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复旦兰小欢9.17高榕资本分享(有删减)

复旦兰小欢9.17高榕资本分享(有删减)

公众号新闻
分享人:兰小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 

分享时间:2022 年 9 月 17 日

感谢高榕资本朋友们的邀请,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中国政治经济的一些看法。

在我们国家搞经济活动,第一推手是政府。政府不仅制定政策,更直接下场参与。我今天不讲特别抽象的,还是依托《置身事内》这本书,讲一些具象的事情。

也不讲特别远的事,就讲最近 20 年中国经济是怎样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今天玩不下去了,从而带来三个大的改革方向。这三个改革方向已经启动了,并且过去 4、5 年推得特别快,包括大家感受或者听到的资管新规、去杠杆、内循环等等。我拿一个逻辑框架串一串,让大家对这些事、对你所做的生意有一个视角。

这些转型方向一旦开始就不会随便变化,所以我也不讲特别短期的东西,比如说汇率。起码“十四五”期间, 未来 5 年、10 年大的政策方向都是明牌。所以我们不用去预测,只要读懂中央已经发布的重大政策就行了。

一、理解城市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四本账”

谈到政府,大家首先想到中央政府,实际上咱们日常打交道都是地方政府。我们国家以地方政府为主,85%的 一般公共预算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公务员(不算事业单位)群体中地方政府人员占比 94%,这一比例比美、日、 德等国家都要高。所以钱是地方政府的,人也都是地方的,事自然也是他们办。

过去 20 年一言而蔽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推手就是土地,用土地撬动杠杆,借钱投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

地方政府用土地撬动了两大块的钱。第一块就是土地财政,包括卖地收入(只是卖部分使用权),每年 10 万 亿左右,约相当于国家 GDP 的 10%,此外还有土地开发过程中的税收等。土地财政钱很多,但是也没有多到能够推动我们国家过去 20 年翻天覆地的基础设施变化。

另一块就是土地金融,利用土地为抵押接上资本市场。这套模式你可以讲是中国特色,但也不完全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是要“重投资”的。从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再到城市化,都要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区别的只是用什么方式来借钱融资。

肯定不能用省下来的钱投资,必然用某种方式资本化,把未来的预期调动到今天。历史上撬动信用或者杠杆的方式只有三类:土地信用;国家信用;商业信用。

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因为在我们国家上述三个信用合一。土地归政府所有,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企业是国企。不仅如此,中国所有大的金融机构(即资本)也全部都是国资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中国做企业久了,会觉得最初创业融的是政府的钱,最后卖产品也卖给政府,好像在这样的一个循环里。这是因为生产要素在这套体系里,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虽然劳动力不是国有的,但是能让人成为劳动力的三个条件——住房、教育、医疗,都是国家的。包括现在第四项生产要素——数据,也被监 管得越来越严格。

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约束下玩经济这个游戏。诸位千万不要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再说得具像一点。各位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但凡想做事,必须得有钱,所以你要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手里是点什么钱。这里为大家打开地方财政“四本账”,就会知道他怎么在 这“四本账”中辗转腾挪。(以下为 2020 年的数据,这一年中国 GDP 刚好 100 万亿。)

第一本账是税。我们国家采取分税制,2020 年留给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是 10 万亿,此外还有中央转移支付 8 万亿。

第二本账是政府性基金,接近 10 万亿,与第一本账等量齐观。政府性基金听起来很抽象,打开账本以后发现有 20 多项基金,大家每天都在往里头交钱,例如机场建设费、高速公路通行费等等,但其中只有一项是重要的,就是卖地的收入,占这笔基金的 93%。还有近些年兴起的专项债,2020 年有 3.8 万亿。

第三本帐就是社保基金收入,归地方大概 8 万亿,就是五险一金,主要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注意这笔帐是只 进不出的。

