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我不要上班了Finance2022-10-20 09:10我最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不要“上班”了。我要做个一手执剑一手拈花的刀姐。(这个用词是俊平启发我的)所谓一手执剑、一手拈花,就是——一三执剑,处理公司琐碎杂事;二四五拈花,放空心流创作,做内容和课程。比如:我每周会找一个人深度聊 2 小时录制播客《温柔一刀》,我平时的思考都会记录在 flomo 上,然后再把一些比较成体系的思考发到微博、朋友圈,我会开始做短视频,训练自己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把复杂的体系用简单的话说出来。我要求团队二四五不要约我的时间,刚开始大家应该是惊慌的:怎么老板不来上班了?但是我觉得“上班”影响我工作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诗人创业者。like this↓写到这里,我感觉我可以写一篇文章来具体阐述一下我的思考过程。事情是这样的……01创业就是要苦的我一直以来有个这样的惯性思维:创业就是要苦的、累的。速度就是要快的。增长就是要猛的。虽然我经常会和别人说,做品牌就是要慢,要沉淀。但是我们的身体往往是诚实的。这么多年了,我们已经习惯踩油门了。因为过去的机会,是要靠速度去冲的。所以我自从纽约 MK 加入阿里,到回国加入创业公司再到自己创业,我的开车模式就已经进入全年 5 排挡了。我甚至会觉得如果我不够勤奋,我都对不起我的公司对不起我的员工。在这么一天天的习惯着踩油门的日子里,我早就已经“工具化”了自己。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产品,一个工具。团队搞不定了,叫我来帮个忙。团队觉得流量不够了,叫我来做个直播。我们商业化团队的负责人你菲,会整天安排我的时间——什么你准备下班了?什么?你想要休假?不行!还会常常自我感动,我和团队应该坐在一起,我不应该有自己的办公室搞特权。我有时候也会在想,我到底是在干吗呢?我创个业。累死累活的。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苦呢?如果你是个创业者,我相信你可能也有过我这样的感受吧。02 在创业中慢慢和自己失联其实原来创立刀法的最初那段时间(2019年),我每周的时间很大一部分会花在自己内容创作、自己做课程、自己在群里泡着和大家聊天、自己去找导师来我们社群分享上。那时候有一些前辈提醒我——刀姐,你怎么创业每天都是在群里和我们聊天啊?做 CEO 不是应该去想商业模式、找人找钱找方向吗?对啊!妈呀我都在干嘛呀,我当时想。从那会开始,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要成就的是一个公司,一个机构,一个“我死了以后还能长久运营下去,没刀姐也可以存在”的公司。那么我就不能太做自己的 IP。我不想做一个网红,我想做一家公司。这个想法,也是因为我当年研究了许多“网红和他们的品牌”的海内外案例。从 Kylie Jenner 到国内的那群人,我都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太想成就自己的 IP,就很难成就一个品牌。这两者天然有一定的矛盾性,结局取决于你想成为雅诗兰黛(从雅诗兰黛夫人到雅诗兰黛品牌),还是你想成为 Kylie Jenner。所以从 2020 年开始,我一直在修炼一件事:成为一个创业者。这事花了我近 3 年。成为创业者意味着什么?找商业模式、找人才、搭班子、做激励。所以我开始不再自己写内容,我想办法搭起来一个内容团队,让我不用写内容,刀法也能有好内容。我开始不再自己泡在社群里,我找来了在线教育行业有经验的私域人才,培养了许多“小花藤”。我开始找商业模式,我试过了媒体、社群,我也尝试了创始人社群、尝试了咨询、培训、甚至一度差点还要去尝试做基金、FA 和猎头(不过没真的进去)。这 3 年的创业者学习让我的生活血雨腥风了一阵子,伴随着我家里的变故和我自己的怀孕。公司也出现了组织变化,合伙人离开,组织不稳定,总而言之,这都是我该交的学费。这些事,让我每天的脑子都是围绕着“我是谁,我到底要做什么,我的公司到底适合做什么,怎么找到合适的人才,怎么和人相处,怎么培养核心团队”连轴转。这些都是我之前作为一个营销人,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于是那段时间,刀姐基本停更了。我的即刻和微博,发出来的内容都是关于人性的思考、组织的思考、创业的感悟……而且大多发生的事我也不好写出来。这是为什么从 2020 年开始,你会看到“刀法”更多的被提及,但是“刀姐”慢慢往后退了。所幸的是,到今年这会,我终于在头破血流中,慢慢培养了一群刀法的核心团队,组织开始稳定,有了明确的 OKR。