要和不喜欢的人绑在一起,简直就是炸油条。
人死不能复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恋之情,命人建了一座望妻观景台,面朝长孙皇后的坟地——昭陵。
可是,天天来此地远眺,那可就有点儿过分了,大臣们还得等着你润下肺开个会,缔造盛世帝国才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谁能够把李世民的心绪拉回到朝堂之上呢?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我去。”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魏征。
所谓家庭和不和,看看媳妇和公婆,但是李世民却和自己的父亲两个大男人弄了个超级大冷战。
此时此刻,李世民把自己的老爹弄成了二手的皇帝,太上皇的日子实际上就是囚犯的生活,换了谁谁也接受不了。
因此,谁能够上前去缓解李世民对李渊的仇视,劝回留恋长孙皇后的李世民,这副重担落在了魏征的肩上。
可是,走路好看是需要舞步的优美,说话好听是需要艺术的技巧,魏征得动一下小脑筋。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李世民照例登上了瞭望长孙皇后陵墓的平台,魏征左顾右盼,然后说:“陛下,我什么都看不到了。”
李世民不客气地说:“莫非老魏你晚上加班太多,眼花缭乱了?”
随后,李世民再次命令魏征认真看看,魏征站在身旁,微有歉意地说:“陛下,我要看的是高祖皇帝的陵墓,恕在下眼拙,现在还是看不出来。”
李世民愠怒道:“你这是在跟我打哈哈,我要你看我老婆的坟墓,多气派,高大上。”
魏征不依不饶地说:“可是你天天如此挂念长孙皇后,那你老爹就不是你老爹了,人都死了应该得到同等对待,才是公平的表现。说句不好听的,要伴侣还不如养条狗。”
李世民气得是吹胡子瞪眼,简直是大大的不敬,但是转念一想魏征是不怕死敢说真话的主儿,杀了他等于是自己输了理,以后还当啥鸟千古明君,杀忠臣是大大的掉分。
李世民命人拆了瞭望台,终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对奏折的批阅。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