第四本帐国有资本营业收入,有 3000 多亿,但是这个可不少。所谓国有资本主要包括地方国企和诸如矿山这 样的资产,当然国有企业对于财政最大的贡献是税费,它在第一本帐里;第四本帐是扣除完税费等所有成本以 后,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的部分。而且国家规定 2020 年起所有大中型国企 10%的股份要划归社保基金,央企划给中央,地方国企划给地方,这笔账是另外单独算的。背后的思路很简单,国有企业归大家共同所有,国有企业赚的钱应该大家分。怎么分?就是通过养老金来分

所以四本帐一打开,你就明白:第一本账,因为疫情冲击税收下来了;前 20 年主要是玩第二本帐,随着房地产下行,地方政府又开始借专项债;这些都不够的时候,第三本帐又不能动、老龄化压力特别大,就开始琢磨 第四本帐。所以从 2018、2019 年之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得非常快。各地都在卖东西,像珠海国资委把格力电器 15%的股份卖出去了。

但这些终归会玩不下去,最后地方政府还得回到第一本帐上去——需要一笔大的、百分之百属于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目前我们国家三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是分税制。地方政府没有一个长远的、基本不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税种,导致很多行为比较短期化。

现在涉及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当然可能客观上会起到一些压制房价的作用,但是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税与房价长期的走势没有关系。房地产税的推出,最根本的改变在于地方能不能有 一个长远稳定的税收收支。

再解释一下,地方政府手里有很多土地,包括几类。首先是工业用地,例如各种园区,工业用地价格是很低的, 这部分赚不了钱;这些年其它用地起来了,主要是城市道路、桥梁、博物馆等,也收不到钱;所以那么多的土地财政就是从 20%的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上得到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土地财政严格意义上就叫房地产财政。而且这 20%的土地中,我们国家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就是商业楼宇特别多。因为地方政府卖出去商业用地之 后,不仅能收土地转让费,入驻的企业还能持续收税;住宅因为没有房地产税,卖出去这块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锤子买卖

地方土地财政,支撑起了过去 20 年我们国家飞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和抵押拿到钱, 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吸引了更多的人;从而带来 GDP 增长, 领导随之升迁;税收增加后再去还债。

雪球虽然越滚越大,但是只要税收或者 GDP 名义增长率比利率高,这套模式就能玩下去。因为某种程度来讲地方政府借钱是不用还本金的,地方政府是永续存在的,只要能每期付息,就能借新还旧,直到有一天通货膨胀把旧的债务稀释掉

但是因为本金积累得越来越多,每一期的利息支出都很高,这时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税收减少,或者有了其他 突发性的支出(比如抗疫),就很麻烦;更麻烦的是,如果玩不转,房价会跌下来,房价一跌,地价就跌,地 方政府收入进一步下降,无法借新还旧,这套模式就走到头了。现在它就走到头了。

二、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成绩、问题与改革

中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这套模式有三个特点,也与我们国家今天方方面面的转型有关系。

特点一:城市化过程“重土地,轻人”

这些年所有城市都在向外扩张,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城市的开发区、新区,“摊大饼”的好处是可以把原来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征过来,土地一拿来就能借钱,所以不断新增土地。这就是所谓“重土地”。

“轻人”是什么意思?大量的人涌入城市,但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等等。2015 年前,我们所有的公共服务,都是按照户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规划的。所以人口流入地的资源非常紧张,你可以到这里打工、交五险一金,但是想要上学或者看病很难。

也由于公共服务供给稀缺,不止房价在涨,教育、医疗费用也在涨,带来了居民债务的上升。

最终还因为人口流入地土地稀缺、推高房价,带来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刚刚提到城市土地财政,看上去是地方政府玩经济的一套办法,我们要透过面纱看本质。地方政府凭什么靠土 地融那么多钱?因为土地上面要盖房子,房子本身不值钱,值钱是因为住在房子里的人心甘情愿地签了一份合同,把自己未来工作 30 年的收入交出来。所以真正资本化的不是土地产生的现金,而是住房子的人未来工作 30 年的收入。