我也想清楚了下一步到底要聚焦在哪里,什么才是适合我们的。(我下两周会写,今天就不赘述了,long story)但是回头来看,我在创业的过程中,在忙碌的过程中,我和自己失联了。我每天都在赶,从A赶到B,从B赶到C。在停下来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我一直活在担忧里。03 这么累,做给谁看?2022 年,无论是出自内因或外因,我都决定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方式了。我记得去年有一天我在和喵四遛弯的时候,跟她说: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很傻 x 的状态?我们为什么要每天这么累死累活的?我们又不是在做一个高速的平台模式要冲刺去上市,但也没有进入一个自己想要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也已经过了刚毕业 10 年那会需要去用努力换取高速成长的时候,那干吗这么累?做给谁看?那一刻我觉得我被我自己以前脑子里的“自我感动”给迷惑了。我觉得“创业者就应该是苦的”,我就是“应该在办公室每天给团队指点迷津”。但是现实情况是:1、这个时代变了,已经不再是属于“快”的时代了,而是一个高质量发展,寻求平衡的时代。前两天大家都应该有看方向吧。你想快,也快不起来。而且我想做的事,成就中国好品牌,要找到关键的好产品。这个产品需要时间去打磨。既然快不起来,好产品也需要时间,那你急个屁类?装出自我牺牲的自我感动的样子有啥用呢?2、我想了我们走到今天,刀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实就是我自己能够提炼萃取营销行业方法论、化为内容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我在继续用吗?我在继续夯实吗?没有!我在忙着学习做一个创业者,管理者。世界缺我一个管理者吗?不缺。找到公司立身之本的核心能力,把这个核心能力拉到最长才是我要做的事。之前学习做创业者的时间也不是白费,至少我学会了如何攒一个团队,如何判断人才,如何组织和管理一个创业团队,如何把全公司在一个方向上聚焦。但是一定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而我自观自己,我的天性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诗人”。我是贝尔宾理论里的“智多星”角色。我要做我擅长的事。聚焦做自己擅长的事,我相信看起来慢,其实更快。04 做个世界的叛徒这时,我正好正在为我们的 12 月的品效峰会在做预采访。我和其中一位嘉宾,王振Zen 聊了聊。当你脑中在想什么的时候,你看一个人说的话都会有不同的视角。当时阿振在和我说怎么样的内容才能给私域带来一种真实感和毛边感。他说道,他某一天突然看着自己的用户,决定给他们写一封信,信里写到他是怎么来自一个小地方,结果遇到了斯坦福毕业的人才,给他带来的认知变化。他说到如果他做香氛香薰,他会怎么去写朋友圈。他说的每句话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活在世界、活在当下”的感受。我听到的都是你需要真真切切的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感受爱的流动。把他们写下来。你需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去放空,去陌生之地。他说“平庸的优秀没有价值,做个世界的叛徒”那一刻击中了我。我觉得好的内容,是要从生活中来的。但现在很多品牌人(包括我自己)本身为了创业累得没有生活,没有留白。品牌的灵魂自然而然就没有了。品牌的“诗人创始人”的角色存在是很重要的。我写下了两条微博:结果没想到立即吸引来了俊平大魔王,他激动地打电话给我,说他也在想很类似的事。然后跟我说我们俩都是同一个「灵魂品类」(这是什么精妙词汇,笑死我了):一手执剑、一手拈花,aka 让团队去做商业化的事,我们磕磕绊绊至少学会了怎么判断执剑。但是我们要专心去做的是拈花:和真实的人链接、找到好产品、记录这人间的烟火气儿。05 重来当你的思维开始发生转变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我脑子里不停响起一句话“you always have a choice”你是有选择,你是永远有选择的。没有什么事是你不得不要这么做的。You only live once创业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为了致富,而是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我立即决定,以后每周一三执剑,处理各种工作上的管理和经营的事。