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风范周光召(1929-2024) | 沉痛悼念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2024年8月17日)。图源: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导读: 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于8月17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在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方面做出了大量重要工作。他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严格证明了CP
- 量子力学革命,因为他们而发生
1927年10月,著名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群星云集。图源:维基百科导读: 1932年4月,七名物理学家,六男一女,参加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一次小型年度集会。物理学很幸运,因为在这样一个时刻,在那么多人的创造和影响下,发生了名为量子力学的伟大科学革命。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这场革命就是因为他们才
- 专访邓宏魁:让细胞“返老还童”
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丨图源:中国科学杂志社导读: 8月16日,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名单发布,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昌平实验室领衔研究员邓宏魁获得生命科学奖。邓宏魁被认为是干细胞领域的化学魔法师,开创性地完全使用化学小分子的方法将体细胞重编成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 那
- 全球变暖的研究,对最重要的事了解得最少?
图源:Pixabay导读: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重要的决策依据。但有时候,科学研究很可能忽视了一些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危险后果的风险评估。本文作者西蒙·夏普,重新思考全球变化的科学、经济学与外交政策。他认为,科学研究是由好奇心主导的,这无可厚非,但若能让气候科学对社会而言变
- 细推物理须行乐:李政道的科学人生
李政道丨图源: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官网引言: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政道先生!李政道先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他的逝世是全
- 为何说李政道对中国当代科学的作用无可替代?
封面图片摄影:刘邦华导读: 近日,李政道先生以近98岁高龄在美国仙逝,海内外科学界同声震悼。李政道名列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之中,必将永垂青史。同时,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巨大贡献也必将铭刻在当代中国科学史上,令人缅怀和思考。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撰文中国科学报 | 来源SAIXIA
- 李政道先生逝世,享年97岁 | 讣告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逝世。Tsung Dao Lee 1926-2024On Sunday morning 4 August Tsung Dao Lee passed away
- CUSPEA学者协会:李政道先生的“破冰之举”,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世界杰出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逝世。惊悉李政道先生今晨去世,深感悲痛!李先生是国际上极具威望的物理学家,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和杨振宁先生一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中
- 暗物质与希格斯机制
图源:Pixabay导读: 暗物质占据了宇宙质量组分的绝大多数,但人类对暗物质的本质却所知甚少。如果暗物质是一种基本粒子,我们已经确切知道它不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粒子,除了它具有质量并参与万有引力作用外,它的具体质量是多少、是否有其他相互作用还是一系列巨大的谜团。 在粒子物理
- 应对气候变化如此紧迫,终于有人说出了真相
图源:Pixabay导读: 现实世界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动态、复杂大系统,秉持复杂系统的视角和方法,才能有效处理复杂的气候变化问题。说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真相 齐晔 | 撰文西蒙·夏普(Simon Sharpe)是少见的熟练使用微信的西方人。那天收到他的信息,于我是个小小的惊喜。疫情以来
- 过去20万年间,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有过至少三波基因交流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化石遗址分布图。导读: 最近研究表明,在过去20万年间,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有过至少三波杂交事件,而且他们的繁育人口数量比之前预估的要小得多。至于尼安德特人为何消失,研究者认为,被现代人类同化是其中一个可能。王晓波 | 撰文陈晓雪 | 编辑在现代人类即
- 朱棣文、黄亚生等科学家,对中美科技交流的下一步如何看?
图源:ccnull.de导读: “我们需要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希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开放,科学要保持开放,因为这最终会对社会有所帮助。”李诺林 陈晓雪 | 撰文李珊珊 | 编辑1979年1月31日,在美国访问的邓小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
- 7月:概率论沉思录、我的爱因斯坦、欺骗世界的医生等10部新书 | 赛先生书讯
致谢设计模版:Canva.com 导读: 7月,许多读者暂时离开校园生活,开始暑期的游学、阅读,实践,或步入社会,进入职场。还有更多的读者依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无论如何,保持好奇,把持开放,世界的大门就不会闭上。以下是《赛先生》为您精选的10本科普新书,希望您喜欢。01《概率论沉思
- 巴黎奥运开幕式致敬:第一位环球航行的女性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展出的珍妮·巴雷雕塑。导读: 7月26日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法国国歌声中,升起了十位杰出法国女性的雕像,以致敬这些女性。 其中的一位雕塑,是植物学家珍妮·巴雷(Jennne Baret)。珍妮·巴雷原是一名农家女,但植物知识丰富。1766年
- 他写了一本专业数学教材,引领了整个数学领域的可视化潮流
导读:《复分析:可视化方法》用一种真正不同寻常的、独具创造性的视角和可以看得见的论证方式解释初等复分析的理论,公开挑战当前占统治地位的纯符号逻辑推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使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读者在透彻理解理论的同时,还能充分领略数学之美。《复分析》的出版当年在数学界曾经引起过不小震
- 观众招募丨青年科学家职业成长机遇与瓶颈
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推行“预聘-长聘制”以来,受到科技界、教育界极大关注,一些情况下甚至被解读为“非升即走”。这个新的体系有哪些经验得失,有什么是非争议?青年科学家职业成长因此有怎样的机遇与瓶颈?2024年7月24日周三晚19点-21点,我们将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线下讨论“科学四十人闭门耕:青年科学家职业
- 它是夏日降温的神器,也差点造成“灭顶之灾”
图源:Pixabay导读: “氟利昂”是1930年发明的一种安全冷媒。它的出现,使得空调和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人类也为这项发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臭氧层空洞和全球变暖等严峻环境问题都与氟利昂密切相关。对于臭氧层破坏这一危机,人类为保护地球家园付出了不懈努力,全球领导人展现出难得的团结一致。
- 一鸣惊人后从物理转向数学,他用40年写成这部概率论神作
导读: 他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196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他在物理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表的演讲“一鸣惊人”,改写了教科书的观点。 但是,他毅然选择了概率论,并且在该领域中进行了长达 40 年的持续探索与思考
- 当诺奖得主失去一只手臂
埃里克·康奈尔(Eric Allin Cornell,1961年12月19日-)因在碱金属原子的稀气体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以及对凝聚物性质的早期基础研究,于 2001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图源:NIST/JILA/CU-Boulder导读: 获得诺贝尔奖时,这位物理学家还不到40岁
- 外卖比堂食更低碳?看看碳排放论文是怎么注水的
图源:Pixabay编者按: 写论文和发表是为了什么?分享研究的发现,还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这一问题,是如今的研究者们需要拷问自己的。 正如本文作者所说的,无效的知识生产,带来的是极大的浪费。如果无效,多么庞大的发表数量,只能是浪费资源,最后沦为学术垃圾。王昊 | 撰文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