本质上政府可以用征税的方式跟各位要钱,但大家是不乐意的。于是乎让你买房,你买了房还挺喜欢的。政府是用土地做抓手,撬动你的收入;而你用房子做抓手,是想利用房产增值去分享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红利。所以大家心甘情愿跳上车,也不管是 5%还是 6%的利率,因为你赌房价会涨。

但是,当老百姓交了未来 30 年的收入,政府拿了钱之后却没能分担大家的负担,还是要为教育、医疗这些事操心,消费当然起不来。

再来看贫富差距问题,其中一个维度是有房的人 VS 没房的人;但讲深一层,更可怕的是年轻人 VS 中老年人之间的矛盾。房价上涨本质是有房的中老年人,在剥夺年轻人的未来这件事肯定不会持续下去,因为年轻人没有未来的话,大家都会完蛋。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在反抗,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词——躺平、内卷、精神内耗, 就是不跟你玩了。

改革已经在发生,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包括户籍改革,现在除了少数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户籍几乎都放开了, 很多省会城市对学历已经不再作要求。

还有土地流转。一线城市盖住房、学校、医院都需要土地,实际上北上深不是没有土地,只是没有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指标是中央审批的。今天在推行跨省土地流转,例如上海从云南买 3 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在上海开发建设用地,给云南一笔钱、云南拿着在当地开垦耕地。这就是跨空间的土地流转,缓解人口流入地土地供应的 压力。

特点二: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轻效益”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家都打过交道,他们喜欢投重资产的大项目。一方面是重资产拉动 GDP 快;另一方面在中国第一大税是增值税,增值税是流转税,流水越多、交税越多,所以不在乎能否盈利、只在乎盘子够不够大。

重规模投资方式的好处是工业化飞速进展。工业化和技术是内化在设备里的,只要买的机器先进,技术就领先。 所以只要投资和资本量足够,工业化就会起来,之后吸纳很多就业。

但问题在于企业重资产,也是加杠杆加出来的,最终导致企业债务负担很重。经济分三个部门——政府、企业、 老百姓。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算比较低的,老百姓负债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是企业债务负担是很高的,远远高 于德国、美国这些国家。当然这与我们国家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贷款有关。

企业债务负担很高,和人一样,一旦遇到点风吹草动就会被压垮。前些年被压垮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钢铁、水泥、造纸;这两年暴露的就是房地产企业,房地产杠杆率是极高的

行业风险再上升,最终承担风险的就是银行。一旦风险蔓延到资本市场,就不是行业风险了,而是全局性的风 险,因为金融连着所有的企业

当然,很多耳熟能详的改革,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严格来讲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得不错。从 2017 年开始提“房住不炒”;2018 年资管新规;再之后房地产企业三 道红线、集中供地等等...都是重策

今年断供、断贷、烂尾这些事出来之前,房地产挤泡沫已经挤压了四年了。坦白说如果没有这些前期工作,今 天暴雷的可能就不是千亿级别了,恐怕要加两个零。各国房地产危机的落地,几乎没有平滑的。我们国家目前为止,落地的过程还是比日本、美国、南欧的很多国家要漂亮得多,这是我们必须要说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金融风险还是可控的。但是也带来了代价,就是控制久了以后,当疫情冲击来了,依然非常谨慎。在这一轮疫情的冲击下,我们对经济的刺激是比较缓慢、比较保守的。

特点三:发展战略“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

刚刚提到经济可以分成三个部门——政府、企业、老百姓;GDP 可以分成三块——投资、消费、进出口;

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重投资”,所以 GDP 蛋糕做出来以后,资源在向政府和企业倾斜。政府和企业拿了钱,就变成了一流的基础设施、高楼大厦;但是没有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

重投资的好处是资本密集、经济增长快,赶上全球化红利,技术不断进步。导致的问题就是结构不平衡,包括对内和对外。

对内老百姓手里没钱、消费起不来。看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从 2000 年来一直下降,2010 降到 35%,结 构调整后往上走,疫情来了又降下来。35%跌到了一个非常荒谬的状态,美国这一比重是 70%,德国、日本也 有 55%。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活得那么累,那么憋屈,普遍感觉“获得感不强”。因为生活的幸福感不是 由 996 创造的,是由消费创造的。