二四五不去上班,也不允许团队来约我的时间,让我可以专心的整块时间去做创作,去感受世界。但是那样是不是就是一种让自己逃避上班,其实自己享乐的借口?公司会不会因此就进入停滞?我这么热爱工作的人,真的能适应吗?这是我问自己的几个问题。说实话,我最近刚开始实验,我也非常感激我的团队很快就理解和支持,并配合我一起实验。而最近,在看了一本叫《重来3》(感谢即友推荐)的书以后,让我更透彻地理解了这件事,原来这么多人都已经进入了这种思考模式——比如,我摘抄几个书里的段落:1. “我快忙疯了”“拼死拼活地工作”已经垄断了创业励志文的主题,没完没了的打鸡血式格言煽动人们在工作上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是时候摒弃这种错误观点了。你只需看看 Instagram 上加了“创业”标签的内容都在说些什么。“传奇始于埋头苦干!”“不需要过人天赋,只需要超级努力。”“目标才不关心你的感受。”没错,这种话要多少有多少,直到把人看吐为止。对于手中资源远不如别人多的创业者来说,忙碌和苦干或许是起步时的灯塔,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可如今,它们已经成了折磨和受罪的同义词。或许有极少数人设法在这种受罪状态中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但太多的人到最后身心俱疲,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却没得到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这一切又所为何来?你并不会因为牺牲了一切而变得更有价值。因为你不断地忍受痛苦和疲惫,只为够到一根更大的胡萝卜。生命远不只是连轴转和忙到极限,人类的体验远比这辽阔、丰富得多。此外,拼命工作的结果也并不好——你不大可能在工作 14 小时后灵光乍现,找到那个关键想法或突破性的创意。创新、进步、影响力,这些都不是苦干蛮干的结果。创业犯不着演这种死去活来的苦情大戏。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创业的日常工作比这个乏味多了。少来点跳烈火战车和疯狂追逐的戏码吧,踏踏实实地多垒几块砖,再刷一层漆。所以,别再拼死拼活地卖命工作了,充实地好好干上一天活儿,日复一日,这就足够了。你可以陪孩子们玩耍,同时依然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你可以拥有个人爱好,你可以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你可以坐下来好好读本书,你可以跟另一半一起看一部傻乎乎的电影,你可以抽出时间来做一顿像样的饭菜,你可以出门去散个长长的步。你可以时不时地,敢于做一个彻底的普通人。2. 最珍贵的值得保护的是注意力公司特别热衷于保护。他们用商标和诉讼来保护自己的品牌。用法规、政策和保密协议来保护数据和商业机密,用预算、首席财务官和投资来保护金钱。他们保护了那么多东西,却总是没能护住最脆弱也最稀有的东西: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公司浪掷着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就好似这两样东西是无限供应的,好似它们没有任何成本。可是,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3.“时间被切碎”时间被切割成零碎的小段后,你很难高效率地工作,但你会很容易感受到压力:你用 25 分钟打了个电话,接下来花了 10 分钟跟一个拍你肩膀的同事聊了会儿,手头上的事情刚做了 5 分钟,有人叫你去参加讨论,结果你在一件根本不需要占用你注意力的事情上又浪费了 15 分钟,最后你只剩下 5 分钟来做想做的事情了。难怪人们会变得脾气暴躁。而且,在你努力一心多用、应付场景转换的时候,你必须得把缓冲时间考虑进去。头脑放下上一件事,转而处理下一件事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就这样,当时钟走到了 5 点时,理论上你已经在办公室里待了 8 小时,可你却在自问:“我今天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你知道自己人在这里,可一个又一个小时都是轻飘飘的,它们都不留痕迹地溜走了。于是我们从大学里借来了一个点子:留出专门的“答疑时段”。在 Basecamp,每个特定领域的专家都会公布自己的答疑时段。有些人会把每周二的下午空出来,有些人会每天留出 1 小时。全凭专家们自己决定。