消费=收入-储蓄,消费起不来除了因为收入低,中国人的储蓄率还非常高,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到 40% 以上,已经高到不能用儒家勤俭节约文化来解释了,核心还是几座大山压在了老百姓的头上。中国政府现在改 革就是加大民生投资、补以往的欠帐。

对外维度,通过重投资迅速提升产能,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生产了这么多东西只能向外输出。向外输出没什么不好,整个东亚经济都是这么起飞的,穷国和穷人想致富,一定要跟富国以及富人做生意,不能跟其他穷国和穷人抱团

日、韩或者中国台湾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不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中国的体量太大了,生产这么多东西,需要天量的能源与原材料,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涨。这就是过去 20 年大宗商品(铁矿石、石油、 天然气)超级崛起的原因。没有这块的增长,俄罗斯根本不可能从 90 年代经济深渊中爬出来。

与此同时,如果某种产品中国能生产,国际市场的价格就直接从腰斩开始,中国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跌, 带着全世界都要受到巨大冲击影响,所以贸易冲突不断。

而且长期依靠卖给富人,还有个什么问题是外部需求不稳定。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购买力一下子下来了, 我们拿 4 万亿的投资去补;好不容易喘口气,2011 年又赶上欧洲债务危机,没办法只能继续刺激。所以欧美需求也不稳定,富人家也会没有钱的。

当然这些只是短暂的影响,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的因素在于今天中国的经济体量,没有任何单一的外部需求能 拉动。假设 20 年前中国经济体量是美国的 1/10,那时候美国 1 个百分点的 GDP 增长如果用在对中国的产品需 求上,那对中国来说就是 10 个百分点的新增需求。今天没有人再能拉动中国,只有自己拉自己。

所以今天改革,对内就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刺激自己的消费。说到国内大循环,大家能想到一个抽象的图像, 没有看到实际的措施。因为这件事太复杂了,涉及的是大家收入的提高。也就是说 GDP 生产出来之后分配的过程要变了

往小了说,可以通过一个侧面来理解——国有企业每年交给中央的分红比例翻了好几倍。利润强制分,现在达 到 40%,分的钱交给养老金,再通过养老金转给老百姓。这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过程中涉及很多很多。共同富裕也是在这个背景下面。

改革对外维度就是“一带一路”。这个事非常大,说得更宽广一点,“一带一路”牵扯到我们国家未来在这个 世界上的生存空间。

这个世界是非常大的,有 80 亿人,比我们生活好的只有 10 亿人(欧美加日韩),世界上还有 40、50 亿人的 生活正在迅速中国化。意思是他们的基础设施、他们的工业产品都在被中国这一轮的“一带一路”改变。先是 央企去修桥铺路,然后工业园区跟出去,再到现在民企出去。

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都是国策,但是只有“一带一路”这四个字是进了党章的,意味着这件事会一直做下去。这两年因为疫情大家出去不方便,好像不怎么听说“一带一路”了,但实际上这三四年“一 带一路”投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建议大家多去关注。

三、内部:地区不平衡

下面两个部分,我再分别对上面提及的特点一和特点三带来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

1、地区均衡发展的本质:人均 GDP 的平衡

我们学美国或者欧洲的经济学、管理学,是没有空间概念的。因为很多理论是小国经济学家想出来的。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一件事是发生在上海还是青海,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每个省单拿出来,都是一个中等偏 大的体量。我们平时开玩笑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就说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营商环境非常不一样。

我们要理解,所谓地区之间均衡发展的本质是什么,才能明白未来人会往哪去。人口流入的地方,才是有生意的地方。

我们先把视角投向美国,美国这么大,但 50%的 GDP 是由下图黄颜色的地方产生的。

美国 50 个州,加州、德州、纽约州 3 个州的 GDP 加起来占美国 GDP 的 1/3,其他州 GDP 规模小很多,更有差不多 30 个州的 GDP 占比不足 1%。同时再看各州人口占比,大州人口多,小州人口小。最重要的是,美国各个 州 GDP 占比与人口占比高度一致,意思就是各个州虽然 GDP 规模差别很大,但是人均 GDP 差别很小。

再看中国,能够发现首先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别还不够大;第二,各个省的 GDP 占比和人口占比还不一致。上海 4%的 GDP 养 2%的人,当然富了;有些地方 4%的人吃 2%的 GDP,当然就穷了。

在一个现代经济体中,经济在地理上的集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大家承认这一规律,那么就会知道中国各个地 区之间经济规模的差距一定会越拉越大;而最终地区间的平衡主要就是人均 GDP 的平衡。所以,你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人口会继续流出,哪些地方人口会流入。

对比 2000 年和 2020 年的数据,也看到中国各个省 GDP 占比和人口占比的差距在缩小。说明在过去 20 年快速 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不断朝美国的方向挺进。但今天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 65%,80-85%几乎就是上限了, 所以未来还会前进,但是不会那么快。

再具体到地市级看,对比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和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蓝色的地级市人口流出最 严重,黄色、红色是人口流入地。一眼看过去,东三省蓝汪汪的一片,整个东三省只有沈阳和大连有一点人口 流入,估计也是其他的东北人。

实际上,东三省的资源很丰富,人均比较穷,只是因为资源与经济结构支撑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在东三省 10年损失 1100 万人口的时候,人均 GDP 是上涨的,留下的人生活水平是提高的。

讲到这里就知道,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乡村建设,不是为了留住人口,而是为了更方便人口自由流动。

如果你老家比较凋敝,你父母留在那看病没有条件,网不通、快递也不通,那你作为独生子女,敢出来打拼吗? 但是如果基础设施都打得比较平,不能流出的人生活基本保障有了,想流出的人可以自由流动。我们国家哪怕非常穷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也都是不错的,通电、通水、通路、通网,哪怕你住在西藏林芝,买拼多多也是能送到的,这在其他大国里是做不到的。

而且这种流动是双向的。家乡建设的好,年轻人出去找机会更放心;反过来如果外部受到了冲击,你再回到家乡,那个地方也能呆。如果家乡都呆不住,那不叫流动、叫逃难,中国大部分人的家乡回去之后都还是不错的。

2、房价带来的地区间贫富差距

刚才我提到,由于人口流入地的土地供应跟不上,造成了房价巨大的差距,进而带来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 3 万户中国城镇居民做了入户调查,调查的是家庭户均总资产(非净资产)。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户均总资产超过 800 万,新疆、吉林就是 100 来万,一看就是房价的差别。因为北京、上海平均 工资,也就是新疆、吉林平均工资的 2 到 2.5 倍,财产是人家的 7 倍,就是房子的事。

房价涨了,也带来居民债务的迅速上升。2020 年,中国居民债务占 GDP 比重是 60%多,对比其他国家不多,问题是增长速度。15 年的时间,居民债务占 GDP 比重上涨了 6 倍。借债不是问题,关键是借得太快了。而且这 里统计的债务是低估了的,是按人民银行贷款按揭统计的,包含不了民间借贷等等乱七八糟的钱。

债务导致大家的收入资本化了,每个月都要各种还贷,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起不来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因为是长 期的债,杠杆足够高,收入一旦不增长就会很困难,更别说失业。

四、外部:全球不均衡与冲突

1997 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份额大概 3%,今天接近 30%,中国变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你的份额上去了,谁的份额下来了呢?就是 G7 国家。

制造业起来之后,一方面要进口大量原材料,另一方面要出口大量产品,就成了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20 年, 中国已经是除了北大西洋地区之外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就带来了世界格局非常深远的变化。包括价值链重构都是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中美贸易冲突中,看上去是贸易的冲突,背后是科技的冲突,因为生产力提升最后都要靠科技。下面这张图 信息量很大:

1997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的不到 20%;到了 2008 年跟美国持平;现在是美国的 1.8 倍。中国 今天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真正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于一个后发的国家来讲,学习科技的主要途径不是大学,而是工厂。边干边学,因为所有的工业、技术都是内化在设备与生产流程当中的。而且当熟练之后, 会发现欧美做法也不一定是最优的,因为从工程上来说达到同一个目标的方式无穷多,边干边学才能想到有没有适应本国市场的更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基础,你根本学不会。当你的工业产能变成世界第一的时候, 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匠,技术水平会不断提升。

再看中国国际专利的申请数,这项数据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收集,2019 年专利申请数第一次超越美国了,但这不代表专利保有的存量。类似你大学毕业 10 年终于年薪百万了,但是跟你们公司已经年薪百万 20、30 年的 高管比,家底还是有差别的。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 10 年前的自己完全不一样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能达到的创新量的背后,是巨大的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在支撑。

再往下一步是基础科研,可以看到中国国际论文发表数 2012 年只有美国的 20%,现在有 70%。这里是指发表在 像《Cell》《Nature》《Science》这类国际期刊上的论文,不是那种水期刊。

从制造,到技术,以及科研,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是举国体制搞科研。这种举国攻关体制的好处是从左往右去超越。

美国的科技创新是站在人类前沿的,最适合这种创新的方式一定是分散型、试错型的,所以它的创新体系是从 右往左。有一些天才型的人,发明了一些 crazy idea,看看能不能做成一个可用的专利,然后再看能不能规 模化量产。

对于中国来说,很多行业,例如芯片的工艺流程是成熟的,只是你不知道怎么弄。所以在这些领域,你做的就不是探索性的工作,而是组织学习型的工作。尽快把设备弄过来、大规模投入,快快学习起来。好处在于没 有方向上的不确定性;弊端是大量资本进去、加大竞争,可能有些过剩产能,但跟方向性的错误比起来不是重要的问题。而且过剩产能还会加剧竞争,迭代速度会很快。

如今,随着中国产业与科技的进步,在一些行业里,已经站在了世界前沿。所以现在会看到两种创新:一种就 是所谓的关键卡脖子技术,从左往右举国体制往前赶;还有一类,是从右往左、比较灵活的创新机制,比如移动互联网里发生的创新

未来,当大量行业都走到世界前沿的时候,能不能从举国体制中退出来,变成从右往左的体制,就成为新的挑战。这当然也考验未来经济转型的成果,看起来是技术创新,背后是融资体系,即投资决定是谁做的。最终投资决策能不能从从左往右,也变成从右往左?这也是一个问题。

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从有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经过几次变迁,从北意大利城邦兴起,第二次是荷兰,第三次是英国,然后是美国。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新的经济中心与旧的经济中心相比,经济规模总是更大。因为资本的本性就是扩 张,全球化只是资本扩张的一个附属。

按过往数据,一个经济中心的规模应该占到全球经济的 30%,才算真正定海神针一样的中心。按照这个标准衡 量,美国之后不会有下一个中心了,因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太大了,再没有一个民主国家能占到 30%,现在 美国占 24%,中国占 18%。

但是随着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2011 年欧债危机之后,经济中心加速向东亚、东南亚转移。目前整个东亚+ 东南亚差不多占 30%;按 GDP 增量,基本 50-60%的增量都在东亚。所以这个中国主导、亚洲为中心的新经济中 心,规模更大。这带来一个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政治军事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

当这两类中心分离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冲突。目前有两股力量——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在角逐,最后带来三种局势。