如果你对自己的大多数时间都掌控不了,那你就不可能冷静下来。你会经常感到压力,觉得自己安心做事的能力被人夺走了。4. “即时回复”对即时回复的期待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太多的险情。先是有个人给你发了封邮件。如果几分钟内没有收到你的回复,他们就给你发条消息。还是没回音?那他们就给你打电话。然后他们会问别人你上哪儿去了。于是那个“别人”就把上述过程重复一遍,好引起你的注意。突然之间,你就被人从手头的事情中拽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十万火急的事吗?那行,没问题!他们没错。可如果不是急事——几乎从来都不是急事——那他们就不该这样做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即时回复的期待都是毫无道理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实时沟通工具侵入日常工作——尤其是即时信息系统和群聊工具——对即时回复的期待已经成了常态。这不是进步。人们一般是这样想的:如果我能飞快地发消息给你,你就也能飞快地回复我,对吧?从技术上说,没错;但在现实中,这是错的。你把消息发给别人的速度有多快,跟人家回复你的速度没半点关系。决定回复速度的是沟通内容本身。紧急事项?好的,回复你。你想让我把上周发给你的东西再发一遍?这事可以等。你想问个问题,但其实你自己也能找到答案?这事可以等。你想知道 3 天后客户几点到?这事可以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等。这个书里还贴了几个有趣的“诗人创业者”的作息时间:06 诗人创业者再扯远一点。现在我们很多品牌都说要慢下来,但是自己都不慢下来,怎么可能慢下来做品牌?包括其实有许多中国新消费品牌,他们成立的第一天是带着诗人般的远方来的,是带着对生活的热爱的,但是不是在日常的琐碎中已经磨灭了自己的初心?是不是早就不再诗和远方了?2022 年,我们都在想办法苟住。但正是这时候,也许诗和远方可以救你。每个品牌都需要一个诗人般的创业者,去带你去陌生的异地世界去感受,用内容和产品,把诗和远方带给消费者。不仅老板需要慢下来,团队也需要慢下来。真的有那么多事情要去做吗?真的每一件事都有效果吗?核心到底是什么?真的有那么多 low hanging fruit(低垂的果实)吗?去找到那个公司的核心,然后在那里下功夫。我是比较理想主义,我相信你可以拥有诗和远方,同时也拥有一份稳定和成长的事业。我想去实验,想去做个诗人。在想清楚了这些以后,我觉得我又回到了我的创业第一年——那一年,我花许多时间写文章,我发自内心的写自己的感受,我用心活在当下,感受每个人创立品牌和做营销中的艰辛,我从他们的艰辛和方法中总结,再分享给更多的品牌人。我在刀法的社群里和大家唠嗑,做朋友。我是有灵魂的我自己。我喜欢这样的自己。而 2022 的不同,是我还同时拥有了一个坚强后盾的团队,我也拥有着一路伴随我成长的你们。还有一个小心思。我希望自己不止是个散漫的内容人了,我希望成为一个产品人。做一系列能帮助到许多人,成就中国好品牌的关键产品。But this time, I will take it slow.慢就是最快的方式。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感受到我“拈花”的魔力。是不是和其他文章很不同呢?我是刀姐,我回来了。我们都可以活在当下,又活在远方。顺便说一下,欢迎在以下平台热烈关注我的灵魂输出:小宇宙《温柔一刀》:听听我和我的朋友们的聊天,每周三更新,每次约一个半小时。适合“移动环境”中:上下班车程、刷牙洗脸的过程中……小红书 关注刀姐doris:看一个更立体的我,从营销人、到创业者到一个妈妈,我的日常生活感悟。公众号/视频号 刀姐doris + 刀法研究所:看我的系统性思考输出,看看我们创业的日常,看看我和我的团队的思考。B站/抖音/快手 刀姐doris:跟我一起学营销小知识。刀法操盘手俱乐部社群:我会在那里日常陪伴大家,分享我的日常观察和感悟,和大家一起水群。作者|刀姐doris【宠粉福利】如果你想围观刀姐朋友圈,获得刀姐独家营销见解,欢迎添加刀姐个人微信号~关注刀姐doris看更多品牌分析和采访或关注刀法研究所看更多新消费、新品牌、新营销一手报道如果你想成为品牌操盘手圈内人,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品牌操盘手俱乐部。如果你在品牌增长上遇到瓶颈,想要学习品效合一的打法,欢迎学习我们的品牌营销实战课。如果你是品牌创始人,欢迎加入我们的刀法·乘就品牌创始人俱乐部。联系我们/小助手微信:digipont001商务联系:DigipontBD如果喜欢,让我知道你在看吧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