第一种局势是政治军事同盟扩张、遏制新的经济中心,今天这件事正在发生。美国一方面希望制造业向美国回 流,同时把东北亚制造业铁三角的日韩拉到他的同盟里。

另一种局势是中国主导的新经济中心也在扩张。

我们一谈贫富差距,就想到我们跟马云之间的差距;但在世界维度上,贫富最大的差距来自国与国之间,要看 美国人、非洲人、中国人、印度人之间的差距。二战以后世界是高度不平衡的;中国的崛起,实际上极大降低 了世界的不平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混乱与冲突。

未来可能看到的就是所谓“竞争性融合”,谁也不能把谁吃掉。最后就像森林里的大树一样,大家都在疯狂 竞争水源、竞争阳光,但是你只能共生。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整个世界工业链分成两个链条。我们讲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最大的规模经济来源就是市场本身。市场的规模经济要比技术的规模经济大得多,这就决定了全球市场注定只有一个。如果谁想 人为把自己切割为另外一个市场,最后恐怕只能消亡,苏联就是在封闭中消亡的。

今天如果想重新把工业带回到北大西洋地区,通胀就到天上去了。美国能保持过去 40 年的低通胀,主要就是 因为美元印得多的同时,中国在替他生产东西,这是通胀非货币的那一面。用一句套话来讲,美国人的岁月静 好,是因为中国人在负重前行。

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干脏活累活。今天中国人也是一样,这些脏活累活你不干了,是因为非洲人在替你干,所 谓产业转移就是这样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数聚智连IPO过会:年营收17.7亿 险峰、蓝标及高榕是股东活久见!北美小伙从比赛现场带走1袋空气,竟拍出$267高价!【兔卡司tu-cast】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2)《中美建交公报》的文本分歧和政治分歧在道家修行中,要想获得神通(有6大神通)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加拿大街道摇身一变成纽约?!这部亚马逊8.7高分神剧居然是在多伦多拍的!辽沈战役前共军的美械来源我的理想工作:有钱(有趣也行)打破“甜蜜骗局”!荷兰小哥身体力行30天不吃糖实验,结果...【一对一介绍】94年女生,高163,全日制本科,月入1万,未婚未育,有房(有贷款)无车,广州荔湾90%白鸭绒轻薄羽绒服,到手只要99元?划算到不可思议,快来捡漏!(有实拍)加拿大小伙从比赛现场带走1袋空气,竟拍出$267高价乐高集团正式发布2023年乐高幻影忍者首波9款产品(有之前没有曝光的款式哟)NLP实战 | BERT文本分类及其魔改(附代码)别的简报|创造历史!她素颜参赛打入英格兰小姐决赛圈我先生一直放在他的办公室的照片英国渣男甩了乌克兰小三,妹子持刀怒捅:不是说要好好照顾我吗?!值得收藏!美国移民体检验痰到面签全过程分享(附时间线)肖建华轻判13年,幕后有何勾兑?那些年陪你看球的人还在身边吗?(有 iPad 拿哦)美国生物医学SCI论文润色、统计分析,年末预存款项目(有大惊喜!)中国家庭海外上学的真实成本分析赴华:北美出发,经由欧洲转机线路总结(有时也有可能有好价机票~实操1年累积变现50w,中视频真实案例分享(黑)活久见!小伙从洋基队比赛现场带走1袋空气,竟拍出$267高价!【一对一介绍】东莞6号女同学,83年生,身高158,月入1.4万,未购房车(有需要可随时购买),未婚,无宗教信仰有些话,说一万遍都不嫌多——给某单位的科普演讲稿(有删减)复旦校长官宣:复旦大学即将推出“不升也能留”计划!伯克利教授计算机科研项目招生(有推荐信)新西兰小伙汽车被卡报警求助,竟被乱枪打死?!死前还在“比心”…祖父母崩溃:正义何在?被俄罗斯炸毁的乌克兰小镇,班克西的涂鸦给人希望和力量!四车失控相撞1死3伤!GTA交通混乱:401、427高速连发多起车祸!活久见!小伙从比赛现场带走1袋空气,竟拍出$267高价!图片故事(25)献血臭名昭著的冰岛美食书店打卡结果分享(第一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